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积分60910
    • 经验18446
    • 文章1002
    • 注册2010-05-30
    转帖:郑玲老师的散文《野刺莲》
                                      野刺莲

        一种有刺的野生植物做过我的荆冠也做过我的花冠,我的野刺莲盛开在那最富刺激的年代。当时,我处在楼梯的最下一级,右派的命运和印度的“不可接触的”贱民差不多,但是,这“死老虎”的身分使我获得了不幸中的万幸,在恐惧笼罩着城市的形势下,我仅仅被逼迫去僻远的山区。其实,这符合我的心愿,在城里,我既要躲避街邻的鄙视和猜疑的目光,也要躲避熟人和朋友的同情,这二者都会遭来横祸,连表情连呼吸都得小心谨慎,所以,我希望被斫伤的根在乡间重新扎下土壤。而我是个世俗的女人,为了充满信心地活下去,需要一种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爱,需要一个忠诚的性灵来分担彼此最亲切的思想。我爱着陈萱,对他怀着磁铁般的向往和忧伤,要么获得,要么死去,已经没有别的退路了,然而,爱是奉献,我怎能把我的流放生涯奉献给他?
        和陈萱结识于穷途末路,那时,我刚被释放出来,前路茫茫,一筹莫展,好不容易在职工夜校谋得一个临时教书的工作以维持生计,陈萱也在夜校任课。我早就听说过他的身世,四岁死了父亲,母亲守寡将他和妹妹养大,三人每餐共吃一片腐乳或一碗白菜。他的童年是在漫长的幻想和严格的自学中度过的,十岁就开始在印刷厂做学徒,用妈妈给他买蚕豆的钱去看连环画,从躲在碎纸堆里读辞典入门,自学数学,经过有关方面的考核,达到大学数学本科毕业水平,而且酷爱文学。他的事迹上过报刊,因而结识了几个新闻界的大朋友。后来,这些人落难,他请他们在城郊小店饮酒,作了一首《定风波》:
         
    楼上青旗向我招,故人相对在尘嚣,块垒胸中浇不尽,谁信,当年豪气未全消。豪气  三分还几许,细数,一分摧折一分抛。尚有一分豪气在,留待,明朝慷慨忆今朝。
     
       《定风波》的流传引起了风波,陈萱背上了“同情右派”的罪名,被迫“自动”离职,来到夜校教高等数学。每次下课后,他总是和我一道走,海阔天空,什么都说,我倾听他的谈话,犹如倾听自己的思想,我觉得再没有另一个人的气质比他和我更相近的了,年龄上的差别和其他的一切关系也就随之隐没了。他虽然比我年轻,但他那种含蓄的智慧和幽默,使他显得比我成熟;他家境清贫,老穿一套洗旧了的中山装和一双布鞋,却在英俊的眉宇间流露出一种不自觉的高贵。而我清瘦憔悴,目光沉重,偶尔闪过的微笑也像是从忧郁中落出的半星火花。也许,苦难的经历也如胜利的芳香一样具有吸引力吧,陈萱总是带着我绕那些弯弯曲曲的小巷,以便延长谈话的时间。他说他听说过我从四川逃到湘南参加游击队的故事,后来又怎样为诗而蒙难,还晓得我醉心于乔治·桑和雨果,以及从前在周末晚会上穿过什么样的裙子。他不相信一座熄火山的完全冷却,认为我对生活仍然满怀热望。我听着他,暗自庆幸,这个人就是我多年来寻求的知己。但我审视着自己的感情,是不是因为孤独因为生活的谬误百出而恋爱呢?万一盲目地打开了爱情的门,友谊就会从窗口跑掉。我保持着一步远的距离,边走边谈,各人手中提着一个装教案和学员作业的包包。
        从此,我们越过一步的距离,依然走在那些弯弯曲曲的小路上,我系着一张晚霞色的披巾,每当自己感到夜凉露冷之时,便解下来围住他的颈项。一首诗在我心底荡漾,二十五年之后才写出来发表。
     
          假如火山爆发
     
          这座城市
          是在我们相逢之日诞生的
          是我们走成了美丽的街道
          看蓝了江水
          造一个天空
          伸向高远
     
          假若城外的火山
          突然爆发
          两千年后
          我们依然这样手挽着手
          从废墟中走出来
          在月光下穿城而过
          我依然用我的这张披巾
          为你遮住深夜的寒露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总是这样走着谈话,现时年轻人所享受的影剧院、音乐舞厅,我们当时是不敢企望的。有一次,到一家小店去吃面,他郑重地把两人的提包叠在一起。自言自语地说:“哪一天我把这两个包包都提回家里去就好了!”这句话使我感到再一次诞生。“家”,这人间最温馨的字眼,明亮如雪原上的一树红梅。
    不久,我面临流放的厄运,更需要一个家了,爱的雄心使陈萱坚定无比,他要与我同往,他要给我一个家。但是,我痛切地感到这样做不行,他的牺牲太大了,还有他母亲的孤独和眼泪我又将怎样承受?这拥抱幸福之前的精神重压使我差点崩溃,我神思恍惚地试着与他诀别。
        那夜,我们相约于城郊,乌云森森,月在天外,成群的流萤明明灭灭,绕着我们飞旋,像一支不可见的手从废墟的灰烬中煽起的漫天星火,造成一种又魔幻又凄凉的气氛,使我们怎么也走不出这座愁城,便在一处坐下,以为坐在桥头。桥是连接的象征,也是分离的阳关,我如痴如醉,不知道说了些什么诀别的话。异日,我发现象牙发夹丢了,它是远在四川的妈妈给的唯一的念物,又约陈萱同去寻找,结果在一座荒冢的草丛中找到了,原来当时我们是坐在一个非人间的幽处。我更为疑惧,觉得兆头不好。陈萱则为此写了一首诗(可惜原稿后来烧毁了,爱情毕竟只是两人之间的秘密),意思是对我说那坟墓中埋葬着一对被拆散的恋人,饮恨终生,死后才得相聚。你今天为什么要屈从于人们的偏见,为什么要看重不正当的毁誉?为什么不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你为什么理解了却不敢接受?你有力量使我幸福,为什么不把幸福给我,却去帮助世俗的偏见扼杀你所爱的人的意志,为一个抽象的观念轻易地把幸福毁灭?
        这一连串的为什么,如一股湍流,冲击着我的灵魂,提升了我的精神,使我的痛苦辉煌。我记起了尤金·奥尼尔的话:“过去和未来都只是奇异的插曲,只有现在才是人生。”我必需把握现在,寻找与相爱的人结合的机缘。如果我放弃了与命运的斗争,时过境迁,将来就只有徒然的后悔,徒然的渴望了。于是,我同意他申请下乡。他的某些亲戚和某些同事猜到了他急于下乡的秘密,有的瞠目结舌,有的勃然大怒,甚至断交,认为他和一个女右派结婚实在有辱亲朋,何况还要下乡去自寻毁灭。而他的母亲千愁万绪,忍隐着揪心的痛苦。她是个幻想型的慈爱的旧式女性,怀疑我是个女巫,把他儿子踩在雪地上的足印刮下来缝在内衣上,让他跟着我走(后来,我们一家团聚时,她笑着说自己的疑虑,我犹为她当时的忧伤心疼不已)。
        我们分头下乡,然后在乡下会合,正逢省会的一位精明干练的富有人情味的区长下乡视察,了解到我们的情况,慨然成全,但必需搬到深山的最深处。他在便条上写下“指令”:“搬家之日,便是结婚之时。”我们感恩不尽,挑着简陋的衣物和沉重的书籍,到小镇上领了结婚证书,走几十里崎岖的包谷路去找我们的家。
        那是一座年久失修的谷仓,在村尾。楼上楼下空荡荡地,只有老鼠出没和蜘蛛张网。墙壁很高,墙上有炮眼,早些年山民械斗或与土匪火拚的时刻,那些炮眼冒过硝烟,染过鲜血。指定给我们的床,对着一扇小木窗,窗外杂木丛生,连接着树林森森的后山,听得见野兽的咆啸或叹息,听说还有眼镜蛇作祟。不知怎的,我们一点也不毛骨悚然,反而有一种归宿感,放下担子就开始打扫新房,背着整个世界举行我们的婚礼。
        没有红烛,没有酒,甚至无钱买一束丝线,但是,我们找到了比常规的喜庆之物更为喜庆的东西。此时正值早春,迎着料峭的春寒,有种野生植物的叶子长得真快,宛若无数绿色的蝴蝶一下子飞来停在满是尖刺的枝条上,叶簇中间托着一朵朵繁花,润泽的白,贞洁的白,散发出莲荷的清香。也许是陈萱从它闻到生命最美妙的跃动吧,冒着风雨采了一丛插在瓶子里,誉为“野刺莲”。没有桌子,他搬来一个大树桩,在上面安放一块平整的白石,我把花搁在上面,这就是白石为盟,鲜花为证了。
        那一夜,雨停了,山泉流泻,谷底是苦的,浪花是甜的,野刺莲在月色和清风中摇曳,如浪花。
        从此,每年的结婚纪念日,陈萱都去采一丛野刺莲。质朴的山民是以人们的行为来判断敌友的,虽然我们也挨过斗,游过街,但是也和他们一起流过汗,受过苦,晚上还教他们认字,给他们包扎伤口。相处久了,有些伯爷伯娘和嫂子们便来串门,看见我们对野刺莲的虔诚,问供奉的是什么神,陈萱回答说“爱神”。山民并没有听说过爱神,但在他们那里花有花神,树有树精,水有水仙,反正是神,于是相信了,传开了,说岩上的刺藤花是城里人的菩萨,不准牛羊去践踏。
        今年春天,在我们的银婚纪念日,陈萱送我一串莹白的小珍珠,以代替野刺莲。我们早已返回城市,这里生长野刺莲的郊原逐渐为一栋栋的新楼所覆盖,很难找到了,但它开在我们心中,永远和我们神交。
                                                            1990年2月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积分60910
      • 经验18446
      • 文章1002
      • 注册2010-05-30
      只有高尚的人才有高尚的爱。它是黑夜中两颗相伴的小星,蔑视风雪的两座并肩的山峰。如此平凡执著甜蜜悲怆圣洁而又庄严的爱!我想说,它应载入《爱情辞典》而无愧。特别在物化世界的今天,人们在悲叹爱情死了的时候,《野刺莲》更是一部现代传奇,一束灵魂艳丽的火光,足以安慰,启迪芸芸众生。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78040
        • 经验15702
        • 文章975
        • 注册2007-04-14
        初讀鄭玲先生的文字。我下載了。我想應該把兩日前讀江南先生評論詩人鄭玲的隨感貼上美華,也算是對梅瓶小姐和鄭玲先生的致敬吧。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刘荒田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14
          • 积分617361
          • 经验313194
          • 文章5294
          • 注册2004-11-26
          感谢梅瓶贴出郑玲老师的散文《野刺莲》,我读此文无数遍,流泪无数次。
          人间的爱情,诗情与命运的相搏,尽在这里。
          此文收入《灯光是门》,这一散文集曾获秦牧散文奖。我和他们夫妇的友谊,开始于读这本旷世之书。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刘荒田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14
            • 积分617361
            • 经验313194
            • 文章5294
            • 注册2004-11-26
            国参先生:期待你的评论。你去年评论陈善壎散文的长文,予我的印象十分深刻。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96690
              • 经验23442
              • 文章1578
              • 注册2008-07-10
              这是我第一次读郑玲女士的文章,震撼之至!
              这样的爱情故事在如今已经只能堪称为古迹了。对这样的爱情人们只能像崇拜神一样去膜拜,而难以再找到了。
              向陈萱这样的男人致敬,这比那“山楂树之恋”的故事感人一千倍!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2420
                • 经验6719
                • 文章566
                • 注册2007-07-16
                “野刺莲”见证了特殊时期特殊人物的爱情。那些漂亮的玫瑰和娇艳的牡丹,在她面前,不知要逊色多少倍!

                道通天地有形外
                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
                男儿到此是豪雄
                http://blog.sina.com.cn/lydst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6
                  • 积分447770
                  • 经验69108
                  • 文章8085
                  • 注册2009-05-28
                  我读罢不禁肃然起敬。
                  邓治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
                  又要懂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
                  ——山西乔家大院联
                  蕭振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野刺莲”,感天地、泣鬼神的恋爱诗篇!
                      她是我的荆冠也做过我的花冠;她是城里人的菩萨,从此乡亲乡里不准牛羊去践踏。
                      她开在我们心中,永远和我们神交。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1870
                        • 经验3900
                        • 文章179
                        • 注册2010-05-21
                        野刺莲,点缀地狱的风花雪月,流放心魂的帆影梦鸢。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562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