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妲己悲歌

6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关令尹[/u]发表的内容:[/b]

哈哈,一个妇好版的妲己。
..[/QUOTE]


即使是封神演義, 妲己也是能上陣的. 當然最後是戰敗. 其實在春秋戰國時及之前女性上戰場是很普遍的事.在漢之後才減少.

婦好是如何死的, 仍未有定論. 她的墓中沒有她的屍骨,應該是衣冠塚. 有可能在最後一次出征時客死異鄉, 連屍骸也沒有取回.
7楼
其实“狐精托世”恰恰是最有趣的。

狐的卑污化大约是从唐朝开始的,在此之前,这种动物一直当作神兽广受崇拜。在汉画像石中,九尾狐和三足乌一样是日精,即太阳神。《说文》虽然称狐为“妖兽也,鬼所乘之”,却又称其有三种美德。这里的“鬼”其实正是祖先的魂魄。在早期的信仰体系中,狐是祖魂的凭附者,具有图腾神兽的性质。

太阳神&图腾神,作为“狐精”的妲己兼备这两种神格。众所周知,商代列王多以天干命名,取十日轮替之义,被当作太阳的化身君临大地。而狐妲己正是太阳本身(或曰“法身”),包括帝辛在内的列王其实都是她的子代,她就是商王朝的图腾。她的名字“妲己”也在反复暗示她和太阳的关系。《封神》的设定更加露骨:女娲是人类的创造者,狐妲己是女娲的分身之一,她自然是商族的创造者。

在神话的逻辑中,帝辛的毁灭是由于他和自己的太母(妲己)性交。乱伦意味着血脉复归源头,用所有的子代回馈祖先图腾,故象征着族群覆灭、复归尘土。西周灭亡的传说其实也是如此:灭国之女褒姒作为龙种,其实等同于周族的始祖后稷(他同样也是由龙所生),周幽王与自己的太母做爱,是故亡国灭族。

许多“污秽的禁忌”的背后往往都藏着“神圣的禁忌”。粪土之中本来就有真金,当然,一定要为前者镀上一层金也并无不可,个人趣味,见仁见智而已。
8楼
“焉懼長竿掛妾頭”“白旗之下懸螓首”

不揣浅陋,做一个小小的注释吧——

此二句的典故或出自汉刘向《列女传·殷纣妲己》:“武王遂致天之罚,斩妲己,头悬于小白旗,以为亡纣者是女也。”
这段记载其实颇有深意。汉人崇五行之说,以白色为西方之色。将首级悬于白旗之上,实有顺势巫术的意味,即:以首级为西方的太阳,亦即行将陨落的西沉之日,象征覆灭的商王朝。这段典故再度证明:先人曾以妲己为太阳神兼商族图腾。
9楼
對的. 所以, "御車背後旗青帛", 東方屬青, 因此商軍的旗幟應是青色的.

但妲己只能算是小太陽, "封神"中就說另外有兩個妖妃和她一起被殺, 亦是掛頭在小白旗下, 而大的白旗是等待另一顆更重要的頭顱---帝辛的.
10楼
商周之戰, 是一個以巫/奴隸制度多民族組成的商族政權和一個以華夏為主的宗法政權之間的生存空間乃至最高政權的爭奪. 無疑, 周人的制度是相對先進的, 他們提到商民族的殘忍行為也是巫術文化中較常見的, 但這不起於帝辛, 是六百年來都是這樣的. 婦好墓中也有發現人殉.
周的制度較穩定, 相對較"文明", (可是9, 並不是說他們就多大仁大義, 他們一樣有人殉, 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生產力也因而更容易累積力量, 因此他們勝利了. 另外一個原因是他們的民族組成較單一, 而商政權很複雜, 容易被分化. 牧野一戰, 周人勝利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商軍中不少是其他部族的"盟"軍或被商民族打敗後歸降的兵, 而這些一部分本來就不是全心全意為商王打仗, 於是陣上倒戈, (也有已被周人收買及策反的), 商軍就一敗塗地.
11楼
今天我們看的"封神演義"是後人依歷史大方向而杜撰的, 因為是文學, 無可厚非, 可是我們沒有必要被它勾著鼻子走而人云亦云. 這樣可以有不同演譯及更大的創作空間. 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亦如是.而且十分成功.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406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