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雨中雁兄五律《咏荷》八首

楼主
简评雨中雁兄五律《咏荷》八首

其一
虹桥凝注久,太液玉环娇。雍穆洛神女,豁恬王子乔。
痴痴生绮梦,怅怅对兰桡。笑我凡尘子,不胜高处萧。
注:1,北海公园有虹桥,太液池;2,玉环,莲花别称;3,王子乔,传说中的仙人。

虹桥凝注久,太液玉环娇。----在太液池的虹桥上,久久地注视着池里的荷花,时、地、人俱在其中矣。
雍穆洛神女,豁恬王子乔。----承首联所见而思。荷花荷叶皆似端庄安谧,恬静豁达的仙人、神女,情不述而存矣。
痴痴生绮梦,怅怅对兰桡。----转,视弥久而思弥深,思弥深而感弥烈也。此时忘我矣!似已与仙人、神女共游。然梦醒时,兰桡在目,神女形藏,怅然若失矣!
笑我凡尘子,不胜高处萧。----结自嘲,哈!我乃凡夫俗子,如何能与天上之神仙久游?故谓:不胜高处萧也。
   作者通过他所描绘的艺术形象,向读者展现出一种弥漫着的情绪,令读者沉浸在其中,流连忘返的一种艺术氛围。觉得像是在看一个个电影的画面,我们是否会感觉到一种情绪的流动呢?通过作者特意的选择安排组合,各种相对独立的事物彼此产生了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在这个完整的空间里,这些意象使读者产生了相关联想。例如,虹桥,太液池,洛神,王子乔,兰桡,尽管没有紧密的联系,但是通过对这些物象的描写,作者将自己的情绪融入到了景物中,有这些物象的存在,读者才可以和诗人产生共鸣,得以融入到诗人所创造的艺术氛围氛围中。
    诗中不多描景写物,而是直抒其事和借助典故,使艺术形象蕴藏其中。诗人所要表现的情绪感受或者某种意念,不是依赖于直接的叙述、说明,或者直接抒发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是将这种种情绪感受、意念,融汇、蕴含在意象、形象、或者画面、场景中,让情绪感受等通过意象,场景等的呈现而自然地流露出来,让人在欣赏美的形象的同时,去咀嚼、吟味其中蕴含的意思味,并受到感染。这才是高手。
例如王维的《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它表现的是微小的生命与空寂的世界的关系:生命是美好的,但生命在广阔、空寂的世界中是渺小的、微弱的、自生自灭的。这样一种带有哲理性的情感、观念,王维不是通过概念化的叙述和直接抒发的方式表达出来,而是通过一个活生生的意象“芙蓉花”,一个自然的场景“寂静的涧户”(物象)的呈现表现出来的。换句话说也就是诗人并不点明什么,一切都是花去“说话”,让读者在花的纷纷开且落中去感受作者想表达的意念。
   前三联正是如此,结联以已之俗,衬莲之雅,对莲之品质,莲之高标,不言自明矣!
 

其二
五律·读枕流咏荷之四忽有所思临屏也和
一抹清音发,云传绕屋梁。临窗看玉菡,把酒嗅馨香。
我乘长风去,君迎大道旁。芙蓉相共采,遥祭硌尘伤。

简评:初看首联似与莲无关,实从友人一曲《江南》采莲曲起兴也。抹是抚琴指法(右手食指向内击弦)此联意为:昔韩娥一曲,相传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今友人抚琴,白云传来,也绕梁矣。是对友人琴艺之称赞。(哈!可惜友人学琴其实未入门,琴艺更无从谈起)因琴曲与荷花有关,确值窗外荷花盛开,由此引出下联。到窗边看看荷花开未?见红白荷花开得灿烂,于是把酒伫赏,然酒香不敌莲香,所嗅者,皆莲之清香,莲之茂盛灿烂可知也。三联转得非常自然,由莲花想起已故诗友硌尘兄《北海见荷花有感》“红白莲花开共塘,凌波并好满池香。谁知一夜狂风起,一朵娇来一朵伤”之诗。知远方之诗友咏莲当也记起此诗,也必怀念诗兄。料得我乘长风去,友人必定在大道旁相候久矣。此联虽非实际发生,乃作者心中之想。之所以作此想象者,因相知也。结联说明我乘长风去之目的,各自采好芙蓉,遥祭硌尘诗兄也。
本诗就地取材,对得工致,末联结出题面,“忽有所思”,所思者:痛感硌尘兄之仙逝也。从友人之曲而起兴,前二联皆为铺垫,重心在一思字。
才疏学浅,难尽述诗之妙处,不当处还请雁兄与诸位诗友批评。



其三
把酒芙蓉岸,风光入画图。圆荷堆墨翠,玉菡赋诗姝。
横岭卧迢递,凉云漫卷舒。田田连绿野,一醉忘乘除。

这是一首写景兼抒情之诗,意在抒写芙蓉之恬静娇美。重点在一醉字。浓彩重墨描写芙蓉之形、之品,用五句加以描摹,而最后结在一醉字。
首联缘起于把酒芙蓉岸,在别人眼里,面前的芙蓉与别处的芙蓉无甚差别,然在诗人眼里,是一幅优美之画图。爱莲之情不言而自明矣!二联起承画图而展开,荷叶堆翠,高低错落,犹如画家之重墨,莲花似玉,婉若騒人之佳咏。此言其美也。三联形转而意未转,放眼望去,远山迢递,凉云卷舒。若不着一卧字,一漫字,也纯景语耳。然着此二字则不同,是景语也是情语矣!迢递之岭,是横卧在芙蓉之外,凉云卷舒漫者芙蓉也。任由凉云卷舒,非恬静之品性不能也。对着横远山,卷凉云、连绿野之芙蓉,诗人醉矣!所醉者,酒乎?芙蓉乎?读者自知也!



其四
袅袅婷婷笑,胭脂一点红。清纯梳总角,烂漫映明瞳。
雨妒湘裙翠,风摇玉影重。倾城溪客静,独向芷兰丛。
注:溪客,荷花别称。

浅释:

菡萏未开,晶莹似玉,粉脸含春,胭脂仅在那花尖一点。青田未舒,碧绿如珪,亭亭含笑,俏皮在那叶上双尖。清纯娴静,宛若闺中少女,烂漫无邪,犹如膝下娇娃。明瞳点漆,点漆明瞳迷墨客。总角朝天,朝天总角惹蜻蜓。湘裙飘飘,雨妒青田之翠。玉影重重,风摇红萼之姿。溪客静而离尘远,芷兰娇而人倾城。清香自溢,而远山皆馥。水佩单擎,而满湖俱碧。纵有摩诘妙笔,难描芬芳品质。便有谪仙天赋,难状高洁情怀。


其五
陂塘花并蒂,初绽雨泷泷。共度捱时日,相偎梦彩虹。
红衣凌乱怨,青盖偃翻忡。不道莲心苦,云情蕴藕中。

首联为所见,且点明时间、地点。时间:荷花初绽,时在初夏。地点:陂塘。雨涤并蒂芙蓉,其景不描自美。二联为所思,并蒂荷花似在无奈共度时日,我想他们是有彩虹一样之美梦憧憬着未来。此联正如司空图所说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三联为猜想,在风雨之中,花瓣之飘落,绿叶之俯仰,似见其如怨如愁。此联使荷花之情益显矣!结联为本旨,便是莲之重情。纵然风雨相催,相偎共度而不畏苦辛者,乃是为了情有所寄,虹梦能圆,故云:不道莲心苦,云情蕴藕中。

此诗重点在一情字,所有句子,都围绕情字。并蒂有情也,共度,有情也,相偎,有情也,怨、忡、苦,皆情也,句句有情而情字不出,直至结句,方把情字推出,构思、安排颇见匠心。
 


其六
田田无限意,脉脉有生情。月洒青枝秀,风吹绀水清。
诗鸿酬旧雨,荷屋宴新朋。待到秋风老,喜看堆玉茎。

简评:
首联直接写出所咏之物,芙蓉也。有人说草木无情,当然,在无情者眼里,万事万物皆无情;但在有情人眼里,不仅有情,而且脉脉地饱含着无限的情意。爱莲之情已了然矣!且无限之意,有生之情,更显其情之重其情之痴也!颔颈二联对芙蓉之情进行生动的描写,在月光下,青枝在白色的月光中更显其秀美,在微风吹起涟漪里,倒映的红花绿叶益显其清纯。是月也有情,风也多情了。三联转,对此美景,诗人岂能无诗,于是南朋北友,吟咏酬唱,似鸿雁之往来。荷叶清香,可蔽隐者之屋而宴旧雨新朋。酬旧雨、宴新朋岂非情哉?呵呵!读至此,我疑咏荷乎?自况乎?结联笔锋一转,纵然迨至秋风萧瑟,花谢叶枯,然泥中之藕壮矣!玉茎堆满篮筐,岂不也可喜哉!爱莲之情,犹延伸矣!然此也仅是结联之表层意思,深层意思,我不点破,读者可从藕字存想,便可领悟矣!
此诗呑吐含芳,安详合度,含蓄蕴藉。对仗联竭力推敲,毎字铢两悉称,略无轻重缓急。首尾相应,情景互换,处处有情,事事有情,此诗之眼,仍着重在一情字,非有情者得如是乎?


其七
苦根生玉骨,孑立坳塘中。岚气胸间绕,雨烟衣上融。
云开堆絮帽,燕掠剪荷风。北斗琼浆舀,诗吟一醉翁。

浅释:首联表面说莲,实说己也,言出身与境况。苦根看似无理,先辈本清贫,己又生于苦水之中,不清苦么?且孤单地长于贫瘠之坳塘中,岂非孤苦么?如是,苦根也有理矣。诗家语不可拘泥于是否精确,若李白之“燕山雪花大如席”,真有“如席之雪花”么?“白发三千丈”,真有“三千丈”之“白发”么?全句言在苦水中也能长出高洁脱俗之形体。二联言山间之岚气,塘上之雨烟,盘绕于胸间,消融于衣上。实寓己之气度,人世间之风风雨雨,皆等闲视之,泰然处之,从容地吸纳日月之精华,天地之雨露。三联乃一幅壮观之画卷,开、堆、掠、剪用得甚妙,极富动感。高处云堆帽,低处燕剪风。字里行间透出乐观之人生态度。天上之白云,是我之冠,燕剪之荷风,为我送爽。读到此,脑海里浮出一幅高处蓝天白云在飘荡堆积,低处荷塘上燕子在掠剪飞翔的中国画,除了画家所描绘的物体云和燕之外,还向我们呈现了物体之外的空间。而这空间却很难捉摸,正如司空图所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也”。末联言北斗如勺,舀来琼浆馈我,令我醉也。然此醉并非酒醉,乃是陶醉。陶醉在吟诗之中,陶醉在画图之中,陶醉在天地之中也。
    全诗层次分明,情景交融,正所谓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这是做诗的极高境界。


其八
澹静两陶陶,野游人伫皋。天低云叆叇,风过叶萧骚。
雨落张花伞,诗吟醉短袍。暝茫无尽碧,丝柳舞千绦。

首联为倒装句,我到野外游览,长伫于水边高地之上,看到芙蓉淡泊处世,宁静度日之状,犹若我之欣然,故谓两陶陶也。这是一种淡泊处世,宁静以致远之人生境界。二联写虚。言沐轻轻之清风,望蔽日之浓云。云浓而天为之低,风过而叶为之响。萧骚者,形容风吹树木之声音也。此乃雨欲来未来之象也,正如许浑名句“山雨欲来风满楼”也。三联写实。此联最堪吟味。雨已下,荷叶张开花伞,叶本如伞,本也无花,然雨点敲打,跳出朵朵水花,则伞有花矣!其景之美,令诗人醉也,试想下雨了,几人不急走而避雨?然此翁陶醉在大自然之中,不避雨而仍在寻句,非诗痴者乎!短袍为短褐袍之简,粗布短衣,古代穷苦人穿的一种衣服。言己不富有也,哈!当今好诗词者,有几人富有?诗圣早有“文章憎命达”之说。末联也情也景,以欢快之节奏完成此水墨画最后一笔。云浓雨急,莲叶模糊,且有飘舞之千绦丝柳衔接,其碧无尽矣!比之“接天莲叶无穷碧”犹更开阔矣!暝茫,模糊不清貌。
此诗镜头互换,首尾呼应。顺流而下,毫不费力,且极富感染力。诗人将自己的情绪融入到了景物之中,欢快之情绪贯穿其中,营造出引人入胜的艺术氛围,令读者沉浸在其中,与诗人一起陶醉。

不足之处是:澹静、萧骚、暝茫等词稍僻,恐百度也难查到。

1楼
诗与评相得益彰,再来学习。
2楼
再谢枕流弟点评!其中的精彩处真使拙作生辉啊。
3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宇寒[/u]发表的内容:[/b]

诗与评相得益彰,再来学习。[/QUOTE]

把你的十六首《咏莲》也发出来让大家欣赏啊!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562 seconds wid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