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青岛!

楼主
青岛,青岛!

青岛,青岛

走出机场,青岛以它一年中最舒服的风,最舒服的太阳给了我一个最舒服的拥抱。

老朋友前来接机,一路上谈笑风生 。虽说又是好几年不见,可并没有生疏感。一路上东家长西家也不短地聊着,还没够就已经到了他们为我安排好的住处。是晚当然是老朋友为我接风,也当然又是有一次开心的聚会。离别相聚,然后再离别再相聚,几离几聚,聚散离合也就走完了人生。回首一望,可不是,当年举家迁青岛不就已经是二十年前吗?!

那时女儿才五岁,那时的青岛大学才刚刚成立,那时叫辛家庄的地方,还是一片菜地。

我们是在秋天某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乘船从上海来到青岛的,我们系主任和我们的老校友在码头迎接我们。我记得当时马路都还没修到大学门口,汽车颠簸着,停在了73号楼前。至此我们住进了此楼的304。

虽说看着狭小的房间有点发愁,但朋友说能分给这套楼层不高又朝阳的户型已经是幸运之幸运了,于是也就跟着释然了。那时什么都不会但心,相信一切都只是开始,相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而事实证明也真是越来越好了,虽然73号楼显出了它的陈旧和邋遢,但青岛绵延十几公里的海沿线木栈道让她成了世界上让人流连忘返的城市之一,新加坡,夏威夷未必有这么漂亮!正如那位出租司机骄傲地说。

我认识青岛是从她姗姗来迟的春天开始的,早春二月的迎春花在二月是不可能看到的;桃花三月的嫣红要到四月才会绽放;而熟悉她却是从温厚的秋天展开。大海在夏天吸足了热量,这时开始缓缓的释放。青岛在北方已经是一片肃杀的瑟缩中依然有菊花灿烂着,这就使她与众不同起来。

青岛在中国众多的大城市中也许算是最年轻的小妹妹了,我记得我在青岛的那会儿参加过纪念建城一百年周年捞什子的什么活动;可她也能算是中国殖民地的老大姐了吧?古老孔孟文化的老家与德国殖民的结合使青岛姑娘操着土气的乡音却能身着最时尚的衣裳,领导着全山东乃至全中国(虽然这话有点不硬气)的时装新潮流。

青岛让我喜欢也许就是她的“土与洋”的和谐搭配,这有点像香港。当然青岛还远远赶不上香港,甚至连上海也还差着一大截,但青岛却没有香港那么热,没有上海那么挤。当然青岛让我最感特殊的还是这帮老朋友。又有什么能比历经沧桑之后,阳光下悠闲的小聚呢!

[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09/10/16/001140.jpg[/imga]

[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09/10/16/001214.jpg[/imga]

[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09/10/16/001304.jpg[/imga]

[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09/10/16/001326.jpg[/imga]
1楼
凛子文图并茂的介绍值得一赞!!第一张照片就让我惊艳于这个北方城市非常现代的优美剪影,有着令人着迷的轮廓线。凛子对青岛“最舒服的风,最舒服的太阳”和“最舒服的拥抱”和它“温厚的秋天”、“‘土与洋’的和谐搭配”的描写,在在体现了作者的深情。
轻松、饱满健康的情绪和风土人情结合起来,令人读之愉悦有益。好文章!
我没有到过青岛,但是我的外婆和阿姨、姨父一家曾在青岛居住和工作过,对那里也是有感情的。
2楼
“又有什么能比历经沧桑之后阳光下悠闲的小聚呢!”

好像“小聚”后加个词会“更好”。谢谢凛子好文章。照片上的松树为啥不直呢?郭建光会生气的。
3楼
喜欢这句:“又有什么能比历经沧桑之后阳光下悠闲的小聚呢!”

事实上人们喜爱一个地方,大多是由于对那里有感情,所谓“景”由“情”生,而那暖暖的情,让自然景观变得亲切而生动起来,哪怕是冰冷的雪,也会被“情”涂上一层暖色。
4楼
读了《青岛,青岛!》,非去那里不可了。
5楼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
…………………………………………………………………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094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