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话题:“衣锦还乡”辨》-------刘荒田

楼主
《新话题:“衣锦还乡”辨》-------刘荒田
                      “衣锦还乡”辨

                                刘荒田
   
    在网上闲逛,读到一谜语:衣锦还乡,打一古人。谜底不难猜到:归有光。沿着谜面想下去,一位忘年交的脸浮现脑际。20多年前在旧金山认识他,他平生多难,解放初撂下两个年幼儿子,托亲戚照顾,和妻子流落到香港。他进小报当下层职员,妻子当帮佣,住石屋,惨淡度日。70年代来美,在小印刷厂当工人,直到退休。和他在茶楼聊天,他说最大的遗憾是离开故土后就没回去过,数十年没见过亲骨肉的面。我问,为什么不回去看看?可没任何限制啊!他黯然道:钱呢?什么像样的礼物都买不起,怎么向儿子媳妇孙儿女交代?怕这个怕了一辈子!我还知道,唐人街里,住在破败客栈的单人房里的老金山,从少时当猪仔被卖,直到用拐杖支撑的风烛残年,没有回过一次家,就是总想赚够钱,才打上十口八口金山箱,风风光光地回去,然而,财发不到,人却老了,病了,还乡终竟是梦。原来,衣锦还乡,对在异邦苦熬的游子而言,一直是终极的人生理想。
    只是,细细想来,这些坚持“面子第一”主义的前辈,太拘泥了点。衣锦还乡,字面的意思并不如他们所预想的恐怖,它不是非要你带回去、在老屋厅堂里当众打开的几口大箱子,塞满成捆成捆美钞、股票、证券和金灿灿的首饰,也没有规定给乡亲每人送一千元红包加劳力士手表;它只是要你穿得风光些。三件头西装,胸袋的怀表拖一条14K链子,系着纽扣最好,若没有,一根精致的手杖也颇添威风。比起富贵还乡来,“霜打驴粪蛋,外面光”的回归,当然是低层次。不过,好歹还了心愿——不但是漂泊者的心愿,也是家园里依闾的母亲,早岁因新郎在外而和公鸡拜堂,尔后守空闺多年的妻子的心愿。乡是必须还的,家山、故园,就是流浪的目的,生命的皈依。连累累白骨,也要还乡呢——十九世纪中叶,在太平洋铁路工地死去的华工,是后来的同乡会乡亲,在沿途把骨头收集,装殓,再雇船,由招魂幡引领着,运回故乡。
    想到这里,感慨无限。第一代移民拥有两个故乡、两种文化(如果能融入第二故乡的话),自豪在斯,苦痛在斯。总被割裂,总要回望,乡愁老盘踞于心,不管身在何处。
1楼
请何茵就“衣锦还乡”一话题作第一位发言嘉宾
2楼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
…………………………………………………………………

3楼
《“衣锦还乡”辨》,意味深长,读之感动。
衣锦还乡,差不多是中国人独有的情结了。不说金山阿伯,就是当年的我,也总想有朝一日发财了,到老家的村里,七姑八姨每人一个大红包,让他们也沾点洋光。这个梦想当然是没有实现,还是“三件头”地回乡看了看。
现在想来,“衣锦还乡”的心结,来源于贫穷。当年海外归国,人们看你好像是从阿里巴巴的黄金山洞回来,必定是金山银山地享用不尽。如今不同了,吃饭时当你哆里哆嗦地要付账时,人家说:算了吧,你们挣的那点钱不容易。省这点吧。我们是主人,请你是应该的。(或者说:这钱,找个地方就报了。)
我们逐渐变得心安理得地吃国内亲朋好友的。有的朋友回国居然一件礼物都不带,还到处打秋风呢。
4楼
荒田,真的能‘衣锦还乡’,甘心情愿地‘衣锦还乡’还好。最怕是父辈那种‘擦粉进棺材’式的‘衣锦还乡’,父辈一生不得志,没什么锦可帶还乡,便将心愿寄在后辈身上。

看着儿辈能温饱了,心愿就来了,一天一个心愿,二天番个新。。。。。总说不知那天要去阎君殿报到了,若不能了了其心愿,那就死不瞑目了。

唉。。。。。这‘衣锦还乡’,我看着就打寒战。

(未完)
5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何茵[/u]发表的内容:[/b]

荒田,真的能‘衣锦还乡’,甘心情愿地‘衣锦还乡’还好。最怕是父辈那种‘擦粉进棺材’式的‘衣锦还乡’,父辈一生不得志,没什么锦可帶还乡,便将心愿寄在后辈身上。

看着儿辈能温饱了,心愿就来了,一天一...[/QUOTE]

我常常回乡,乡亲和家人说我不“衣锦”,我也从不想要“衣锦”。三十多年前,兴大家互送白皮点心,大伙谁也不吃,转着圈地送,千般情,万般意就这样互送出来。现在东西极为丰富,有钱都能买到,所以就流行直接送钱。到底时代在进步。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742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