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84151
    • 经验22985
    • 文章1049
    • 注册2007-04-13
    [随笔] 八卦江南(3、4)
                                          三

        如今的江南,年在花甲,虽然耳聋眼花,却是一副长者风范。然而了解他的人知道,当年的江南脾气很大,而且爱骂人。典型的例子是他的首长谪守大西北以后,管理部门对他的家人变成了不管不理。逢年过节分配副食,肉给最肥的,鱼给最小的。江南大骂他们是白眼狼,势利小人。江南骂人不在背后骂,而是当面骂。不过他骂得很艺术,很含蓄,很得体,让人气的牙痒痒,却无法还嘴。首长每次回京开会,他必定登门问候叙旧,平时他定期看望其家人。九十年代初,就在江南准备“改换门庭”之际,那个曾经权倾朝野、不可一世的人物轰然倒台,首长调回北京担任要职。原来门可罗雀立马变得门庭若市,求见者接踵而至,首长在感慨万千之后于众多的求见者中唯独放进了江南。叙谈中首长听说他要走一再挽留,要他再度合作,无奈江南去意已定,只得作罢。但他们之间的友情一直保持到今天。他的首长每每说到江南时,有这样的评价:江南待人,肝胆相照。并不因为我在“庙堂之高”而乘风飞扬,也不因为我处“江湖之远”而形同陌路。荣辱与共,君子也。
        以书会友,以茶待客,是江南的特点。这次回国俩月,他的家真是门庭若市,几乎天天高朋满座。如果不在,一定是被朋友们接走了。为此想和他一聚得电话预约。交友、做人能达此境界,也不枉为此生了。
        那时我对江南的跳槽,持反对意见。大凡人过不惑,求平求稳。仔细想来,促使江南跳槽的动因,是他在一个位置上呆了十年,而与他同期的甚至后期的也已是司局级了。树挪死,人挪活。江南是个热血男儿,他奶奶的,此处不用爷,自有用爷处。不料他这一挪,引出了一段故事。那时他毛遂自荐,找到了新华社,社里对他的安排是先熟悉工作,待办完调动手续后到莫斯科分社上任。江南一想不错,便准备去熟悉工作。然而就在同一时间,他跳槽的消息传到民航,立马打电话约见他,恳请他去民航,具体安排为集团公司驻东欧俄罗斯独联体参赞衔首席代表,并为他解决了新华社不能解决的实际困难,干了半辈子航空的江南,两相比较,自然选择了民航。谁知他这一变动,苦了一个人。却说新华社莫斯科分社的W已经在任上呆了五年,几次请调卸任回国,奈何无人前往接替。现在来了个江南,社里通知他再耐心等些时日,待江南办完调动手续后马上去接替他,于是W眼巴巴地等待江南前来接替。
        再说江南进了民航后,和公司总裁L前往莫斯科出差,周末在使馆宴请旧友新知。W是L的好友,应邀赴宴。那时苏联政局动荡,处在解体前夕,席间,W分析了苏联的形势。临近尾声,L问道:老兄呆在这里的年头不短了,何时卸任呀?W说道,瞎子磨刀,快了快了,有个新来的江南马上就要来接替我了。L闻言哈哈大笑:据我所知江南是不可能来接替你了。W惊问:老兄何出此言?L指着江南笑道:实话相告,此人就是江南,让我给挖来了,办完调动手续后,马上出任驻东欧首席代表。W转向江南问道:你真的就是江南?等他听到确凿的回答后,指着L叫道:老兄啊,你可把我给坑了!
        一年以后,江南走马上任,开始了长达十年的驻外生涯。

                                  四

        都说江南是个故事篓子,此说不谬。他走南闯北,经历丰富,漂流四海,见多识广。他这一辈子的所见所闻,可以顶我三辈子。每次聚会,我们就要他讲故事。我听过的就有《“烈士后代”的真相——共和国第一特大诈骗案》、《一份莫名举报引起的悲剧——XXX出走揭秘》、《黑马王子和白雪公主——文革第一特大涉外案解密》、《都是漂亮惹的祸——一个舞蹈演员的悲喜剧》、《荒唐年代荒唐事——一个选美受害者的故事》。他讲故事有点儿说评书的味道,悬念丛生,但脉络清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交代得清清楚楚。由于这些事件都是他亲手或参与处理,所以真实可信,不像有些侃家道听途说,添油加醋,哗众取宠。如果他把这些故事整理出版,绝对是本畅销书。
        江南讲故事的水平得益于他的表演能力,据他自述,早在童年时代他就登台演出,中学时组织一帮文艺骨干走村串乡演出,接受再教育时是文艺宣传队的骨干,能歌能舞。他的京剧虽然不算字正腔圆,但是有板有眼。演反派人物是他的拿手好戏,他演的大恶霸刘文彩,那副坏相让人恨得咬牙切齿。有次演出结束后吃饭,炊事员给别人都是米饭馒头,猪肉粉条,给他的却是窝窝头、白菜粉条。有人看了不解去问炊事员:你怎么给他这饭菜?
        这小子太坏了!炊事员愤愤地回答。
        别看江南年在花甲,有点耳聋眼花,记忆力却是惊人地好。上面说到的那些故事,大多发生在二三十年前,他却记忆犹新,人物、时间、地点,一点儿都不带差的。他采访别人时,既不带录音机,也不带笔记本,全凭记忆和对采访对象的观察。文章一拿出来,让人服气。这些年来,他为几十位朋友画像,个个到位。其间有个故事,是著名书法篆刻家张才先生讲的。那是甲申岁尾,他接到著名书家赵勇电话,说江南要来采访,要他做些准备。第二天一早,江南来了。天南地北,一阵胡侃神侃以后,到了午饭时分,江南说肚子饿了,去吃饭吧。吃完饭,他一拍屁股就拜拜了。张才望着江南远去的背影,回家就给赵勇打了个电话:
        我说今天江南干什么来了?
        采访你啊!
        有这么采访的吗?这不是胡扯嘛。
        他就那样,你等着看文章吧。
        一星期以后,张才接到江南电话,请他去看初稿,提出修改意见。他去了,说实话没有抱任何希望。然而一坐到江南的电脑前,长达五万字的《追风揽月》展现在他的眼前,顿时惊讶不已,再从头至尾看了一遍,他信了,更服了。他赶忙请江南打印了一份,拿回家要让夫人看看。他的夫人看了,边看边掉眼泪。等全部看完,他的夫人说,明天你一定要带我去见这位江南,他把你写活了,也把我的感受写出来了。神了!
        从此,张才和江南成了好友。



             [em36][em36][em36][em36][em36][em36][em36][em36][em36][em36]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11
      • 积分595900
      • 经验100174
      • 文章9808
      • 注册2007-05-14
      钦佩!
      以阳光的生活态度收获金色的命运!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250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