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00
    • 经验73
    • 文章6
    • 注册2009-01-02
    [原创]母亲
    提起母亲,总让我想起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大儿媳妇",美丽贤惠,忍辱负重,操持着一个大家庭.
    小时候,姥姥姥爷,父母,姨和姨夫,我和姐姐,表姐表哥,我们每个孩子的保姆,一起住在一个四和院儿,她是家中的小女儿,也是这个大家庭的管家.在我的印象中,家人们始终相处融合.我的阿姨告诉我,母亲从未和她红过脸,有时到月底家用不够了,母亲总是不声不响地把自己的工资往里贴.父亲是个生活能力极差的人,脾气也大不好,母亲从不和他计较.长大后我怪母亲太过忍让,母亲笑笑说,那时是大家庭一起生活,为顾全大局所以总让着他,时间一长,倒把他给惯坏了.对孩子们她是身教多于言教,和我们更像是朋友.我们生活,工作,恋爱上的事都喜欢对她讲.姐姐曾用小说<<母亲>>中的一段话形容她的感受,"一个人如果也能称他母亲为精神上的母亲,那他真是太幸福了."
    母亲是家里唯一学理科的,是我们公认的"大聪".有东西坏了需要修理,或买了新产品要知道用法都找她.有什么物件儿找不到,问她准能告诉你在那儿.被我们戏称“学大庆标兵”。我一直觉得学理科的人比学文科的人动手能力强,这个印象便是源于母亲.
    文革中父母在不同的农村下放劳动,母亲回北京时已患上了严重的贫血,又因输血染上了肝炎,此后多次住院.对这一切她始终泰然处之,还交了不少医生护士病友朋友,她收到的贺卡五花八门,有直呼其名的,有叫大姐的,有叫阿姨的,有叫奶奶的.
    退休后,母亲全不见人们所说的"退休综合症".她踏踏实实的当起了大家的好后勤.父亲说:"一般饭馆的菜可赶不上你妈".姐姐说她减肥计划总不能实施,因为晚上那顿饭太香.和年轻人她没有所谓"代沟".我的同学朋友来家,都特喜欢和"阿姨"聊.有的干脆称"咱妈".有个丧母的朋友说,一看见"咱妈",就想起自己的母亲.
    最近看电视剧,才知道更年期会闹得那么严重.于是问母亲,你怎么没有更年期呢?母亲轻描淡写道,"谁能没有,不过人的情绪是可以控制的".
    母亲一直体弱,可精气神儿总那么好.用一个朋友的话说:"老太太是那种精神不倒的人".我们笑称她是"有钱难买老来瘦,身轻如燕,抬腿上房".她年轻时多病,老来倒比好多同龄人身体健康,亲朋好友有事她都跑去帮忙,被大家叫做"救火队员".
    我出国后她常寄包裹来,主要是给外孙女的书,凡有印刷错误的地方她都仔细标出来,说每一本她都先看过,又多了份儿童文学方面的爱好.
    父亲曾说,他最后一本书要写上"献给我的夫人".搬家后,父亲把他们当年的结婚照重新洗了贴在墙上,我的朋友见了都说,"阿姨真漂亮啊".

    我心目中还有一位母亲,我出生一百天的时候,她来到我家,说一看见我就喜欢.那时父母工作都忙,我是她一手带大的,我们都叫她董阿姨.我含糊不清的儿语,只有她能明白.记得有一次她不在,我要玩儿一个玩具烙铁,家里人把"小烙铁"听成了"小钥匙",结果找来好多种钥匙放在我面前,我依然哭个不停,直到她回来给我拿来了小烙铁.这期间街道动员她参加工厂招工,她说舍不得我,没去.

    我三岁时文革开始,街道主任带领革命群众住进了家里的四合院,规定不许再雇保姆.帮助做家务的阿姨离开了.当时姥姥病重,父母,姨和姨夫,还有姥爷都要下放,而且是天南海北,一人一个地方.听母亲说董阿姨放心不下,坚持留下来,说自己出身好,不怕.最后,她和家人一起给姥姥送了终,带着我,姐姐和表哥留在了北京.

    她自己省吃检用,可从未让我们受任何委屈.她能把简单的饭菜做得色香味美,我一直记得她的炒土豆丝,炸豆腐,虾米皮紫菜汤......蒸满头的时候,她总不忘给我们做几个动物或水果形状的,我当时很喜欢和她一起捏那些面塑小动物,最爱干的是用剪子剪出小刺猥身上的刺.她还会用废塑料瓶,糖纸,烟盒等折出美丽的花.她做的桃型蛋糕,黄黄的颜色上面有刻花,好吃又好看.她没上过学可认识字,常给我们念书,讲故事.高兴时还会唱上几段戏.

    文革后期家长们陆续回城,她操持起大家庭的家务,后来又送走了姥爷,直到80年代初退休回家.家里人都常去看她.每次我去,她都跟邻居说:"我闺女来了."走的时候,总让我带上她给我留的好吃的.母亲除了平常的探望还代表大家给她送每月的生活费,我们其他人去的时候也都会送上自己的那一份.表哥出国多年,第一次回来便和我一起到她家,董阿姨老没见他,显得有些客气:"大老远的回来,看看我就好了,还送什么钱?"表哥一句话说的痛快:"这算什么,要是没有您,我们说不定早就死了."

    我第一次知道母亲节的时候,买了两枝康乃馨,一枝给母亲,一枝给了董阿姨。

    后来我也离开北京,只有回家探亲的时候才有机会去看她了.最遗憾的是她去世的时候我没赶上......

    她,还有那个老四合院,常出现在我梦里.每当路过教堂,我都会为她点一支蜡烛.好人一生平安.愿她在天堂一切如意.

    祝母亲们节日快乐。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3
      • 积分174740
      • 经验100920
      • 文章2962
      • 注册2008-10-06
      问好云淡风轻妹妹。
      读了这篇文章,感觉到妹妹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一个大家庭,有一个通情达理,聪明贤惠的母亲,还有一个善良慈爱的“母亲”阿姨。
      过去的日月,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但是,有母亲在,有她们对儿女的关爱,照顾。有她们永远的支持,儿女的会感到安全的、温暖、幸福。
      做儿女的,哪怕能回报于万分之一?两枝康乃馨,代表了儿女的心。
      愿天下的母亲都“好人一生平安”。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6
        • 积分430470
        • 经验225261
        • 文章6326
        • 注册2007-04-12
        再读此文,感触两枝康乃馨的爱意,也为你善良的母亲感动,为你回报于心的感情感动。祝天下所有母亲健康快乐,愿孩子们常回家看看。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562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