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北行日志:马不停蹄》曲阜:孔子后人何去何从?

24楼
谢谢艾兄导游!德州曲阜秋水都没去过,读毕艾兄文无限神往!
25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Aihua[/u]发表的内容:[/b]

改变这一看法来自其他文明,来自犹太人!

准确地说,犹太并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宗教。

犹太民族之所以历两千年而不衰,主要是他们有一套严格的仪式来凝聚这个民族,不管他们散落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QUOTE]
艾华,是,我也赞成通过一种仪式但必须是庄重的仪式来崇孔,这些仪式应该而且必须要深刻地凝聚着华夏文化的方方面面。只是遗憾的是,很多时候它成了一种表演甚至是一件道具而已。。。。。。

且看我在网上搜的所罗列的几种怪现象:
怪现象一:祭孔大典每周一次
  祭孔本身是一项文化背景非常复杂的活动,按理说,祭孔大典本应在孔子诞辰日举行,一年一次。民间的祭孔典礼,完全从文化纪念的角度出发,倡导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但近来,主办地山东曲阜却对外宣布,旅游旺季将祭孔表演改为每周一次。这样的祭祀不免让人觉得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

怪现象二:祭孔是穿的清朝服饰
  虽然名为祭孔典礼,但没有进行传统的释奠祭祀,而只有变了形的祭祀庆典。祭祀孔子时,不进行跪拜,采用清朝的军礼“马蹄袖”方式让人无法接受。在仪式甚至祭品上,都没有严格遵循古例,让祭祀活动大打折扣。

怪现象三:民间祭祀为何由官方承办?
  民间的祭孔典礼,是完全从文化纪念的角度出发的,倡导的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现在,当地政府又抬出了公祭活动,其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怪现象四:祭孔大典期间,招商引资热火朝天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孔子文化节期间,招商引资也是热火朝天。经贸洽谈会、企业高层论坛等纷纷杀入,祭孔被当成一件“欢天喜地”的热闹事情来做,以利益来计较祭孔的时候,对于祭祀孔子,是否还有本应有的敬畏之心?

    再看世界各地的祭孔,别人都远比我们正规得多虔诚得多肃穆得多,儒家思想的传播程度、渗透程度也远比我们这发源地深得多广得多,从那些在内地热播的韩剧中便可见一斑了。

如此等等,当然让人觉得哭笑不得了。

再说到文化,今天冠以文化名义的打着文化招牌的也太多太多。。。。。。
26楼
爱华先生:你好!久违啦!
你今晚当值又见到你,真的有缘。我有一个月没上论坛啦!
你北行马不停蹄,又会否南行不辞劳苦呢?
孔子后人何去何从?爱华先生你又何去何踪呢?
27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一点红[/u]发表的内容:[/b]

爱华先生:你好!久违啦!
你今晚当值又见到你,真的有缘。我有一个月没上论坛啦!
你北行马不停蹄,又会否南行不辞劳苦呢?
孔子后人何去何从?爱华先生你又何去何踪呢?[/QUOTE]

已经回到南方,谢谢小姐关心。有什么大作贴上来大家观摩吗?谢谢。
28楼
艾华不愧是旅行家,去一趟曲阜,写这么翔实的文字。我去一趟,只得短文一篇。Re:[随笔]《北行日志:马不停蹄》曲阜:孔子后人何去何从?
29楼
谢谢荒田兄的阅读点评,实乃胡思乱想的文字而已。Re:[随笔]《北行日志:马不停蹄》曲阜:孔子后人何去何从?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2344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