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65480
    • 经验29285
    • 文章1010
    • 注册2009-09-10
    [COLOR=blue]归 纳(5)
     或者换个角度来归纳:为所当为、家庭和睦、知足、为善,都不是物质享受,都是精神上的快乐。连“健康”也可以从这个角度赋予意义。这时,你可以说,精神上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可惜世上许多人太注意物质享受,以为脑满肠肥是快乐,纸醉金迷是快乐,走入了迷途。这也可以成为一篇文章。
    有些作文题目可能早把论据给你准备好了,例如:多难兴邦
    志不立无可成之事你的工作是:一,证明多难可以兴邦;二,申明多难何以能够兴邦;三,多难兴邦的“原理”给我们的影响是什么。你不能向反面发展。
    第二题也是一样。你可以想想东汉的严光,他和皇帝是同窗好友,皇帝到处寻访他,他躲起来。后来找到了,皇帝给他官做,他坚决辞谢,宁愿到浙江的富春江旁去种田、钓鱼。他从没有立过做官的志向,纵然有那么好的机遇,也对他毫无用处。(换个角度看,他立志做隐逸之士,倒是成功了。)你可以想想南宋的高宗,那时金兵入侵,朝廷偏安,但是他从未立志光复河山,只想委屈求和,虽有岳飞那样的名将,虽然北部有风起云涌的义兵,也无济于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这句话是可以成立的。
    但是这句话的意思并非教人不要有“野心”,不要有作为。真正的意思是“欲成大事,必立大志”。这句话故意用否定的语气表示警告和催促。所以文章应当落到“志不可不立”。
    作文题目也可能像个选择题:文事与武备孰为重要
    用人惟才与用人惟贤之利弊得失
    传统与创新
    安定与进步面对这样的题目就得自己建立论据,不过要在题目预设的范围之内建立。论据可能有几种方式:两者并重——“文武之道不可偏废。”
    两者选一——宁可选能。(或宁可选贤)
    两者合一——传统是由不断的创新形成。
    两者因果——安定始能进步,进步始能安定。文章同时要说两件大事,似乎很难。但只要有材料,知道方法,就容易落笔。有人要我们多读书,多眼到手到心到,正是为我们有材料。有了材料,剩下的是方法问题。作文要考这样的题目,正是要看我们知识如何,思想条理如何,由材料看识见,由方法看思路。
    你只有几十分钟时间作文。你只有几百字到一千字可写。在这种情形下,你得讲求方法。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把题目上的两件事看作一件事。同时写两件事,难;写一件事,易。明明两件事怎可说是一件事?因为事物和事物有共同的关联,读书明理,就是要找出这种关联来。东圣西圣都有人说,天下万事其实只是一件事!他们说是找到了万事万物的总开关!那实在不容易!我们无法找到所有事物的共同关联,但是我们可以找到文事和武备的共同关联,那是“国家的需要”。我们可以找到传统与创新的总关联,那是“文化的发展”。
    “国家的需要”是个大题目,试看每年的总预算要印成一本书,国会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来讨论。我们从何说起?我们从小处说起,我们说人人既需要医生治病,又需要警察捉强盗,二者不可缺一。我们既需要军队,又需要科学家研制新的武器,二者不可缺一。这就是流传了几百年的“大题小做”。
    有时候,作文题目既不要你证题,又不要你选择答案,它不过是:我对电视节目的意见
    青年的出路谢天谢地,出题的人知道体谅考生的难处。这样的题目最容易写,只要提出三点两点意见,指出三条五条出路就行。不过,出题的人虽然宽大,阅卷的人却很严格,也就是说,题目越容易发挥,想得到高分也越难,阅卷的人要求文章有特色、有新意。能够娴熟地运用归纳法,比“漫谈”一番要占些优势。
    如果你已经学会了使用归纳,你得注意:我们归纳出来的论据并不一定完全正确。因为世上万事太复杂了,我们的“个案”不能完全代表,我们归纳出来的论据也就不能完全涵盖。“凡人皆有死”,这句话可以说是完全正确,至今世上还没有不死之人。“用水量越高的城市,它的文明程度也越高”,这句话本来也很可靠,但是有一次出了意外,某一个城市的自来水系统处处漏水,水是漏掉了,不是用掉了。“凡鸟皆能飞”吗?动物学家说世上确有不会飞的鸟。植物学家还说世上有吃肉的“草”!
                     
     归 纳(6)
     论到“人”,和人所生出来的“事”,就更复杂、更变化无穷。有一次在课堂上练习归纳法,出现如下的对话:“女生怕蛇。”一个男生说。
    “女生怕老鼠。”另一个接着说。
    “女生怕黑。”
    于是顺理成章地有人说出:
    “女生胆子小。”
    这时有人忽然站起来质问:
    “花木兰、梁红玉的胆子小吗?”四座默然。世上有一半人口是女性,性格、文化背景、健康状况有种种差异,你怎么归纳得完!怎么能没有例外!用中国的一句老话来形容,真是“一言难尽”!有人活了九十岁,阅人多矣,到最后他对人的看法还免不了“偏见”,有人花十年功夫做研究,到后来他的论文里还有“种族歧视”。
    所以,用归纳法作议论文,不要把话说死了,说绝了。比较妥当的说法是,今天青年的出路,似乎比百年前更广更多。我认为,电视节目的功能以教育为主。由此可见,古人行得通,今人未必行得通。古往今来,有成就的人大概都很专心。
    这不是成了“差不多先生”了吗?也许是吧,也许在求学的时候,在我们未能掌握准确的真理以前,总要做几年几十年“差不多先生”吧。
                     
     演 绎(1)
     归纳法和演绎法像一对孪生姊抹,经常被人们相提并论,它们的功用也好比前锋后卫,相辅相成。
    归纳法是化繁为简,多中求一,演绎法则恰恰相反。例如“一个三角形各内角的总和是一百八十度”,这句话没有错,凭着这一条定理,我们可以断定沈之阳画的那个三角形是一百八十度,甘若素画的那个三角形也是一百八十度,推而广之,任你在什么地方画一个什么样的三角形,其各内角的度数之和是一百八十度,不用再计算、测量,这就是演绎。
    我每逢看见“天有不测风云”这句话,就想到现在的气象预报相当准确,古人认为没有办法的事,今人已经很有把握。气象台时时注意气压、气温、风向、风速、湿度、附近地区的气象变化。气象专家手里也有一条一条“定理”,在什么情形之下会下雨,什么情形之下会有台风,他用的方法也是演绎。
    演绎要先有“普遍原理”,用在写议论文上,就是先有论据。例如:学然后知不足。大家都相信这句话站得住。拿它作论据,加以演绎,我们想到,那位说“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无知”的人,说“在宇宙面前,我是个幼儿园的学童”的人,都是伟大的学者,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人,到了老年还在发愤忘食,他也是伟大的学者。倘若有人自以为他的学问够大了,满足了,(开玩笑的话例外)我们敢说他“不学”或是“停学”。这就是凭演绎。这样就可以写成一篇文章。
    有人问过,既然如此,演绎法岂不就是把归纳法倒转过来?先确定“能专始能精,能专始能成”,再把董仲舒、孟浩然一个一个请出来,岂不就是演绎?应该指出,演绎法有一个用处,就是帮助我们探求“未知”,而归纳法所归纳的,限于“已知”。我们已经知道董仲舒、孟浩然都很专心,知道他们的成就,于是对于眼前那正在全神贯注、锲而不舍地做学问或创事业的人,可以“预测”他将来必定有些成就,至于成就的大小,当然还要看机会、才能、健康状况等条件,但是,“假如其他条件相等”,专心致志总比“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要多一些成就。
    同理,“三角形各内角之和为一百八十度”由归纳产生,那是测量、计算了许多三角形之后的“已知”,用于演绎,我们对任何一个三角形,不必测量,不必计算,可以“预料”它的各内角之和也是一百八十度,这就是帮助我们探求未知。可以说:用归纳法“温故”
    用演绎法“知新”王戎的故事曾经写在课本里,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跟许多同伴一起到野外玩耍,走着走着,远远看见大路旁边有一棵李树,上面结满了累累的果实。孩子们欢呼一声,飞奔到树下去采李,独有王戎坐在原处休息。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树上的李子是苦的,不能吃。”怎么知道是苦的呢?“李树生在大路旁边,如果不是一棵苦李,早该给人家采光了,怎会有许多果实留在树上?”不久,那些爬上树去的孩子,都兴致索然地走回来,李子果然是苦的。
    王戎用的就是演绎法,他的论据,用庄子的话来表示,就是甘井先竭从前没有自来水,大家“凿井而饮”,一个村子上可能有两三口井,如果某一口井的水特别好喝,居民(甚至邻近村子里的居民)必定先到这口井来打水,直到这口井里暂时没有水了为止。果树也是一样,“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因为来欣赏果子的人、来摘果子的人会把树下踩出一条小路来。如果树下是荒芜的,没有人迹的,那就不是“甘井”,——不是甜李。远离烟酒为强身之本。现在的医生都相信这句话,他们从许多研究论文、许多临床经验知道,高血压、心脏病、癌症都和烟酒有密切关系。美国的香烟盒上,都依照政府的规定,用文字标明“吸烟有害健康”。这是“温故”。你有了病去找医生诊疗,医生照例问你:“吸烟不吸烟?喝酒不喝酒?”如果答案是“不”,医生就认为你得某些病的机会要少一些。如果你投保人寿保险,保险公司也会问你:“吸烟不吸烟?喝酒不喝酒?”如果答案是“不”,他们就认为你可能活得长一些,接受投保的风险就小一些。这都是“知新”。
                     
     演 绎(2)
     在“愚公移山”那个故事里,愚公对智叟说:我的年纪虽然大了,我有儿孙,我的儿孙还有儿孙。我们世世代代合力移山。我们的力量不断增加。山是不会生长的,山上的土石是不会增加的,我们搬走一块石头,它就少了一块,我们挑走一筐土,它就少了一筐。这样,终有一天,移山可以成功。愚公的这种思考过程,就是演绎。
    在“鹬蚌相争”那个故事里面,鹬对蚌说:“如果一直不下雨,你会渴死。”蚌对鹬说:“如果我一直夹住你,你会饿死。”它们的思考方式,也是演绎。
    现在回顾一下前面举过的例子。
    在“学然后知不足”这个论据之下,演绎及于孔子、苏格拉底、爱因斯坦,发展出好几条线来,线与线是平行的,这叫多线演绎。
    在“远离烟酒为强身之本”这一论据之下,演绎及于有病就医的甲乙丙和投保寿险的丁戊己,也是多线演绎。
    由“甘井先竭”演绎出来的“道旁之李应该早被行人摘光”,就是只说这一件事,由一条线向下发展,这是“一线演绎”。这一线继续延长,反证“道旁多李必是苦李”。一线演绎通常是要向前延伸的。这种延伸就是“推论”。
    在愚公移山的例子中,愚公的“推论”是经过一再延伸的:
    “我的儿孙的力量比我大,而山的体积不会增加。”这是第一节。
    “儿孙的儿孙人数更多,力量更大,而山的体积不会增加,(只有减少。)”是第二节。
    “儿孙的儿孙还有儿孙,力量一直增加,而山的体积一直减少。”这是第三节。
    愚公的推论是像竹子生长一样一节一节加长的,也是一步一步达到“未知”,将未知变为已知。这种一步一步的推论,是议论文常用的写法。
    当我在中学读书的时候,校中是禁止男女同学恋爱的。事隔多年,我还记得训育主任的一番道理,我可以用“节节生长、步步推论”的方式把他的意见写在下面:
    学生多用一分钟时间恋爱,势将少一分钟用功,恋爱必然荒废课业。(第一节)
    课业荒废,学生不在功课成绩上竞争,为得到爱情而竞争,势将争风吃醋,滋生纠纷。(第二节)
    学生和学生之间一旦为了爱情发生争夺,势将结成集团帮派,甚至可能互相斗殴,校风于是败坏。(第三节)
    我把他的话写在这里,并不希望别人都信从他的主张,而是指出他推论的过程。你可以用同样的方式“鼓吹”恋爱:
    男生女生一旦发生恋爱,必定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以争取、增进对方的好感;(第一节)
    在这种迫切的要求下,男女人约黄昏或共度周末的方式,将会是切磋琢磨各门功课;(第二节)
    男生多半长于数理,女生多半长于文史,恋爱使两者截长补短,齐头并进,学业与感情与日俱增。(第三节)
    你可以用这个方法发表反对的意见,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发表赞成的意见,这就是方法的“中性”。
    一线演绎有时像抽丝,——“绎”字可不就有个丝字旁?从前文人有“抽丝剥茧”的说法,那厚厚的茧,是细长的丝一圈一圈一层一层做成的,抽丝的时候,茧就自内而外一层一层一圈一圈地展开。有些题目,你真觉得它像个“茧”:强国必先强身它就是一个茧。它有明显的脉络层次。
    第一层,国家是人组成的,人人能自立自强,国家才会强盛,自立自强的人或是冒险犯难,或是案牍劳形,或是汗流浃背,或是通宵深思,当一名建设国家的工人。
    第二层,自立自强是一种精神,是诚中形外,欲罢不能,决不是装模作样,决不肯弄虚造假。他自然而然地去冒险犯难,去通宵沉思,或是在办公室里劳形,或是在工程中流汗,不但不以为苦,反而是精神上的一种满足。
    第三层,如果他爬山去完成一项任务,他的体力不够,半路上走不动了,躺下去了,谈什么冒险犯难呢?如果他思考一个问题,想着想着头昏了,心跳了,想不下去了,不敢再想了,他怎能深思熟虑,提出完善的方案呢?如果他多看了一些公文就得了脑溢血,如果他多晒些太阳就犯了心脏病,他的精神又从何表现呢?精神是通过肉身来表现的,精神在不眠不休之中,在跋山涉水之中,在耳聪目明思路清晰之中,总之,在健强的身体之中。
                     
     演 绎(3)
     我们现在把丝抽出来了,把茧剥开了,再沿着这条线反馈,由强健身体到自强的精神,由自强的精神到强盛的国家,又还他一个茧。
    像“强国必先强身”这一“型”的节目很多,“国强而后民贵”,“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安定先于进步”,都可以列入这一类型,都可以用“抽丝剥茧”的写法。
    无论是归纳法或演绎法,在练习期间,最好具有对这种方法的敏感。例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用的是归纳法还是演绎法?演绎是由已知到未知,塞翁预测失马可能是福,当是演绎。演绎是从普遍原理推知个别事实,塞翁所根据的“普遍原理”,就是已知的“祸福相倚”的思想:福中隐藏着祸,祸中暗暗“发育”着福。信耶稣
    得永生看起来这是“普遍原理”,应是从许多个案中归纳得来,但是这一信条只能供演绎之用,借以“预测”你我他诸位信主的人有什么收获。这个“原理”的本身却并不是归纳法的结果。寄语天孙休乞巧
    老夫守拙尚多乖诗人在七夕做的诗。各地妇女都有在七夕“乞巧”的风俗。乞巧是在星光下,以线穿针,谁能够把线顺利穿过针孔谁就是未来的巧妇。可是诗人说,我一辈子“守拙”还做错了许多事呢,还摔了许多跟斗呢,你们“乞巧”将来怎么得了?他“推测”那些“取巧”的人将来一定要吃很多亏!这是演绎法,所根据的普遍原理是:所有取巧的人都是常犯错误的人。(诗人利用了“巧”字的双关语意,把主题过渡到“投机取巧”上来。)至于“老夫守拙尚多乖”,由那个“尚”字看,这一句是衬托,也是强调。不知其人观其友
    不知其子视其父这两句格言的效用是建立在演绎上,由已知的“友”“父”推想未知的“子”和“其人”。当礼教森严的时代,说媒的人无法使男女双方会面,只能使男子看见“她”的姐姐,使“她”看见“他”的舅舅,从“不知其甥视其舅”、“不知其人观其姊”演绎摸索。
    当然,这样得到的答案可能极不正确。“观其友而知其人”的论据是同类为友,“观其父而知其子”的论据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两条“原理”都有很多例外,至于甥舅姊妹之间,更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古代相亲的故事有许多笑料和悲剧。你会后悔的。做父母的常常用这句话“警告”不用功的孩子,它是由“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普遍原理演绎而来。可以说,“警告”多半是演绎的。角者吾知其为牛
    鬣者吾知其为马头上生角是牛的共同特征,凭“角”识牛,演绎。但是这句话有毛病,并非所有的“角者”都是牛(还有羊有鹿),因之发生了“除不尽”的现象。正是“美人未尝不粉黛,粉黛未必皆美人”。
    有时候,练习推理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例如,我转身背脸,任你秘密地打开一本500页厚的字典,在某一个字作个记号,我能猜出是哪一个字来。当然,你得允许我问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照例是:这个字是在由第1页~250页呢,还是在由251页~500页呢?如果答案是251页~500页,我将再问:这个字是在251~376页呢,还是在377~500页呢?——好了,我想你知道怎样问下去了。
    另一个例子是,一个大人带着一个小孩子在公园里散步,大人一直跟孩子叫“我儿”,可是孩子不肯叫大人“爸爸”,何故?有人百思不解,其实十分简单,那个大人是孩子的妈妈。
    向一本500页厚的字典中找一个作了记号的字,这个字不在1~250页,就在251~500页,不会有任何“意外”。因为没有501页。孩子既是那人的儿子,那人不是孩子的爸爸,就是孩子的妈妈。这就像三角形内的三个角一样,完全在你掌握之中,决不会一转眼变成四角形。但若说到人间万事,有许多因素是我们不知道的,有许多因素是随时变化的,推理就往往只能局部正确,相对的正确。
    宋代有一个人到广西做官,见当地人生了病到庙里求些香灰来吃,心里非常难过,就悄悄地派了些医生跟和尚秘密合作,把药品掺在香灰里,让那些愚夫愚妇吃了香灰也能把病治好,这样救活了很多人。在历史上这是一个爱民的好官。可是有人作翻案文章,认为香灰掺药是愚民,是助长迷信,使当地人不能发现自己的愚妄,反而是害了他们。两种说法都有一部分事实作根据,这就是相对的正确。
                     
     演 绎(4)
     有人问,为什么格言和格言会互相冲突呢?为什么既说“沉默是金”又说“一句话说得好就是金苹果落在银网里”?为什么既有“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又有“人生行乐耳,富贵须何时”呢?为什么既要我们“知足常乐”又要我们“自求多福”呢?为什么既认为“得人者昌、失人者亡”又认为“胜者所用、败者之棋”呢?格言都是归纳产生的,有时也只能归纳一部分事实。
    所以,议论自来免不了“争论”。
    虽然如此,我们仍然应该知道可能发生的谬误,力求避免。像:他是艺术家,一定很穷。
    他是外国人,英语一定说得很好。
    世上既没有圣诞老人,当然也没有耶稣。至少,这样的推论我们应该一望而知其有误。拿破仑对他的士兵说:“世上最危险的地方是你家卧室中的睡床,因为世人都死在床上。”他似乎是用了归纳法,但是我们应能辨认这只是俏皮话。
    韩愈有一篇文章,开头的一段是很出名的: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则鸣;水之无声,风荡之则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则鸣。人之于其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这是很明显的大规模的演绎,其脉络如下:
    “物”能包括“人”吗?也许可以吧,我们不是常说“人物”和“物议”吗,如果认为不能,就把“人之于其言也亦然”提高到和“物不得其平则鸣”平行,使“物不得其平则鸣”成为一个比喻。有人问过:“飞蝶无语,其亦为平乎?”好在有“大凡”两个字,作者早已承认有例外。
    我们写议论文,可以先列这么一张表,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发挥成篇了。
    值得注意的是,演绎、归纳常常是并用的。例如上面引述的这篇文章,作者演绎出来“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下面总括一句:“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就又作了归纳。管宁割席管宁和华歆一同读书,但是后来管宁决定和华歆绝交。这是因为发生了两件事。第一件,管宁和华歆一同在后园锄地,土中翻出来一块黄金,管宁照常挥锄,连看也没看一眼,华歆却把黄金拾起来把玩了一会儿再丢掉。第二件事:有一天两人正在读书,忽然门外有马车和鸣锣开道的声音,显然有贵人经过,管宁照常读书,华歆却丢下书本向外窥看,脸上露出羡慕的神色。于是管宁断定不宜再和华歆做朋友。
    管宁用的是归纳法还是演绎法?似乎是归纳,他至少有两个“个案”,也许还有第三个第四个,历史上没有写出来。不只如此,他似乎也用了演绎法,预测华歆贪图名利,将来和他的志趣不合。
    归纳和演绎连用的例子很多,像:一叶落知天下秋人们常说这句话以偏概全,一叶落怎么就是天下秋?难道没听说过“一朵花造不成春天”吗?此言有理。再想一想:这是一句诗,文字上有若干省略,如果补足了:一、看见一片落叶从树上掉下来,才发现树木开始落叶了,才联想到各地的树木都落叶了,那么,秋天来了。这是一句诗,句法上可能故意颠倒,写成散文,也可能是:二、秋天到了,树木开始落叶,我家窗前的梧桐,今晨掉下第一片叶子。第一段散文是“万木落叶天下秋”,是归纳,第二段散文是“天下秋而桐叶落”,是演绎。
    归纳、演绎并用,不但产生了好诗,也发展出一套“观人”的方法来。古代中国没有性向测验,没有安全调查,一个人是否可用,几乎全凭掌权的人观察决定。观察者能从一些细微的行迹上推知人的大节。例如:坠甑不顾东汉孟敏在市场上买了一个煮食物用的瓦器,带着回家,半路上,瓦器掉在地上摔碎了。据说,孟敏照常行进,没有停下来回头看看,他说甑已碎了,回头看又有什么用?郭泰就凭这件事称赞孟敏,说他“果决”。坠甑是个别事件,“果决”是普遍原理,可以推知他处理别的问题也不会拖泥带水。然而坠甑的事件是个“孤例”,不宜凭“孤例”建立普遍原理,但中国流传的“观人”的故事,凭“孤例”决定了许多人的职业或事业。
                     
     演 绎(5)
     你可以想想计时的沙漏。它是一个X形的玻璃瓶,细沙从上端“归纳”在一起,通过一个小孔,缓缓地“演绎”下去。我们可以从它领悟议论文的思路。民间传说刘伯温诸葛亮都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前知五百年是他归纳的功夫,后知五百年是演绎的功夫。我们没有那么大的能耐,但是,从许多个别事例找出普遍的原理,从普遍原理推知个别事实,这个能力我们多少有一点。因此,当我们面对议论文的题目时,应该不致有“怎么下笔”的苦恼。
    我们来把韩文公的那篇文章稍稍改动一下,借它浮雕出“沙漏”的面貌:
    大作家并不故意遵依“沙漏”式的布局,他们是“以意运法,莫之为而为”。培根谈读书,也有一段话与此式暗合。他说:历史能使人变得聪明,诗歌能使人增加想像力,数学能使人精确,自然哲学能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能使人态度庄重,逻辑学修辞学能使人擅长辞令。总之,读书能陶镕人们的个性。这显然是归纳。下面又说:读书还可以消除心理上的种种障碍,犹如适当的运动可以矫治某些身体上的疾病一样:滚球戏有助于肾脏的健康,射箭有助于胸部的发达,散步有助于胃肠的消化,骑马有助于头部的健康。所以一个人在心神散乱的时候,最好去学习数学,因为演算数学题目必须集中精神,否则便计算不出来。一个人如果对差异不易辨别,就要向那些演绎派的大师们去请教,因为这些人连毫发之微都能剖析出来。一个人如果心灵不敏,不能触类旁通,不妨去研究律师的案件……“沙漏式”的布局,特别适合用于“回顾与前瞻”、“过去与未来”之类的题目,这种题目天然把内容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可以用归纳法处理,后一部分可以用演绎法处理。例如,“联考制度的回顾与前瞻”,在回顾的部分,你或者可以说,联考制度的建立,是因为要升学的人多,学校能容纳的人少,竞争激烈,公众要求考试公平,这才定出联考的办法,而且后来采用电脑阅卷。联考和分配国民住宅抽签,都为了满足社会的公意,可以说是社会的产物。在展望未来时,你可以说,今后只要社会条件不变,只要升学的窄门照样拥挤,家长对考试还是那么紧张,教育机构对公众的批评还是那么戒惧敏感,联考制度大概要继续维持下去,不过在技术上会有改进,因为这种改进也符合公众的意愿。这篇文章前后两大部分,前归纳而后演绎,中间的枢纽是“制度存在于公意之上”。这当然不是什么高明的理论,但是你可以如时缴卷得分。你如另有更好的意见,也可以用这个布局。
                      [/COLOR]
    淡淡书香 清清陋室 静静庭院 浓浓原野 云云苍山 霭霭兰陵 茫茫大地 瀚瀚星河 漫漫人生 悠悠牧歌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3438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