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财富4
    • 积分155957
    • 经验26436
    • 文章2123
    • 注册2010-12-16
    [原创]回眸羊台山

    携侣曾经攀古松,云烟缥缈一重重。
    崇山莽莽藏灵气,深谷幽幽映翠容。
    流却此身三斗汗,敲欢来日百年钟。
    每逢忆及当年事,尽说窑鸡好正宗。

    深圳羊台山,主峰海拔587.3米,山下分布着石岩、铁岗、西丽、高峰和赖屋山等10多个水库,每逢雨季,云烟缥缈,变幻莫测,山上林木繁茂,野生动物出没其间。羊台山有溪之谷、嫩七娘峒等胜景。抗战期间,羊台山游击队从日寇占领下的香港,拯救出以茅盾、邹韬奋、何香凝等为首的数百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安全地转移到羊台山区,故羊台山有“英雄山”的美誉。
    [img]../images/fileType/jpe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13/05/22/020537.jpeg[/imga]
    [ 这个贴子最后由邓荣森在5/22/2013 7:54:53 AM编辑过 ]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1
      • 积分211345
      • 经验81759
      • 文章2908
      • 注册2012-06-22
      荣森兄之诗起承转结皆自然,韵感也佳,要在鸡蛋里挑骨头的话有二处:
      1,攀岭松,有凑韵之嫌,攀岭攀松皆可,然攀岭是事实,攀松也要有事实方可;写诗当字字有出处,也必是事事是实情。
      2,前二联重头,节奏完全一样,最好避一下,这种毛病我也也常犯,有时只顾诗意,忘了节奏。
      纯属浅见,欢迎探讨。
      未识琴中趣,故劳弦上声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4
        • 积分155957
        • 经验26436
        • 文章2123
        • 注册2010-12-16
        携侣曾经攀古松,云烟缥缈一重重。
        崇山莽莽藏灵气,深谷幽幽映翠容。

        重头?只听过词曲上下片节奏一样有重头之说。愿闻其详啊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4
          • 积分155957
          • 经验26436
          • 文章2123
          • 注册2010-12-16
          枕流兄好!中二联句式节奏上应该尽可能避免雷同,但前二联则没有听说。请赐教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6
            • 积分447770
            • 经验69108
            • 文章8085
            • 注册2009-05-28
            在深圳隔壁几十年,我还没有听说过羊台山,多闭塞啊。

            窑鸡是什么?一种烧鸡吗?问候吾兄。
            邓治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
            又要懂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
            ——山西乔家大院联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2
              • 积分251932
              • 经验51005
              • 文章4404
              • 注册2010-12-29
              [QUOTE][b]下面引用由[u]邓治[/u]发表的内容:[/b]在深圳隔壁几十年,我还没有听说过羊台山,多闭塞啊。窑鸡是什么?一种烧鸡吗?问候吾兄。[/QUOTE]旧时的人讲逛窑子,你说窑子里的鸡是什么?男人老九应该明的。明知故问,有何居心?(说说笑请荣森兄不要介怀。)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财富4
                • 积分155957
                • 经验26436
                • 文章2123
                • 注册2010-12-16
                哈哈,文东是忽悠你的治兄。所谓窑鸡是鸡的一种做法,“窑”是一个动词,是把鸡放在一个烧热的小泥坑里“窑”熟的方式,说白了就是书上的叫化鸡。刚上羊台山,我就看到了一个破铁皮牌子,大大的“窑鸡”二字在夜色中招摇,口水立时流出。不要以为就是用泥巴把整只鸡糊起来然后扔进火里那么简单,而是要把洗干净的鸡肚子里塞满红葱头,外皮擦上用生抽、五香粉、沙姜粉等调出来的酱料,然后用锡纸包裹起来,塞进烧得通红的泥窖里面,焖上个半小时,就熟了。从泥巴里挖出来,隔着锡纸就能够闻到扑鼻的香味。拍干净泥土,冒着把手烫熟的危险硬把锡纸拉扯开,脑袋嗡地一声,就被袭过来的香气击倒了。用来窑的鸡都是走地的三黄鸡,养到将下蛋或者下过一两个蛋之后再杀,鸡味完全成熟,肉质紧致,根根纤维幼细而且有弹性,跟饲养的鸡有着天壤之别,似乎在吃两种不同的东西,根本没有办法比较。要吃出窑鸡的美味来,绝对不能让它见铁器,也就是说不能用刀砍而要撕着吃。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2
                  • 积分251932
                  • 经验51005
                  • 文章4404
                  • 注册2010-12-29
                  [QUOTE][b]下面引用由[u]邓荣森[/u]发表的内容:[/b]

                  哈哈,文东是忽悠你的治兄。所谓窑鸡是鸡的一种做法,“窑”是一个动词,是把鸡放在一个烧热的小泥坑里“窑”熟的方式,说白了就是书上的叫化鸡。刚上羊台山,我就看到了一个破铁皮牌子,大大的“窑鸡”二字在夜色中...[/QUOTE]这是叫化鸡、沙姜鸡、手撕鸡、盐局鸡的改良混合制作,其实鸡是否好吃最重要的是鸡种和饲养。谢荣森兄介绍,下次去深圳一定前往一饱口福。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1
                    • 积分211345
                    • 经验81759
                    • 文章2908
                    • 注册2012-06-22
                     重头之说,我印象中有,但这两天找不到这方面和资料,倒是找到一些评帖,提供大家参考,这也仅是一家之言,有不同看法可以探讨。
                    ▲诗能感人者,情也。其次是韵,韵要响亮,忌用哑韵;再为节奏,整首诗要有变化,如:第一联 二二一二形式,第二联就得换为二二二一,以下类推,尽量避免雷同,雷同了读起来缺少节奏美,乐感也逊色多了。
                     ▲所谓起承转合最能体现在绝句里。第一句“起”,第二句要紧跟第一句的意思谓之“承”,第三句要生发出更深一层的联想谓之“转”,第四句要把一、二句和第三句的意思归纳起来所以叫做“合”。由此可见第一句要“起”得好,第二句要“承”得紧,第三句要拓得开,第四句要收得住。
                       ▲诗宁可平白,切忌生造尖巧。平白,起自初学者而归结于成熟者。初学者,语言平白如话,但意境浅;后渐追求词句华丽对仗工整;又后追求意境而语言复归自然;当然那已经是经过几个轮回,平白相同,意义已经高出一个境界了。诗,以平白始,以平白终。
                       ▲诗词总在说和描之间。全说是白话,不是诗词;全描,是图画也不是诗词;穿穿插插 忽情忽景,忽说忽描,形成一个和谐的意境就好。
                       ▲意象,就是用形象的辞藻来表达某种意思。前人大致有因象生意、因意生象和意象兼具等表现手法。说得浅显点,就是比喻(包括明喻、借喻和暗喻)在诗词中的巧妙运用。
                       ▲诗词在于抒发性情。为赋新诗强说愁虽然也给人一种字面的美感,但总不是自然的好。若能在抒发性情的同时把语汇和声调也尽量安排得与作品的的主题情调一致,这样感染力会更加强烈些。
                       ▲写诗重在意境,读诗重在心境。语言的运用应该推陈出新符合时代精神。单纯追求古代语言反为不美。诗词虽盛于唐宋,但后人也在不断发展多有华章;而且风格各殊不必强求,互相探讨,取长补短,必能令人有所脾益。
                       ▲一首诗到了既无好句可挑又无败笔可寻时,就是好诗了。
                       ▲诗在于情,无情则无诗。就是诗三百也都是以情入诗的。诗的真谛在于以情感人 其他都是细节问题。古人的杰作流传到今都是好东西但也不是现代的东西,好在哪里?
                       ▲诉衷情这个词牌适宜于直写胸臆 什么叫"诉衷情"呢 隐晦了反而不好。
                       ▲为什么我们读唐以前古体诗也那么有韵味?即文字本有轻重清浊的读音,结合在具体词句里又有长短曲折抑扬顿挫之别;古代的平上去入都分阴阳共得八声(有的地方多至十几个声调),现代虽然归结为四声,但一经名家朗诵,无论古体、律诗绝句或者现代诗歌都那么动听,可见文字的感情环境颇为重要。
                       ▲诗;立意新颖语境优美至关重要。好象音乐旋律,上个乐句用了个切分音,在下个乐句的恰当位置也用个切分音调整一下音律,以达整个乐章和谐通顺;又象书法,重在全篇优美协调;至于个别情况,这个字向右倾斜了点,下个字向左倾斜一下;这个字的落笔或轻或重偏了点就在下个字的起笔相应救一下。美在整体;局部的美要服从整体的美。
                    未识琴中趣,故劳弦上声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财富4
                      • 积分155957
                      • 经验26436
                      • 文章2123
                      • 注册2010-12-16
                      [QUOTE][b]下面引用由[u]枕流不漱石[/u]发表的内容:[/b]

                       重头之说,我印象中有,但这两天找不到这方面和资料,倒是找到一些评帖,提供大家参考,这也仅是一家之言,有不同看法可以探讨。
                      ▲诗能感人者,情也。其次是韵,韵要响亮,忌用哑韵;再为节奏,整首诗要有变化...[/QUOTE]
                      谢谢枕流兄高论。这样以体会形式发帖足见诲人不倦。再谢!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227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