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民谣
2007年06月17日 10:38 源自:南方日报 【 字号: 大 中 小 】
感因的心
陈灿富
许多时候,我觉得父亲还年轻,因为我始终认为,面对困难从来不肯低头的父亲,怎么会有老的时候呢?直到有一天,我发觉白发攀上父亲的两鬓,才恍然大悟父亲已经老了,我心里面才有些隐痛
我又一次回到了乡下,站在老屋的门前,长久地仰望月光,好想好想寻找父亲的背影。夜色朦胧,我不可能寻觅到父亲的身影了。我却不会失望也不想有失落感。父亲虽然是一个耕耘乡间的老农,可早已蕴藏在我的心坎深处,相伴永远。我发自内心,深情呼唤这个人世间亲切的名字:“父亲,父亲!”
父亲,是一座大山。这是我从一本书上读到的句子。小学的时候,老师布置一篇作文《我的爸爸》。我用稚气的笔,写下了一段文字:“我的爸爸是农民,他的个子不高,可他那双眼睛很有神……”就在父亲目光注视下,我长大成人,走向社会。
父亲读过书,说得上知书识礼。虽然一辈子耕耘于田野,但任劳任怨。我幼年之时,恰好是那个特殊的计工分年代。父亲辛勤劳动,每一项工作都极负责任。到了年底,工分值最高的正是我的父亲。不过,装在我心里的,莫过于小时候骑在父亲的肩膀上,聆听着父亲嘴里吟咏的民谣。父亲唱的乡间歌谣,非常动听。我将父亲当作了马骑,父亲也喜欢驮着我,一路轻快地走、一路开心地唱,我越听越有味道。父亲懂得许多歌谣的,有些民谣显然经他故意改动,包含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好孩子,有志气,做好人,明事理,立大志,报国家!”父亲在孩子们的面前,从来不让困难与辛苦表露在脸上。多年过去了,我心里珍藏的父亲印象,永远是开朗与微笑。父亲带给孩子们的世界,既有欢笑,也有美好,一如他吟咏的歌谣:“勤劳动,靠双手,好日子,有奔头……”
上世纪70年代期间,父亲担任过一村之长。这村长虽是个比芝麻绿豆还小得多的“官”,父亲却看重这担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父亲一心一意,辛劳地带领村民们要过上好日子。他付出太多,但毫无怨言。不过,父亲还是有遗憾的。那些年头,上级安排的“路线教育工作队”驻在我们乡下,恰好,工作队姓郭的副队长经常与我父亲联系。有一天,父亲捧着一叠书回来,兴高采烈地说:“孩子,郭副队长要介绍我加入中国共产党哩!”父亲的话,既激动也忘情。显然,父亲的愿望是强烈的。父亲对工作更加投入了,他竭力追求的目标很明确。可惜,不久工作队离开了,父亲入党的事便不了了之。一段长长的日子里,父亲郁闷不乐,好像丢失了什么似的。月光如洗的夜晚,我与父亲坐在晒场上。父亲感慨地说:“看来我做的工作还不够,将来我会努力的。”说到底,父亲的向往很纯朴和赤诚,他毫不掩饰地对我说出藏在心底的话。
时间,流逝了一年又一年。但我与父亲的情感,犹如长流的河水不会间断。许多时候,我觉得父亲还年轻,因为我始终认为,面对困难从来不肯低头的父亲,怎么会有老的时候呢?直到有一天,我发觉白发攀上父亲的两鬓,才恍然大悟父亲已经老了,我心里面才有些隐痛。偶尔,老年的父亲来到城里,但他仅仅逗留了大半天,就匆匆忙忙赶回乡下。我懂得了,父亲记挂着相伴一生的庄稼地以及牛棚里的耕牛。也许,父亲始终不渝地萦怀和眷恋的就是热爱着的乡土吧!
离乡下村口不远,是一大片连绵不断的丘陵。其中一座长满青翠松树的山头,叫松仔山。关于松仔山,有个动人的传说。父亲屡次三番对我说起这个故事:当年八仙之一吕洞宾路过此地,见山头光秃秃的,就挥手撒下一把种子。一下子,漫山遍野绿盈盈。说到这儿,父亲淡淡笑了,朴实地说:“其实我无法忘记当年的一个心愿。不过,我早也想通了,就把这个心愿装在心里吧!”我明白了,父亲一辈子牵念的,还是那个“党员”呵!说着说着,父亲再次哼唱起民谣:“好政策,如春风,沐民心,鸿图展……”后来,父亲的生命融入故乡的山水了。有时候,我眺望松仔山方向,仿佛看到父亲在与青松、清风畅所欲言呢!
若干年过去了,但父亲哼唱的民谣,依然悠扬地在我耳边回响……
插图/张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