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梦

楼主
说梦
     【生物随笔】


                                说      梦


                                 树    立
   

                               说梦得先说睡眠

    说梦应该先说睡眠,因为梦是随着睡眠而发生的,它是睡眠的衍生物。沒有睡眠,梦无从发生。
    睡眠是人类一项极其重要的生理活动。众所周知,人的一生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世上不知道睡眠、不需要睡眠、没有睡眠的人是不存在的。
 
    不仅是人有睡眠,动物也有睡眠,而且不论是高等动物,还是低等动物。睡眠对于它们也是不可缺少的。同样在它们的整个生命过程中,也要占去很多的时间。冬眠(动物睡眠的一种方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自然界里需要冬眠的动物太多了,为世人所熟知的有蛙、蛇、龟等。据科学文献记载:熊、松鼠、刺猬、蜥蜴、鳄鱼、蝙蝠、蚂蚁、黄蜂和蜗牛等众多动物也都有冬眠。美洲的一种食蚁兽一天要睡16小时。刺猬的一次冬眠要200天。鳄魚一年有几个月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生活在我国的扬子鳄,每年从11月起就进入冬眠,这一觉要睡到来年的3月才醒。北美有一种山鼠,一睡就是半年。
 
                            睡眠是怎样产生的?
                
    生理学的研究确认:睡眠是一种神经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同时出现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与睡眠的产生,提示神经抑制与睡眠之间存在着某些必然的联系。
   
    睡眠的发生过程和机制是这样的:主导着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重要功能活动的大脑皮层,当其受到了来自体内外某些因素的作用,致使皮层的抑制状态增強和兴奋状态減弱,并达到一定深度与泛化时,机体就进入睡眠了; 相反,当皮层的抑制状态減弱和兴奋状态持续增強与泛化时,机体就不再睡眠也不可能有睡眠了。借助于现代一些精密的科学仪器与实验的检测,可以证明这种判断是正确的:比如睡眠时脑电波的频率逐渐减少,而不睡眠时则相反,对比非常明显。在动物所做的实验也阐明:当其进入睡眠状态时,原来的兴奋性条件反射也就消失了。临床上一系列抑制神经活动药物 (如安眠镇静药物)的应用结果,也为这一见解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此外,早年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人的睡眠发生,是由于间脑的第三脑室里存在着一个调节睡眠的中枢 (叫“睡眠中枢”) ,这个中枢如果损坏了,这个人(或动物)的睡眠与醒觉就无法调节,于是就处于睡眠状态。他们还以患甲型脑炎病人因脑的“睡眠中枢”受损引致长期陷入睡眠的现象做为证据。但这种见解而今已渐渐被摒弃了。

                               睡眠时生理学的变化
 
    人或动物一旦进入睡眠,生理学上发生的变化,从总体来看,是所有各个系统的器官活动都减弱了,体内的各种物质代谢也降低了。
   
   最显著和最容易看到的,是全身肌肉的兴奋性降低(但不是兴奋性完全消失)与紧张度下降,而处于松弛状态 ,因此机体不易站立或端坐,所以进入睡眠状态的人大都要卧下。眼眶皮肌这时也同样松弛下垂,而不是紧张收缩,所以睡觉时总是合着眼睛,而不是睁开眼睛。还有,睡眠时,心跳频率减少,呼吸緩慢,体温下降,排尿量少,排粪基本停止,物质代谢活动减弱,膝跳反射也减弱甚至消失。对外界各种刺激因素的作用反应均告减低。
     
    睡眠通常是按照由淺而深,再由深至淺的方式进行的。每一次典型的睡眠产生时,最先总是进入淺睡 (提示大脑的神经兴奋状态不断减弱并渐渐转为抑制状态),继而进入熟睡 (提示抑制状态深化与泛化,并布满整个大脑皮层。有学者甚至认为这种抑制状态还可能从大脑皮层扩散至中脑),再后为淺睡(提示深化与泛化的抑制状态渐渐减弱和产生微弱的兴奋)以至醒觉。
   
                                睡眠的衍生物———梦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梦是一种很怪异的现象,而且充满着神秘。而在科学视野里,梦固然可以很神奇或怪异。但并不神秘。不论是张三李四,黄五王六,大人小孩,男人女人,穷人富人,任何人所做的每一个梦,不管是快乐、甜蜜的梦,或是悲惨、险恶的梦,都有它产生的原因,有它的根源,都可以有科学的解释。

    生理科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在其日常的生活过程中,都会经历、接触、感受、体验到各种各样的事和物,生活历程愈久的,接触、体验到的事物也就愈多。在这众多的事物中,有的是使你感到称心的,快乐的,甜蜜的,也有的是引起你忧愁的、厌恶的、怨恨的、愤怒的。有的人还会遭遇过一些奇特、惊险的意外事儿,所有的一点一滴的经历,所有的喜、怒、哀、乐和惊惧、怨恨、险悪,都会让你产生相应的印象,每一个印象都会进入你的脑海,也就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所在的脑皮层里,留下一个个的印记(记忆)。

    生理学上把这类储存于脑里来自生活的印记 (记忆) 叫“痕迹”。 只要是活着的人,每一天脑内都有无数的这样的痕迹在形成。痕迹是不易磨灭的,它会伴随一个人度过他漫长的一生,以至終老。除非他的脑組织发生了退行性的病理变化,即萎缩、变性或者坏死。

    梦是怎样形成的?弄清了以上所说的印记及形成痕迹的来龙去脉之后,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答了。原来,梦是上面所说的脑中的痕迹得到了反应,从而引导人或动物进入“梦乡” ,这时,那些记录在脑里的既徃发生过的各种各样亊物就再浮现。

    不过,梦里的这种既徃亊物的再现,不可能是原先那个事物完完全全的再现,不可能是原先亊物有秩序和完整无缺的再现,也不可能是每个印记里的每一个情节、每一个情节里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和先前经历、感受过的是同一个模样。梦通常只能是先前发生过的各种事物的综合、杂合、片段、甚至只是某一丁点细微情节的再现。所以人们所做的梦,其内容总是杂乱无章,不合情理,有头无尾,颠三倒四,与原来经历、感受过的事物全然不同,与现实相差甚远,有的梦还极度荒诞怪异,险恶万状,会骤然把你惊醒。

    梦既然是脑中存录着印记的痕迹的反应,因此,梦只发生在人初睡 (还没有进入深睡)和临将睡醒的时刻,而在深睡 (熟睡)的时候是没有梦的。因为初睡与临将睡醒时,大脑的抑制状态还沒有全面泛化和深沉,皮层內还存在着某些兴奋灶点,正因这样,所以痕迹遂得以反应,而有梦的产生。

                                世上没有相同的梦
 
    人世上沒有两个相同的梦。
    以同一个人来说,尽管他做了一辈子的梦,但绝对不会做出两个完全相同的梦。因为在不同的睡眠时刻,存在于脑里的那些可以让你做梦的兴奋灶点类型,还有它的强度是不相同的。
    共同睡在一张床上的人呢?即使亲如母子或夫妇,也不可能做出仼何相同的梦,因为他 (她)们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不同,存于脑里的印记是不一样的,所以只能各做各的梦,同床异梦嘛!
    不同床睡觉的人,更不用说了。
   
    梦只是机体一种寻常的生理活动现象,它可以神奇,但不神秘。
    按照科学现状,梦不可能复制,不可能克隆,也不可能转基因。
1楼
科学“说梦”,阅读有益!树立兄的【生物随笔】知识性趣味性很高,神奇的科學現象在他的筆下淺顯易懂,妙趣橫生。不信,看了今晚就做好夢了。


2楼
多谢萧振兄赐读小文和勉励!
3楼
读《说梦》又增知识。树立教授是美华论坛一宝,通过他的科普文章,我们都学到许多知识,
4楼
树立教授,梦要是能复制多好!哈哈。

长知识了,谢谢树立教授。
5楼
感谢荒田、邓治二位老师鼓励!谨致夏安!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094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