[讨论]《新诗共赏》

楼主
[讨论]《新诗共赏》

《新诗共赏》


为了给网友们更多接触「新」诗的机会, 小土豆将选出一些近代著名的诗人的作品, 又或一些不甚知名诗人所写的好作品(最少是小土豆喜爱的). 一般来说, 小土豆将不会作出评语(更没有资格充当导读), 在可能范围下, 会找一些诗评家的文章供参考(但别太认真, 反正诗, 是很个人的事)

第一首是台湾诗人痖弦的《如歌的行板》

温柔之必要
肯定之必要
一点点酒和木樨花之必要
正正经经看一名女子走过之必要
君非海明威此一起码认识之必要
欧战、雨、加农炮、天气与红十字会之必要
散步之必要
遛狗之必要
薄荷茶之必要
每晚七点钟自证券交易所彼端
 
草一般飘起来的谣言之必要。旋转玻璃门
之必要。盘尼西林之必要。暗杀之必要。晚报之必要
穿法兰绒长裤之必要。马票之必要
姑母遗产继承之必要
阳台、海、微笑之必要
懒洋洋之必要
 
而既被目为一条河总得继续流下去的
世界老这样总这样:——
观音在远远的山上
罂粟在罂粟的田里
                                                                               ——1963年写于香港

周宁评:
透视:
     欣赏一首诗,可采用的态度有二:
     1.追寻作者创作那一瞬间所深入的感情(或其诗想),迫使自已也契入此一领域,分享作者所有的感动;
     2.完全排除上述客观的欣赏态度,全然以自我为出发点,以自己了解的程度,主观而放任地接受诗的冲击。
     这两种欣赏的态度,一是无我的,一是有我的,两者均有可取与局限之处。事实上,由于欣赏者各有不同的背景,以及与创作者在时空和感悟上的显着差异,难以求得同一频率的共鸣——我说这些话,旨在表明我试图剖析痖弦这首诗,也许无法做的恰到好处,我没把握能准确抓住作者在创作时的心情,更没把握使其它欣赏者也怀着与我相似的观点,我的工作是希望自己站在宽广的认知基础上提出看法,尽可能去击中每颗能共鸣的心弦。
     我认为一首诗的欣赏若要真正了解,必须透过这位诗人的其它作品,寻出其诗(思)想的行迹,始能精确地掌握诗中真义。也就是说,一首诗不要独立来看,在诗人的一生中,「诗想」固然有即兴的,但其观察与表达,依然脱不了理念的羁绊;整体而言,它是脉脉相系的,自有它特殊的脉络意义。换句话说,就是要在「整个的」了解中,为每一首诗的意义「定位」。当然,对一首肤浅的、惟求技巧炫耀的诗是用不着浪费这么大的心血,因为对这类的诗及诗人而言,他把诗看成文字的魔术表演,诗被文字奴役了﹔诗在对传统用辞的解放中,又被禁锢在新的文字狱里,除了拙劣的卖弄,所剩无几。一首诗的真正价值,应是作者人生态度的呈示:一面有着自己活生生的存在,一面与身处的时代和社会寄以同情的态度相融,说出它隐匿却又普遍的心声。诗的价值由此二分,诗人与诗品的高下,亦由此判然而明。
     简而言之,诗人应有最敏感的触须、广博的同情意识以及一颗跟社会同一脉动的心。痖弦的诗,显然属于我所赞扬的一类 注2,<如歌的行板>就是一首基于此一意义的好诗。
     由<野荸荠>而<深渊>,由<深渊>而<如歌的行板>,这一条线索告诉我们痖弦的转变,痖弦的每一首诗的欣赏,都应安放在这一系脉里读出诗的「品性」。
     <如歌的行板>想表达的是什么?
     ——痖弦对人生的看法。
 
     全诗共分为三段:
     第1到10行为第一段;
     第11到16行为第二段﹔
     第17到20行为第三段。
     实际上只是两段。第一、二的的分割,纯为了形式和效果的要求,避免在视觉上予人冗长厌倦之感,而增加了诗的美感与魅力,在整首诗的意象里,1到16行是个单元,最后四行是个单元。
     第一单元中,痖弦如催眠般奏出种种之必要,以诙谐而揶揄的口吻,把许多事惰拼凑起来——表面上似各不相干,实际上却被纳入同一主流里,即:一切均属必要。从温柔之必要到看一名女子……加农炮……遛狗……暗杀……微笑……懒洋洋……之必要,如音乐节拍一般,将诗的气氛一下子孕育的非常浓厚,使得最后出现的严肃主题得到调协及相衬。所有的「必要」正是社会的众生相,我们每个个体在这工商业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是多么渺小,所具有的影响力也微乎其微,不论是喜欢或不喜欢,世界依旧照着它预定的行程表向前推进,像一条容纳众流的浩荡大江,带着生命与泥沙,喑哑地哼着:
 
     17     而既被目为一条河总得继续流下去的
 
     这一句与第18句整首诗中负着承接的作用,一面使第一单元长串的压力到此得到缓冲,一面由此接续出最后的主题。一条「河」的象征意义在全诗之中非常突出,它给人在意象和视觉上充分满足:
     ——从第1到16句浩浩荡荡如一长江的印象;
     ——如第18句中的「:——」符号,既表达了河的抽象形式,也产生第18句往后延伸的作用。
     ——河,也给人另一种感悟:
     ——这个社会和世界是河(能纳众流)。
     ——时间是河,绵延不断 注3。
     ——人的本性是河 注4。
     种种的必要告诉我们,既然世界像河一样「老这样总这样」:一点点酒和木穉花是不可缺的、散步是必要的、薄荷茶调剂着生活情趣、穿法兰绒长裤是新的时髦、继承遗产岂能放弃?一切均为我们生存所必需,人在这种环境里的生活态度,无非是使一切各守其位,维持着它们的本性,像:
 
     19       观音在远远的山上
     20       罂粟在罂粟的田里
 
     不必去强求秩序,不必枉费心机企图改变秩序,不如顺乎自然万物的本性,顺着河流「继续流下去」,秩序自会在其中出现,若要坚持扭曲现状,悲哀就会注入生命的骨髓里,遗恨一生。
追踪:
     诗中强烈地表现出定命观念。作者对世界和社会持着一种现实的、中庸的观点,保持了客观的距离,以局外人清醒而冷然的目光,凝视这社会万象。这种心态多少表达出这一代青年的心理状态——中国百十年来不断的动乱,生命变得低贱、失去了基本尊严与价值,似乎每一个动人的口号都必须以成千上万的尸体来显示它的不朽。人的价殖如陨星般坠落,跌的粉碎,这些悲剧不全是「人妄想超越上帝的手」 注5来安排自然万物新的秩序所这成的?
     人为什么不能学的更谦虚呢?
     痖弦不是没有渴望过名声和荣耀,在诗作里,他曾如此自白:
 
         有这么一个人
       他真的瘦得跟耶稣一样
       他渴望有人能狠狠的钉他
       (或将因此而出名) 注6
 
     他渴望得到像耶稣一样不朽的荣耀。可是,在冷酷的现实里,他毕竟没去学做虚无的神,深刻的洞察力,让他了解人的平庸本质,而凄然地唱道:
 
         但白杨的价格昂贵起来了
       钢钉钻进摩天大厦
       人们也差不多完全失去了那种兴致
       再去做法利赛或圣西们那样的人 注7
   
     介绍着自己,也介绍了这一代青年人的心境、他们内心的欲望与苦闷。为什么普世的年轻人存有逃避现实与责任的倾向?是害怕背负精神的十字架?他们以屈于现实作为反抗现实的方式扼杀了本性,年轻的心怎能容忍?如何走出这种困境?
     痖弦的内心何尝没有挣扎,在<疯妇>的诗中,他借着蓓嶶的口,绝望地悲问:
 
       只是玛丽亚,你不知道
       我真发愁灵魂究竟给谁才好 注8
   
     给谁才好?上帝或撤旦?都不?那怎样才能摆脱这份沉重的压力?痖弦在迷惘中的答案只是高喊:「哈里路亚,我仍活着!」 注9似乎,活着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事。于是,人便堕落到「深渊」里变成四肢动物:
 
         去看,去假装发愁,去闻时间的腐味
       我们再也懒于知道,我们是谁
       工作,散步,向坏人致敬,微笑和不朽
       为生存而生存,为看云而看云
       厚着脸皮占地球的一部份。…… 注10
   
     也许,痖弦在这一时期的心情相当阴郁,也许痖弦以诗为武器,针对某些颓废败坏者所作的讽刺和批判——他们由于对现状过于冷漠无情,而渐渐退化成行尸走肉,终至出卖了灵魂。但,在<如歌的行板>中,痖弦走向了另一端,明朗地步入现实的核心寻找答案,他领悟到顺应自然万物本性的至理,宁肯采取中庸的人生观,不偏不倚地——不妄想做神,也不甘心做兽——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这就是痖弦在<如歌的行板>中要表达的意思吧。
     经由这样的脉络来欣赏<如歌的行板>或应有较深刻的体会。痖弦的诗,基本上是入世的,他的宽阔胸怀使他化身为许多形像 注11,以他禀赋的识力,吐述他们的心声,我说痖弦具有一颗「社会的心」便是此理。一个诗人,若不具有这种敏锐的触须,就写不出不朽的作品。他的诗,满含思想,从批判的角度,把握住社会的共相,速写出事件及人物的特质;或许,我们必须透过他的诗,才能对广大的社会群众的内心有深刻的理解;或许,我们必须透过他的诗,才能更清楚了解我们自己。
其它:
     这首诗,连带地使我想到哲学家尼釆的话:
     「对于整个的组织,美丽乃其余事。」 注12  
     常有些诗人,钻入堆砌辞藻的牛角尖里,日夜谋计让骈体文复辟,企图以空灵的美,君临诗坛;或步上一条更晦涩的路,以割裂的意象,把诗肢解而引向歧途;更有些爱带着诗稿上床的诗人,压迫新诗堕落成性经验的记录——我想,痖弦所探索的方向,对这些诗人而言,在立意与取材、表达艺术的经营上是具有启示性的,他的题材走出个人狭隘的自我范域,亲切而谦卑地向人生与社会垂目,开拓了现代诗的局面。在语言上,不斤斤计较于求新、求奇、求美,全心全意以诗的意境和结构取胜。读着尼釆的话,做为一个新诗的爱好者,不知是否有权向诗人要求「除了美,还有更值得超越的目标」?请让更多的同情与爱,充溢在诗人的心灵,以社会的知觉,唱出那些边缘者的孤寂心声。
 
【小注】:
1.为便于解读而分行编号,原诗无编号。
2.叶珊(杨牧)认为痖弦的诗,背后有一种「极广阔深入的同情」,而且赞美他的诗「是从血液里流荡出来的乐章」,我相信每一位痖弦的爱读者,对叶珊的话都会有「吾心亦有戚戚焉」之感吧。
3.请读<如歌的行板>第18句。
4.请读<如歌的行板>最末两句。
5.上帝——不是指狭义的某一宗教所信仰之神,而是意指此一宇宙的秩序赋予者,也许是尚莫能名的大力而已。
6.引自痖弦诗作<剖>。
7.同上。
8.引自痖弦诗作<疯妇>。
9引自痖弦诗作<深渊>。
10.同上。
11.为试读他的诗作<上校>、<坤伶>、<马戏的小丑>、<弃妇>、<疯妇>、<水手>、<C教授>……等作品。
12.引自尼釆《启示艺术家与文学家的灵魂》。
痖弦(1932年-)本名王庆麟,祖籍河南省南阳市,是台湾的诗人。他的现代诗在1960年代台湾崛起的名家中,充满了超现实主义的色彩,口语生动活泼、音乐性最强,并最能表现悲悯情怀、生命之甜美与现代人生命困境之探索。
痖弦于1949年在湖南加入国军,并随之抵达台湾;1953年进入复兴岗学院的影剧系,翌年毕业。后获分配到左营海军广播电台工作。同年与张默和洛夫创立「创世纪诗社」,发行《创世纪》诗刊,人称诗坛「铁三角」。
1962年痖弦回到母校复兴岗学院任教,讲授「中国戏剧史」及「艺术概论」。1966年以少校军衔退伍,并应美国国务院之邀,参加爱荷华大学「国际作家写作计划」访问两年;回国后任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幼狮文艺》主编,带动文艺风气。《幼狮文艺》主编任内,楚崧秋邀痖弦去《中华日报》副刊接林适存的棒子,董鹏年请痖弦到中国电视公司担任副理兼企画组组长,但痖弦都以同样的理由拒绝:「在幼狮有太多想做的事,不想中断这些计划。」[1]
1976年再度赴美进修,获威斯康辛大学东亚研究硕士。次年起担任台湾《联合报》副刊主编达二十一年之久。
退休前职位为幼狮文化事业公司期刊部总编辑、《联合报》副总编辑兼副刊主任;现已移居加拿大。2001年担任台湾国立东华大学创英所驻校作家。
痖弦于2007年应香港浸会大学之邀,参与「国际作家工作坊」(International Writers' Workshop),并担任驻校作家三个月。


1楼
小土豆做得好!
做《新诗共赏》比劝顽石好,功德无量!
2楼
謝謝蕭振.

小土豆想通了.

要說的, 已說了. 還是幹多些實際工作吧
3楼
洛夫

洛夫的诗, 很多都有关于死亡的隐喻, 并且徘徊在历史碎片,现实和天马行空的想象之间. 小土豆选了他的三首作品和大家分享. 如果有兴趣进一步探讨洛夫的诗, 可以看看: http://www.shiku.org/shiku/xs/luofu.htm

(一).

午夜削梨

冷而且渴
我静静地望着
午夜的茶几上
一只韩国梨

那确是一只
触手冰凉的
闪着黄铜肤色的

一刀剖开
它胸中
竟然藏有
一口好深好深的井

战栗着
拇指与食指轻轻捻起
一小片梨肉

白色无罪

刀子跌落
我弯下身子去找

啊!满地都是
我那黄铜色的皮肤

(二).

车上读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摇摇晃晃中
车过长安西路乍见
尘烟四窜犹如安禄山败军之仓皇
当年玄宗自蜀返京的途中偶然回首
竟自不免为马隗坡下
被风吹起的一条绸巾而恻恻无言
而今骤闻捷讯想必你也有了归意
我能搭你的便船还乡吗?

初闻涕泪满衣裳

积聚多年的泪
终于泛滥而湿透了整部历史
举起破袖拭去满脸的纵横
继之一声长叹
惊得四壁的灰尘纷纷而落
随手收起案上未完成的诗稿
音律不协意象欠工等等问题
待酒热之后再细细推敲

却着妻子愁何在

八年离乱
灯下夫妻愁对这该是最后一次了
愁消息来得突然惟恐不确
愁一生太长而令又嫌太短
愁岁月茫茫明日天涯何处
愁归乡的盘缠一时无着
此时却见妻的笑意温如炉火
窗外正在下雪

漫卷诗书喜欲狂

车子骤然在和平东路刹住
颠簸中竟发现满车皆是中唐年间衣冠
耳际响起一阵 之声
只见后座一位儒者正在匆匆收拾行囊
书籍诗稿旧衫撒了一地
七分狂喜,三分唏嘘
有时仰首凝神,有时低眉沉吟
劫后的心是火,也是灰

白日放歌须纵酒

就让我醉死一次吧
再多的醒
无非是颠沛
无非是泥泞中的浅一脚深一脚
再多的诗
无非是血痞
无非是伤痕中的青一块紫一块
酒,是载我回家唯一的路

青春作伴好还乡

山一程水一程
拥着阳光拥着花
拥着天空拥着鸟
拥着春天和酒嗝上路
雨一程雪一程
拥着河水拥着船
拥着小路拥着车
拥着近乡的怯意上路

即从巴峡穿巫峡

车子已开出成都路
犹闻浇花草堂的吟哦不绝
再过去是白帝城,是两岸的猿啸
从巴峡而巫峡心事如急流的水势
一半在江上
另一半早已到了洛阳
当年拉纤入川是何等慌乱凄惶
于今闲坐船头读着峭壁上的夕阳

便下襄阳向洛阳

人蜀,出川
由春望的长安
一路跋涉到秋兴的夔州
现在你终于又回到满城牡丹的洛阳
而我却半途在杭州南路下车
一头撞进了迷漫的红尘
极目不见何处是烟雨西湖
何处是我的江南水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长恨歌

那蔷薇,就像所有的蔷薇,
只开了一个早晨
——巴尔扎克

  一

唐玄宗

水声里
提炼出一缕黑发的哀恸

  二

她是
杨氏家谱中
翻开第一页便仰在那里的
一片白肉
一株镜子里的蔷薇
盛开在轻轻的拂拭中
所谓天生丽质
一粒
华清池中
等待双手捧起的
泡沫
仙乐处处
骊宫中
酒香流自体香
嘴唇,猛力吸吮之后
就是呻呤
而象牙床上伸展的肢体
是山
也是水
一道河熟睡在另一道河中
地层下的激流
涌向
江山万里
及至一支白色歌谣
破土而出

  三

他高举着那只烧焦了的手
大声叫喊:
我做爱
因为
我要做爱
因为
我是皇帝
因为
我们惯于血肉相见

  四

他开始在床上读报,吃早点,看梳头,批阅奏折
                        盖章
                        盖章
                        盖章
                        盖章
从此
君王不早朝

  五

他是皇帝
而战争
是一摊
不论怎么擦也擦不掉的
黏液
在锦被中
杀伐,在远方

远方,烽火蛇升,天空哑于
一緺叫人心惊的发式
鼙鼓,以火红的舌头
舐着大地

  六

河川
仍在两股之间燃烧

不能不打
征战国之大事
娘子,妇道人家之血只能朝某一方向流
于今六军不发
罢了罢了,这马嵬坡前
你即是那杨絮
高举你以广场中的大风

一堆昂贵的肥料
营养着
另一株玫瑰

历史中
另一种绝症

  七

恨,多半从火中开始
他遥望窗外
他的头
随鸟飞而摆动
眼睛,随落日变色
他呼唤的那个名字
埋入了回声

竟夕绕室而行
未央宫的每一扇窗口
他都站过
冷白的手指剔着灯花
轻咳声中
禁城里全部的海棠
一夜凋成
秋风

他把自己的胡须打了一个结又一个结,解开再解开,然后负手踱步,鞋声,鞋声
,鞋声,一朵晚香玉在窗子后面爆炸,然后伸张十指抓住一部水经注,水声汩汩
,他竟读不懂那条河为什么流经掌心时是嘤泣,而非咆哮
他披衣而起
他烧灼自己的肌肤
他从一块寒玉中醒来
                   千间厢房千烛燃
                   楼外明月照无眠
                   墙上走来一女子
                   脸在虚无飘渺间

  八

突然间
他疯狂地搜寻那把黑发
而她递过去
一缕烟
是水,必然升为云
是泥土,必然踩成焦渴的苏苔
隐在树叶中的脸
比夕阳更绝望
一朵菊花在她嘴边
一口黑井在她眼中
一场战争在她体内
一个犹未酿成的小小风暴
在她掌里
她不再牙痛
不再出
唐朝的麻疹
她溶入水中的脸是相对的白与绝对的黑
她不再捧着一碟盐而大呼饥渴
她那要人搀扶的手
颤颤地
指着
一条通向长安的青石路……

  九

时间七月七
地点长生殿
一个高瘦的青衫男子
一个没有脸孔的女子
火焰,继续升起
白色的空气中
一双翅膀

一双翅膀
飞入殿外的月
色渐去渐远的
私语
闪烁而苦涩

风雨中传来一两个短句的回响

1972.8.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浅谈洛夫的诗 作者:周末有约
    要了解洛夫的诗,就必须先了解其人,那他是怎样一位现代诗人呢?
    洛夫,本姓莫,湖南衡 人,1928年生,1973年曾任教于台湾东吴大学外文系。1954年与张默共同创办《创世纪》诗刊,并任总编辑多年,对台湾现代诗的发展影响深远,作品被译 英、法、 、韩等文。
    他早年为超现实主义诗人,表现手法近乎魔幻,曾被诗坛誉为“诗魔”。台湾出版的《中 当代十大诗人选集》如此评称:“从明朗到艰涩,又从艰涩返回明朗,洛夫在自我否定与肯定的追求中,表现出惊人的韧 ,他对语言的锤炼,意象的营造,以及从现实中发掘超现实的诗 ,乃得以奠定其独特的风格,其世界之广阔、思想之深致、表现手法之繁复多变,可能无出其右者。”吴三连文艺奖的评语对他更为肯定:“自《魔歌》以后,风格渐渐转变,由繁复趋于简洁,由 动趋于静观,师承古典而落实生活, 熟之艺术已臻虚实相生,动静皆宜之境地。他的诗直探万物之本质,穷究生命之意义,且对中 文字锤炼有功。”
    那洛夫本人是怎样看自己的诗创作的呢?
    洛夫曾说过:我早期向西方现代主义学习,是为了寻求一种新的创作方法。后来,慢慢 熟以后,我作为一个中 诗人,内心想要表现的还是中 人自己的风格,是一种民族 的东西。中 古典诗歌有特殊的美学,是一种意象之美,这种美有延续 ,有生命力,我向外 取经,最终还是要回来的,这是一种自我觉醒。
    他还认为:诗本 是一种创作,拿中 诗歌最高 时期的唐朝来说,那些流传下来的诗都是有诗的趣味的。很多人拿着 语化写作的诗问我,这是诗吗?我说真正的诗不是这样子的,诗人追求的不是流行而是永恒。中 当代诗人用 语写作除了表现时代 以外,还要加强艺术 ,应向中 古典诗歌去学习,要找回来已经失落了很久的意象之美。当下的诗歌之所以会 在一种边缘化的境地,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叙事诗和  诗的盛行。
    不难看出洛夫是一位相当前卫而且对诗很有造诣的诗人,那么他的诗的主要特点可以总结为:一、用刁钻的文字“快、狠、准”地抓住了读者最敏感的神经;二、用精简的语句表达最深邃的意境;三、用独特的角度剖析最丰富的世界;四、用大胆的想象释放凡心的 感;五、结构严谨,逻辑合理,手法多样,节律流畅,自由博 等。
    要使文字“快、狠、准”地抓住了读者最敏感的神经,这是相当的难的,用词不透彻那是做不到的。例如《边界望乡》开 :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落马洲/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
    手掌开始出汗/望眼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如风中的散发/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 了/严重的内伤/……。开 切入很自然,“说着说着”“就到了”说明了作者在亲切 淡中那种“归心似箭”的愉悦,后面的“勒”和“撞”字表明却只能远望那种思乡的复杂心 。
    他的《烟之外》末句这样写道:你那曾被称为云的眸子/现有人 作/烟。崇拜他的我也尝试过写烟,但一比较,就感觉他这一句诗既精简又富有深意,让人有开阔的空间去想象。而且切入角度总是那样让人特别,这是诗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有种超强的穿透力。曾记得有个诗人也这样说过:没有独特思维的人 不了真正的诗人,也独特的角度那就请不要轻易下笔。说得多好呀,而这些都可以从洛夫的诗中充分体现。他的诗比艾青的诗更有力量,比席幕容的诗更精简,比海子的诗更有 怀,比北岛的诗更有 感,比汪 真的诗更有深度,……, 正读后就是感觉要 案 绝,边声 好的痛快!
    而其它几点在他的《长恨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第二段开 这样描写杨贵妃的:她是/杨氏家谱中/翻开第一页便仰/在那里的/一片白 /一株镜子里的蔷薇/盛开在轻轻的拂拭中/所谓天生丽质/一粒/华清池中/等待双手捧起的/泡沫。寥寥几笔便把她刻画的入骨三分,“白 ”“泡沫”多么新鲜而生动的比喻,而且那样的有深意。这归功于他深刻的体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他的诗绝对大胆,大胆的让你吓一跳,如在第三段为样描写唐玄宗的:他高举着那只烧焦了的手/大声 喊:/我* /因为/我要* /因为/我是皇帝/因为/我们惯于  相见/。“烧焦”两字既可以让人想象到当时他对她的那种 望和宠 , 复说“* ”这词在这里绝对不俗,表明作为皇帝的他已是沉溺于* 而不能自拔,并且表示当时的皇权如此的霸道和大胆,而且更加说明他对她的占有的满足感和至高的 意。他能够把皇帝当作一个有五 六 的正常人来看,  的强盛恰恰造就了“长恨”的主题。
    其实从诗的发展状况来看,洛夫的诗很合乎 流,因为他集合了中西一些好的东西,可以说,他的诗对于我这个学诗的人是很有帮助的。读他的诗绝不会感觉平俗、郁闷,它总是那么涌动着丰韵的 感和惊喜。最后,我不得不说,洛夫的诗中的大胆心细和丰富多变 就了他的超凡的风骨,捧读之字字珠玑,如镶嵌在现代诗宝塔顶的皇冠!他后期的诗超越了朦胧、新月等一些派别的晦涩和暗淡,并且像海燕一样呐喊——让诗的变革来得更 烈吧!原来他的精益求精,其本质就是希望有新生力量吸取他的精华传承并超越他

http://www.cc222.com/article/1007518.html

洛夫(1928年5月11日-),本名莫洛夫,他名野叟,湖南省衡阳人。
生平
洛夫,1928年生于湖南衡阳,淡江大学英文系毕业,曾任教东吴大学外文系。现受聘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华侨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山西中北大学等大学客座教授。 1954年与张默、痖弦共同创办《创世纪》诗刊,历任总编辑多年。作品被译成英、法、日、韩,荷兰,瑞典等文,并收入各种大型诗选,包括《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
洛夫著作甚丰,出版诗集《时间之伤》等三十七部,散文集《一朵午荷》等七部,评论集《诗人之镜》等五部,译着《雨果传》等八部。他的名作《石室之死亡》广受诗坛重视,四十多年来评论不辍,英译本已于1994年10月由美国旧金山道朗出版社出版。 1982年他的长诗《血的再版》获中国时报文学推荐奖,同年诗集《时间之伤》获台湾的中山文艺创作奖。1986年获吴三连文艺奖。1991年复获台湾“国家文艺奖”。2003年获中国文艺协会赠终生荣誉成就奖章。2004年获北京“新诗界首届国际诗歌奖”。1999年,洛夫诗集《魔歌》被评选为台湾文学经典之一。2001年三千行长诗《漂木》出版,震惊华语诗坛,同年被评选为台湾当代十大诗人之一,名列首位。
研究洛夫作品之专著颇多,已出版者有:《诗魔的蜕变:洛夫诗作评论集》、《洛夫与中国现代诗》、《洛夫评传》、《一代诗魔洛夫》、《漂泊的奥义》、《洛夫:诗,魔, 禅》、《洛夫长诗〈漂木〉十论》、《大河的雄辩:洛夫诗作评论集》等。洛夫早年为超现实主义诗人,表现手法近乎魔幻,被诗坛誉为“诗魔”。 洛夫近年沈潜于书法之探索,不仅长于魏碑汉隶,尤精于行草,书风灵动萧散,境界高远。曾多次应邀在台北、台中、菲律宾、马来西亚、温哥华、纽约、北京、济南、南宁、深圳、杭州、衡阳、石家庄、太原等地展出。

4楼
不敢妄评,觉得这些诗很好,台湾诗人痖弦的《如歌的行板》尤其好。
5楼

舒巷城

在求学的时代已开始读舒巷城的诗. 起初, 是被他的笔名吸引了: 「巷」和「城」都是能令我发思古幽情和作白日梦的意象. 迭在一起, 是一个古老山城中的迂回曲巷‧深深庭院.

他的诗亦往往充满了面对旧事物急速消逝的眷怀和叹息.
选了三组稍为不同的; 另外, 还有叶辉先生貼出的有关文章

(一)



你不相信吗?
你的掌纹
刻着类人猿的血与泪?

为什么把你掌中的生命
卖给廉价的命运呢?

人,勇敢的人
当你举起紧握的拳头时
上帝与众神
将会死亡在你的五指间

(二)

英雄

在一个当眼的广场上
高高在上的站着
一个银行家铜像。
我想,他一定是个英雄
在大鱼吃小鱼的世界上。


(三)

•《雨伞》

1.

有人雨阻归程
在淅沥声中羡慕
一个手中有你的行人


啊,你撑起漫天银雨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前


2.

在谁家沉睡的门外
雨伞,你在雨夜中绽开
如一朵水中的睡莲


哦,你穿过灯下的迷雾
去时,越过路上的泥泞
归时,携着一个无尘的梦


舒巷城诗的消失美学 —— 叶辉
2012-01-21 22:07:02
来自: Paul Mak(生活这么重,而阅读,使我们轻盈)
  收到一页八开的影印文章,很眼熟,我当然记得,那是我的第一篇谈诗的文章,三十多年前发表在《中国学生周报》,谈的是舒巷城的诗——那时读了舒巷城的三个诗集:《我的抒情诗》、《回声集》、《都市诗钞》,有些不大成熟的想法,便写了出来,写得不免粗糙,一直都想重写或加以补充,可日子过得很快,而且总是比一闪而过的想法要快得多,此所以人生总是有太多空想。

  很多年过去了,舒巷城先生也过世了。跟舒巷城先生不熟,二三十年来也只有数面之缘,他有时谈到新诗,对现代诗有些微言,我这个晚辈未必完全同意;很多年过去了,想来他当年的说法于我未尝不是有益的「诗教」——听过了,想过了,也不必急于下结论,好在有诗,那是诗人最中肯的陈词。

  有一回,诗友阿蓝告诉我,他还留着那篇文章。他影印了,寄给我。感谢他的好意,可是不好告诉他,我其实一直保存着印有该文、早巳发黄的一页报纸——平淡如日常的小故事于我有百般滋味,一时也不知从何说起了。

  那就不如读诗吧。早前舒巷城夫人亲手送了一套(共四册)的舒巷城诗集给我,近日重读《都市诗钞》,「发现」了一些从前不大留意的诗,第一首是〈思古先生〉:这诗可能是解读舒巷城都市诗的其中一个起点:

他从悲哀
思古的幽情而今也涨价了
挟着内藏线装书一本的公文包回家
在路上
鹧鸪不啼汽车啼
他自以为叩的是古代的铜环
而且门上的铜环锈了绿
但门开处,妻子提醒他
刚才干吗不停地按门铃
很悲哀
他生错了年代

  「思古先生」是上班族,可他的公文包内放一本线装书,跟「鹧鸪不啼汽车啼」的都市生活,显然是格挌不入的;「他」以为自己「叩的是古代的铜环」,原来只是不停地按家门的门铃,舒巷城对他既有戏剧性的讽刺,也有一份无可奈何的同情,「很悲哀/他生错了年代」这两句总结陈词已超越了单向的讽刺与同情,大概就是舒巷城面对古代(他也写了不少古诗)与现代的一种态度,当中包含了说不出的悲哀;他讽刺,因为他对都市生活还有爱和关怀;他同情,因为他感同身受,还有「一颗尚热的心」,「而不致让岁月的脂肪泡得麻木不仁」(见《都市诗钞.前记》)。

  〈思古先生〉》写的是「他」,〈蝉〉写的是「我」,在「我」的识觉里却出现了另一种戏剧性:

即使隔着百叶帘
即使在睡梦里
我也听见长夏的蝉鸣
于绿叶成荫的树上
但喧嚣中,醒来时
我看见那蝉字
只不过印在书上

  这诗跟〈思古先生〉一样,读之不免有淡淡的惆怅。梦中鸣叫的蝉,跟现实里不再存在、只静静藏身书本的蝉,构成另一种「时差」,另一种戏剧性,「我」的视知觉最后停顿在「书上」的「蝉字」,尽管没有为〈思古先生〉总结陈词时所说的「很悲哀」、「生错了年代」,可两诗的悲哀与年代差错的感叹却是一致的。

  《都市诗钞》有不少类似〈思古先生〉和〈蝉〉的「现代怀古诗」,比如售价十六元的〈闹市鸟声〉:

一排排的钢窗面前
没有归飞的宿鸟。谁知道呢
放逐的雁群向何处归队?
而善唱的画眉又躲在哪一片山林?
那么,那么,买一只『电子雀声机』回家吧

  还有〈街上的蝴蝶〉:

我怕你彩衣尚未褪色时
便憔悴地在市街里飘落

回去吧,这儿不是你歇息的地方
不要把商店 银行 电油亭……
错认作青松 百合 紫丁香……

  也许怀古只是手段,舒巷城不是要复古,只是慨叹美好事物在都市里总是悄悄消逝,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消失美学」。都市生活太匆忙了,很多美好的事物来不及记忆便匆匆忙忙地消失了,好在有诗,无论诗有好或多坏,总是诗人对生活的爱恨最后的陈词。

  消失了的为甚么总是记忆中最美好的?我想起卡西尔(Ernst Cassirer)的《人论》(An Essay on Man)对「人类的时间世界」有这样的思辩:「……按照康德(Immanuel Kant)的说法,空间是我们的『外经验』形式,而时间则是我们的『内经验』形式。人在解释他的内经验时面临着新的问题……(时间)不是一个物而是一个过程――一个永不停歇的持续的事件之流」;「与其说记忆只是重复,不如说是往事的新生」;根据博格森(Henri Bergson)在《物质与记忆》(Matter and Memory)中的观点,记忆乃是更深刻更复杂的一种现象,意味着「内在化」和「强化」,意味着我们以往生活的一切因素的互相渗透。往事在记忆里与人的「现在时态」接通,从而获得新生;但卡西尔认为那是不足够的,因为在人类生活里有这样的一个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基本法则:「意识所抓住的与其说是对过去的关联,不如说是对未来的关联。」「消失」、「记忆」要是跟「当下」与「未来」没有关联,要是没有触及更深刻的「新生」,大概不值得诗人投入过多的感伤。

  〈思古先生〉与〈蝉〉对「当下」的现代都市生活显然都没有好感——舒巷城在《都市诗钞.前记》有「啊,这是都市」之叹,在〈隔〉这首诗的结尾也慨叹道:「这是都市,哦,这是都市」,然则〈思古先生〉一方面对荒谬的「他」不以为然,语带讽刺,另一方面却主观地觉得「他」「很悲哀」,有所同情,「他」既是被叙述的对象,也是叙述者赖以抒情的对象;〈蝉〉采第一身叙述,以声音(「我」的听觉)始,以影像(「我」的视觉)终,再无余地直言讽刺与同情——我便想,点到即止,不说破,这「蝉」,可尝不可被解读为现代都市生活的「禅」?

  这「禅」倒不是甚么深奥的道理,只是「君问穷通理」,王维便答道:「渔歌入浦深」。


后记:这篇文章原刊于1988年5月13日《星岛晚报.星象》的专栏《瓮中树》,我早就忘了。舒巷城先生辞世后,「花千树」在2000年出版了他的四本诗集,其中《都市诗钞(增订本)》附录了此文,后来才知遗是舒巷城先生当年剪存的。尽管出版社一直没有通知我,我还是很高兴它能附录于先生的遗着。必须说明,我大幅修订了原文——修改和增补的只是用词、读法和诗例,基本观点和论点保持不变。

--- 《秋萤》复活号第五十八期 (2008年4月) ---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7008283/

舒巷城(1921年9月12日-1999年4月15日),原名王深泉,祖籍广东惠阳县。香港五、六十年代著名的作家。
1921年9月12日生于香港,是家中长子。父亲是商人,在筲箕湾开了一家「士多」(小杂货店),为某牌子的汽水做该区的总代理。每日来往店中各色人等的人事悲欢,为舒巷城日后的小说创作提供素材。
他在香港西湾河、筲箕湾一带长大和受教育。七岁进私塾读了一段日子,继而在兆荣汉文学校肄业。读了几年小学后,考取到当年官立英校特设的奖学金,于是先后就读上环的育才书社(Ellis Kadoorie School)及教会办的华仁书院。
舒巷城生活在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全家都喜欢「大戏」(粤剧),从小他就跟父母在香港看粤剧名伶的演出。念中学时,曾参加音乐社的粤曲训练班,学「工尺谱」、「叮板」,学用椰胡拉《八板头》,作曲填词唱念做,无一不吸引他。除了粤剧,他还喜欢画画,他少年时经常在天台上远眺街道,画素描速写。
但令他一往情深的还是文学艺术。当他还在中学就读的时候,战前在广州研读戏剧、战时在奔波中热心于搞话剧的叔叔(即他父亲的三弟),就特地把一些中国话剧剧本寄到香港给他。贯穿在戏剧里的那些人情世故,爱与恨的纠缠,深深打动了他,燃起他对文学艺术的兴趣。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翌年他离开沦陷的香港赴桂林,
1948年底返港与家人团聚。
回到香港后,他先后任职于洋行或商行、建筑公司、教育机构等,业余从事写作,以不同笔名发表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新诗等作品,并结集出版。
1977年9月,舒巷城获五个月停薪留职长假,应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之邀,赴美参加文学活动,为期四个月。1978年1月,至纽约、华盛顿、旧金山、西雅图、东京等地观光、访友,并作街头速写画多幅,返港后交刊物发表。

1999年4月15日下午,舒巷城在家中与世长辞,享年78岁。

除了最广为人认知的「舒巷城」,他众多笔名计有秦西宁、邱江海、舒文朗、王思畅、 向于回、于燕泥、陆思鱼、石流金、尤加多、 方维、秦可 、秦城洛、秦楚深、香港仔、方永等。
「秦」是一个他很喜欢的字,「西」代表西湾河,「宁」代表太宁街,一个读起来颇雅致的笔名,寄托他眷恋故土的深情。后来的作品多以「舒巷城」的笔名发表,因为喜欢「舒」字,又隐含「舍」、「予」的意思,「巷」和「城」又都是人居住的地方。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781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