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的名义

楼主
以山的名义
                 以山的名义

    月琴山,优雅、古典,其实它是一座不怎么巍峨高大的山,从山脚跑到山顶,也不过十来分钟。读小学后,我家就搬到了山顶。人家少,我家杵在顶上,寂静得有点像庙宇。幸而山脚有一家单位,因此,那儿的孩子就成了我的玩伴。山上少见名贵的树种,大多是梓树,也有樟树,夹杂着杜仲梧桐等。人家少,花草就自然繁茂。春夏季节,映山红这儿一束,那儿一丛。还有一种灌木,开的花儿花冠特大,张扬的金黄,大人告诫我们不能摘,说是花有剧毒,人畜使用都会有生命危险。我小小的心里就越发对那种花既喜欢又害怕,蜜蜂是不怕它的毒的,因为我亲眼见有一只黄色肚腹的小蜜蜂在那种花的花蕊“嗡嗡”。听说它叫“老人花”,我不知它怎么会有这样一个老气横秋的名儿,我猜想也许是应该叫“老虫花”,好多地方方言和文学书上都有把老虎叫“老虫”的。如《水浒》中景阳岗上的吊睛白额大虫就是一说。只是桃江方言“虫”“人”读音不分而已。
    孩子们的眼眸清澈,经常受青山绿水的滋润的缘故吧。在山林里,孩子们可以想出许多的游戏:摘茶片、抓特务,还有探险,等等。茶片是油茶树的嫩叶变异出来的一种澎发叶。有的老茶子树还生出一种白胖胖的“茶泡子”,茶耳和茶泡子都是孩子们爱摘吃的。它们藏在茶桐树叶间,颜色和茶子叶近似,只是略浅一些。它们哪能逃过眼尖的孩子?“哈哈!找到了!”摘下来,轻轻吹一吹,迫不及待地往嘴里一塞,脆生生的,透着茶叶的清香。抓特务也很好玩。每人砍那么几根青藤,三五下盘成一顶圆圆的草帽,戴在头上,既好看又遮阳,而且伪装性很强。石头剪子布分出“解放军”、“特务”,一声哨响,“特务”们赶紧找草丛藏起来,然后“解放军”们就去找,谁抓的“特务”多,谁就是大英雄!衣服弄脏了,手脚刮破了,回家后父母斥责了,这些都没人会在乎,在大自然这个“游乐场”里,孩子们享受到的是无穷的快乐!
    我们特别期待的当然是探险了!映山红开的最鲜艳的地方往往险而僻。山上坟多,有些坟可能是年代久远了,子孙们渐渐淡忘,坟包慢慢平了下去,要不是有一块矮小的石碑立在杂草中,人们根本不知道那儿安睡了某个人!不知什么原因,越是那样的地儿,孩子们越想去探个究竟,还不用说有艳丽的花儿诱惑着呢!记得有一次,我们披荆斩棘快要摘着一大束映山红时,突然,我的脚背凉了一下,我本能地跳了起来,把其他孩子也吓了一跳,一个伶俐的孩子大叫起来:“蛇!蛇!”果然,一条尺八长的菜花蛇溜进草丛中,一下子无影无踪了!
    山里的孩子爱山,有次,同学们相邀去爬一座大山,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论爬山,我哪是他们的对手?一会儿,我就气喘吁吁,落在最后了。我索性坐下来休息,看着草地实在太软太美,我躺了下来,双手支在脑后。闭上眼,听着小鸟清脆的啼鸣,呼吸着混合着草香、竹叶香、野花香及暖暖的阳光味儿,真是说不出的舒畅!山里苞成熟了,一粒粒像是猩红的句点。这时,他看我掉队,返回来接了。他手里捧着十来粒山里苞,红艳欲滴,“吃吧,刚摘的,洗过了。”我吃了几粒,又甜又酸,比草莓还好吃。他微笑着看我吃完了,说:“坐竹飞机,好不好?他们都快下山了。”我很诧异:啥叫“竹飞机”?他领我走到泥道旁,(首先补充说明一下,泥道,是山民们在陡峭的山坡上借用楠竹的重力自然向山下输送竹子的通道。应该叫“梭道”,有的地方干脆就叫“梭竹路”。)一会儿,他拖来一个竹尾巴,示意我坐上去,我坐好后,他喊了一声:“起飞咯!”迅速的,他拖着我顺着泥道滑下!终于到了较平缓的地方,他停了下来,我瞅瞅他,汗水泥水在他脸上流淌,他成了个大花脸!再看看自己,裤子上尽是泥巴和腐叶,太刺激了!我们不禁开心的大笑起来!
    转眼已是二十多年过去,当年的小萝卜头都已是人到中年,有次,同学聚会,我跟他说起那次坐竹飞机的情形,他感慨万千。是呀,留一份山里苞般清新的记忆在心底,不是很美好的事么?

1楼
梅瓶三篇散文,短而精致。
2楼
梅瓶的拙作,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3楼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
…………………………………………………………………

4楼
《以山的名义》,对童年做一些回忆,精炼的文字,丰富多彩的描写,如一幅幅美丽的镜头,杜鹃般鲜艳,山里苞般香甜,悦目又赏心。
5楼
那些逝去了的,在回忆里总被镀上了梦幻般美丽的色彩,童年,更是这样。难怪鲁迅在《朝花夕拾》里一改往日的严峻冷霜,那么温情脉脉清丽天真。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938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