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默默走过江南

楼主
[散文]默默走过江南
默默走过江南
    默默走过江南,虽然只是江南温婉情怀里的匆匆过客,但那让人魂牵梦绕的静灵,那灵秀飘逸的景观,怎能不让我对她眷恋千年?
    夏阳高照,浓绿的荷叶张开,荷花正开得热闹,看那一塘一塘的荷花分外娇艳,零零碎碎的点缀在诗意江南里,微风过处,水面荡出涟漪,荷花扭动腰肢,展露妩媚风情。少女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采莲荷田,宛若娇花照水,目睹眼前美景,恍若在仙境遨游。
    小桥,流水,人家,流溢在诗意江南里,看不清虚实,分不清究竟。水性的流淌中滋润了多少文人豪杰的心胸,品读江南,凌波水韵,翰墨流芳。江南一袭风水灵地,才子无数,江南四大才子,最有名的是唐伯虎,唐寅的绝世丹青书画,冠压群芳,琴棋书画,无一不通。才子配佳人,唐伯虎点秋香的动人爱情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
    江南的美在于朦胧和古朴,树下悠然落棋,庭中淡然品茶。绿水萦绕着白墙,繁花洒落于青瓦,蜿蜒曲回的小河在清晨和夕阳中浅吟低唱。漫步于古镇之上,远离都市的尘嚣与浮躁,任阳光在肌肤上流淌,任诗意在心间酝酿。
    夕阳中的小桥古典得只想用手摸一摸,再摸一摸,此时,不需要语言,只需要用心去细细体味,那唐诗宋词中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意境何须他人凭空道来?我想,如若在月出后的晚上去逛古镇的石板路,清新悠长的石板路如同一首典雅的诗,缓缓展开来,等温润的月光慢慢浸入内心,沉淀在心底的应该是一份宁静,一份安详。
    桥是古镇的眼睛,与古镇风韵融为一体,一座桥就是一个故事,一座桥就是一个传说,一座座石桥造型精美,体态轻盈,拱形者如彩虹飞架,平卧者如长笛横吹,或优雅别致,或玲珑飘逸,人行于桥上,脚步不由得停下来,内心生出无限美丽的遐想,怀着一份敬畏去体验岁月的流失。
    水是江南的灵魂,江南的水少女般恬静,怡美。江南人家,傍水而居,杨柳拂岸,门前的流水,总是不急不躁缓缓的流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显示着荣辱不惊的淡定,简直是江南人清幽恬静的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老了房屋,老不了的是流水,老了岁月,老不了的是愿景,各自在温润安恬里斑斓着属于自己的幸福与甜蜜。
    梅季的雨,说来就来,霎时间,室外烟雾弥漫。不久,无数条小溪欢唱着流向池塘。雨过天晴,荷叶上露珠滚动,清新得令人深深陶醉,秀雅得让人不忍离去。红荷带露,无论我走到哪里,总能听到夜幕下,蛙声荡动池塘的水乡。家家门前的古井,缘于雨水的补充,弯下腰将水桶放进水井,就能捞起一个清冽冽的月亮。
    江南的女子缓缓走在古镇的石板路上,如水的女子,如水的明眸,似凌波仙子般清丽脱俗,纷飞的梅雨沾湿了一袭素雅的裙,润透了江南女子的心,雨袖的花香,轻舞出江南的独特风韵。
    悠悠江南,梦里水乡。默默走过江南,感染着江南的细腻与婉约,熏陶着江南的舒缓与悠闲,江南的诗意自然从心底迤俪而出……
1楼
这就是传说中的美文吧。象江南的女孩子——呵呵,欣赏——。
2楼
如梦如幻的江南,雨荷犹在,少女不见。
3楼
迟墨清婉秀美,如诗如赋的文章,让江南秀色在读者眼中更平添了几分文字的秀韵,味道深深全在嘴嚼中。。。欣赏!
4楼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
…………………………………………………………………

5楼
读迟墨的散文《默默走过江南》,梅瓶想起郑愁予的《错误》:“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梅瓶在水墨画般的江南长大,小桥、流水、人家,红荷,梅雨、青石板,还有从井里捞上的那个湿漉漉的月亮,那么鲜活地蹦跃在梅瓶的记忆里。难怪迟墨的笔触那么多情水灵、诗意绵绵,也难怪《江南好》的调儿让那么多游子的梦境不觉濡湿……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dth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