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
[imga]../images/upload/2010/06/19/102450.jpg[/imga]
[B](法国女作家。乔治.桑)[/B]
我承认我是一个花心的女子。读着友人的最新诗集,写着他的诗集随笔,诗集里一段又一段浪漫温情的文字,让我想念的却是乔治.桑,我曾在怀化街头的地摊上淘来的一本旧得泛黄的乔治.桑的作品,我并不是因为她的文字而让我想念,而是因为她的个性却是我最爱的。
有关乔治.桑的传记,我是非常迷恋的。不管作者与版本,还是网络的传载,我都百看不厌。因为在我看来,乔治.桑的故事即便是拙劣的文字表现出来也仍然光芒四射。这一切,归功于乔治.桑本人的故事。
她的作品在中国读者的眼里可能只是一团模糊的身影,有的几乎是不知道其名。但你读到她的故事却是一把炫目的阳光,直射你的感情世界。
她是一个混血的大眼睛女子,父亲是贵族,母亲是平民,在她的身躯里两种血液时时都在酝酿着一场革命。我以前只以为这样的女子只会在米切尔虚构的小说《飘》里才会读到那浪漫的情调,狂热的性格,还有忧郁的感情的女子。然而,在现实中,乔治.桑不仅仅是一个女作家,对于艺术对于她的爱过的男子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
于勒把她的透支的内心完美的爱情故事写成了《玛利亚娜》;缪塞把她那敏感而浪漫的性格写入了他的诗集《一个世幻儿的忏悔》,并在她的画像下深情地写上“我只同这个女人在一起生活过,怀疑她,就等于怀疑一切;诅咒她,就等于否认一切;失去她,就等于毁灭一切。”太容易醉入爱情的乔治.桑最后还是醉入了肖邦的生活。她与肖邦的爱情使肖邦创作出了很多闻名于世的乐曲。
“她对于我,除了在她的怀里,我是不应该死的。”肖邦在临终前至死不忘乔治.桑的爱情。
她说。只要我还在,我就会不断给予。
这样激情澎湃的女子,这样单纯无私的爱着正在爱的爱人,怎能让人忘怀呢?于勒不会,缪塞不会,肖邦更不会。她和她爱过的男子都离开了这个世界,而我在这个冰凉的深夜里,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写着她的故事。
因为追求完美,这个女子耗尽一生寻找着她的完美爱情。而一个个在艺术成就上闻名于世的男子在她的现实生活中,在爱中让她失望。完美的爱情总是依靠文字的想象力来构筑一个个的浪漫故事。在我们柴米油盐的现实生活里,买菜,做饭,培养孩子,照顾生病的父母,婆媳复杂的家庭关系,离婚再婚家庭的矛盾,还有在工作中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所有的生活琐事证明完美都是不存在的。
此刻,我敏感忧郁的内心也在承受着乔治.桑早已受过的痛苦。我痛恨自己清醒但不自省。这是所有善感的女子永恒的痛苦。乔治.桑的爱情年代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但是,这些痛苦仍没有消失,又延续在我的故事里......
怪谁呢?这就是命中注定。
我的文字不是祭奠这个女子,是在倾诉自己隐隐约约的疼痛。那么多的书和音乐见证着乔治.桑的爱。而现在的诗人-----他们生活中只有短暂的诗,或许见证了那些被遗忘的爱情故事,却很难再有永恒的爱保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