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121159
    • 经验22862
    • 文章1665
    • 注册2007-04-05
    你的这篇文章,让我想起曾经在周柠文章《坐。席》后面的跟帖。她的文章说的是有关乡宴和乡下婚丧嫁娶的红白喜事,我的跟帖则是有感而发,放在这里和你分享。

    “虽然我从来没有经历过乡下婚丧嫁娶的红白喜事,但对乡下人的生活我还是略知一、二。那是一九七七年的春天,刚从中学毕业,十六岁的我,被分配到一所大学的图书馆工作,正巧赶上了学校最后一批去干校的队伍。干校在安徽,在干校的半年里,有一、两个星期要和农民同吃同住。记得我住的那户人家有七口人,五个孩子中最大的在县里念中学,最小的还孩驮在背上。这家的男女主人都非常勤快,虽然他们从早忙到晚,可是锅里煮的永远是红薯粥,桌上的下饭菜也是一年四季,一成不变的盐拌青萝卜。辛辛苦苦,劳作了一年的他们,还是摆脱不了透支户的命运。家里来了干校的人,对他们来讲就像过年一样,我们上交给他们每天每人的四角钱,在他们眼里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记得有一次,女主人为我们擀烙饼,红红的脸上沾着露珠般的汗粒,背上驮着最小的儿子,三个不点大的女儿站在一旁,一面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地盯着桌上的面饼,一面使劲地咽着口水。烙饼出锅了,三个女儿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她们的母亲把一张张烙饼放在我们面前。她们知道这些烙饼不是为她们做的,对她们而言,能看着母亲擀烙饼,能闻到烙饼的香味,已经是一种奢侈了。烙饼在我手里颤抖,我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般,洒落在烙饼上。我们四人决定和她们一家换饭吃,那天晚上我们吃的是红薯粥和盐拌青萝卜,我至今都忘不了孩子们捧着烙饼欣喜若狂的神态。那是我一生中最难忘,最富有感情的一顿饭。至今回忆起来,我仍然会忍不住泪湿前襟。

    他们的日子虽然很清苦,但是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种比血更浓,生死相依的亲情。有一种情,叫相依为命,它离幸福最近,且不会破碎,它是一种天长地久的相互渗透,是一种涌入彼此生命的温暖。我非常庆幸,自己有机会见到了这样的感情;我更庆幸,那个夜晚,我送给了自己一份最深邃的感动。”

    屈指算来已经三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女孩们也该有三十多岁了吧。天变地变,不知道变到她们那里没有;家家户户现代化不敢说,衣食温饱应该是没有问题了吧。想必她们的孩子再也不用为吃烙饼发愁了,而且也一定活得比他们母亲那一辈潇灑而有尊严。

    请允许我借你一块宝地,向她们送去我衷心的祝福!



    罢了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562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