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标准

楼主
◆成功的标准
                                   成功的标准

                                作者:;乐只(老憨)

    跟人饮酒,谈到学者,他们说,很羡慕北师大的于丹教授。我大吃一惊,于丹教授是行家眼里的傻婆娘,学问浅得很,连大老粗老憨都看不过眼,他们羡慕个啥?

    “于丹出书卖得火,肯定赚了不少钱”,原来是羡慕于丹发了财。于丹《论语心得》买了两百多万册,还在海外翻译出版,的确狠狠赚了一把。

    “可是,她的《论语心得》是垃圾书,被行家批驳得体无完肤”,我提醒他们,“于丹根本没有读懂孔子和庄子,出书销量大和有学问是不能划等号的,”

    “你太老土啦”,他们笑我,“赚了钱还不能算成功?难道当个穷秀才算成功?”

    ……我一时无语。这是个价值取向问题,就看你看重哪方面了。在我看来,无疑质量最重要,钱并不代表一切,不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最是文字马虎不得,白纸黑字,百年还在,千年尚存,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时间会公正的慢慢的自行梳理。即使生前赢得无数荣誉,也难免死后被鞭尸。事实上,人没死,就有人被鞭抽了:清华大学著名博导汪晖、上海大学著名博导朱学勤,二十年前的博士论文就被曝抄袭剽窃,声名狼藉;余秋雨给南京钟山题碑文,被专家和网友当作笑料;阎崇年校注的《康熙顺天府志》一书,被白平副教授挑错上千处;于丹《百家讲坛》讲《论语》和《庄子》,“一分钟一个硬伤”(马千里),徐晋如等十博士出书批判于丹《论语心得》,山西大学白平副教授把于丹和出版于丹书籍的中华书局告上了法庭……这些,一般人是不知道的不关心的,也看不懂,只知道这些学者是明星,很风光,发了财。

    没有学问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装懂,死要面子活受罪。不知道多少人过不了“被批评”、“被挑刺”、“挨砸砖”这一关。上面举的这些名人,还有著名科普作家方舟子揭露的大量造假者,包括老憨曾经批判的人,没有几个是有雅量的,没有人公开说“我错了”,勇于承认错误,感谢读者批评。人有自知之明,如果自己研究不够,下功夫不多,上不了台面,我宁愿不登大雅之堂,宁愿不要发表,不要出书,不要出名,以免授人以柄,贻笑大方。即使销量很好,也是垃圾。事实上,销量很好的书,往往是垃圾,经不起敲打。唐骏《我的成功可以复制》,被证明是忽悠国内读者的大量杜撰;销量三百多万册的《把吃出来的病给吃回去》被证明是张悟本搞的伪养生;全球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不过尔尔。一个追求质量的严肃作家和学者,是不会轻易被销量左右的。文史艺术就是少数人玩的,是精英文化,不需要大众理解,何必迎合大众?时刻盯住市场的作家和学者,难免浮躁,难免急功近利,赚了钱也并不表明学术成功。工厂生产产品,质量是最重要的,是摆在第一位的,是立厂之本,其次才是销量和赚钱。何况,文史作品比工厂产品使用期更长。

    中国人缺乏逻辑思维,很多人思辨能力较差,“想当然”盛行,常常AB不分,混淆概念,转移话题。要有些人弄明白“成功”的标准,弄清楚成功和财富、头衔、官职、地位、名誉、定位……的关系,在一个不完善的体制和扭曲的社会里,是很难的,不说也罢。

    2011年2月22日
1楼
唉,事情就是是非不清啊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781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