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陈山火龙

楼主
[散文]陈山火龙
[ALIGN=CENTER]陈山火龙[/ALIGN]
                                                              冷慰怀

    盘龙舞狮,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每逢节日喜庆,各地的民间社火纷纷以展现龙的磅礴奋进、豪迈锐取的精神为盛事,把企盼国泰民安、人寿年丰的美好心愿,昭示得酣畅淋漓、有声有色。依照传统习俗,赛龙竞狮的吉日多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那种万人空巷、舞者与观者开怀同乐的火爆场面,分明是擂响了一面面春回大地的巨鼓,给小憩之后行将转入繁忙耕播的农民兄弟催征助兴。
    而广东鹤山市雅瑶镇陈山村的“火龙”,却在瓜香果肥的仲秋时节便早早地被请了出来,无需忍耐整整一个漫长冬季的煎熬,就能尽情腾跃于人们庆贺收获的欢娱之中。尤其令人赏心悦目的是,这条长达百米、通身密密麻麻插满燃香的威武之躯,制作工艺之奇特、擎舞村民之强悍、演示场面之壮观,乃大大超出了常人的想象。
    中秋的喜庆气氛还未降温,陈山的“火龙”又为侨乡百姓送来了更多欢笑。天还没断黑,方圆数十里内的乡亲就开始扶老携幼向村里的学校操场集结。突突的摩托车发动机声,和喧闹的人流交织成一张摩肩接踵的大网,把停靠在空地上的“龙头”“龙身”和“龙尾”,里三层外三层罩了个严严实实。
    仔细看去,这三十三丈长的“龙身”原来是用树的枝条拧入麻绳、铁丝捆扎而成,每隔五尺左右再装上一根直径寸许的竹棍供舞者操持。表演时,数以万计的燃香就插入细密的树枝缝隙,只要“龙身”舞动,风助香火闪烁明灭,黑暗中便可搅出倒海翻江之势。“龙头”“龙尾”则分别用一两丈长的支撑物制成“角”、“眼”、“须”、“鳍”,外面包上皮厚肉实的阔叶和果壳,以便插入点燃的香柱。我暗自掐指一算:擎举三十三丈的“龙身”需六七十人,领舞“龙头”和摇摆“龙尾”的约二三十人,加上系绳抡转香柱火球的先导——这条浩浩荡荡的百米“火龙”,没有上百名壮士身手矫捷的默契配合,实在无法驾驭也!
    晚上8时半,陈村管区的一位领导在临时搭起的指挥台上高声宣布:弘扬改天换地“龙马精神”的陈山火龙提灯晚会,现在开始!话音未落,等候在操场一角的上百名小学生早已急不可耐了,他们手执各式自制的灯笼,组成了一支兴高采烈的“仪仗队”:那夹杂着孩子们尖叫声的“蝴蝶”、“鸽子”、“蜻蜓”、“孔雀”,顿时便在操场上飞翔起来。
    突然,像是被万鞭炸响的爆竹抛入了夜色,在顺着一柱火光笔直地爬上百米高空之后,一簇簇璀璨的礼花便随着众人的惊呼开落下来——有的若垂柳荡风,有的似孔雀梳翎,有的如琼浆溅玉,把人们的仰望镏金镀银般照得明光灿亮。借着礼花纷扬的热烈,有人点着了早已架好的几堆木柴,向观龙的群众发出了“香火汇龙”的讯号。只见数以百计的乡亲,都争先恐后手握香把就火点燃,再一枝枝均匀分插到延绵百米的长龙身上。
    过去,村民点香插龙、求神保佑的举动,俗称“沾龙气”;可是到了改革开放的九十年代,千人同绘腾龙美景的宏伟气魄,早已变顶礼膜拜的平民百姓为自己命运的主宰。那种意气风发、老幼不分、热烈参与的盛大场面,分明是当今农民勤劳致富精神面貌的生动写照。
    说时迟那时快,还没等众人看清,舞龙的壮士们就已悄然到位。几乎与场上灯光熄灭的同时,由几十位村民簇拥着的庞大“龙头”,首先踏着鼓乐游进了场地的中央。绕场一周后,被香火勾勒得轮廓分明的“龙须”、“龙角”、“龙眼”,竟引领着“龙身”扭动起来——在万众瞩目、人头躜动的操场上,一条暗红色的巨龙先是左摆右晃地舒展了一下“筋骨”,接着便上拱下卧、急窜慢搅地舞成了一梭火光飞旋的亮带。少顷,“龙尾”也扇着香柱闪烁的阔鳍接在了“龙身”后面,整个操场上立刻变成了火龙翻滚的云烟雾霭之地。
    这一刻,已分不清舞龙的和观龙的人群了,头上礼花四射,脚下锣鼓生风。学生们举着上百只形态各异的彩灯,随着四名抡动燃香火球的先导,涌上了通向村外的水泥大路。于是这条通身红透的陈山火龙,摇头摆尾踏着缤纷的夜色,开始了接受邻村乡民“朝拜”的郊野巡游。极目望去,凡火龙所到之处,莫不炮仗激越、烟花鼎沸,人群夹道迎送的叫喊声浪更是前呼后拥、此起彼伏。
    撩人的锣鼓走远了,暗红的火龙仍在眼前欢快地窜动。我一遍又一遍回味着舞龙壮士的勃发英姿,分享着他们潇洒尽兴的豪放和痴醉。在脚下这片古老的、蕴藏着无限生命活力的土地上,与贫困世代厮守的农民兄弟,对龙的精神寄托实在是太虔诚也太沉重了!假如没有改革开放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巨变,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苦苦企盼,将仍然是一场虚无飘渺的梦幻。今天,游刃有余地演绎着百米火龙的刚健与彪悍,并恣意挥洒出心中喜悦的陈山农民,不正是亿万掌握了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龙的传人的杰出代表么!
    我礼赞陈山火龙,更要礼赞舞龙的壮士,因为是他们耸起了中国龙的脊梁。
   
1楼
写得很细
不容易:)
2楼
细腻的笔法,细致地描绘。
3楼
谢谢两位版主的阅读和评价。
4楼
冷兄好文,我怎么错过了。
5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Zengning[/u]发表的内容:[/b]

冷兄好文,我怎么错过了。[/QUOTE]

谢谢Zengning阅读。这篇文字是前些年写的,一直不好意思拿出来。
今天的帖子不知道怎么乱了次序,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排的,很多新帖都跑到后面去了……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094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