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董高生先生作品选读

18楼
《暗合古人》,趣致!
「我的诗句能与古人暗合,应当是既荣耀又自豪的事」,同感!相信很多人都有暗合體驗,心血來潮的一個詞一句詩,初以為獨創,後發現前人已用。
法古非迂,“天下文章一大抄”。
19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蕭振[/u]发表的内容:[/b]

《暗合古人》,趣致!
「我的诗句能与古人暗合,应当是既荣耀又自豪的事」,同感!相信很多人都有暗合體驗,心血來潮的一個詞一句詩,初以為獨創,後發現前人已用。
法古非迂,“天下文章一大抄”。[/QUOTE]
暗合这种情形,多见于诗词或联语中。如果在散文中出现,恐怕应有抄袭的嫌疑了。
20楼
                                 短信风流
    “短信”发展到今日,允称繁荣。在下不会发短信,却会阅读。凭着这点阅读能力,常常能获得愉悦。有时会心一笑,有时竟能前仰后合。
    短信只是一种形式,包括民谣、顺口溜、小幽默故事甚至“ 黄段子”等。今天的短信,也着实令人刮目相看。其作者之多,数量之大,流布之广,形式之活泼多样,内容之丰富多彩,风靡天下之神速,使古往今来的同类作品相形失色。它文字不多,信息量却很大,其语言之精警,设喻取譬之妙 ,针砭时弊之切中肯綮,深刻之剥皮见骨,堪独领微型文学之风骚。它嘲讽贪官污吏,指斥世风流弊,调侃社会,风趣幽默,加之以先进便捷的现代通讯工具为载体,忽而上海,忽而广州,无翼无脚而独行天下。短短几十个字、上百个字,凝聚诸多作者无比的聪明才智。一般的短信,令人解颐。精彩的,令人绝倒。以在下的文学水平,用“空前”两字来评价,当不为过。故而有人将其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并列而称为文学史上的高峰。虽有调侃的意味,但绝非浅人妄语,细细琢磨,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
    当唐诗发展到顶峰,唐人能玩转,宋人玩不转了,于是变而为词。当宋词发展到了顶峰,元人玩不过它,于是再变为曲。当明清之世,元曲的高度又使明清无法超越,于是转而写小说。中国的四大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皆明清人的杰作。民国时,又诞生了电影,文学形式又为之一变。建国60年来,能与四大名著比肩的小说,一部也没有。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不必绕弯子,值得人们去回味去反思。短信也是如此,想必在诸多文学体载无法突破之时,这样一种新的形式便诞生了。
    但对短信的传播,非议者也大有其人。论者以为它低俗,且刺世如投枪匕首,某些人读后如芒刺在背。还有论者指斥其中的“黄段子”,以为污染社会,有伤大雅。其实“黄段子”自古就有,非今日之特产也。农民小憩于田间地头,弃锄燃烟,相聚而言,哪有什么好言语,闺中床笫之事,绘声绘色,皆凭这些玩意儿消困解乏也。而执此论者,自己倚红偎翠,且头上还有顶戴花翎,乃真正有伤大雅者。也有人提倡创作“红段子”,以抵消“黄段子”的影响力。我也很欣赏“红段子”,但从未收到过“红段子”,真令人遗憾也。
    中国古代的小短信(民谣、顺口溜),当然也不乏有好作品。如《桓灵时童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讽刺汉末选拔官吏的腐败。区区四句,便将秀才、孝廉、寒素清白高第良将一锅烩了。又如唐玄宗时的《神鸡童谣》:“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斗鸡走马之徒如鱼得水之世,那还不糟糕透了。再如清末的民谣:“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上坑多路不平。河中鱼多搅浊水,世上官多不太平。”官场严重超员,副职能编一个班,总经理满街跑,都要吃纳税人交的皇粮,天下能太平吗?
     关于当代短信,也试举三例:“大盖帽,两头翘,吃了原告吃被告。”其二:“要想富,动干部。光研究,不宣布。”其三:“桥垮了,专家说和质量没关系。房价高了,专家说和地价没关系。泥石流了,专家说和植被没关系。发育早了,专家说和奶粉没关系。不良反应,专家说和疫苗没关系。专家太太怀孕了,大家都说和专家没关系。”以上三则,诸君体味,不作评论,只要你觉着妙就行。
     短信、顺口溜是世风世俗的见证,其作用不可低估。周代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民歌(主要指《国风》)总集。汉代的乐府专门负责采集各地的歌谣。我们也希望有一个“乐府”机构,将今天这些短信、顺口溜收集整理,出一本集子,使之流传后世,警示世人,不亦宜乎!
21楼
董高生先生果然有才,见识了!
22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蕭振[/u]发表的内容:[/b]

《暗合古人》,趣致!
「我的诗句能与古人暗合,应当是既荣耀又自豪的事」,同感!相信很多人都有暗合體驗,心血來潮的一個詞一句詩,初以為獨創,後發現前人已用。
法古非迂,“天下文章一大抄”。[/QUOTE]
何时得见赏秋客
街舞醉吟照地堂
[em83]
23楼
谢谢刘老师、寒章老师阅读留评。
因周末外出,提前贴出一篇,供大家闲读。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2207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