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6000
    • 经验4782
    • 文章688
    • 注册2009-10-04
    随笔 对着尸体唱歌合乎礼吗 ?
                        对 着 尸 体 唱 歌 , 合 乎 礼 吗 ?

        人们都去拜祭祖先。坟场里,孝子贤孙云集,香烟四起,人来人往,更有的阵容鼎盛,什么皇冠汽车,美金欧元,豪华别墅,更甚的是,竟将所谓的“二奶”也给死者烧送。场面浩大,贤孙孝子深深跪拜,可就是没有哀号,偶尔还听到小孩的喧哗,和成人高谈阔论,难道人们都不把亲人怀记?王维曾写过一首黄雀痴的诗,大意是说,黄雀黄雀,你一口一口地把小鸟喂养,等它长大成人后,它就不翼而飞,留下空巢,使母亲对着空巢伤悲。小小的黄雀是如此,就是有九个雏儿的凤凰,也是有同样的命运。“浑帐”的罗素(Bertrand Russell),他竟然提出了这样的忠告,他叫我们要谨慎地选择祖先。他津津乐道地说,他的七十二岁的外祖母说:“她在意大利碰到一位绅士,绅士非常悲痛,是因为有二个孙儿要和他别离。”罗素的外祖母说:“我有七十多个孙子,如果我要为他们其中的一个分别而哀伤的话,我不是一辈子生活在痛苦之中。”绅士骂了她一句:“没人性”。但是“浑帐”的罗素却宁愿要这样的祖先。其实人世间就是这样离奇。人们祭祖,是个形式,骨子里的东西,各人心里自知。
        不久前子桑户死了,还未下葬,孔子让子贡帮助料理丧事,其他两个(孟子反,子琴张),一个编曲,一个弹琴,一唱一和地唱道:“哎呀,桑户啊!你已返朴归真,我们还在世上。”子贡问:“请问对着尸体唱歌,合乎礼吗?”子贡并对孔子说:“这是什么人呀!,把一切看成虚无。形体置之度外,对着尸体唱歌,泰然自若,我无法称呼他们。”孔子说:“他们是不拘泥于形迹的人。让生死循环经复,在清静无为的事业中自在逍遥,他们又怎么能够糊里糊涂地实行那么世俗的礼节,让人去饱眼福呢?”现在的人们越来越奢侈,这样的墓葬说明他们心中不是为了死者考虑,而是为了活着的人互相崇尚奢侈。把奢侈的人看得很荣耀,把节俭的人看得很鄙薄,不把方便死者作为埋葬的根本,只是把活着的人的名誉受损看作关键,这不是慈爱的双亲,孝顺的子女应有的心意,父亲虽然死了,孝顺的儿子对父亲的尊重不会有所怠慢;儿子虽然死了,慈祥的双亲对儿子的关爱不会有所松懈。埋葬的是自己痛爱、尊重的人,就想到要用他们生前所希望得到的过度的欲望作陪葬,用这种生前的奢欲来葬他们,他们又怎么会得到安息的呢?所以,孔子认为孟子反和子琴张是返朴归真,不拘形迹的圣人。孔子也希望子贡一起去追求那不拘行迹的态度。
        其实生死如昼夜,有人死了,人们也不用哭泣。普天下的人们,亲爱自己的父母。百姓为他们的亲人减除礼节,别人也不应该非议。细想想,尘外的河山,是多么清静,多么自由。在那里没有高低,不分你我,大家都逍遥地顺应自然的变化,这才是人间的仙境啊!
    黄竟生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3
      • 积分174740
      • 经验100920
      • 文章2962
      • 注册2008-10-06
      细想想,尘外的河山,是多么清静,多么自由。在那里没有高低,不分你我,大家都逍遥地顺应自然的变化,这才是人间的仙境啊!
      竟生先生说得没错,世外的仙境,才是自由清净之地。但我还是很恋尘世,有点怕死。

      文章指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就是人们用祭祀来炫富。很庸俗浅薄。对死者的祭奠,要表现真心,没有真心,就没有了祭祀意义。有了真心,就是顺应了天意人伦,是真正的合乎于礼。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406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