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在诗外:什么是写作的决定因素? (廖康)

楼主
功夫在诗外:什么是写作的决定因素? (廖康)

关于写诗,陆游在《示子遹》中对儿子的教导大家都很熟悉:“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尽管我们不是陆游的儿子,但很多人却把这两行诗奉为圭臬,一味在诗外下功夫;以为只要有生活,有激情,有眼界就自然会写出好诗,做出好文章。结果呢?写古诗,连基本格律都不晓得,以为字数凑齐了,便可冠以《七绝》、《五律》和各种词牌。写新诗,全无一点节奏感,任意分行断句;意象、比喻胡乱堆砌,把诗人的“特权”运用到极致。写出来的东西,自然孤芳自赏、恨无知音。写文章,要么有内容,没结构,事无巨细,和盘托出,让人家读了半天,也不知所云。要么有主旨,没细节,口号一堆,空洞无物,还不如改成一首“啊”呀“兮”呀的感叹诗。更有甚者,层次不清、逻辑混乱、语法不通、错字连篇。如果这样的新手向陆游请教诗词文章的做法,他也会说“功夫在诗外”吗?

陆游的儿子出自书香门第,从小耳闻目濡的都是大雅小雅、四书五经、汉赋唐诗、宋词经典。他缺乏的肯定是生活,而不是写法。我们不同,大多数人生活经历都相当丰富:土插队、洋插队、中学堂、西学院。半辈子走南闯北、两鬓边初染秋霜,正处于经纶满腹梗在喉、年富力强尚能侃之际。适逢电子普及、全民上网的大好时机,写作发文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之事。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并没有受过正规的写作训练,也长久不用中文写东西了。我虽然学过写论文,但写故事、游记就外行了。我也学过写评论,但写散文、随笔就不那么顺手。以我的经验来看,须要下功夫之处,恰恰在诗内。这诗,是广义的,也包含了文。我们向《华夏文摘》投稿件之前,往往先在一个小坛子上相互切磋、斧正。至少本人是获益匪浅。

功夫究竟该下在何处,人各不同,当然不能一概而论。阿凡提选择金子,国王选择正义,国王自以为高尚,可阿凡提说得好:“谁缺什么,就要什么。”阿拉伯的智者既嘲笑了国王,也说出了一个辩证法。这类课外书上的故事比当年在学校里背诵的语录更具真理。由于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论述过“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很多人到现在还认为内因是决定因素,外因是次要因素。显然,重复百遍的最高指示已经融化在他们血液中了。很多人的思想方式,办事方法,写作风格还是文革时期的。捧着圣旨或名言,不分场合,无论时间,一律应用。其实,常识告诉我们,要孵小鸡,有了受精蛋,温度就是决定因素。反之,如果有了孵蛋箱和适当的温度,决定因素则是鸡蛋。也就是说,有了内因,外因就是决定因素。有了外因,内因就是决定因素。缺什么,什么就是决定因素。如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样,在最后关头,那东风就是决定因素。这个道理,几乎在每件事上都能反映出来。一味说内因是决定因素,就象一味认为“功夫在诗外”一样机械死板,绝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2006年4月2日
1楼
与刘兄转贴的文章唱和一下。
2楼
廖康之文值得细读。李国文嫉恶如仇,正气凛然,纯然可佩。但最好加入自嘲,加入悲悯。
3楼
康王爷,谢谢邀请,我不日即可带队来你那里
4楼
拜读了!
5楼
"康王爷,谢谢邀请,我不日即可带队来你那里"

敞开家门和臂膀欢迎!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938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