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6000
    • 经验4782
    • 文章688
    • 注册2009-10-04
    [随笔、杂文]弘忍为什么传衣钵给六祖惠能
                       弘 忍 为 什 么 传 衣 钵 给 六 祖 惠 能

        惠能祖籍范阳,被贬流放到岭南。惠能年少丧父,留下母亲和孤苦伶仃的惠能,靠卖柴为生。一天,惠能卖柴到一家财主后,听到有人在念经,惠能问道:“你念的是什么经?”答曰:“金刚经”。惠能又问:“经是从什么地方来的?”答:“是从东禅寺,五祖弘忍那里来的”。惠能听到后,承蒙一位客人拿出十两银子,安顿了母亲,惠能就前往黄梅东禅寺去拜见五祖弘忍大师。弘忍问:“你是什么地方来的?”惠能答曰:“弟子是岭南新洲的普通老百姓。”弘忍说:“岭南人还没开化,怎么能成佛的呢?”惠能回答说:“人虽然有开化和没开化,南北之分,可佛性却没有南北之分。我的身份与大师虽然不同,但我们身上的佛性却有差别的吗?”五祖听了以后,就安排惠能到柴房,做劈柴,踏碓的工作。一晃就是八个月,惠能一次都没到法堂去听弘忍的讲道。
        一天,五祖召唤所有的弟子一齐来说:“你们各自回去,自省观照自己的般若智慧,依本心所流露的智慧之觉性,各自作一首偈语,拿来让我看,如果有谁能够了悟自性本心的大意,我就将衣钵教法传授给他,他就成为禅宗东门的第六代祖师。”大家听了五祖的话后,纷纷议论说:“神秀上座是我们的教授师,五祖的衣钵肯定传授给他的,我们作偈颂,也是白费心机的。”于是大家都放弃了作偈颂的念头。但在神秀的心里想道:“如果我不作偈颂,师父又怎么能知道我对本性的见解是深还是浅的呢?我上呈偈颂的本意,如果把持着求佛的心态,那就好的,如果只是为了获得六代祖师的位置,那就是用心险恶的了,这与那些想夺取圣人位置的凡夫俗子,有何差别呢?然而如果我始终不作偈颂上呈给师父,那永远也得不到师父的一派法脉,这真是使人难以抉择的啊。”最后神秀把偈颂写好了,几次想面呈五祖,然而每当走到法堂前,心中总是恍惚不定,甚至浑身流汗,无法呈交上去。最后神秀忽然想到,把偈颂写在走廊的墙壁上,让师父自己去看。如果师父认为偈颂写的好,我才出来认定是我神秀写的。偈颂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三更时,五祖唤神秀入法堂问道:“偈颂是你写的吗?”神秀说:“是的。”五祖说:“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
        过了几天,一个小沙弥从碓房旁走过,高唱神秀的偈颂,惠能问小沙弥:“你所唱的是什么偈呀?”小沙弥带惠能来到写偈颂的墙壁面前,惠能说:“我不认字,请诵读给我听吧!”这时刚有一位江州别驾来,高声诵读给惠能听。惠能听完后说:“我也有一首偈子,还望别驾帮我写下。”别驾惊奇地说:“你也会写偈子吗?”惠能说:“一个在世俗上被认为地位极低的人,往往会有极高的智慧;而在世俗上被认为是地位极高之人,可能一点儿心智也没有。如果修学佛道之人,轻视别人,就会有无量无边的罪过。”别驾无话好说,就叫惠能说出偈颂来。别驾把它写在墙上。偈颂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后来五祖看到偈颂后,就把衣钵传给惠能,惠能就成为了顿悟教派的六祖。
        为什么说神秀的偈颂没有入门呢?是因为神秀还没有真正了悟佛家的精髓。在佛家看来,世界上本来就是空无一物的,这就是所谓的“真空”和“无念”,这种真空和无念,不是什么都没有和什么都不思考的,而是了知了万事万物后的不执着。世界上有木头和玻璃,如果你不执著地要求“照”,那木头和玻璃做成镜子或音乐盒,对你来说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如果你不执着要镜子明亮,那镜子上有没有尘埃,对你来说也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反正一切顺从自然规律。而神秀却执着地认为,菩提树和镜子都是存在的有形物体,神秀也执着地要求镜子明亮,所以才要勤勤地拂拭。而慧能就能了悟佛家的精髓,认为世界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真空的,镜子和菩提树,本来是不存在的东西,这和老子所说的:“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一脉相承的。在佛家看来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空”的,在无色界中没有形体的一团混沌的东西。当两个对立面达到了动态平衡,就结合起来,产生一个有形体的物质。也就说,菩提树和明镜台,本来就是空无一物的,只是没有佛性的人执着了一面,把它看成有形的东西罢了。万形归一(把万物统一在矛盾的法则上)的观点,道家、佛家、甚至是儒家(中庸)都是统一的,既然世界上本来就是真空的,那还有什么尘埃可拂拭的呢?所以弘忍把衣钵传授给大字不识一个的惠能,而没有传授给上座教授的神秀。
    黄竟生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3
      • 积分308560
      • 经验197721
      • 文章979
      • 注册2005-06-07
      悟了一点点!
      http://blog.sina.com.cn/u/1216433160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3
        • 积分174740
        • 经验100920
        • 文章2962
        • 注册2008-10-06
        这个经典故事被竟生先生阐释得很明了透彻。
        我对佛家向来没有多少了解,也不知道这个故事是不是真的。但喜欢这个故事,它使人思路开阔,继而进一步思考。在我看来,神秀的偈颂和石秀的偈颂,各有各的道理,在认识的不同层次上,都有真理性。我都欣赏。
        对于佛家来说,当然是越空越高,但是对于人生实践来说,当然要把身心的拂拭即修养时时勤做。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4
          • 积分382750
          • 经验39447
          • 文章5772
          • 注册2007-02-18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说明]
          …………………………………………………………………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财富4
            • 积分382750
            • 经验39447
            • 文章5772
            • 注册2007-02-18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说明]
            …………………………………………………………………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积分60910
              • 经验18446
              • 文章1002
              • 注册2010-05-30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何况大千世界?不同角度去思考,自然所悟不同,谢谢竟生先生佳文!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3
                • 积分174740
                • 经验100920
                • 文章2962
                • 注册2008-10-06
                笔误出了一个“石秀”。应该是“慧能”才对。小红戏赠诗很是巧妙。欣赏,谢谢。

                看来,有慧有能,方才得体,当“拼命三郎”,冒失出错。
                人的悟性与能力,似乎也不总是相乘相辅的。佛家注重精神上的至高,出世的翩然。但既是宗教,便有人群,要参与实事,神秀和慧能,两种人,两种智慧都需要。当年的传承,或许不是一首诗那么简单,也许如小红所说,经过不少较量。慧能的偈颂诗中,反驳的火药味就很浓似的。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6000
                  • 经验4782
                  • 文章688
                  • 注册2009-10-04
                  故事是从“坛经”中引术出来的,本文无意谈论衣钵传送的斗争,意在谈论对佛教宗旨“真空”和“无念”的认识。现在的佛教,很多繁文缛节,什么去除108个烦恼的撞钟仪式等等,都已经背离了佛教原来的宗旨,正如维摩批评梁武帝一样,造寺,度憎,布施,设斋有何功德?维摹说,没有功德。其实,诸多的宗教,归根结底的就是一个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论罢了。
                  黄竟生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120167
                    • 经验111426
                    • 文章963
                    • 注册2005-05-23
                    佛教宗旨并不是对什么“真空”和“无念”的认识。简单而言:佛教的宗旨是解脱烦恼,脱离轮回。根本的目的是让人觉悟,最终得到解脱。当下开悟,当下就是解脱。当下开悟,当下就是解脱——故祖云:“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似乎已是功德圆满了,其实不然,自己成道只是小道,要成大道就必须帮助众生得道。故,佛教有大小乘之分。大乘佛教的理想是菩萨,其基本前提是发菩提心,立誓愿要为众生利益不入涅盘,履行艰苦的十波罗蜜修行而历经十地。佛是什么?简而言之,佛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故,一切众生皆可成佛。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想更了解南亭,请访问《南亭》http://blog.sina.com.cn/nantingli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120167
                      • 经验111426
                      • 文章963
                      • 注册2005-05-23
                      如何修?如何成佛?似乎是很难的,其实不然,香港义工黄福荣未曾学佛,却行菩萨道,成真正佛。故,祖云:“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想更了解南亭,请访问《南亭》http://blog.sina.com.cn/nantingli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3
                        • 积分174740
                        • 经验100920
                        • 文章2962
                        • 注册2008-10-06
                        看得出来,南亭先生对佛学素有研究,多谢对佛理的说明,虽然听起来很深奥难懂,但是使人向善有益的道理。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4
                          • 积分382750
                          • 经验39447
                          • 文章5772
                          • 注册2007-02-18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说明]
                          …………………………………………………………………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188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