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之死........
一个人的脆弱和一个社会的软肋
院校文字链接
刘伟,这位花季少女不堪就业压力自杀了,身后留下了10万字日记。在这本厚厚的黑色硬皮日记本里,记录了她因上大学导致负债累累对父母的愧疚,记录了她可悲无助的挣扎,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个当代大学生走上不归路的心路历程。(《燕赵都市报》2月26日)
一个生命的逝去,一本带血的日记,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与千千万万的就业大军相比,刘伟是个“失败者”。她的失败不是体现在没有找到工作上——经济不景气、就业压力大,很多比她所就读的石家庄学院水平高很多的毕业生都还没找到工作呢。她的失败在于她选择了这么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对抗她心中的“就业焦虑”。
细读刘伟这本带血的日记,就业的焦虑固然是她放弃生命的念头之一,还有更重要的——“明知道家里穷得叮当响,可为了自己将来能够生活得好一些,家里负债累累依然坚持让我上学,可我这样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学生竟然连个工作都找不到。为了我,父母省吃俭用,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她对父母的愧疚更加剧了她轻生的念头。
刘伟在日记里所记录的困境并不是她一个人的困境。在“知识改变命运”的感召下,人们尤其是中低阶层更渴望通过上大学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但现实中大学学费的猛涨加重了中低层家庭的经济负担,不少农村家庭都是靠借债来读书。不景气的就业现状导致这些大学生走出校门后又无路可走,那些即便勉强就业的,他们的薪金水平也不能完全与教育程度挂钩。对这些负债读书的学子来说,知识不仅没有改变命运,反而加重了他们的经济压力。
在刘伟的日记里,她万般感慨“别人家的孩子早早就辍学打工去了,逢年过节回来给父母带些城市里的新鲜东西,也让身为农民的父母尝尝鲜儿,开开眼界,而我却没有能力为父母买任何东西。”
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通过教育实现阶层流动这一社会普遍认可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所有的人。对于中低阶层的人们而言,接受高等教育已经成为违反经济理性的一种选择。
何以如此?十几年前,在高等教育作为精英教育的年代,大学毕业生作为人才被国家统一分配,这些大学生无论什么社会背景及经济背景,都可以得到一定的组织资源与经济资源,那时候教育起到了作为阶层流动重要通道的作用。后来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大学生就业的自由选择度,并未显现出负面影响。
但是当大学盲目扩招后,不得不承认,人们之间的文化水平与能力的差距开始模糊,不能再用学历来区分人们的素质层次,面对需求不足的就业市场,很多时候起作用的是人际关系,是家庭的社会背景,还有最重要的权力要素。如此,那些没有社会背景的大学生“鲤鱼跃龙门”的希望越来越小,留存在心底“不管现在你多穷多苦,只要努力,一样有机会过上好日子”的信念越来越渺茫。
从个体悲剧的角度看,刘伟的脆弱是这场悲剧的根源。但是放在社会大环境里解读这场悲剧,她又不只是个体的悲剧。比如,如果没有高昂学费的压迫,没有负债累累,即便没有找到工作,她或许也不会选择这样极端的方式。她的离去更让这个社会反思,目前教育水平对于一个人可支配的命运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信息来源: 中国青年报2009-03-01] [信息作者: 陈方]
[COLOR=red]
小土豆评
知识是力量, 本身没有错.
可是它有一条潜规则: 学历要等同真知, 却绝不可与权力(不论是政权或财权)挂钩!
学府追捧利益, 只求数量而不重质 大量出产, 质量模糊, 珍珠与鱼目同价.
学位与权力勾结, 有权(有钱)可入名校, 而非以成绩高下为唯一决定因素, 自然良莠不分, 不少虚有其表;
企业用人, 既不能辨别贤愚, 又有门阀之见, 用人唯亲, 唯关系, 无权, 无钱的大学毕业生根本无法公平竞争, 富者名校出身, 如虎添翼, 贫者为了一纸文凭, 举家负债, 刘伟不愚, 是社会以私利自我蒙骗, 以短期利益牺牲整个制度的公匀, 到头来, 是社会自我慢性自杀..
草根苦, 今古皆然. 唯昔日仍可十载寒窗, 一朝显贵. 今日学虽有成, 晋身无路, 反而百上加斤, 刘伟寻了绝路, 可是其它人会找怎样的出路?
人, 最可怕是到了绝望的时候. 连最后的一线希望亦幻灭, 天下危矣! [/COL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