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1650
    • 经验2863
    • 文章142
    • 注册2010-11-30
    走马张村见风度
    [I]若干年前,走访广州白云区张村,留下一篇东西。旧作新贴。[/I]
    这注定是一次愉快的行程。在南国冬日暖暖的骄阳陪伴下,我们几位归侨作家到广州市白云区石井街张村采风。
    张村出名,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历史原因几乎尽人皆知。因为张村的张姓村民是岭南名相张九龄的第12代孙在这里繁衍的。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唐朝仪凤三年(678年)生于始兴清化石头塘村。位至宰相。在位时心怀天下,直言敢谏,举贤任能,为一代名相。
    说起张九龄,人们话题就多了。喜欢诗词的,不会忘记他的千古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文学修养深厚的,深知他在唐代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性的作用。著名诗词评论家、学者刘逸生对张九龄在岭南诗史和唐代诗歌史上的地位作了热情洋溢的评价:“他是继陈子昂之后,力排齐梁颓风,追踪汉魏风骨,打开盛唐局面的重要一人。”“张九龄的诗,以五言古体和五言律句最为突出。他的五言古诗,上接汉魏,而与陆士衡、谢康乐为近,不崇绮采,自有苍秀朴茂的韵味,其中《感遇》十二首,尤其深得风骚比兴之旨。置于盛唐大家之前,也毫无愧色。”“大抵张九龄的五律,法度严整,语言挺拔,恢然自有大家风度”。而喜欢野史逸闻的,会说起张九龄曾预言安禄山狼子野心,宜早诛灭,未被采纳。他被贬为荆州长史,则为臭名昭著的奸臣李林甫所害。张九龄生前身后,最为著名的关键词,就是“风度”二字。所以,我们到张村,真真确确是一次“采风”。
    张村出名的当下原因,是因为张村的干部和民众,借改革开放的春风,将集体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进行得红红火火。经济发展的思路对头,措施得力,集体的金库丰满了,村民们的荷包也就涨起来了。问起集体经济发展的奥秘,村党支书张书记实话实说:建厂房仓库出租,发展果菜花卉,搞加工业。就这三样,已经“猪龙入水”了。
    有了钱,就要发展村民福利,搞好社会公共建设。“还是出去走走看看吧!”支书和村长,还有陪同的市井街道的相关人士热情发出邀请。
    走出接待室,到的第一个点就是大名鼎鼎的“张九龄纪念公园”。一部工作车,装满花卉、盆栽,正在卸货。公园大门的竹架子还没有完全拆除。但是,进入园内,亭台楼阁,尽收眼底,飞檐绿瓦,气派不凡,小桥流水,触景生情。
    陪同我们游览的当地文化站负责人介绍说,公园占地2.34万平方米。运用传统的造园手法,全园按自由式布局,合理安排各个景区。公园西、南、北三面设出入口,园路回环畅通,联接各处景点,产生移步换景的效果。公园自西向东大致可分为三片区域:从西门主入口至人工湖畔区为主要的陆地观赏区,包括公园西门,公园中部,南北出入口之间的人工湖(澄明湖)区域是主要的水景观赏区,湖中小岛有“明月潭”、“联照千秋”等,湖畔有连亭、石山流水、湖面仰面桥、九曲桥等景点。东部是纪念区域,也是公园的中心部分,湖畔设水榭“华馨精舍”(张九龄纪念馆)。主体建筑已经完工,现在进行装修。建成后,将展出张九龄的生平事迹,诗词作品等。
    从张九龄公园望过去,张村的周围出现了许多新建的楼房,在丽日下,显得高雅而精致。主人告诉我们,这是一家房地产公司开发建设的商品房,每平方米售价从最初的两三千元增加到现在的六七千元。公园与楼房已经互为衬托,相得益彰。
    张村人的生活已经步入新的境界。老人有敬老院,孩子们读书由集体出钱。学业优秀的享受奖学金。困难的村民有补助。更使人惊喜的事,村里建有规模巨大、装修先进、设备齐全的影剧院。同行者中不只是谁说了一句:“这分明是又一所友谊剧院嘛,怎么跑到张村来的?”
    张村毕竟是张九龄后人的居住地。宰相流风所致,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娱乐。村里有足球队、篮球队、演奏队、演出队。村民好诗词歌赋、吹拉弹唱、拔河打球,猜谜挥春。在年底举行石井街教师篮球赛上,张村男子女子篮球队,双双获得季军。张村女子篮球队赢得轻松,以20:6战胜了滘心女子队获得第三名。在男子季军争夺战中,张村联队和朗小联队实力相当,进入加时赛后,最后时刻,张村联队凭借一个精彩绝伦的三分球以32:30险胜朗小联队,喜获季军。
    离开张村,再望一眼年深日久的张氏宗祠,大门厚重而斑驳,透出一种光阴的穿越感。又看一看新修建的张九龄公园,气派而时尚,“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散发着新世纪清新的空气。再过一两年,张村边上不太远将建成广州最大规模的白云湖。张村将成为风光绮丽、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的最宜居住地,张村的发展会步入环保生态及产业合理化结合的最佳时机。不管昨天、今天还是明天,张村,都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张村,好一块风水宝地。也许,这就是风度宰相留给人们的风度、风采、福泽及遐想吧。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刘荒田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14
      • 积分617361
      • 经验313194
      • 文章5294
      • 注册2004-11-26
      读《走马张村见风度》,大开眼界。作者的气度,见识和行文的功力,在此可见。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96690
        • 经验23442
        • 文章1578
        • 注册2008-07-10
        谢谢这么好的介绍,学习了。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78040
          • 经验15702
          • 文章975
          • 注册2007-04-14
          通過一代名相張九齡的歷史、文化性的源遠流長,給讀者展開一幅人文景觀,這篇隨筆性的文思精神令我神遊。尤其張村現代化景觀籠罩的人文精神,真如荒田先生說,不止讓我開了眼界。想著沿現代化的風景看去的全中國,有千萬萬張家村,哪裡有像張九齡子孫後代那樣的重視文化景觀?令人思考。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6
            • 积分430470
            • 经验225261
            • 文章6326
            • 注册2007-04-12
            在广州多年,竟不知道石井张村是张九龄的后裔村,通过一心先生圆熟的文字透见张九龄后裔的兴旺发达和重视继承传统文化的作为,想必张村成为一个广州郊区旅游景点指日可待。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1650
              • 经验2863
              • 文章142
              • 注册2010-11-30
              谢谢荒田、凛子、李国参、风中秋叶诸先生垂注与鼓励!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094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