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转帖](爱情推理小说) 双连埤之恋

    [COLOR=red]这是我一个朋友已出版的短篇小说, 已征得他的同意转载分享[/COLOR]


    双连埤之恋    文: 天勇

    (一)

    乘坐早上七时二十五分自台北开出『自强』号列车到宜兰市的车程需一小时三十九分, 沿线的龟山岛, 北关海岸, 兰阳平原, 无一不妩媚如画., 美不胜收.
    这时, 列车窗外无际汪洋上泛起的千万鳞光正蔟拥起一轮冉冉东升的旭日..
    我却只是漠然地望着.
    列车上乘客不多, 我选择了一个逆行车方向的座位. 随着「自强号」向前的飞驰, 景物不断往列车的尾卡的方向高速逃奔, 多年的时光就像在被一一反吐.
    不经不觉, 离开宜兰已十八年了, 中间就两年前回去走了一趟.
    离开的时候, 我只是一个十六岁的黄毛丫头.
    十八年前, 我离开了宜兰县的下坝村, 走到了台北, 接着走遍了世界.
    我终于看到了孩童时梦想的宇宙.
    可是, 直到两年前, 我才发现我对这人们的内心世界是几近一无所知.
    我没有认清它的美丽, 更没有洞悉它的卑鄙和邪恶.
    所有事业上的成功, 都无法补偿这个永藏心底的遗憾.

    我把目光从窗外收了回来.
    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个年约十六, 七的女孩, 瓜子口脸, 清彻的双眸衬配着高挺的鼻梁. 绝对是一个美人胚子.
    少女正埋首于一本放在膝上的诗集.
    即使没有看到封面, 我已知道是刚出版的『林栋华诗选集』, 自从上月出版以来, 一纸风行, 全台湾趋之若鹜, 更赢尽了数不清年轻女性读者的眼泪. 无不认为如能像诗人妻子秋子由始至终受到才华横逸的丈夫这样深爱就可算不枉此生.
    诗集中选取的篇章词藻优美, 字里行间更流露著作者一生对爱情的执着, 令人一读三叹, 据闻更有少女阅后因太受感动而试图自杀的. 可见它的震撼力量.
    诗集广受欢迎, 除了诗本身写得好之外, 诗人悲剧性的一生亦为他的作品添上了凄美的色彩

    由台湾文坛翘楚丁兆江执笔的作者生平简介如是说:
     
        林栋华, 原名林栋华, 民国五十五年出生于宜兰县下坝村. 自少热爱诗作.
        民国八十四年与青梅竹马的日裔妻子横山秋子结缡, 夫妇鹣鲽情深, 多年
        来形影不离. 婚后第二年, 首部诗集『暗慕』横空出世, 内容描述诗人对妻
        子多年来深藏于心底的慕情. 文情并茂, 诗坛震动.  翌年发表「山居
        集」 之后螫居宜兰, 深居简出, 悉心照顾身体一直欠隹的妻子.  

        民国九十年, 应妻子的请求, 作双连埤之旅, 此时林夫人病情已开始恶化.
        夫妇二人可能亦预知相伴之日无多. 诗人将旅途中所见所想尽入诗集  
        『双连埤之恋』九首中, 并于当年十月发表, 再一次掀起热潮, 洛阳纸贵. 惜
         翌年妻子已病至沉苛. 诗人不忍妻子黄泉无伴, 竟于住所中双双开瓦斯殉
         情, 遗下『别矣, 萤』一首压轴之章. 诗中写尽前夜两人于窗前最后一次观
         赏夏日夜空流萤飞舞之景, 阅者动容.

         诗人去世时仅三十六岁, 天妒英材, 令人握腕…

    这两年来, 由台湾各地跑到宜兰县中诗人夫妇生前居住的下坝村, 及因诗集而声名鹊起的双连埤作文学朝圣者络绎不绝. 多来来沉寂的荒山竟因此而热闹起来. 这都是拜这段惊天地, 泣鬼神的生死恋所赐.
    只有我知道这一切都不是事实.
    诗人并非双双殉情离世.
    而我正是杀人的凶手.


    (二)

    和林栋华青梅竹马的其实不单只秋子一人.
    我们三人同是在下坝村出生的. 秋子和我同年, 林栋华比我们长两岁.
    二零零一年(即民国九十年)那次林氏夫妇双连埤之旅亦不是他们首次到那个地方.
    早在二十二年前, 当秋子和我仍未满十岁的时候, 我们三人就在那片广阔幽郁的湿地留下我们的脚印.
    那是一个万里无云的五月天.
    秋子和我梳上了孖辫子, 分别穿着淡绿和天蓝的格子连身裙, 林栋华则是白背芯短波裤. 三个人无扣无束的躺卧在经历雨水洗礼的软软草毯上, 秋子躺在我们的中间..
    柔风吹来令人微呛的山黄栀的花香. 下午的阳光使我们渐渐合上了眼帘, 传入耳中的是沼泽中多管闲事的蛙儿噪叫声.

        暖风轻抹刚出浴的草苗
        却惊动了少年的梦

    「双连埤之恋」中所描写的诗句就是描写怀勉当年的情景吧.
    那时候, 林栋华就已渴望成为名动天下的诗人.
    『蔚蓝的天穹下是….』他一时接不下来.
    秋子和我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了.
    『要加紧努力啊, 栋华君.』我半带嘲弄说.
    虽然他比我们年长, 可是, 我们对他仍是用平辈的称谓.
    初试啼声的诗人被我们戏弄得满脸通红.

    『唏, 看看我们的青蛙王子, 就气炸了. 秋子快吻他一口啊. 说不定立刻变成一个满口情话的真正王子呢.』
    『唐卓萤, 你…』
    看来, 他是真的有点动气了. 我可不怕他. 可是善良的秋子双眼中却露出不忍心再伤害他的眼神.
    『栋华君, 对不起. 我们是说说笑吧. 有一天, 栋华君一定会写很出色的诗的.』躺在中央的秋子竟擅自代表我们用日语向他道歉. 秋子是懂中国语的, 可是遇到要表达细腻思想时, 就会用日语.
    一向以来, 秋子对他是蛮不错的.
    我纳闷中双手抱胸把头转到另一方.
    『卓萤君也有自己的梦想吗?』秋子看到我不开心, 连忙把注意力拉回我的身上.
    『我吗? 我要成为一个画家…』
    『哈哈, 原来我们这儿出了个女毕加索.』这次可给姓林的反唇相讥了.
    『你…! 秋子, 我们不要理他!』
    林栋华和我狠狠的瞪了对方一眼, 各自把脸转过去了.
    过了很久, 林栋华才问: 『秋子有什么梦想?』
    秋子没有回答. 我偷偷的望向陷入沉思中的她. 发觉秋子清澈如水的双眸正泛着淡淡的哀愁, 那张本已缺乏血色的脸这时更显得苍白了 也许正因如此, 本来就天生丽质的秋子散发着一种奇特的, 令人打从心底产生怜惜的美.  我身不由己的屏着了呼吸, 彷佛最微弱的声音都可能把这美态粉碎似的.
    秋子自小身体就十分羸弱, 三朝两天就染病. 即使路稍走多了一点, 也就会急遽的喘气, 村里的人就有不少背后说这孩子长不大. 能活到今天已是一个奇迹了. 加上母亲和她遭日藉生父抛弃后改嫁, 后父亦对她是百般冷漠, 在这情况下谈成长后的宏远理想恐怕是种奢侈吧.
    『怎么了? 秋子回答我的问题啊.』
    我正要向这没心肝的林栋华发作. 秋子却开口了: 『我只希望能和所爱的人平淡的渡过这一生.』
    『这不太可惜了吗? 外面是个怎样的世界, 我们也希望看清楚吧.』
    『那就拜托卓萤君代替我多看一眼了.』秋子的嘴角勾起了一丝凄然的微笑.
    突然间, 我觉得像有什么咽喉被什么哽塞着, 我不想她看到我的窘态, 连忙把视线移开了.
    『栋华君也要看遍这世界吗?』我听到秋子问.
    『不, 我会留下陪伴秋子.』
    『谢谢你, 栋华君.』
    我一直没有把头转回去. 因为我不想他们看到我眼眶中的泪水.

        与君连袂
        诉说生平梦
        浮生草
        在初夏偷听我们的啜泣

    在那个万里无云的五月天, 我们静俏俏的在双连埤放下我们的童年.

    (三)

    双连埤是一幅方圆十八公顷的天然湿地. 原有大小两潭的湖水,当地人称为上下埤,因为两埤相通,因而得名, 当年台湾仍未出现「经济奇迹」, 大自然尚未受无情的破坏 这地是如此生趣盎然的. 每年三月, 人们可以听到岸草丛中白腹秧鸡以略带凄凉的嗓子鸣啼, 在一些日子, 或者可看到栗小鹭隐约在芦苇间出没, 到了五月, 双连埤就可真热闹起来了: 水社柳, 紫牛金, 长梗满天星, 水丁香, 遍野怒放, 再加上了环绕姊妹湖的群山的郁郁苍翠的林木, 以及翩翔其间数不清品种的彩蝶, 生性害羞, 点水即逃的蜻蜓和大小禽鸟, 把整个双连埤幻化成充满野趣的蓬莱仙境.    

    『双连埤之恋』中的九首绝作, 是以红紫山为起点, 沿着湿地周边顺时钟方向行走的九个景点取材而写成. 由于诗韵选取特别, 九首诗是紧紧连扣的, 要一口气由始至终的诵读才可以真正感受到作者优美凄迷的诗境. 感觉就有如和诗人连袂, 在日出日落间漫步于水社柳之旁, 望向那被幽郁青葱的丝叶狸藻浸染的湖面, 体验那一股人生如朝露的感触震撼.

    诗集由一首只有四行的短诗开始.

        这个五月的日子
        长尾伯劳终于话别
        剩下孤独的紫红山和绝望
        满天星永恒的泪
       
       
    跟随的两首八行短诗把诗人的悲怆心情活现于纸上.

       幽绿的湖水
       透着我即将遗骨的冰冷…

       野坟前的石龙尾草
       向迟来的友人挥手诀别…

    当我每次读到这段的时候, 泪水每每夺眶而出. 这不是在说我么? 内疚和遗憾将永远陪伴我这一生. 假使我能早一点读到这首诗, 后来的结果可能不一样吧.
    「双连埤之恋」发表时, 我却身处意大利的翡冷翠, 在达文西和米盖朗基罗的迷惑下我错过了看到这最为重要的诗集的机会.

    林栋华的诗一直到『暗慕』发表后才一呜惊人. 可是「暗慕」虽然备受好评, 中间却仍有不少未成熟的瑕疵, 而且人们认为它发表时是他终于可娶得一生暗恋的秋子之后, 那一份多年埋藏于心底刻骨铭心的苦涩感情已得到补偿, 震撼力就打了折扣.  之后的『山居集』平平无奇, 看过的人都摇首说林栋华婚后生活美满, 创作的原动力反而减弱了. 丁兆江在介绍中只淡淡一句带过, 是基于厚道. 一般评论家则认为林栋华已江郎才尽, 从此会在诗坛淡出. 直至『双连埤之恋』面世, 他们才刮目相看, 大叫跌尽眼镜. 赞誉之辞又再次充塞每一个诗评专栏.

    短诗之后, 接着的一首用了较长的篇幅去描述难忘的生活片断:

       我的手抚弄的秀发
       乌亮有如夜空中的星光
       我的心在战抖
       只怕倾注的深情有如投入永恒的黑洞…

    在很多的诗评中, 都觉得这数行是整篇之中较失色的一段, 特别是第二行中形容黑发丽亮的星光, 是太过俗套了.

    我到后来知悉这句诗背后的秘密时, 才明白人性的冷酷阴险.

    诗人很快回复水平. 接着的两阙长诗又显出灵动的光华.

    「双连埤之恋」最后以三首短诗压卷, 前后呼应, 一气呵成. 令人阅后荡气回肠, 同声一哭, 在出版之后, 林栋华的名字有如被供奉在白玉柱上的神祇, 人们引项以待他下一部诗集的面世. 可是不到一年, 他就被发现和妻子在家中以瓦斯自杀.  短短的三十六载人生, 就有如彗星般划过夏夜长空后永远消失, 只遗下两本极出色的诗集, 以及那一首名叫『别矣..萤』的绝命诗.


    (四)

    根据下坝村派出所的记录. 林氏夫妇殉情事件是发生在五月二十日的晚上.
    在此前两天, 从县城请来的大夫已劝林栋华作好最坏的心理准备. 并提议把秋子送进县医院方便照顾. 对此, 丈夫林栋华坚决拒绝. 事实上, 这么多年来, 秋子都由丈夫单独照料, 到这生死关头, 自然不会假手于人.
    五月十九日. 村中小童看见林栋华在小屋的阳台焚烧一些纸张, 当时没有人为意. 后来才想到林栋华在那时应已萌死意, 才把多年来的诗稿烧毁.
    五月二十日夜半, 小屋传出一些类似杂物翻侧的声响, 不久后又回复平静. 到了天亮后送鲜奶的上门嗅到了瓦斯气味才察觉出事.
    警员破门入屋, 发觉林氏夫妇已死亡. 由于桌上有遗书. 说明身为丈夫的林栋华不忍妻子单独上路而自愿殉情, 旁边尚有那首名为『别矣, 萤』的绝命诗. 因此认为没有可疑之处.
    唯一的是林栋华是一身衣履齐整的躺卧床上僵毙, 妻子秋子却伏尸在虚掩的木门旁边. 在秋子的身旁有另一封她亲笔的遗书, 上面写着: 『让我独自在池塘之畔长眠.』几个字.
    这曾惹起了不少的猜测, 为什么林栋华会和妻子死在不同的位置, 最后大家都得了同一结论: 妻子的死亡时间是比林栋华较迟, 原因是妻子是靠药物维持生命的, 这反而推延了吸入瓦斯的速度. 当妻子发觉丈夫已在身旁中毒, 当下就不顾自身的危险, 扯脱药针而奋力攀爬到房门希望可以求救去挽回丈夫一命. 这种在千钧一发而爆发出来的生命力, 就正是伟大爱情的力量. 至于为什么妻子坚持要独自安葬于池塘之畔而不是和丈夫合葬, 大家都不得其解, 不过都认为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大有可能是该处是她渡过孩童时代的地方, 因而引发特别的情意结也说不定.
    我直觉上却认为事件不似表象的单纯.
    第一个引起我疑点的是那首绝命诗.

        在晨星踏上天阶的一刻
        别矣 萤
        这是离别的开始, 初恋的终结
        在这一刻, 牵着我的手
        我们的曈仁望着群萤飞舞的夜空, 拥抱至永恒.
       


    (五)

    我是在民国七十五年离开下坝村的. 当时我十六岁.
    醉心成为画家的我在念高中时因一幅美术课的习作得到了名画家徐杰的赏识. 他深感这穷乡僻壤的环境只会让我的才华被糟塌. 于是, 以赞助人的方式保送我上台北美专. 离开出生地的故乡是令人难过的, 可是, 我自己也不甘心就这样藉藉无名的虚渡一生. 我就接受了他的援助 别离了居住了十多年的村子. 我想台北和宜兰也不是天渥海角, 要回来也不应太困难. 谁料世事无常, 一别就是十数寒暑.
    在离开的前夕. 秋子和我一同坐在池塘之畔. 因为都怀着离愁别绪, 彼此都没有发声. 那是一个很美丽的晚上, 夜凉如水, 天上只有一,两孤星., 正因如此, 我们反而看到那昏黑的夜空中盈千上百的萤火虫在池塘水面之上回旋飞舞.
    『多美丽啊.』我们不禁一起赞叹起来.
    这时, 一阵夜风把我的头发吹乱了.
    秋子连忙在怀中抽出了黄扬木制的梳子, 温柔地替我把乱了的发丝梳理.
    『卓萤君, 他们说萤火虫是腐草变的, 只有近野坟的地方才会看到. 』秋子一面替我梳理一面说.
    『嗯, 秋子怕吗?』
    她摇摇头 : 『有卓萤君陪伴, 秋子不会怕.』
    我望向她那永远苍白的脸, 竟感到一阵心痛: 『可是卓萤明天就要离去了.』
    秋子垂下头, 良久, 才说: 『不, 在秋子的心中, 卓萤君和秋子永远都在一起.』
    我当时已差不多不能再忍着泪水. 可是, 生性倔强的我终于把激动压抑下去了.
    我说: 『卓萤离开后, 秋子要保重身体啊. 我想栋华君会照顾秋子的.』
    秋子望向满天的流萤, 悲哀的摇着头 : 『秋子喜欢的不是栋华.』
    我呆了半响, 实时没法明白她的含意.
    她把头转了过来, 说:『秋子喜欢的是卓萤君.』
    我呆若木鸡, 被她双手拥抱入怀, 完全不知所措.
    那感觉很特别, 我很想把她推开, 可是又不忍心这样做, 秋子柔软的身体贴到我的胸臆上, 隔着夏天的日式浴衣, 我彷佛感到她每一下心跳声…
    『在这一刻, 牵着我的手. 我们的曈仁望着群萤飞舞的夜空, 拥抱至永恒.』秋子在我耳畔喃喃念着.

    (六)
    林栋华不可能知道秋子那夜在我耳畔说的话!
    我看到那首绝命诗的一刻内心升起了一股疑团..
    可是, 细心想一下, 这也不一定是不合乎情理的事.
    秋子是二十五岁时下嫁林栋华的. 前一年, 后父和母亲在一场火灾中遇难, 秋子仅以身免. 到此, 她已是无依无靠. 而我却\亦一别多年, 在外是漂泊无定的生活, 台北,香港, 东京, 巴黎, 纽约, 意大利… 随着每一个画展我的知名度增加了, 跟着是更频繁的行程表. 秋子最初数年仍有和我书信联络, 后来渐渐稀少了. 最后几乎断绝了音讯. 她与林栋华的婚讯我也是间接知道的. 当时心里有一份失落的感觉.
    『秋子喜欢的不是栋华.』那一夜秋子曾对我说.
    但那是多年前的事了. 可能秋子后来改变了对林栋华的感觉, 又或者他的至诚终于打动了她的芳心. 婚后, 秋子也许会对丈夫说过当夜发生的事. 即使不是这样, 也有可能对丈夫说同样的话吧. 林栋华把妻子的情话写入绝命诗中亦不是特别值得惊讶的事.
    秋子婚后仍有来过两,三封信, 信中言词却是拘紧了, 像有太多难言之隐.
    我本想回去一趟, 可是确实抽不出时间, 加上母亲已接到台北, 更缺乏动力驱使我回下坝村.
    林栋华出版『暗慕』时使人送了我一本. 他的诗终于面世了, 而且一举成名. 也许这是他要藉此向我炫耀他的成就吧. 不过我也替他高兴. 心里更为秋子高兴.
    之后, 我错过了『双连埤之恋』, 到我看到那诗集时亦同时接到他们的死讯.

     
    (七)

    我终于回到下坝村参加秋子的丧礼.
    离开了这么多年了, 这山村却一直抗拒着时代的迁移, 拚力把旧日的一切封存在薄薄的云雾当中似的. 一条由鹅卵石铺成的曲径贯穿由数十破旧的村屋, 只有零星的一, 两小店贩卖着选择不多的日用物品, 孤伶伶的书室摆放着早已发黄的书刊…
    村中的年青人大多已跑到台北的灯红酒绿, 剩下的人脸上多是满脸刻上了岁月沧桑的老人家.
    林栋华的家人不多, 仅有的都是远房的年长亲戚, 秋子更是举目无亲.
    在丧礼的前一天, 我到过了他们居住的小屋凭吊. 那小屋今天已成了游人如鲫的纪念馆. 当时看守的人很友善, 知道我的身份后让我进入了他们渡过最后一夜的房间.
    房间的布置十分简朴, 除了挂上了白纱蚊帐的双人床及林栋华当天伏案写下遗书的桌椅外, 就只有一排放满了各种书籍的书架.
    我坐在秋子曾病卧的睡床边沿, 用手轻触那灰白的床单. 当我想到她在那一夜拖着臝弱的身躯一步一步的爬向房门, 我感到有如千刀剐心的痛. 她这样就走了. 在弥留的一刻, 她想的会是什么?
    在寂静中, 我回想过去的一切, 泪水夺眶而出. 最后, 我实在无法再停留下去. 于是走出了房间.
    就在我正要拾步下楼的时候, 我看到了另一条引向上层阳台的梯级.
    林栋华在殉情前的一天在上面把他的诗稿焚毁…
    迷迷糊糊中我拾步向上.

    阳台上竟仍放着用来焚稿的金属盘子.
    就在这里, 一代诗人的结晶化作缕缕轻烟..
    这里已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了.
    我正要转身离开, 突然一件物体吸引着我的注意.
    在墙的另一方, 在一个不起眼的罅隙中, 我看到了一张残缺的纸张.
    我一步一步的走过去.
    纸张只焚毁了少部份, 也许是当时被风从火盘中吹起而不经意的落在这角落. 我小心翼翼的把那片纸弄了出来.
    上面是秋子用日文写的…
    我细心把它翻译过来…

        手中抚弄的黑发
       乌亮有如夜空中的流萤
       我的心在战抖
       只怕倾注的深情有如投入永恒的黑洞…

    我浑身打震!
    这是秋子写的诗,和『双连埤之恋』中的那一首只有少许的改动.
    到这一刻我完全明白为什么那首诗的首二行写得如此差劲了.
    他就是怕万一我看到了「乌亮有如夜空中的流萤」这一句而有所领悟!
    虽然林栋华和我都懂日语, 可是绝没有能力用日语作诗.
    林栋华的诗都是把秋子用日文写作的诗翻译过来, 充当作自己的作品, 就除了那部平庸的「山居集」!
    一连串的答案如五雷轰顶的在我脑海中连环炸开!
    我突然想起一件事, 跟着发狂的奔到街上.
    『我那里可找到初版的「双连埤之恋」?』我把那看守吓坏了.
    『试试后巷中那间书室…』
    我没有听他说完就向那方向狂奔.
    确是有一本在那里.
    我翻开了诗集.
    「双连埤之恋」由九首诗组成, 用韵精巧, 必须一气呵成念下去才可感受作者的心境.
    换句话说, 出版的人亦不可随意把次序调动.
    九首诗中前三首是短诗.
    跟着是三首长诗,再以三首短诗压卷!
    『秋子!』我呼天大恸.
    这是秋子在绝望中发出的摩氏电码求救讯号!
    三短., 三长. 三短. S.O.S.!!!
    她将唯一的希望放在我身上. 她确信当我看到这暗码, 就有可能猜出她的含意.
    而我竟令她彻底失望了!
    就在我穿插于翡冷翠那些充满欧洲中世纪情怀的后街, 留连于满壁悬挂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不朽杰作的Uffizi画廊时, 秋子生命残灯在孤立无援中黯然熄灭…
    是我间接害死了她!
    什么鹣鲽情深, 形影不离!
    秋子多年来就是被林栋华胁持着!
    难怪她的书信都是欲言又止!
    多年来, 林栋华都检查她对外的书信!
    他的目的是秋子写的诗!
    只有她的诗才可以遮掩他所缺的才华!
    只有利用她的诗, 他才可以名留诗坛, 受人膜拜!
    婚后, 他发现了秋子用日文写的「暗慕」集, 就把它翻译了过来, 作为自己的诗出版!
    可能最初他只是想藉此成名, 以为一旦有了名气之后,无论他写什么读者都会接受.
    可是他错了!
    他的「山居集」一败涂地.!
    他失去了信心. 他更痛恨上天的不公. 他多年努力, 竟不及妻子的无心插柳!
    他看穿了妻子的善良, 懦弱的性格, 知她是狠不下心毁了自己的丈夫的.
    于是他软硬兼施的把她软禁了在一个看来与世无争的山村, 由他照顾, 施药, …
    秋子这十年的时间都是过着任人摆布的日子.难怪她不愿和他死在一张床上!

        『让我独自在池塘之畔长眠.』
       
    池塘, 属于我们那一夜的池塘!
    「暗慕」中的禁恋不是林栋华对秋子的倾慕, 而是秋子在向我倾诉.

    可是, 为什么林栋华要选择了安排与妻子殉情的布局?
    我闭上眼睛…
    我想通的一刻, 热泪流遍了一脸.
    到了秋子药石无灵的阶段, 快要死了. 他知道自此之后, 就不可能有超越「双连埤之恋」的作品面世. 他已是站在白玉石柱上的神祇. 他不可能面对神祇倒下的一天.
    在永恒的受人膜拜与平庸生命中, 他选择了放弃后者, 用自己的性命去换取一个谎言!
    这时, 他找到了秋子最珍贵地收藏起来的「别矣, 萤」…

    (八)

    我没有把林栋华的卑鄙行为揭穿.
    本性善良的秋子也不会希望我如此做.
    一切的虚名对秋子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我只希望能和所爱的人平淡的渡过这一生.』秋子说过.
    我拿起了那半页的残纸走到灵堂.
    他的家人原是决定不理会秋子的意愿而坚持夫妇合葬的,这才可以显示他们是完美的一对.
    那一页残纸加上我要把整年事公诸于世的威胁很快令他们改变主意.
    秋子终于可安息于她选择的池塘旁边.


    (九)

    我终于到了.
    经过两年 秋子的坟前长满了杂草.
    我细心的把杂草一根一根的清除, 就像当年她替我梳理头发一样.
    夜色已低沉. 山村是如此荒凉.
    可是我一点儿也不害怕.
    有秋子在我身边, 我不觉得有什么可害怕的.
    终于完成了. 我坐在坟旁, 感觉就是和她并肩而坐一样.
    在我们面前千百流萤在腾飞.
    这是一个多宁静, 美丽的晚上.
    如果秋子在生, 她一定会为我吟诵一首新作的诗.
    我不是诗人,
    我只能凭记忆念以前学过的一首杜甫给她听.

        未幸腐草出  敢近太阳飞 未足临书卷, 时能点客衣
        随风隔幔小  带雨傍林微 一月清霜重  飘零何处归

    (完)

       










       
     

    [ 这个贴子最后由小土豆在12/24/2010 3:40:47 AM编辑过 ]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78040
      • 经验15702
      • 文章975
      • 注册2007-04-14
      『未幸腐草出  敢近太阳飞 未足临书卷, 时能点客衣
          随风隔幔小  带雨傍林微 一月清霜重  飘零何处归』
      《雙連碑之戀》作者以這首詩結束小說故事,讓讀者和小說人物在連碑之戀裡留下的餘韻感歎。小說依真實的圖像(青梅竹馬之間的純樸過從進入故事),以詩人的心路歷程作為人物的鋪敘作用,故事就在真實與虛(詩化的昇華想像,我是這樣想這個「虛」的作用)遊走,給人的感覺也在這個空間遊走,因此讀者我不知不覺給詩人的心和生命歷程感動而想像和追思這座雙連碑之戀,我想不止歡喜作者這種鋪敘過程的讀者我愛聯想,作者以這樣一個虛實過程構造了他的人物,沒有詩人的情懷難做到。我也想這個雙連碑主角的「虛實世界」,最終的內外形態立於天地之間(雙連碑),小說的餘韻就讓給讀者註解吧,我想。
      小土豆如果以畫龍點睛式寫幾句導讀印象,跟讀者一塊走進雙連碑的小說境界,當是最妙的。
      我還要重讀雙連碑。下載!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谢谢国参兄欣赏, 小友知道一定很高兴.
        小土豆觉得这以倒叙法建构的故事除了扑朔迷离, 引人入胜外, 亦写得十分凄美. 作者亦隐藏得好, 未到末篇, 难以察觉『双连埤之恋』的本来性质. 而小友是男生, 却以女生心态来描述不同性取向的少女情怀又恰到好处, 确是不错的作品. 小说中的散文诗全部出自作者(有少部份由小土豆稍作修饰), 诚然如国参所言: 亦诗人也.
        希望大家喜欢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031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