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刘荒田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14
    • 积分617361
    • 经验313194
    • 文章5294
    • 注册2004-11-26
    [原创]《愚不可及》(随笔)
                 愚 不 可 及

                                                 刘荒田
        去了一趟孔子的家乡曲阜,回来后便常读点《论语》,并没有哪位官员向我垂询治国平天下之方略,只是觉得圣人之言,确该苦学。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治近半个世纪来中国最要命的沉疴――极端主义,两个字便够:中庸。我读了书中一段:“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不但佩服之至,还为了一直错误领会其中的成语“愚不可及”而懊悔。这个成语,我们上小学时就学到了,它的意思是:愚蠢到了无法企及的田地,智商分数打零还嫌多,该算作负数。吾乡有谚:“XXX买猪崽一千不要要八百。”这样慷慨的呆子,还有美国笑话里的金发美女――她从金门桥往下跳,半路上要问路:“海在哪里?”都可入选。不过,孔子的本意,对在统治者“无道”时专心于“愚”,赞美有加,自认追上宁武子的“知”有可能,学得他的“愚”却不可能。
        这样的愚,就是大智若愚的愚。我们不能不深深佩服孔子的先见之明,他早料到中国人好走极端,稻子亩产几百斤不过瘾,大跃进时放个亩产8万斤的卫星,害得农家出身的英明领袖,被全国据种种“卫星”所统计出的粮食产量唬住,忧心忡忡地对外宾说,粮食太多,无法储存,不知怎么办?后来要求全国的耕地拿三分之一种花栽树。孔夫子还料到中国的士人在“邦无道”时代不能韬晦,不能守节,所以提出宁武子这个“愚”的样板。果然,越到晚近,读书人离这种特立独行,以退为进的“愚”越远。在文革年代,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将气节与良知拍卖净尽,出尽洋相。如今回首,更加明白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自甘于寂寞、清贫、卑贱、沉默和深藏,相对于见风使舵的聪明,是何等难能可贵。
        到了如今,中国的土地上,最抢手的毫无疑问是“聪明”了,作官走买的捷径,经商走坑人的捷径,发财走卖身的捷径,出名走脱的捷径。由此,我们更加佩服孔夫子的先见之明,他要我们笨一点,作点和名利无关的傻事。有一种“愚”,比任何种聪明都高级,都伟大,那就是对于真理的坚持,对良知的坚持,对道德的坚持。我上小学的时候,一位后来当上“极右分子”的老师说了一个故事:戏院失火,观众惊慌逃命,在门口推挤践踏,一位老者安然于座,面对逼近的烈火,从容地穿上鞋子,观察火势,找出空隙,才起身离去。这就是谁也“不可及”的愚人。
    [ 这个贴子最后由Zengning在3/4/2005 4:14:02 PM从 美华论坛 转移过来 ]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031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