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blue][B]散文 《半瞧的诗》by 陈善壎[/B][/COLOR]
刘舰平人漂亮,一个男的称得上漂亮,必定比英俊多些英俊。他最漂亮的是眼睛。偏偏他的眼不好。不好了的眼睛还是漂亮,可想他瞧得见时的明亮。就是如今,走路要扶,那双眼睛仍然是透亮的。 他的眼睛早不好了,只是我不知道。一九八几年我在株洲,某年夏他来,午饭后走了,说“回长沙”,个多钟头后我上街,见他立马路边,我从他眼前过,距离在一公尺内,他竟“装着没看见我”,这使我不宁贴经年。后来他解释道“眼不济”,我还是半疑半信。 此后他就有号曰“半瞧”。但他之“半”已多过我。 他在“半瞧”中逍遥。
他有许多癖好,写长家伙不行了,就游山水、玩古董、赏字画;这又写诗。 觅得只要嘴巴不要眼睛的手机后,使他在古董、字画外多了一桩事可做。 他的诗都是用语音操作的手机做的。
一日手机急响,声音似不同平日,打开一看,舰平的诗,这就回信说着“好”。不意从此日日有来,吃饭响,睡觉响,上茅厕也响。头一阵并不适应,便说这成了诗灾。又几日忽沉寂,我竟索寞,且微感不安,这就晓得心底下实在喜欢这个“空中茶楼”了。 有回我提了一点意见,手机几日悄无声息,心疑得罪了他。我把我的回信转发给何立伟,问“是不是措辞不当?”立伟安慰说,“你这是夸他,断无得罪的道理。” 手机果真响起来,心知天上必有好诗堕下,端茶,点烟,悠悠然去看手机信息。
这已成一乐,到他把其他朋友的珠玑转来,便是乐中之乐了。因他的手机诗作,坐斗室作千里清谈;晤久别之故人,识他山之名士,不也是天地间之大快乐?
这些空中堕下的诗,我不把它做古风读。虽然不得不说脱胎于古风,却也有民歌的清透。其实他有些诗又是标准的近体,如《秋风凉》,“又是秋风雁阵长,愁生逝水满头霜。梳妆镜里相思月,借去床前照客房”,说是绝句恐怕无可挑剔;还有《回家》的“暮霭秋烟罩冷川,寒山寺鼓叩霜天。风中落叶归尘土,浪子回家跪墓前”也是这样;像《雾景行舟》,“紫气青烟变幻云,红尘障眼又迷魂。残帆破雾江天去,雪月披纱嫁故人”,要是不计较韵脚有毛病(“人”是十一真里的字,“魂”是十三元里的字),也是优秀的绝句。这些都说明他原可做一手典雅的近体,只是不愿走这条路。假如他真的用旧体诗的格律框住自己,很可能扼杀本来清新活泼的原生情趣。说这些话其实乏味,本质的问题是“是不是诗?”,是真诗还是假诗?许多年前,绿原、傅天琳不约而同机到广州。我去接机。回家的路上听得后座的绿原对傅天琳说:“诗没有古今中外之分,只有真假之分。”如今有太多格律上无懈可击的旧体诗作,不过是一些合乎平仄的与诗没有关系的句子,自不如舰平“有诗而无格律”的作品。 所以说,莫问他做的是什么体的诗。就诗体而言,不如不说是什么的好。它是一和谐的生存,这样生存下的临轩清唱。是自在,是清凉,是对友谊的向往,是他在空中茶楼诗领群朋、冰心映照的深得闲气、散气的腹内烟霞。
李密庵的《半半歌》,说“半”是经典的了,我也一直喜欢其中“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这几句。李密庵认为许多事物都可“半”,这“半”已是妙绝的人生。但漏却“瞧”之可“半”。舰平说他的诗不过给“相知者当作一碟茴香豆”,那么你读他的诗,许可半瞧。
[COLOR=blue][B]混儿的诗评[/B][/COLOR]:
【系列品读】古风新韵半瞧诗
之一:字 魅
识字先求道,字里有狐妖。
月下一扇门,进门费推敲。
迎面见红楼,后院是唐朝。
点化得一字,满篇皆风骚。
文章借鬼气,聊斋茶正好。 [作者:刘舰平]
夜读半瞧老师写的《字魅》,“识字先求道”,混儿非常敬重老师如此的文心和文品!老师的文字,古韵有新,新韵有古;行气既雄,诗意亦荡!欣赏这样的文字,要有大隐的气质,禅者的洞察。诗中寄景之情,似春风拂下的浓艳桃花,多情恰如“狐妖”顾盼;那些抒怀往事,犹梦回诗思洋溢的唐朝,飘逸与沉郁相谐,洒脱大气,内含隽永,给我“书到今生读已迟”厚重感悟!
《字魅》读完,似是误入“红楼”看碎月摇花,千里云山,千里云遥,唯剩《字魅》满篇风骚,雨落阶上铺花影,皆成诗绪。
心智如好水,文字如好茶,观诗品茶,温润与心。
古风新韵半瞧诗
之二:古风来
夭夭桃之哀,马踏飞燕呆。
独醉西楼月,万金家书来。
飞天问琵琶,花何朱颜改?
有恨痛婵娟,狼烟掀头盖。
喝退阳关雪,昭君不出塞。 [作者:刘舰平]
轻轻诵读《古风来》,这音韵犹如人类出世时的天籁,读来不需大力咬文嚼字,混儿艳慕诗文中那恰到极处的好!
半瞧老师借照眼明媚的桃花遮掩怀古的心痛,飞燕,独醉,家书,狼烟,喝退阳关,昭君不出塞,这些字眼,顿觉凉飕飕的,满是时间灰烬的悲凉。老师的情绪,有思念的味道,夜不能寐,原来这么凉!读着读着,人落到了诗里头,让我甚是怀念年少时曾经心底喜欢过的声音,“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千杯有尽,寸衷难泯,远望不得归的忧伤,在各自的天涯里化作“有恨痛婵娟”!
一个人寂寞地品读《古风来》,一个人独自思念----你我曾经满心欢喜地携手看过的一段人间,留下过一刹那的温暖,涌现过相遇的欣喜,相知的感动,转身之后,你就成了我的过往,留下了我慢慢余生绵绵不尽的惆怅,和收藏你我的悲欢。
《古风来》,就是这样,满是哀伤,无限心酸。
古韵新风半瞧诗
之三:古籍
过眼烟云纸一堆,
丝缠锦裹渐成灰。
黄尘半寸千年逝,
掩去残阳月又回。
作者:刘舰平
这首《古籍》,如穿行于一千年前绵密而华丽的时空里,采撷“过眼烟云”那些细琐的往事,“过眼烟云纸一堆,丝缠锦裹渐成灰”,反复诵读,读着读着,怎么一个人伤心流泪?诗中“丝缠锦裹”的美丽,像是张爱玲说的“人是一件华美的袍,长满了虱子”,生活在这满是诱惑的城市,看遍人世间的浮光掠影,看穿戏剧般的爱情,所以,你执意写尽人世的繁华,写尽如翡翠温存的绵融质地,写尽磐石坚硬沧桑的纹理,都是“渐成灰”的宿命。因此,我不逃避,我照单全收,我也知道自己只是“过眼烟云”里的弱势力,求一个现世安稳对我来说已是一个奢侈品,将全部力气投注一次爱情的博弈,对手就是这个现实的社会和我自己的心。
小阁孤坐,品诵《古籍》。回首,“残阳月又回”,酌酒花落满院,白发无端,月缺花残。老师诗情里的“黄尘半寸”,不知藏匿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良言涓意,有一些故事,不是悲壮的丹青册,只是你诗里的一粒尘,因为人间平凡的悲喜辗转来世,静静的,安然的,流连了几多岁月,依然微弱而坚定。
叹!半瞧《古籍》,不为旧人驻,不见旧人携卷来呵,所以,“掩去残阳”入梦频,唯月来宾。
古风新韵半瞧诗
之四:华清池
幽泉风流逝,落霞洗胭脂。
连理后庭花,比翼鸳鸯池。
君王不早朝,江山沉暮日。
征鞍缘何卸?马死鲜荔枝。
盛世春梦短,一潭长恨诗。 【作者:刘舰平】
始终不舍的,只有一潭长恨歌。
读一首好诗,有的时候真像与情人的邂逅,彼此钟情,眼波流芳。渐渐,眉间心上种下印记,强悍到无计相回避。这样的与诗相逢才是快乐的。慢慢地,你阅读的倾向不再是诗词的章法结构,而只是觉得我是喜欢它的,同时这首诗亦喜欢我,这样单纯,而无功力。半瞧老师《华清池》的喜欢,是早年看白居易的《长恨歌》时记住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一个王朝没落的身影随着一个女子冤屈的脚步,向着一个终点,慢慢地走着,一句“盛世春梦短”说尽了尘世间的恩爱离散,如同一场春梦,始终不觉已惘然。
细品诗意,那浮游“幽泉”中妖娆身姿的女子,注定“胭脂”般的生命,破碎于帝王的手心。她是否真长出了鸳鸯的羽翼,还是只是在后庭花的静静绽放中等候下一次缠绵而悲伤的相遇?憔悴的红颜,只因这爱情生于凶年,迷离于战乱,婉转的娥眉匆忙地死于马嵬坡下,三尺白绫没有色彩却浓重地迷失了旌旗,徒留下一个男子一生的疼惜与惦记。
所以,我喜极这诗句里的爱恨情伤,喜欢《华清池》故事里的生死场。“连理后庭花,比翼鸳鸯池”,“征鞍缘何卸?马死鲜荔枝”。这些被诗化了的诗句,说起来幸福得如鸳鸯池中的比翼鸟,却又沉重地写出了世间遍身的疼痛与残酷的人性。青史已然只剩灰烬,一个帝王,身后陈列着万里河山,爱情却要放置在世间任凭众生目光的审判。征鞍缘何卸?不过是意识形态般的评断,寥落了真相的辩解,结局只是眉心皱褶间的无奈。爱与不爱,都是无能无力的明天。
“盛世春梦短,一潭长恨诗。”时过境迁,人事全非,那个遗失于马嵬,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的女子,迅速地席卷进一个男子的悲戚。这个悔愧于回忆并生,藏匿在人性最深的角落里,冥想往昔,相思入疾,一个梦来,一个梦去-----“盛世春梦”,在时间里摩擦得失去了原形,始终不舍的,只有一潭的长恨诗,缠绕千年,此恨绵绵。
半瞧老师神韵俊逸的文字,重温那一段尘封于昨日的故事,隔着悠悠岁月经年相看,素年里漂泊的红颜,穿行于长夜里的琵琶曲,还有那些华美的押韵只为上演一场诺言拼凑的表演,因爱情妖娆红尘,又死于爱情。
《华清池》,一个时代胎记般的序言。
--------------------------------------
陈善壎老师跟帖语:从哪里拱出一混儿来?如此了得!文字清新大气,感触深微细腻,真才人也。舰平得混儿鉴赏,必怡然旷然,看不见也看得见了。 舰平的手机诗作出版后,受到广泛好评,何立伟等名家评论已发表多篇了。今读混儿的【系列品读】,别开生面,不像我似的“半瞧”,此世界不乏有心人有情人有才人。2010。5.19
--------------------------------------
冰云跟帖语:混儿君:你是一位很不简单的诗评者,写下了很有感触的点评文字!深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