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
加入收藏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论坛
排行榜
最新帖子
管理团队
应用
风格
搜索
美华文学论坛
论坛主区
漫步人生
查看帖子
主题:
[原创]诗歌滋养生命
暂无回复
上篇
返回版面
下篇
发表新主题
发起投票
回复此主题
1
复制本帖地址
lydst
2012-12-10 21:48:44
阅读:572次
回复
只看此人
楼主
积分
32420
经验
6719
文章
566
注册
2007-07-16
LeadBBS空间出售
[原创]诗歌滋养生命
[ALIGN=CENTER]诗歌滋养生命[/ALIGN]
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一所工科院校读书,业余生活比较枯燥:图书馆能够提供的课外书籍很少,每人每次只能借阅两本专业书一本文艺书,一学期下来,馆藏仅有的文艺书几乎让我翻阅了一遍;阅览室订的报刊杂志,有限的座位只能按每个班级分配一个座位牌的方式,让同学们轮流阅读;学生会组织周末舞会,音乐响半天就是没有人敢上场迈动脚步;邓丽君的歌曲则属于“靡靡之音”,只能躲在宿舍或厕所里偷偷哼哼,一到大庭广众之下就变成“精神污染”……,班级每学期组织大家看一场电影,就是上好的精神享受。
班主任是五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从平常的交谈中知道我喜欢文学,就把大学毕业时同学赠送给他的书籍拿来让我阅读,分别是查良铮翻译、平民出版社出版的《普希金抒情诗选》,孙用翻译、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裴多菲诗选》和沈宝基翻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巴黎公社诗选》,抚摸着这些装帧考究、纸质泛黄、用繁体字印刷的诗集,我如获至宝,用平时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买来软面练习薄,课余时间阅读并抄录这些著名诗篇,尽管有些内容我并不理解,但普希金的忧郁和裴多菲朴素的民歌风格,却陪伴我度过了那个孤独而寂寞的青春期。
毕业留校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图书馆采购图书并编写书目。成天泡在书堆里,为我读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业余时间,我得以阅读大量的文艺作品,尤其喜欢诗歌。虽然与上学时相比,经济条件略有改善,但抄书的习惯一直保留着,阅读过程中,只要遇到喜欢的作品,自认为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可以表达心中的感情,就分门别类地抄录下来,事后拿回宿舍细细品味。从国外的歌德、雪莱、拜伦、海涅到中国当代的艾青、余光中、流沙河、雷抒雁,无论是个人诗集还是出版社编辑的年度诗歌选本,来者不拒。艾青的短诗《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沬,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象刀砍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给予我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其他语言不可替代的,这首诗表面上写智利海边的一块礁石,实际可以引申到个人、团体,甚至国家、民族,当恶劣的外部环境压力不期而至,如何傲然挺立在那里,从容应对,方能显示英雄本色。而那句让读者广为传颂的“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让我体会诗歌散文化的魅力。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一切/都将变为可爱”则教会我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理性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就这样,我边抄录边背诵,几年下来,积攒下来用于抄录诗歌的各种笔记本垒起来形成了厚厚的“书”,这些形制不一、内容斑杂的东西聚在我书架的一角,与那些装帧豪华的书籍并立,在我心中的份量一点也不逊色。闲暇时,翻阅用蓝黑墨水抄满软皮本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154首),或者因圆珠笔书写字迹漫漶的《艾青诗选》,仿佛捧着曾经拥有的青春,总有一股暖流在胸中回荡。虽然没有系统学习过文艺理论,也没有听过任何老师对诗歌作品的赏析,不能准确领会有些诗歌的主旨或艺术手法表达的奥妙,但还是凭个人粗浅的理解,想方设法把诗歌留在自己的记忆里。不知不觉中,那些诗歌的因子已潜移默化地融入我的血液,成为思想和行动的主宰。活在由青春和诗歌构成的意境中,清苦的生活也能品味出甘甜,平淡的日子多了些许浪漫的滋味。
1985年,我获得在职进修的机会,置身于一个人文气息稍重的大学校园,有机会和文学社的同学一起体味文字传递的冷暖。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教我《文学概论》的杨老师,“四.五”运动时在北京武警部队服役,手头保存有当时收缴的蜡版刻印的朦胧诗集,喜不自胜,央求杨老师借我一读,并利用三天时间全部抄录下来。读那些风格独特的朦胧诗作品,舒婷的委婉细腻、顾城的童真率性、欧阳江河的凝重、芒克的雄奇,让我的灵魂产生了深深的震撼,特别是北岛的《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中表现出来对混乱无序世界的清醒批判和《结局或开始____献给遇罗克》中发出“我是人/我需要爱/我渴望在情人的眼睛里/度过每个宁静的黄昏/在摇篮的晃动中/等待着儿子第一声呼唤/在草地和落叶上/在每一道真挚的目光上/我写下生活的诗”的深情呼唤,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对黑暗现实毫不留情的批评,引发了我对十年“文革”造成人妖颠倒的社会现象的思索,对别人奉若圣明的思想,不再是盲目的崇拜。以世人公认的价值体系作参照,再认真阅读朦胧诗,觉得她不仅不朦胧,反而是耐人品咂的美味佳酿。作为80年代的大学生,对同龄的校园诗人格外关注,如同学们广为称道的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程宝林,其作品很容易激起年轻大学生的感情共鸣。在《怎么敢忘记》中,诗人深情地倾诉“……也许有一天,我会暂别这熟悉的歌乡/用一支洞箫为梭罗河伴奏/在多瑙河蓝色的旋律里航行/冥想着尼罗河阿拉戈的奏鸣/但我怎敢忘记黄河/忘记纤夫背上结痂的勒印/我永远是大合唱里的一个高音”,如今,远在大洋彼岸定居的他,仍然心系故土,时刻关注祖国的发展变化,而在《铜狮.石狮》中,诗人对中国某些历史现象作了深刻的反思:“……总觉得/我们古老的国土/似乎再也驮不起/那么多岁月的重负/那些皇陵 那些宫殿/墓碑与布满苔藓的断垣残壁/守护历史的铜狮与石狮/七分象咧嘴大笑/三分似俯首痛哭”,作为一个盼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爱国青年,诗人期待古老的祖国,早日摆脱缠绕在身上的重负,向着思想更加自由、政治更加民主、社会更加和谐的方向前进,引领风气之先,深受大学生喜爱。
作品读多了,忍不住涂鸦,总想把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于是开始不停地向报刊杂志寄投稿。最初的喜悦来自文学社团的油印期刊,接着是校报,但要想作品登上报纸副刊或者纯文学期刊,难度相当大。当年第一首真正意义的诗歌《单身汉》见报时,曾经让我激动好长一段时间,那种源于生活的深刻体验,让我找到了诗的感觉:“参加了无数次婚礼/没有一次属于自己//身世和经历/是一本《圣经》/被不同的眼神和语调/译来译去//源于生命的冲动/被疑惑和好奇/切割成泥//同陌生姑娘见面/是一道储存好的程序/失望和希望/是一朵淡淡的云/缓缓飘荡在天际//爱情,是一本过时的挂历/在一片优美的风景后面/被降价处理”。当《傍晚的鸽子》“傍晚 有一群鸽子/飞过我蔚蓝的头顶/这嘹亮的鸽哨/挑逗我的目光/去追逐燃烧的黄昏//青春 以自由的翱翔/舒展成美丽的剪影/这温暖的旋律/猛烈撞击着我的心扉/冲洗珍藏在心底的底片/显示一段优美的意境//此刻 我萧条的思念之树/伸展出密密的相思林/这繁茂安静的绿荫/正期待着你的降临”在《洛阳日报.副刊》上发表后,还真吸引了一只小鸟前来筑巢。
后来,由于工作变动,我离开安静的校园,进入终日忙碌的官场,整天埋头于公文拟制或为领导撰写讲话,每天过着“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日子,到年终一盘点,一年时间什么也没有留下。偶尔与脾气相投的诗人冷慰怀联系一下,话题与诗歌越来越远。远离诗歌的岁月里,我写出的文字变得日趋枯燥,说出来的话语干涩无味。没有诗歌的滋润,心中难免杂草丛生;缺少诗歌的洗礼,灵魂逐渐被污浊的空气侵蚀;胸中没有诗歌的境界,精神日趋委顿,咀嚼曾经拥有的梦想,遗憾、失落、懊悔……多少况味杂陈其中!
屈原逝世2290周年之际,诗人赵跟喜组建洛阳诗歌学会,我有幸与一群忘记性别、年龄、身份的诗歌爱好者共聚一堂,用发自灵魂深处的声音,共同缅怀那位追求卓尔不凡甘为理想而献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贵族,享受了一次精神盛宴。置身于用诗歌构筑的艺术氛围,让心灵从桎梏的枷锁中解脱出来,灵魂倾听自由的呼吸,精神感到无比畅快。
环顾茫茫人海中的芸芸众生,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如果不看个人权力大小、地位高低、学识厚薄,而以精神向度为依据,可以把他们分为贵族、平民和流氓三个阶层。在贵族和流氓两个阶层占比例小而平民阶层占绝大多数的仿棰形结构里,平民要步入流氓阶层非常容易,而要想跃入贵族阶层,则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牺牲。近年来诗歌备受冷遇的现实,为经济畸形发展、道德快速堕落作了很好的注解。
由是观之,诗歌不仅是提升精神境界、塑造理想人格的重要工具,也是由平民进入贵族的必须具备的修炼课。
道通天地有形外
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
男儿到此是豪雄
http://blog.sina.com.cn/lydst
发表新主题
发起投票
回复此主题
1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解析UBB代码
恢复上次发帖
当前保存
(无)
其它选项
显示签名
锁定帖子
回复短消息通知
Alt+S快速提交
Copyright
©
2003-2024 美华文学论坛 -
清空COOKIE
-
手机版
-
RSS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031 seconds with 6 querie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