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850
    • 经验19
    • 文章11
    • 注册2007-12-25
    编织幸福与快乐的人生之梦——序《蹈海撷浪》

    人是要做梦的。作家作的是文学梦。其实,那只是一种表象。实在的、内在的、本质的,是在编织起绚丽多姿的人生之梦,幸福与快乐的梦。
    广东归侨作家联谊会的会员们,也是爱做梦的。作着人生之梦,作着文学之梦。许多人已经将文学创作作为人生最大的幸福与快乐。
    成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广东省归侨作家联谊会,是爱做梦者的家园。我们为创作而联谊,通过联谊促进创作。
    广东归侨作联已经拥有260多位会员。而在这本《蹈海撷浪》中展现身手的,只有77人,只占会员的大致三分之一。还没有及时将作品交到编者手头的,大有人在。这也不要紧,今后还要编辑出版类似的文集。尽管如此,《蹈海撷浪》的作者,也大致反映了广东省归侨作家联谊会成员们的概貌:
    既有历尽苍桑的世纪老人,也有风华正茂的文学青年;既有著作等身的名家,也有冉冉上升的新星;既有省内各地作家,也有生活在省外的写作人;既有都市的文学巨匠,也有乡村的笔耕勤者。在广东省归侨作家联谊会这个有温暖、有格致、有相互激励作用的大家庭中,他们作着群体之梦,为广东文化大省建设、为繁荣华侨文学创作而挥笔耕耘。
    这本书的书名也起得很好。蹈海,既体现了归侨的特点,“难酬蹈海亦英雄”,蹈的是人生之海;又反映了作家的特色,踏上文学创作的汪洋大海。撷浪,将人生大海中的片片浪花摘取来,献给人们;将文学大海中的巨波细浪一一展开,供人们品尝,是很浪漫的事情,也是很幸福很快乐的事情。蹈海撷浪,多么精彩的人生梦境。
    本书分为五辑,有诗词、散文、小说、报告文学、评论。品种是很全面的。
    许多作品,有很高的水准。尤其是散文部分。而几乎所有的作品,都融进了作家的真情实感,真知卓见。他们不是自我标榜,对影自怜,也不是无病呻吟,独上高楼强说愁,而是将经年累月积聚下来的生活历练和人生感悟精深地酿制,作成美文佳构,酿成醉人的醇酒。
    不同的作品,有各自的精彩。
    豪迈与雄健,是许多作家的精神支撑点。
    1919年出生的新加坡归侨谢白寒写的《六么令•钻石婚》,“管他何笛。老来粗健。耄耋相依更相得”。颇有辛弃疾的风骨与韵味。
    周永益的《华山晨曦》,有一种登高望远,穿透古今的豪情与顿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从有限中我又可以感受到大自然赐以他的无限。人、这山峦、这地球、这世界,不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演变着他的进步,他的新生吗?”
    智巧与深邃,则是文学作品引人入胜的旌幡。
    1977年出生在揭西的年轻作家蔡传河的诗《 眼镜》: “有的只是帮人阻挡外面的尘埃,人们却把它当成智慧的门牌”,有超越他们那个年龄段的作者不常见的机智和哲理性思索。
    同样是七十年代出生的郭竹松的《老井》: “老井幽深的时候,山泉却在笑着。”很美,也很耐人寻味。
    “夜,拽一把阴森的苍凉”(张海鸥);
     “窗外舞动的蕉叶,和合着椰羽婆娑作响”(苏南坡)……
    都是好诗句。
    而编审周毅的《青澳湾的潮汐》,十分重视特定环境与氛围的营造,文笔十分优美:“这时,我觉得,太阳的性格十分温柔、妩媚,人们仿佛可以踏着海上那条玫瑰色的通道直上云天,去把那个玫瑰色的水晶球儿捧了回来。”
    1934年出生于新加坡的军旅作家、我会名誉会长郭光豹的《秋思》,情景交融,寓意于叙,美文、美意共冶一炉:“秋天属于色彩的变奏加和谐;秋天属于思想的宽广加凝重;秋天属于视觉的澄澈加辽远;秋天属于触觉的柔媚加敏锐;秋天属于嗅觉的润美加幽香;秋天属于听觉的愉悦加铿锵;秋天属于味觉的辛辣加酸甜;秋天属于心态的和畅加淡定。总之,秋天应是人对自然综合感觉的逍遥加爽适!”
    在文学作品中,诗情比诗句来得重要的多。而诗情,更多的是来自实情。唯历史真实是不能忘却的。
    起码有两位在2006年去世的作家的文章是不容忽视的。
    林彬 (1922~2006年4月6日)《写在杜埃诞辰九十周年》,以一位未亡人的身份,写自己的伴侣、师长与战友,真情感人,事实动人。她写道:“杜埃的努力,并没有被历史的烟尘所淹没,心愿终于实现,《风雨太平洋》终于在妻子的接力下问世了。而且赶在长篇所颂扬的这支英雄部队建军60周年之际,远渡太平洋,带着墨香,带着中国人民的深情厚意,向庆典大会献礼,也在海外华文报全文连载了。杜埃,我没有辜负几十年来你和众多师长们的培育,在文学这园地上勤奋经营。”
    廖钺(1919.2~2006.4.18)的文稿,缅怀战友饶彰风,也是情深意切,发人深省。
    无论诗词、散文、小说、报告文学、评论,都有佳作。许多作家,文字老到,思路开展,有奇思妙想,有美语嘉言。
    吴涯的小说《泪洒丝绢一点红》那活跃跳动的文字,细腻的人物心理刻画。简直让人惊叹。
    蔡高暖的《夕阳正红》,写一位华人领袖李志明对祖家的关心与支持,刻划入微。
    评论部分,王祚庆讲美学,方定一论诗话,李一兵谈潮剧,梁伯彦议陆游,也都各得其所,自成一家。
    请原谅我不能将许多人的佳作一一罗列出来评说。
    我最想说的是,《蹈海撷浪》有自己最鲜明的最无法替代的特色与亮点。因为我们都是归侨侨眷作家,《蹈海撷浪》充盈着深深地、淳淳的“侨味”,有引人入胜的四海风情、五洲风韵。不管写的是自己的经历、自己的亲人还有还是旁叙别人的故事,一样让人过目不忘或者掩卷长思。
    “去年,姑姐怀着万分喜悦的心情,又打电话又写信告诉我:三藩市中山积善堂于2005年3月12日举行敬老联欢会时,颁发了一枚寿桃金牌给她。他在心中无比自豪地写道:‘从来没有女界得到金牌,我是第一个!’并附上他手捧金牌的彩照给我,真看不出已是89 岁的老人家,还是这样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呢。”(阮志远:《姑姐》)
    陈子思的《赤子心 爱国情》则写道:
    有一个16、17岁的小伙子来自危地马拉,他正是风华正茂,怀着一颗爱国心,不远万里从海外归来,当他从罗湖桥那边要过这边是,一个英租界执勤警察不断的查看他的证件。值警细看了小伙子后,自以为小伙子年纪轻轻的,对年轻人说:“你处世浅,莫要感情用事。任一时感情冲动,一旦走过桥那边可就会不来了。”他好心劝告小伙子好好保管外国护照本子,若一旦后悔了还可以重返国外去。谁知小伙子不领情,手举护照本给值警看,随后坚定地将证本丢进罗湖桥下,让它随水流去,抬头挺胸,气昂昂的走过罗湖桥。
    这样的记叙与描写,是我们归侨、侨眷作家的“强项”。许多作家本身,就有类似的经历。
    从《蹈海撷浪》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我们归侨、侨眷作家有一颗敏感与博大的爱心:爱祖国,爱人生、爱大自然。
    当然,也爱做梦。这一点,在本序开头就讲到了。
    很巧,本书中一位年届八旬的作家就写到梦。他的梦境也许就是我们许多人想做或者已经在做的梦。
    张拴的《八十书怀》写道:
    我做过许多梦:
    我梦见孟子走进联合国大厅,向与会各国政要推销他三千年前的那套《非攻》、《兼爱》和《相交利》的和平主义新哲理,劝谕世人珍爱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墨子的稿件,获得与会政要的认同。
    我也蒙见马克思到普陀山紫竹林,参加一个隆重的颁奖盛会,授予知名港商李嘉诚先生一座“人间还是有好人”的莲花宝座奖杯。老马赞赏李嘉诚构筑全球公益事业的基本平台,其所付出的爱心已成为改变社会的新动力。老马还感叹:没料到一百五十年后重返人间,目睹资本主义可以使私人资本变成社会资本啊!
    我还再次走入梦乡,到莆田湄洲岛朝拜妈祖庙。亲眼看到妈祖显灵,经妈祖苦口婆心劝谕下,终于撮合台海两岸领导人坐在一块,签订“中国不武、台湾不独”的君子协定。从此,台海一片风平浪静,全球华人整合起一个大中华联盟经济圈。
    人生,有梦就好。
    我们还要继续作梦。
    我们还要继续蹈海,不断撷浪。
    
     2006-9-26
     

    [em23][em28][em62]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11
      • 积分595900
      • 经验100174
      • 文章9808
      • 注册2007-05-14
      好!
      以阳光的生活态度收获金色的命运!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0947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