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187210
    • 经验38775
    • 文章1071
    • 注册2005-05-27
    [诗评] 一个农民诗歌里的汗水
     一个农民诗歌里的汗水
      ----------评青年农民诗人写意的乡土诗
      齐凤池
      我国十大农民诗人张凡修,2010年在国内刊物上发表诗歌作品九十多首,其发表量是相当高的,但他的付出的汗水和精力又可想而知啊。
      他的诗歌是地地道道的纯乡土诗,他的每首诗都接近泥土的深处和本质,在那些土的掉诗的精彩里,每个汉字都有凡修在几十年修炼中流淌出的汗水和盐花。在他大量的诗歌作品中,给我的记忆留下最深刻的是【母亲的棉花】和【母亲的胃】。他在【母亲的棉花】中这样写道,棉花的话,只说给母亲,一个人听/哑了一个夏天的青桃,母亲教它们开口/弯着腰,一句句打捞,晾在枝杈上/花朵一说话它就开放。一只只尝到甜头的舌头/拱着母亲的胸脯。仿佛一群撒娇的孩子/争着抢着与母亲亲昵/看着母亲在花丛中,一遍又一遍地挪动/我听见了,落进母亲手中的呢喃/是这个世界上最轻柔的。诗歌评论家张德明曾这样评价张凡修:作为一个农民诗人,张凡修自然有着极为朴质和直率的性情,他的诗歌可以看作是其内在性情的语言外化。诗歌没有花哨的词汇,没有雕琢的匠气,不矫情,不做作,完全顺着心灵的真实情貌直观地录写,自由自在地将自我对土地的记忆与思考、对农民兄弟的理解与挚爱袒露出来,他的有些诗,即便写得稍显简单,即便在用词和组句上略显笨拙,但无不是诗人最本真的心灵样态的毕现。评论家对凡修的理解和认识是透彻的,甚至连诗人脉管里流淌的血液都是五十年代饥馑的风声。
      凡修在【母亲的胃】里,写出了自己深刻的体会,他的体会是刻骨铭心的,别人是无法感受到的。后半生。母亲的胃一直空着/一九六一年,母亲吃得太饱/那年的母亲给公社大食堂推磨/囫囵下许多生粮/不嚼。只暂时存在胃里/回家后用筷子捅进喉咙/一口,一口,再吐出来/未消化的粮食喂饱了奶奶,爷爷/也喂饱了爸爸和我/……熬过三年。后来习惯成自然/只要看一眼装过米饭的空碗/她就会将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前年,母亲离我而去/没带走一粒粮食。出生在五十年代的人,对那段岁月的感悟比胃里装满阳光还饥饿。如果我们都能把自己体会最深的,记忆最深刻的事情写出来,是让人读了肯定是啜泣呜咽的好诗。
      上面我举的这个例子,主要是呈现给年轻的农民诗人写意目睹的。因为写意有着和凡修一样的经历和深刻的生活体验。与其说是生活给予了写意很多的酸甜苦辣,不如说是岁月给予了他丰厚的经验和阅历财富。
      写意我是最近知道的,他是乐亭县一个地地道道纯农民诗人,前几天在网上我和他说了几句话。后来,在新年诗歌朗诵会上草率地见了他一面。见面是仓促短暂的,我没有来得及详细询问他创作的情况,饭后就各奔东西了。但对写意只是有了客观的了解。
      回来后,我在他的博客上认真仔细地读了他的作品,我对他的乡土诗有了些感悟同时,从他一些短小的诗歌里读出了他劳作和耕耘的艰辛汗水。因此,我借凡修为引子对写意的诗歌说点什么。
      写意的小诗【鸟和玉米】里,有鸟破空的声音穿过。金色的稻浪/很深。童年的足迹很浅/他想起,父亲把他安顿在台田沟里,让他监视/刚刚站好队的粘网/两小时后,镰刀停下来。一大片浪花被撂倒/在左边,在身后/老玉米叶,火柴,炊烟。我的眼睛/彻底被火堆套牢。青玉米/鸟的皮肤。诗里写了很多平常司空见惯的农业有关的事情。对于这些我一点不陌生。他在一旁等待粘鸟,父亲在收割。我曾经在农村下乡过,对于农事很了解。农事是一件总也干不完又循环的事物。今年这样干,明年接着还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延续。土地老了,岁月老了,农事总是新的。就像种子开春撒下去,秋后收成。明年还是这样。金色稻浪,枯黄的玉米叶子,粘鸟的网,镰刀,火柴,炊烟,小鸟等事物,像很丰富的童话故事。同时,追忆美好的过去。因此,我曾说过,诗人就是人类仅存的最后一批心里装满童话的人。
      当杏儿还没熟,春风就老了/篱笆墙很结实,挡住很多/青色的诱惑/土坯房子,很安静/杏儿泛黄的时候,篱笆墙也老了/每天都有几根肋骨折断/这时候,土坯房子开始生病/咳得厉害。【杏】这首诗写的虽然简单明朗,类似白描,但诗里有痛疼的东西。让我想到一个家很陈旧,篱笆墙每天都有肋骨折断,土坯房病了,咳得很厉害。诗人告知我们的现实,农民的日子不是揭不开锅的表现,他只是通过简单的院落描绘,就让我一目了然了。诗人的观察是深刻的,表现的角度也是新颖独特的,诗歌里不仅有辛酸还有汗水和眼泪,只有细心读才能感悟到这一点。
      【柳条儿】写出了童年的生活画面,但也写出了令人疼痛的诗句。尽管稚嫩,但童心是真挚的。柳条儿很软,软过了春风/软过了四月蠢蠢的心事。我用小刀儿/剥取她的一截袄袖,吹奏一段/没人听懂的长短句/却忘了她白嫩的臂膀,从此无人照顾。我很欣赏最后的两句,里面呈现出诗人的怜悯和细小事的关怀大爱。
      【丧事】是乡村最古老的风俗,诗人抓住这一现象,把细节写的很生动。该来的,都来了/雪,感冒,以及亲朋好友/不该来的,也来了。院子很窄/高粱秫秸编织的篱笆墙不得不后退/它的兄弟们粉墨登场/那些一字排开的花花绿绿,开的正艳/一些悲伤从眼睛和鼻孔溢出/一块黄土被捣碎,又/重新码好。
      【守灵】子夜,它们都已睡去/风,以及树梢/我的眼睛密不透风/被泪水遮住了。只允许香火和蜡烛自由出入。一两声猫叫/被赶出很远/我很知足。有这么一个安静的夜让我陪着母亲/让我有时间把这些分行的创伤,在天亮之前理出头绪/被灵柩束缚的公鸡唤醒了一个新的旅程。我回望/夜里,蜡烛流了许多泪。香台上/插满胡须。守灵是痛苦的,也是生者对故人最后一次陪伴。这时人的思绪线头捋的很清。甚至不明白的事情似乎一夜就什么都明白了。
      今天,读了写意这些沾满汗水和泥土的文字,使我重新领悟到了农民的劳作艰辛,仿佛又使我回到了下乡的日子。在写意其他的乡土诗里,有一股扑面而来的素朴诗意和真纯的情怀。我国的乡土诗人,就是一群深深扎根在大地之上的碧绿庄稼,他的文字就好比饱满的种子埋在黝黑肥沃的土地里。在经过阳光雨露的滋养后,逐渐丰满诗人真善美的艺术光芒。
      我知道写意每天要在土地上耕耘、劳作,抽出时间和精力写诗。他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乡亲以及他们辛苦而忙碌的生活,有着异常深刻的感知认知,这些体会和认知,最终都凝结为感人的诗行,呈现给人们。
      当我阅读他的诗歌时,感受到诗人基于对土地和农民的熟悉、了解而将诗情生发的触角伸向平凡而朴实的农事生活中,可以说,他的诗歌显露着泥土的本色,也是一个对土地谙熟的中国普通劳动者对未来生活充满人希冀的抒怀与歌吟。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187210
      • 经验38775
      • 文章1071
      • 注册2005-05-27
      [QUOTE][b]下面引用由[u]齐凤池[/u]发表的内容:[/b]

       一个农民诗歌里的汗水
        ----------评青年农民诗人写意的乡土诗
        齐凤池
        我国十大农民诗人张凡修,2010年在国内刊物上发表诗歌作品九十多首,其发表量是相当高的,但他的付出的汗...[/QUOTE]
      [em23]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406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