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随笔】
此胆非彼胆
树 立
文学家说的“胆”与解剖学上的“胆”各不相干
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总是习惯于将一个人是否具有勇敢无畏的精神,与“胆子”之大小相提并论。属于古人之例者,如《三国志•蜀书•赵云传》中就有“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的记述。赞誉赵云 (赵子龙) 作战勇往直前,无所畏惧。《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九回) 对蜀将姜维,也有以“胆大”喻其英勇的描述:“(维自刎死后) 魏兵争欲报仇,共剖维腹,(见) 其胆大如鸡卵。”至于今人的类似之作,更比比皆是,《智取威虎山》与《红灯记》中说到孤身进入匪穴的杨子荣,和面对穷凶恶极敌酋鸠山的李玉和,不是也用上了“浑身是胆雄纠纠” 这样的“胆”话儿么?此外,众多的书上还有什么虎胆、狗胆、鼠胆、贼胆、色胆等等的描写,都是与“胆”相关。
但是,书刊上所说的那个胆,乃是一个虚构的、比拟的、客观物质世界并不存在的胆;而解剖学中指的这个胆,则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真正存在的胆。两者风马牛不相及,是完全不相干的东西。此胆非彼胆也。
话说人和动物的胆
从解剖学与生理学可以得知,人与许多动物体内确实都是有胆这个器官的。在人与多数动物,它位于肝的脏面右下方。这是一个贮存胆汁的囊状结构,因此称为胆囊。而胆汁是由肝细胞生成的。肝内生成的胆汁是先进入肝管,然后再汇集到胆囊里储存起来。 胆汁在消化食物上有重要作用。当十二指肠内在进行消化活动之时,借助于神经的调节,胆囊就发生收缩,囊内的胆汁这时即被压挤入输胆管,流进与输胆管相通的十二指肠里了。 科学实验上为了得到胆汁以便研究它的性能,是用手术先将实验动物的胆汁流向十二指肠的总胆管结絷起未,堵住了胆汁流往肠道的去路,然后切开胆囊的底部,插上一个管子,把管子缝合到腹部的皮肤上,这时,就可以从这个管子源源不断地得到动物的纯净胆汁,以供各种分析检验了。
胆汁和它的功能
人的胆汁为赤褐色或深绿色;猫、犬等肉食动物的胆汁作赤褐色;牛、羊等草食动物的胆汁则呈深绿色。几乎毫无例外,人和所有动物的胆汁都是碱性的,其酸碱度大都在7.5左右。刚从肝细胞分泌到肝管的胆汁是比较稀薄的,颜色也较浅;而贮存于胆囊内经过一段时间的胆汁,则较浓稠而且色深。 胆汁的成分较为复杂,它主要含胆汁酸、胆色素、卵磷脂、胆固醇与钙盐等。进入肠内的胆汁,以其碱性而可减低食糜的酸度;能够乳化食物中的脂肪;强化肠液和胰液中脂肪酶分解脂肪的作用。总的来看,它最重要的作用还是协助脂肪物质的消化。没有胆汁,要想消化食物中的脂肪是很困难的。
一匹马一昼夜排6,000毫升胆汁
一个成年人在一昼夜间分泌的胆汁最多可达到1000毫升;在相同的时间里一匹马排向肠内的胆汁有6,000毫升左右;一头绵羊则约排出350毫升;一只狗至少排250毫升。有趣的是,胆汁的分泌活动存在着一个潜规则:当人或动物不是在进食、肠内空虚的时候,胆汁是不会无缘无故地排入肠内的。
情绪不好不排胆汁
当人或动物的情绪不好,比如激动、惊慌之时,尽管肠内有食物,胆汁也不排出或者排出的量很少。生理学家对此曾做过许多令人信服的实验。其中一个有趣的实验是:当狗在进食的时侯,让猫在它旁边看着,结果是引起狗的胆汁分泌抑制 (减少),狗没有吃好。这可能是因为狗感到身边这只“虎视耽耽”的猫对它巳构成“威胁”,引起了情绪激动。同样的例子在人类也很常见,比如人在情绪欠隹的时候总是不想吃东西,此中就有消化液 (当然也包含胆汁在内) 分泌抑制的原因。医生常常告诫人们进餐时要心情愉快、不要责骂正在吃饭中的孩子,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肝有病患胆汁分泌减弱
许多科学实验和观察证明,当人或动物的肝脏患有疾病,尤其是肝组织受到较大破坏时,会相应地发生肝细胞分泌胆汁机能减弱,在这种情况下病人与病畜常有食欲不振,厌食富含脂肪的食物的表现。
大便的黄色来自胆汁
由于胆汁中含有胆色素,当它进入肠内后,经过一系列的分解,其中有一部分最终会转变为粪色素,而将粪便“染”上淡黄的颜色。如果肠内没有胆汁,排出的粪便颜色必然转淡甚至变为灰白色了。
没有胆的动物 马、鹿、骆驼和大白鼠都是没有胆囊的动物,它们都缺少一个可以贮存胆汁的容器。这些动物由肝细胞生成的胆汁,在进入肝内的肝管之后,就直接流入十二指肠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