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亲爱的漫谈》(散文)

楼主
[原创]《亲爱的漫谈》(散文)

一     
打是亲,骂是爱,又亲又爱拿脚踹。
这就是中国文化修辞手法的一种——反语。
亲的时候,叫一声“死鬼”,便可上穷碧落下黄泉;爱到深处,轻叹一声“冤家”,也是不离不弃的生死契阔。
字里字外,于是就凭添了许多厚重的东西,衍生出许多痴嗔怨恨的红尘故事。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中国人对于这三字经的表达,常常是谨小慎微的。只怕一点点的爱意渗透出来,便会弥漫成一份沉甸甸的承诺和一种挥之不去的牵绊。
我们都是牛皮糖,见点阳光就融化。
男男女女一场纠缠下来,再要把这三个字分开,曾经甜蜜的糖,便成了粘在肌肤上的沥青,总有人要撕脱一层皮。
外国人不一样,他们是口香糖。
他们人高马大,抗灾荒,天生就具备了潇洒的资本。所以,他们可以逢人便说亲爱的,有滋味的时候就嚼嚼,滋味淡了就吐掉再换一块口香糖,分与合在他们看来,似乎都是寻常的事。

亲爱的
字还是中国老祖宗的字,但念在中国人的嘴里,便像背地里偷偷与人杂交出来的私生子一样,有一种遮遮掩掩,上不得台面的尴尬。
所以方鸿渐恨不能用英文写信,因为文言信的语气太生分,白话信的语气容易变成讨人厌的亲热,只有英文信容许他坦白地写“我的亲爱的唐小姐”-------仗着外国来跟唐小姐亲爱,正像政治犯躲在外国租界里活动。
其实,这是我们自己心虚,人家外国人的嘴皮子可比咱们遛多了。一位中国著名女星嫁到国外,媒体艳羡不已,纷纷扮出娘家人的亲切模样,追问自家的闺女:姑爷好是不好?
闺女抱怨着说,人家每天开口闭口撵着她说亲爱的亲爱的,一个早上就要念叨30次,听得她耳朵都生茧了。
傻子都听得出来,闺女的嘴虽然这么这么咂吧咂吧,其实心里挺美的。娘家人一听就放心了,便集体在各自心里划算着,一早上说30遍亲爱的,那是个啥滋味?
一个早上是30次,二个早上相加就是60次,三个早上累积便是90次,再生涩的单词也该记下了;所谓三人成虎,谎言被重复三次,曾母就会逾墙而逃。如果我们每天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开始,便对着身边的人说亲爱的亲爱的,说上一百遍的时候,大概也会真的亲爱起身边的人来吧?

《侍卫官杂记》极尽讽喻之能事,将蒋委员长写成一声色犬马之徒,每日尽背着夫人做些偷鸡摸狗的勾当。那时,我只是一个初一的学生,脑子里全无政治概念,只是本能地觉得这个人倒还有趣。不管在外面怎样拈花惹草,对着夫人,他还是操着一口宁波腔,口口声声叫“大令”。
这样叫了几十年,他们就老了。
我看过他和她老去的模样,在照片上,她不似飞短流长中的骄横风骚;他也不是史书里的千夫所指的独夫。岁月已经将他们打磨成尘世间最寻常的匹夫匹妇,阿公阿婆。虽然悬身孤岛,彼此身边却一直有相扶相持的陪伴。
作为政治家,他无疑是失败的,可是身为男人,他是幸福成功的。
这份成功的幸福,足以弥补他宦海生涯中所有的失败。

1楼
哈哈,你写的俺高兴!赶明天俺就把白沙找来,怪不得她老鼓动人踹俺呢,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2楼
大气的文字,娴熟的调侃,准确的观察。Re:[原创]《亲爱的漫谈》
最后中正先生一段尤其精彩,与我印象中这位老人晚年身穿长袍八卦,蓄一撮小胡子,和夫人和蔼可亲、濡沫相依的黑白照片吻合得天衣无缝!
3楼
好看,浓烈的文字,深刻的思想。女人写文章最要摆脱小女人的束缚,烟子做到了,做的很好。
4楼
确能发人所未见,头发长,见识绝对不短。
5楼
看来得先打预防针:)
哪天俺要是贴出来一篇小女人的文章
楼上各位可不许失望

回心花:)原来,有那么多人要踹你啊:)端板凳看热闹了
回爱花:)呵呵,关于那黑白照,有同感:)握手高兴一下
回宁儿:)改天,你能不能给点意见:)先谢了
回荒田:)女人头发可以短,见识倒不必那么长,懂得相夫教子则可:)否则很容易神经衰弱:)很遗憾俺是左右不靠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781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