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48500
    • 经验20000
    • 文章77
    • 注册2004-11-29
    [随笔、杂文]红色旅游与和谐社会
    红色旅游与和谐社会

    程宝林

         从2007年10月30日起,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头版头条位置,推出了“红色旅游为什么这样红”系列报道。开篇之作是“‘红色旅游’红遍中国”,配发了编辑点评;第二篇是“朋友,您了解‘红色旅游’吗?”……
         2005年岁末,我回国,借宿在京中旧友的家里。女主人是从日本“海归”的历史学博士,刚从延安回来,带回的礼物中就有一包陕北的小米;几个月前,我的大学同班同学,任职某特殊行业报纸副总编辑的某君,带领来自全国警界的一干人马,“重走长征路”到了江西。我从网上得知,接待规格是一省公安厅领导礼送出省境,邻省公安厅领导在省界迎接;一个月前,另一位大学同学,多次出国进修研究的博导教授,又在延安给我发来了国庆的祝福。
                这些零散的印象,加在一起,被人民日报海外版这样连续推出的大红标题一渲染,我立刻产生了一种幻觉,觉得有关当局,似乎发誓要将全国有资格公费旅游的人,都送到井岗山、韶山、宝塔山轮游一遍似的。
         在人民日报记者孔晓宁的笔下,有这样一段话,印证了我的感觉,虽然,那很可能是一段不大真实的话:“曾经有人担心,红色旅游会不会变味为公费旅游而难以持久?据全国‘红办’今年7月完成的对部分红色旅游景区所作的游客抽样调查,目前自费游客占六成左右;有的即使公费前往,也是自己出一点,单位补一点。”
         事情还不仅仅只是公费旅游,大量浪费民膏民脂这样简单。
               这些红色旅游胜地,无一例外,都是暴力革命的发生与发展之地。暴力革命,作为现代社会政治文明的反动,作为社会变革诸种选项中破坏力最大、负面影响最久远的选项,在赖之而起的政权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系统后,本应该以“不得已而为之”的低调态度加以对待,迅速弥合战争和暴力革命加诸全民族的创伤,调动全民族的一切力量,开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这样才才符合全民族长治久安、永远吉祥的终极利益。但是,遗憾的是,50多年来,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过的,恰恰相反。一方面是耗费巨大社会财富的自我赞美和自我褒扬,一方面是杀无赦与斗无穷的肉体与精神的摧残。这种情形,迟至20多年前,才渐渐有了改变,但远未根绝。
         现在而今眼目下,一方面,官方正在倡导建立和谐社会,另一方面,却大力鼓励“红色旅游”,向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灌输“只有革命,而且是暴力革命,才是中国唯一出路”这样一种偏执的信仰。这其中所蕴含的价值系统的矛盾和荒诞,并不是人人都可以看见和感觉到的。毕竟,不用掏腰包,而能游而玩之,而且是“政治正确”的游玩。这样的便宜,只有傻瓜才会拒绝。
         五十年的新政,与五千年的文明相比,一瞬而已。如果在五十年的时间跨度里,留在中华大地上的红色纪念馆、烈士陵园、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总数和占地面积(且不论其耗费的社会财富),超过了五千年来留在中华大地上的其他人文胜迹,我很担心,未来的千万年岁月,我们的民族,将哪里有地盘,来纪念我们民族已经诞生,而且还将诞生的伟大人物和伟大事件?
              世界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万世罔替的政权,也绝不会出现。任何一个政权,在历史长河里,都不过是暂时地在行使管理国家、统治人民的职权。这些政权,有的来自枪杆,有的来自选票。给未来的中国主人翁,留下足够的建立自己时代的纪念馆的土地,给未来的中国管理者,如今的青少年们,在头脑里留一点与暴力崇拜、枪杆子崇拜、权力崇拜相异的价值观发展空间,多对他们提供一点公民社会的基本权利教育,包括民主价值观教育、人权价值观教育,这才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义啊!和谐社会,一要规则和制约,二要和平与妥协。这些红色旅游地,丝毫也没有承载这样的价值观念,而是恰恰相反,中南海诸君,以他们那样高的学历,难道看不出来吗?
               目前的红色旅游,还处在初级阶段,还仅限于国内。其实,只要有点想象力,完全可以将它推向国际。比如,我们可以推出,革命领袖遗体瞻仰游,行程如下:从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出发,北上莫斯科,瞻仰红场列宁墓,南下河内,瞻仰胡志明主席(有条件得话,顺访柬埔寨,凭吊波尔布特火葬地,同时去金边的死难者纪念馆看看他的革命成果);东到平壤,瞻仰金日成主席。因为大概只有官员,才能享受这样的国际红色旅游,所以,赠送给每位游客微型的水晶棺纪念品,喻示“升官”,谁又会觉得晦气呢?
                我刚到美国的那年,美国的商业部长布朗丢了官,还被判了刑,因为一家公司,请他吃了几顿豪华饭,还给他报销了几趟私人旅游的费用。
           天底下,竟然有这等荒唐之事。
           更荒唐的是,旅游度假这样纯属个人享受的私事,据以上所引人民日报记者孔晓宁的报道,有40%的游客使用的是公费(公费应被视为全体国民的共同财产,暂由国家财政管理使用,只能用于公共事务),该报不仅未加一字予以遏止,反而连篇以头版头条套红标题加以推广和鼓励。
            如果你是一个知识分子,你花了单位的几千元人民币,就是为了去吃一碗延安的小米,你应该愧对那些生产小米的人,因为绝对不可能有谁替他们出几千元钱,去吃另一个革命圣地(比如井岗山)的另一碗小米。
             即使你的光临,客观上使他们的日子,过得稍好了一点。

    2007年11月3日
    baolin cheng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4
      • 积分382750
      • 经验39447
      • 文章5772
      • 注册2007-02-18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说明]
      …………………………………………………………………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11
        • 积分595900
        • 经验100174
        • 文章9808
        • 注册2007-05-14
        值得深省!
        以阳光的生活态度收获金色的命运!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875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