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聊城笔记》(游记)

楼主
[原创]《聊城笔记》(游记)
[ALIGN=CENTER][SIZE=3]聊城笔记[/ALIGN]

  也许因了我的一位好友老家是聊城的缘故,所以,一到这个号称“江北水城”的城市,竟有一份天生的亲切,运河、湖水、楼阁,似乎就是小时候曾经藏过猫猫的胡同,闭上眼也不会迷路。几天下来,走马观花,对聊城便有了更难忘的记忆。

[ALIGN=CENTER]运河[/ALIGN]

  曾经帆樯竞发,逶迤几十里,从元经明到清,江南的大米、丝绸、珍玩、美女通过驳船,从聊城划过,直至京师;京师的皇亲国戚沿着运河下江南,仪仗威严,风光无限。聊城没有分得一杯羹,这里充其量只是皇权的一个驿站,过往的辉煌不属于它,而这一切却都留在聊城的记忆里,抹都抹不掉。直到今天,古老的门楼里,还可能会遇到白髯长者,一开口就是:乾隆十四年……

  乾隆的龙舟是驻足过这里的,且不止一次。在城中心的光岳楼里,就有他的蜡像,威仪凛凛,显现着皇家的气度。在运河的记忆里,没有血与火的冲腾,也没有文字狱的呻吟,就像今天电视剧的戏说,光岳楼里的乾隆是一个风流倜傥的好皇帝,轻车简从,关心民瘼、开疆拓土、文治武功,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顺着运河流淌,直到久远。

  是的,乾隆是走的运河。运河就是他的高速公路。贯通五大水系的运河像一个人的血液,连起了大清国的神经,循环着风流皇上的梦想和祈求,也输送着一个个传说和故事,流传着运河带来的文明:“十里人家两岸分,层楼高栋入青云。官船贾舶纷纷过,击鼓鸣锣处处闻。”

  只是,聊城真正意义上的运河已经消失了,就像消失的乾隆和历史,他们已经属于记忆。

  我来到运河边的时候,正是下午。圆圆的夕阳像一片切得薄薄的橙子,透着温暖的光,河水在这种温暖的爱抚下,宁静地流淌,似乎在重温一个个难以忘怀的故事。燕子在水面上翻飞,蝴蝶在岸边整齐的花木间约会。运河,似乎就是这样简单和平静。

  是的,今天,河岸用石头精致地砌着。垂柳依依的运河,只是一道风景。我在运河边漫步,不时,有快艇从河里驶过,将睡熟了的水面犁开一道三角形的波纹,涌动着扩散开来,水波使劲拍打着河岸,像是在抚慰、在倾诉。那艇上承载的不是货物、关牒,不是赶路的人们,而是观光的游人和他们的笑声。

  喜欢一个城市,不在于它的繁华,而首先在于它的情调,这种情调多属于文化的因子,说不出具体的营生,就像喜欢一个人,常常不需要理由。眼下,虽然我知道眼前的运河是“赝品”,但我仍然让思想的驳船沿着长长的河道走向久远……


[ALIGN=CENTER]东昌湖[/ALIGN]

  竟然有这么大的一片湖水!在聊城。

  住在东昌宾馆,隔着一条马路,就是东昌湖,傍晚,沿着湖边漫步,走了两个小时,居然还没有走完它的一条边。

  湖水拍打着堤岸,在夜色中像是海浪拍岸。湖畔的垂柳下,老人们在谈天说地,下棋打牌,或者,拉着京胡,悠然自得地演绎着杨子荣、宋公明。青年人摆上台球桌、卡拉OK机,沙哑着嗓子学林忆莲、学刀郎;学步的孩子挣脱妈妈的手,兴奋地在草坪上蹒跚奔跑,惹得奇形怪状的小狗们警惕地前窜后跳;情侣们手拉着手,向灯影后面的花丛踱去;一艘游艇在湖面上游弋,灯火阑珊,像一座移动的楼房;“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难怪白居易当年看到西湖,居然能夜宿湖上。

  一湖清水让一个城市充满了温情,有了一种亲和力。

  聊城人说起东昌湖,说它“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河三位一体。”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从飞机上看去,湖中心的千年老城区像一张方方正正的棋盘,白墙、灰瓦,以光岳楼为中心,街巷布列,十字状放射延伸,写照着一种文化的古韵。聊城人是有眼光的,当年,为古城开挖的不是护城河而是护城湖,如今,有五个大明湖大的清澈湖水像一幅巨大的彩缎环绕古城, 新城环湖而建,片片湖水镶嵌其间,放眼望不到边的辽阔水面,被一条条的道路、桥梁相隔,银线串珠,清如许、明如镜,烟波浩淼,交织如画。湖光波影与铁塔、光岳楼、山陕会馆相映生辉,让聊城有了灵气,有了可圈可点之处。

  便有了几分传奇的氛围。

  当年,施润章聊城明断胭脂案,让东昌湖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胭脂湖。它与杭州西子湖、南京莫愁湖并称“三大美人湖”。只是如今美人不再,却有俊男靓女在湖畔展露风采。那以湖水为题的种种节庆,为开放的聊城作着新的注解。

  清亮的上弦月挂在湖水上空,像是从天上垂下来的一枚银色吊钩。不时,湖面上有鱼儿打漂的声音,“噗拉”一声,湖水泛起一圈圈的涟漪,荡漾着,湖水便有了生机。漫步湖边,我的心也荡漾着。有一湖清水,是聊城的荣耀,更是聊城人的福份,它是这座城市的眼睛,眨动回眸,自有独来的风情。

  聊城的朋友一再劝我荡舟湖心,去领略东昌湖的风采,我却一再谢绝。有时做个局外人静静地欣赏一种美,远比参与到这种美中更有情趣,就像品味着一种品味,幸福着一种幸福。一旦说白了,也就俗了。

  但我知道,当我离去的时候,我回眸相望的,一定是这湖水。

[ALIGN=CENTER]山陕会馆[/ALIGN]

  位于聊城古城外南郊、运河西岸的山陕会馆,应当是这个城市最该看的古建筑。

  去山陕会馆,先有一个铺垫:沿运河边的石板路慢慢前行。身旁,运河、垂柳、灰色的古屋、高高低低的石板路,一切是那样和谐,似乎是要酝酿情感,去朝拜一个学究气十足,并且穿着对襟马褂的先生,尚未见面,便先有了几分仰慕。

  及至看到那六层如意斗拱承托着琉璃瓦顶,结构复杂、古气十足的山门,看到山门上题书着“协天大帝”和“山陕会馆”的两块匾额,人们大概都要啧啧称奇:建筑的瑰宝!

  这里曾是山陕商旅云集,祭神明叙桑梓、议事谋划、联手竞争的一块福地。当年的运河文明造就了聊城的皮革、烟草业,精明的山陕巨商把新的商业气息带到聊城,也带来了一种新的寄托。严格说,重农抑商使中国的商人历来地位不高,但他们依然在孔老夫子的“后院”建立了一方精神田园,塑造着中国商人缺失的灵魂,供奉关羽,“祀神明”,并且公然嘲笑起儒生来:

  “非必杀身成仁问我辈谁全节义
   漫说通经致用笑书生空读春秋”

  进而他们又将金钱的效用和运河的中心地位渲染得无以复加:

  “位津要而掌财源万里腰缠毕至
   感钱神以成砥柱千秋宝载无虞”

  这两副对联历经几百年雨雪风霜,如今依旧挂在正殿和北大殿献殿的檐柱上。

  这是一种质问,更是一种挑战,把人的本能欲望张扬得如此淋漓尽致,不遮拦,不忸怩,读着两副对联,人们或许会想起很多。

  从建筑的角度看,山陕会馆是凝固的美学载体。山门勾心斗角,石雕栩栩如生,过楼雕梁画栋,戏楼凤凰展翅,大殿古朴典雅;更有木雕精湛巧妙,泥塑神形毕现,古槐浓荫蔽日,石狮玲珑剔透,行走在会馆里,就是行走在中国建筑博物馆里。我认真地品味着“精忠贯日”、“大义参天”和“履中”、“蹈和”等等精致的石刻匾额,端详着关公、赵公明、文昌神等等活灵活现的塑像,欣赏着戏楼、钟鼓楼、碑亭等等富有特色的建筑精品以及精美绝伦的“二十四孝”额枋木雕,总感到他们的后面蕴含着些什么,精明过人的山陕商人不会那样浅薄和简单,他们是在“抖包袱”。

  当我穿越关公大殿,进入会馆的第三进院落,迎面便看见了单檐歇山的二层楼房“春秋阁”。这就是了!这个源于关羽读《春秋》故事的建筑,成为整个建筑群的“压轴之作”,实际在阐释着一层更深的内涵,人们很容易就能从中体会到这样一种事实:明清的山陕商人与儒家文化保持着难以割舍的关系。说到底他们的骨子里是儒不是商——在一个重儒轻商、保守性、排外性很强的封建社会环境中,他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不可能超脱居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他们需要一种大家共同遵循的道德标准,需要一种凝聚内部团结的精神力量,在他们眼里,这种精神就是儒文化的核心——忠信节义,这才是他们的根,而最能体现这种精神化身便是关公。

  于是,关公和孔子便在这里十分巧妙地胶合在一起,成为客居他乡的商贾们的精神寄托,不显山,不露水,种种希望、思念、追求、种种烦恼、不满、困惑,还有种种经营理念、经商思想都被他们物化成一座精美的建筑群,让人们自己去思索,去理解,去品评。而那块木制阳文匾额上的“风静浪恬”,才是他们真正的祈求和寄托。

  步出山陕会馆大门,迎面是修整一新的运河,游人闲适地小憩、拍照,没有讨价还价的交易,也看不出你输我赢的竞争。正午的阳光漫洒在地上,让人有些睁不开眼。我回首再一次打量山门两侧的“履中”、“蹈和”两块石刻匾额,有几分别样的思绪像阳光一样铺洒开来。

[ALIGN=CENTER]光岳楼[/ALIGN]

  光岳楼是一枚方方正正的巨大印章,盖在古城的正中央。

  我绕着光岳楼的墩台顺时针走了三圈。心中有一种无名的情绪。城楼周围,已经被细致地种上了草坪,在一片嫩绿的衬映下,青砖楼墙格外古朴典雅。崔巍的城楼仿佛是一个端坐的君王,让人有几分疏远的感觉产生出来。

  “遥望东昌府,中央一古楼。洪武七年修,清朝天子游。”这座楼由宋元风格向明清风格过渡的代表性建筑如今是聊城的标志,也是中国现存明代楼阁中最大的一座,“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据说现在光岳楼上的主要构件还都是明朝遗物,特别是那三十二根直径0.6米的楼身檐柱是从苏禄国进口,沿运河辗转运来的。楼阁通高和四边长都是九丈九尺,为阳数之极,合于易理;楼高五层,又暗对河洛之数。如果说山陕会馆是商人们在寻找一种寄托,演绎一种情怀,那么,光岳楼则是朝廷命官在显现一种权力,营造一种威严。所以四平八稳,所以端庄郑重,四重檐、十字脊、过街式楼阁,正好应了乾隆的那句诗:“巌巌岳气镇千古”,也开了明清“官式”建筑的先河。
   
   我仰头读着层层楼檐上的块块匾额,“太平楼阁”、“就日瞻云”、“文明景运”、“宇宙文衡”,无不在炫耀一种辉煌,一种气派;台体东、西、南、北四面中部半券形拱门上的题刻,南曰“文明”,北曰“武定”,东曰“太平”,西曰“兴礼”,更是显现着一种文韬武略,一种发自心底的镇定自若,这是我在这个城市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感受到的一种情绪。

  清代的帝王是到过这里的。康熙四次登楼,他题写的 “神光锺瑛”匾如今装饰有龙纹玉玺、蓝底金字,仍光彩夺目地悬挂在楼上。乾隆皇帝更是九过东昌,五登光岳楼,将其作为南巡三十六行宫之一,多次住在文昌阁内,先后为光岳楼赋诗十三首,这位曾将笔迹像天女散花一般撒遍大江南北的皇帝,在他临死的时候,还是说了一句实话:“朕六次南巡,皆劳民伤财矣!”此时,我读着石碑上刻着的他的诗句:“前席更频咨大吏,穷乡元气复乎无?”忽然想到,一个人要敢说句真话,也不容易呀!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种居高明远的建筑容易使每一个登临者都有一种飘飘然、悠悠然的感觉,抚栏遥想,极目思迁,在这种氛围中,时空距离被浓缩,星月可摘,理想和现实也暂时隔离开来,人容易自觉渺小,又自感伟大。尤其是风过铎动,叮当作响,更容易让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而置身于众多的牌匾题刻、檐柱隔段之间,心也被一种文明浸润了起来,不由即使再愚钝的人也会临风发出几多感慨,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更何况是君临天下的风流乾隆。

  在一个夜晚,我和朋友再次来到光岳楼,在现代光源的照射下,楼阁更加雄伟挺拔,光彩夺目,宛如幻境。人们在楼下四周摆开摊位,进行交易,熙熙攘攘,倒使光岳楼成了一种背景和依靠,因此,它多了几分温馨,白日里那种距离感倒真是减了许多。
      
[ALIGN=CENTER]海源阁[/ALIGN]

  该写到海源阁了。我到那里的时候正是中午。

  当叩开紧闭的大门,面对这座心仪已久的二层楼房,我说不清心里是喜悦,还是感慨,反正是一种难以形容的情绪在腑脏内流动。

  中国古人藏书已有着几千年历史,几度繁荣,几度衰败,水灾虫蠹、战火频仍,天灾人祸,在这个以书为礼的国度,藏书楼竟成了难得的奇葩,惟此,它更成为文人雅士的心仪之地。
 
  “海源阁”,听起来就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大气磅礴犹如泰山千仞高耸,绵绵温婉犹如西天之晚霞,不以大海之居,只以源头示人,沧海滴水,无处不透露出人生的真谛。 

  这是一种警示,也是人们一种治学的道理。

  海源阁院落不大,近三四百平方米,北方惯常的一明两暗式民居建筑。在旧资料上翻看海源阁的老照片,不是现今的模样。但是,幸亏有了海源阁,有了藏书楼,才使江北的这个商埠和驿站有了几许文气,几许书礼,才使聊城有了一种对于金钱的超越,对精神的渴望与积累,从而增添了几许品位,孔子的气度和学问也才有了延续,否则,位于孔府后院的聊城真要有点数典忘祖了。

  中国许多古文人毕其一生收求大量典籍,无非是为了收藏,为了炫耀,收藏一种心境,炫耀一种文明。但是,当把收藏典籍当成一种兴趣,一种心理的需求,并演化成一种自觉行动时,其目的便随之升华,进入一种更高的境界,因而流传千古。

  海源阁的意义和价值尽在于此。

  余秋雨先生在《风雨天一阁》中曾写过这样的话:“中国古代的藏书家必须具备多种条件:这人必须长期为官;这种人最好能各地迁徙,这种人必须有极高的文化素养……”

  是了,海源阁的主人杨以增便是这样一种人。他把收藏当作一种乐趣,一份事业,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己精神的畅游。究竟是历史选择了杨以增,还是杨以增注定要选择这份事业,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创造了海源阁,创造了中国藏书史上唯一能与“南翟”比肩的“北杨”,创造了聊城的这份辉煌,也为“一山一水一圣人”的齐鲁大地增添了一抹灿烂与荣耀。

  在海源阁院落的草坪上,我读到一则碑文:“八路军解放聊城入城三项命令:(一)向民族英雄范筑先墓立正敬礼;(二)保护中国四大藏书楼之一的海源阁图书馆;(三)保护中国史学家傅斯年先生在聊城北街的住宅。”

  这项命令的颁布时间是1946年冬天,那时,一个王朝行将寿终正寝,在战火燃烧的岁月,这项命令对于已饱受兵燹的海源阁,对于多灾多难的中华文明无疑是一个福音;而这块碑的立碑时间则是1992年10月,石碑旁的海源阁带着刚刚修建的现代气息,新栽种的草坪、冬青和树木没有那种古朴的沧桑……

  但,毕竟有了海源阁。虽然经历过毁坏,虽然今天到这里来瞻仰的人依然很少,可我知道,旧的东西决不会变旧,能变旧的只有新东西。

  我在海源阁前的绿树下留影,没有人打搅我,树亦无语。只有我的影子跟随着自己,在正午快乐的阳光下,我的思想将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高高低低的树木和冬青毁坏了我的影子,却又在新的地方将我的影子真实地投放在身边,就像我心仪的海源阁。

  是的,毁坏不怕,怕的是毁灭。[/SIZE]
1楼
牧人的游记内涵丰富
好看:))

藏了:)
2楼
读齐鲁才子东野牧人的游记是一种享受,一种教育,跟着他,
读者涉猎历史,跟着他,读者神游景点,领略其中来龙去脉,岁月沧桑。

古人言,行百里路,胜读万卷书。

我看这得有另外一个说法,读东野兄的游记,胜走万里路。

有空弟准备到文心读读兄美国之行的见闻录,学习学习。

见信箱。
3楼
不敢当。艾华兄的游记写得才好,焦急地等着读您的东欧纪行呢!请多批评。
4楼
谢谢艾华兄的细心和劳累。您是对的,我已改过。再谢!
5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dongyemuren[/u]发表的内容:[/b]

不敢当。艾华兄的游记写得才好,焦急地等着读您的东欧纪行呢!请多批评。[/QUOTE]

谢谢东野兄的鼓励,俺这几天忙,今天总算把照片弄齐,把『捷克』第三章贴出来了,请兄不吝斧正!

另外,艾华比兄晚生,同时也是南方人,日常词语里没有“您”这个字:-D

多谢了。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719 seconds wid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