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6
    • 积分183450
    • 经验84836
    • 文章3098
    • 注册2005-11-15
    六、元春 迎春 探春 惜春 孙绍祖 夏金桂 夏婆 夏太监 北静王
    在贾府的诸人名表中,除了前边所说的诸人外,剩下的就应该说是贾府的四大千金小姐了,这四位小姐就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脂砚斋把四人之名批曰“原应叹息”。这四个人名含义之批,若按照四人的丫环抱琴、司棋、侍书、入画的“琴棋书画”这些人名配置组合来看,脂批的“原应叹息”含义也不无道理。
    但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若按照其身份以及“三春争及初春景”的描述和其它有关内容来看,把她们四人含义理解为分期概念则更为确切。也即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在代表着满清政权由盛到衰以及到灭亡的各个时间分期。
    元春代表了这个政权由兴起到极盛时期,这个时期被曹雪芹艺术化为元春被赐封为贵妃,这也即第十六回的“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不过在贾元春才选凤藻宫时,太上皇、皇太后竞下令准各外戚建造“省亲别院”以备贵妃省亲之用,曹雪芹借此之时写了“现今周贵人的父亲已在家里动了工了……又有吴贵妃的父亲吴天祐家,也往城外踏看地方去了。”
    在此处,我不敢说“周贵人”一笔为多余,但吴贵妃一用却显得特别刺眼――曹雪芹在人名的谐音运用上,其人名卜固修为“不顾羞”,卜世仁为“不是人”,那么,吴天祐岂不更是谐音的“无天祐”了?
    此处实为描写贾元春以及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吴贵妃实一个垫脚人物或干脆在为贾元春间色,那么此吴天祐(无天祐)岂非在咒骂贾元春之得时得势无苍天保祐了。
    在《红楼梦》第五回图册中,贾府被描画成一座“冰山”,王熙凤被描画成“冰山”上的“一个雌凤”,贾元春又被“才选凤藻宫”,这一连串的描述也未免太直白了。
    元春是贾府的鼎盛时期,下来该迎春这个第二时期了,曹雪芹把这个由盛大转衰的腐败时期转化成一个懦弱的迎春形象,这个的形象被曹雪芹艺术化为第七十三回的“懦小姐不问累金凤”。
    要说到第二时期的迎春懦弱到如此不堪地步还算轻的,曹雪芹为了加速贾府的灭亡,又特给迎春选配了一个十分恶劣的丈夫,这就是第七十九回的“贾迎春误嫁中山狼”中描述的:“此人名唤孙绍祖”,“乃当日宁荣府中之门生,算来亦系世交”,其人“生得相貌魁梧,体格健壮,弓马娴熟,应酬权变”,其人又“现在兵部候缺题升”。
    若果说曹雪芹给贾元春垫配了一个“无天祐”有些太直白了,那么曹雪芹给贾迎春选配了 “弓马娴熟,应酬权变”,又“现在兵部候缺题升”的一个“中山狼”则未免有些令人毛骨悚然了,这岂不临城下了。
    实际上这些描述还在其次,更甚者则在“孙绍祖“一名。
    “孙绍祖”当取典于《尚书.盘庚上》的“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复先王之大业底绥四方”一语,其名字乃为子孙绍复祖业之义。这里意思是指被推翻的朱明王朝的遗民们要象盘庚恢复祖业那样去恢复华夏古土。
    在《红楼梦》里,可以说在诸裙钗中,在曹雪芹笔下,只有贾迎春很特别,只有她有一个完整的丈夫,只有这个丈夫有名有姓,只有这个丈夫履历清清楚楚,然而他却是这么一个人!
    也可能贾迎春极无性格,或者说她是曹雪芹笔下最不受人们欣赏的一个人物,但是我们却不能低估她在《红楼梦》中所占的份量。
    曹雪芹给贾府的第二时期选配了这么一个人物并其丈夫,贾迎春能不亡吗?
    由于贾府第二时期的懦弱无能,随之出现了第三时期的改革式人物,这个人物就是第三春探春。探春的业绩与功用就是第五十六回的“敏探春兴利除弊”以及此回后描写的其它各个章节。
    探春的改革图强实际上并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或者说是由于改革伤了某些人或某些群体的利益,于是引起了其庶母刁难以及其它某些人的反叛,这些被描写成为“欺幼主刁奴蓄险心”“降云轩里飞将召符”“判冤狱平儿行权”以及贾敬(假静)亡于此时。实际上,曹雪芹笔下贾探春这一改革时期正是贾宝玉的这一年的整个“生日”时期,曹雪芹又把贾宝玉的“生日”时间形象化为《春秋》。
    惜春自然是贾府最后灭亡时期,或者是贾府灭亡之后的挽歌时期。这个时期被曹雪芹在曲子里演绎为“飞鸟各投林”的“落的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在对待贾府败亡的问题上,促成贾府灭亡的,就其艺术化的人物而论,绝不至在“兵部候缺题升”的“孙绍祖”,而且还有其它人物,这些人物就是夏金桂、夏婆以及夏太监夏守忠。
    《红楼梦》描写的四大家族,看起来是四家,实际上是一家。也即只有贾府“假府”才是唯一的政权实体。薛家不过是皇权的象征,薛宝钗的“金玉良缘”、薛蟠的满洲王朝形象都是在贾府这个总体结构下进行演绎的。
    薛宝钗被形象化为“雪中一股金簪”,薛蟠姓薛,自然归“雪”了。曹雪芹为了败雪,特给薛蟠配了一个“夏金桂”,这个夏金桂被曹雪芹描写为“一门老亲”。有关这一问题,脂砚斋做了下列批语:
    夏日何得有桂,有桂花时节焉得又(缺一“有”字)雪,三者原系风马牛,金(“今”字之误)若强凑合,故终不相符,来此改运之事,大都如此,当局者自不解耳。
    这是脂砚斋有关夏金桂的批语,或者再进一步说,是关于“夏”败“雪”的批语。
    薛宝钗是“雪”中一股金簪,而贾府的另一个人物王熙凤则是 “冰山”上的“一个雌凤” ,由此可知“贾府”实乃是一座“冰山”。
    当然这个“冰山”“雪地”还有一个方位成份,它在借喻满洲的寒冷冰雪覆盖的东北发祥地。
    曹雪芹选用夏金桂是为败薛家的,那么关于贾府这座“冰山”呢?曹雪芹为了败贾府这座冰山,同样选用了“夏”,尽管贾府与薛家为一个统一体,但曹雪芹并未简单地只使用了夏金 桂,而还塑造了另外两个人物。一个是来自林黛玉房中的丫环藕官的干娘,此人名唤“夏婆”。
    在宝玉“生日”中,黛玉房中的丫环藕官在清明之中公然在“尺寸之地”“祭亡灵”,这实际上是林黛玉在薛蟠“生日”中“泣残红”的继续和重演。不仅如此,身兼春燕之姨、何婆之姐、小蝉之外婆以及藕官干娘的“夏婆”又每每在贾府中煽惑闹事,可以说贾府一处未了一处又起的各处反叛,“夏婆”都起到了一个不可低估的作用。除了“夏婆”之外,另一个就是曹雪芹给元春配了一个“六宫太监”“夏守忠”。此人出现在第十六回。陪贾元春“才选凤藻宫”而出。其重点笔墨则写在第七十二回贾母生日中。曹雪芹在着重描写了贾府守备空虚奷盗乘虚而入的同时,着重描写了贾府财务空虚财政更加拮据,就在此时,曹雪芹用夏太监多次向贾府索银,这些索银用贾琏的话说就是“一年他们也搬够了”,和凤姐说的“若都这样记清了还我们,不知还了多少了”,以及贾琏发愁的“这一起外祟何日了”,这一夏太监索银更使贾府狼狈不堪。这一“夏婆”“夏太监”的“夏”的运用实际上也是“夏金桂”“夏”的运用延续和重演。也可以说败“雪”者“夏”也,败贾府这座“冰山”者,亦“夏”也。
    当然夏太监,除了“夏”败“冰雪”这一独特含义外,还有其名“夏守忠”(忠实“中”的谐音)这一含义,此无须多说,因为它再简单不过了。

    在《红楼梦》中,元春、迎春、探春、惜春为时间分期概念,而夏金桂、夏婆、夏太监亦为时间节气用语,除了这些时间概念和用语外,《红楼梦》中还存在着明显的方位用语,这就是在秦可卿丧葬中出现的东、南、西、北并与其相配套的平安宁静而组合成的东平王、南安王、西宁王和北静王。
    对于北静王这个方位用语,早已引起了一些红学家的注意。“北静”实指满清王朝北方大静,西宁也指西方宁静;但东平实指东不平,南安实指南不安。这个我在《红楼梦研究》一书的“方位结构组合”中已祥细论及,此处不作重复。
    北静王把皇上亲赐的鹡鸰念珠赠给宝玉,曹雪芹又借蒋玉菡之手把北静王所赠的防曙天香萝送与贾宝玉,以及其它各处描述,均表现了贾宝玉对北静王的依重,这实际上在暗示“即寿恒昌”的贾宝玉的皇权与满清北方大静的方位组合。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188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