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96690
    • 经验23442
    • 文章1578
    • 注册2008-07-10
    [随笔、杂文]重读张爱玲
    [B]重读张爱玲[/B]
     
    重新拾起张爱玲完全是因为许子东的一句话,他说少年读冰心,二十岁人读巴金,三四十岁的人读鲁迅老舍,五十岁的人读张爱玲。我想以前我不喜欢读张爱玲也许是因为年龄不到吧,既然现在已经有了读她的资格,为什么不再试一试呢?就这样,我趁着回国要在飞机上过十多个小时,带着张爱玲上路了。

    我按着目录的顺序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的读下去,先是金锁记,然后是倾城之恋,茉莉香片,第一炉香,第二炉香,封锁,散戏。张爱玲在一九四三年风靡上海的这几部中短篇小说就这样让我给一口气读完了。虽然这一次没有像我在九十年代初第一次读她时那样厌恶她笔下的人物,但我仍然是非常的困惑,不能理解以她当时才不过二十三四岁的年龄,如何能写出这样晦暗,诡异,对人生深入骨髓的悲哀。读完她的故事,合上书一想便是满心的绝望:人生竟然是如此的苍凉无望,而人们还是在那勾心斗角,忙忙活活,煞有介事的活着。

    但我不得不承认张爱玲是讲故事的高手,她不动声色地就把想骂的都骂了,想挖苦的都挖苦了,想奚落的都奚落了;她轻声细语地不加任何形容词的描述她故事里的人物,使他们个个都栩栩如生起来。但末了,你会发现,在她的笔下,你找不到一个你认为可以喜欢或同情的人。倒是后来,在她随笔杂文中的一些描述,让我一下子喜欢上她的姑姑,炎樱和苏青。但不管怎么说我心里徒然地冒出特别的想了解想知道张爱玲的强烈愿望。

    说来也凑巧就在我要离开中国之际,朋友介绍一部拍得不错的张爱玲传记故事“上海往事”,并且慷慨地把她才看了一半的碟子送了给我。当我一口气看完了由刘若英主演的电视连续剧,我就决定加入“张迷”的百万大军了。这可不是盲目的随大流。想当年,九十年代初,强劲的张爱玲热潮并没为我所动,她笔下的七巧,葛薇龙,白流苏,没有一个女主角不让我讨厌,更不要说那些男角色了。这种直观上的好恶隔断了我靠近张爱玲的可能性。这有点像是交朋友,因为不喜欢一个人的长相而错过了了解的机会。而如今,差不多二十年的光阴过去了,一部张爱玲自己本人的故事让我后悔万端,如同错过了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

    想了想,以前不接受她,是因为不能接受她总把人写的那么坏,那么病态,把世界写的那么灰暗,那么虚无;现在理解她是因为她特殊的人生经历,特殊的观察世界的角度。许子东在解密张爱玲的演讲中介绍说,阿城曾说过,张爱玲是相信人性恶的,但回过头一步步是光明;如果你信人性善,直面人生时却往往发现处处是黑暗。这话说得有道理,等我再一次读《金锁记》时,我能够在张爱玲的字里行间觉出她对七巧的同情了。七巧因为自己婚姻的不幸,而虐待所有的人,连自己的儿女也不放过的,可她自己到死也在想着如果她不是嫁错人,或许有哪个男人对自己会有一点真心……。

    张爱玲不是一本容易读的书,她的故事也不是读一遍就能放得下的故事。半个世纪过去了,她的书一次又一次的再版,经久不衰,她的故事被一遍又一遍的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并且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导演演员。李安在《色戒》上映期间的一次采访中也曾表示,张爱玲的文字有太多的暗示,“Too many things between lines”。但也正是因为人们对这字里行间的意思的不同解读,使“张爱玲热”持续升温。

    这段时间一直在看张爱玲的两本书。一本中短篇小说集,另一本是杂文集《流言》,已经看了很多遍,仍然想看。而且想说的话很多。

    想说的话总是会说出来的,在适当的时候。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67610
      • 经验22606
      • 文章932
      • 注册2008-05-20
      张爱玲的著作,我小时候读,也是如此,读了但不太喜欢。然而,成人后,根据她著作改编的电影却连连走红,于是,朋友不断推荐一部这样的电影的时候,我先跑去图书馆,抱回原著,细致读过,然后带着读原著的感慨在走进影院,而奇怪的是,每次走出影院,我都忍不住要再读原著!就以这样的方式,我开始追逐张爱玲,读了她一部部著作之后,对她心疼的感觉总是狠狠的,不留余地!人性和人生,在张爱玲的诠释里,带着更锥骨铭心,更声嘶力竭的深刻!让许多读者被震撼着 追随。
      平心静气,随遇而安。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3
        • 积分174740
        • 经验100920
        • 文章2962
        • 注册2008-10-06
        我的年纪比凛子和依林都大,张爱玲热的时候,已经出国了,记得在二十年前,在国外的图书馆里有限的中文书里发现了几本张爱玲,读她的文章,真有惊艳的感觉。可惜看得不多。生活的压力,不容许我继续读张爱玲。所以我对于张爱玲的作品,因为读得太少 ,不如凛子和依林那样,有很深的了解和认识。前不久看了《上海往事》觉得剧本和表演都是上乘之作,于是写了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看过电视剧后的感觉。主要是觉得一个天才,之所以早夭,有她个人的命,也有那个时代的因素。           

        张爱玲的爱,张爱玲的才

        看了电视剧《上海往事》(编剧:王蕙玲,导演:丁亚民,作曲:三宝)。拍得真好。刘若英演绎的张爱玲,似乎很细腻准确,又具有艺术化的美感。

        张爱玲的小说,零零散散地看过几篇,很迷人。她有纤巧玲珑的文笔,细腻独到的文思。从对语言文字的驾驭操纵方面,从对内心外界的感受和表现上,她是个天才。也许,做为真正意义上的天才,她的作品份量尙有些不足。命运,没有给她爱,时代,毁了她的才。

        胡兰成,是张爱玲的爱。男人当中,能爱张爱玲的,能有几多?她,外貌不美,性情孤僻;作风独特,异服惹眼;七心八窍,冰雪聪明;冷漠其外,火热其中。胡兰成,是个懂得女人,又欣赏女人的为数不多的男人中的一位。她对衣饰独特的审美和装扮,他品到了。她对生活对艺术细若游丝般的情感触觉,他摸到了。她对往事对亲人的游离于爱恨之间的情意向往,他悟到了。

        爱情上,没有绝对的平等,也没有绝对的平衡。张爱玲对胡兰成的爱,多过胡兰成对张爱玲的爱。胡兰成写文《今生今世》,其中表现出的,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一种欣赏,一种带有敬畏,屈膝似的膜拜。张爱玲的宝蓝绸袄袴,嫩黄边的眼镜,满室的鲜明摩登家俱,他感到咄咄逼人的兵气。通宵的绵绵私语,男欢女爱,他是感受到吃力了的。在他看来,这种男女相悦,“欢”恰当过于“爱”。令人感到的,是阴盛阳衰,一种小男人气。张爱玲的爱,如同是一股仙气,使胡兰成再生。在这个生命中,他具有一个不够真实的性格。于是,胡兰成的离开,是轻松的,解放式的离开,他必然去爱别的女人,抛弃张爱玲。

        张爱玲对胡兰成,却是既“欢”又“爱”的。她喜出望外似地爱着,不敢相信似地爱着,“欲仙欲死”似地爱着。她说:“你这样聪明,上海话说敲敲头顶,脚底板会响。”她反复问着:“你这个人是真的吗?你这样和我在一起,是真的吗?”她“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女人,能做到真不在乎自己的男人另有女人吗?从自然逻辑上是不可能的。胡兰成说张爱玲不在乎他有妻室女友。也许,一种精神上,地位上的优越感,可以使一个女人在短期内保持平衡,但不会持久。抗战胜利后,在通缉名单上的胡兰成逃到温州,张爱玲找到他,可他另有所爱。张爱玲感到爱情难以挽回,说:“我将只是萎谢了。”这是多么悲哀的宣告。此后,她的惊世骇俗的才华也萎谢了。这时的张爱玲,二十七岁。

        难道才华和爱情之间,有着什么联系吗?写作是创作性的活动,不仅需要语言的才华,还需要意象的灵感。爱情,刺激着灵感,没有了爱情,灵感也死了。

        张爱玲是个早熟的天才。她三岁会背唐诗,七岁写第一部小说。十七岁正式发表小说。早熟的才华,也会早凋。她在一九四三年发表《沉香屑——第一炉香》成名时,只有二十三岁,那是日本占领时期,张爱玲的小说灿烂出世,风靡一时。短短几年,抗战胜利,她的作品被封。她失去了开花的园地。五十年代初,她去了香港,离开了上海——她创作的土壤,她,三十出头的年纪,成了无根的花朵,慢慢地凋零,萎谢,一九九五年中秋节前一天,她在洛杉矶公寓中孤独死去。终年七十四岁。

        2008年7月13日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是不是我天生来就有点问题?
          十来岁时第一次看张爱玲就迷上了; 迷上的是她那笔下的苍凉.
          张爱玲的作品是耐读的, 《上海往事》未有机会看, 直至目前为止, 总觉得除了《色.戒》外, 没有一部看过的电影能拍出原著的神韵
          她孤独的离开, 也许是免不了的另一种苍凉吧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6
            • 积分430470
            • 经验225261
            • 文章6326
            • 注册2007-04-12
            我零零散散读过张爱玲的作品,感觉张实在太聪明,好像把社会,人生都读透了的样子,对许多东西看到太透彻。这样的人容易躲避别人,躲避社会。把网织密了,外面难以进来,自己也难以出去。不太聪明的我,你把手伸出来,我很容易看作友谊之手,握着,牵着,就有沟通,有感觉,可以起火花。聪明的她,你把手伸过去,她可能看看是不是脏,甚至指甲里是否会脏,不光看得仔细,而且目光特别明锐,看得特别透彻,如此下来,被拒绝的自不在少数了。殊不知,别人得不到什么,以为自己也没有得到任何。因为,社会是互动的,感情是双方的。你既不接受,也不付出,当然自己也得不到什么啦!张爱玲除了胡兰成,还有没有别的感情?我不知道,只是知道女人,男人都一样,感情无需太清楚,随着人生,走好每一步,碰着了碰一碰,经历了就是人生,看得太透彻,防心太重,一是累,而是少,这“少”大家应该都明白:不付出,得到的当然少啦!

            呵呵

            谢谢凛子好文!读你的文字总有感触。请继续,谢谢!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96690
              • 经验23442
              • 文章1578
              • 注册2008-07-10
              风中秋叶说得非常对,一般EQ比较高的人,或者说正常一点的人都回调正自己与外界的关系。但是张爱玲不是一般的人,她在某一方面太强,而同时在另一方面又太弱,弱得让人心疼,而她又拒绝任何人对她的帮助……。
              我看了秋叶介绍的枯荷雨声的文章,写得非常好。我很想好好和她探讨一下呢。
              “上海往事”我看了,真是不错的,值得一看。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562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