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居住将近十年,从没有想过在太阳下静静地晒会儿暖暖。 这绝不是因为时间短缺的缘故,双休日睡觉、购物、上网、看电视,哪一样都可以挤出满把的时间来。 不在城市晒暖暖,打心底里就觉得晒暖暖的地方不该在城市。 我脑海中的晒暖暖,应该说是农村的一种意象,一个老爷爷老奶奶倚着墙旮旯,半闭了眼睛,悠闲地吐出一口旱烟或一声慵懒的叹息。越冬的庄稼在田中自由的生长,本年的夏麦秋粮都已入屯上架,火红的辣椒金黄的包谷,在金菊的簇拥中含笑不语,猫儿狗儿踩着碎步,摇着尾巴,在主人的轻轻抚摸中惓惓地躺倒,一起在无语中享受着秋阳。 是的,晒暖暖以秋季为好,尤以深秋最佳。天凉了,秋收了,一年的忙碌停歇下来,不愁吃不愁穿,日头不熅不火,正是晒暖暖的好光景。 因此,星期天总爱伴夫携子去乡下的家中,春夏是为了帮忙打理果园菜园,深秋季节诚然是为了晒会儿暖暖。 职场中打拼,不管顺境逆境,或多或少还是积攒了一些抑郁的,城市中行走生活,不管贫富贵贱,如我这样的“村姑娘”到底还是很难找到家园的感觉。 小区中的草绿了,花开了,孩子兴奋得像一只撒欢的小鸟儿似的飞跑向花坛,不等他跑到近前,下意识地一声断喝:“小心弄坏,要罚款的!”孩子噤声止步。自己的心里蓦然就升起了一丝悲凉:这儿不是我的家。 走进东挪西借,重金几十万打造的房子,舒适、豪华、美观样样不缺了,缺的就是那种坦坦然夜不闭户安安全全的主人感。每晚睡觉前夕,总会将防盗门试了又试,间或还要挪把椅子顶了门口。上着班、读着书、写着字、喝着水、吃着饭、上着网、看着电视,只要不附带吃着药,生活实在是顺心的没法儿说了,但冷不丁却会冒出一种寂寞感,突兀地喊来老公或儿子,幽幽地要求“抱抱我”,在哪宽阔的和稚嫩的胸前,在那胡子拉碴和奶香奶气的亲吻中,寻找家的依赖。 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双休日到乡下去,推开半掩的柴门,在儿子和爷爷奶奶的欢呼应答中走进院子,任猫儿狗儿毫不怯生的偎上前来,看花儿草儿自由自在的生长凋落,搬一个小小的木凳,坐在向阳的房廊下,品一杯淡淡的清茶,静静地晒会儿暖暖。 然而终究大部分时间还要到城市中度过,工作的载体,事业的构建,文化的共享,孩子的教育,这一切都让我们是那么地向往城市。与这些相比,心灵的孤独又算得了什么?就只是冲着那冬天舒适干净的空调、暖气,公公婆婆或者是母亲,我都更愿意在农闲能请动他们的时候,将他们接到城里来住。更何况是我们,当年怀着何等强烈的人生理想,经过了多少的波折磨难,才安身立命在了这座城市,我一定不能总是当个异乡人吧,我得找一个通道,让自己融入到这个城市。 然而快十年了,我总没有找到这个通道。一直到今天,在这座七层高楼的顶上,我忽然找到了那种家园的感觉,这感觉扑进我的脑海时标签一样打出三个醒目的大字——晒暖暖。 是的,晒暖暖,这时的我,倚着一座小屋,坐着一个小凳,面前立满了“葡萄架”、“包谷架”,几本书散乱地放在地上,一杯茶缓缓地冒着热气,头顶的天是蔚蓝的,四周的远山若隐若现在雨后初霁的淡淡的烟岚中,太阳暖暖地照着,我怡然半眯着眼睛,舒坦着心情,好大一会儿已忘却了所有职场上的你争我斗和城市中的喧嚣繁华。 多么幸运啊,我终于在这个城市的楼顶上,惬意地晒起了暖暖,这个周日是多么的美好啊! 虽然,我身后的小屋只是物业用于暖气流通的一个“中转站”,虽然眼前的“葡萄架”、“包谷架”只是一排排各种各样的太阳能,虽然只剩下我挂在铁丝上的那串火红的辣椒是真的乡村风景,但我也得感谢好心给我偷配了钥匙的邻居,感谢这照在城市楼顶上的太阳和照在我乡下家园的太阳给了我同样的温度。还得感谢我日渐成熟的心灵,渐渐变得宽阔博大的胸怀,或许不止这些吧?或许还有日渐出现在我生命中的一个个良师益友…… 不管怎么说,在这一刻,在我俯视着这座城市,在七层的楼顶上晒暖暖的这一刻,我写出了一首诗——《与城市分享诗意》:从乡下归来/我带回一朵/小小的野菊花//城市像一位威严的老师/板着的面孔像坚硬的水泥土/长长的戒尺像路人冷冷的目光//我有点害怕/但还是踮起脚尖/将花插在城市的胸前/那挂着两支钢笔的地方//城市扑哧一声/笑了。 笑了的城市里,我坐在七层高楼的楼顶上,惬意地晒着暖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