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和一下翎翅,O(∩_∩)O~贴一篇旧文。
-------------------------------------------
哈利波特在我家简称哈波儿。怎样?京味儿足吧?
我在几个国家的亚马逊都劣迹累累,干过一些烧钱败家的事。作为VIP会员,常收到一些关于书的广告,一般都被我spam了,这种偷着乐的勾当,哪怕随大流,我也很懂得拿糖,事关个人品味啊,定要摆个who cares姿态,先冷眼观望一段时间,实在甭不住了才阴森出手。总有一些漏网的贴子最终入了眼,于是往往成为我很久之后的风向标。比如最近卓越亚马逊发了一则关于哈利波特第七本的告示,简练得无以复加:哈七,勾拨我触了老情,莞尔半日。
回想起来,是在北京开始看哈波儿的。当时同老王尚在进行中,他还没揣摩透,我这人看似无害,其实净好些没油盐的,比如囤书,囤剧幼稚的书。一日走漏口风,老王立时板拉一张烈士脸,义愤填膺看了我很久,才说,您多大岁数了?您好意思看这个?若是旁人听了去,不知要歪想到哪里。我大惊失色,生怕他从此不理我,赶忙喋喋不休诱哄他这个童话多么新颖生动,多么富于想象力。直到他信以为真,偷偷当了电影回头告诉我还成。自此我知道,对哈波儿,我没啥禁忌了,不妨随意翻、随便侃。很久以后我才发现,老王有时候比我还弱,看个史莱克傻乎乎从头笑到尾,还不停回放驴朋友嗒嘴弹舌那节,还跟着嗒嗒嗒.....
当年的哈波儿便从我的灯影传至下铺美眉,再一路扫把星,污染了一拨纯净的大龄女青年。那些日子,入睡都不敢贴墙,就怕有什么怪异的响动,钻出一条大蟒蛇。
其实我很喜欢每本的前戏。昏沉的炎夏,幽静的英格兰某郡,无聊的暑假,偶尔一丝脱缰,只会调侃神经,不至于使它们紧绷。我也喜爱哈波儿小的时候,明明一个苦孩子,却不扭折孤愤,虽然敏锐,但心性健康,笑闹自如,大方,勇敢,有一点过人的功力加点儿运气,活脱脱一株正红好苗。他的一双朋友也有趣,罗恩好像捧哏的,时不时闹点儿没脑的笑话,与哈波儿浓淡适宜,合作无间;小姑娘妙丽简直是个行走的图书馆,随时灵感乍现,便晓得找什么、怎么找,按图索骥,直捣黄龙,具备了很多读书人不具备的明敏悟性。而且小妙很漂亮,据我有限的前五本经验,一直没明白,哈波儿眼睛飞哪了?偏偏喜欢个什么张秋同学。
最初那些在懵懂之间流走,却好似仲马所谓Un pour tous, tous pour un(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那么坚定诚挚的友谊,是我觉得十分动人的,比如第一集里西洋棋那场戏,罗恩为了救朋友,骑着兵车赴死一般迎向敌后的利剑,看得我泪眼纵横。不过,似乎是从第四本开始,革命的恐怖气氛便渐渐浓了,许多老汤新钵的噱头冒出来,让你目不暇给、惊讶、害怕,但就是没法感动。临了末梢,不再是一年一次评先进,处处埋下大仗就要打响的伏笔,让人不寒而栗。
第五本我看的是原版。唯一的好印象是颗粒同学细心包的那层红油纸,以及上头狷介不羁的设计和留字。自正宗英伦漂过浅浅水湾,仿佛一艘注足心意的纸船。除此之外,我只好大骂罗琳老妖婆。这一本,囊括了诡异而血腥的体罚,无休止的暗示、梦魇、精神折磨,星级间谍战因而工于心计、处处险恶,最最要不得,是小天狼星的死,而且是在一场混淆的战斗里,不明不白地就死了。看完后的那几天,我情绪低落,类似失去祖父的克里斯朵夫,感觉黑暗无力。哈波儿翻弄着小镜子,寻思到底什么是死呢,一个人怎么可能死呢,死了以后人去哪里,若我呼唤,教父就真的不再浮现了吗?这便是他给我的最近印象。
有一次与一哈密同事聊哈波儿。她对我的观点很不以为然,她说,就是要让小孩子知道世途叵测,人心难料;死,死你就不告诉她(他)吗?不晓得死,又怎么知道活一场多不容易?小时候痛一点,长大就不至于太天真。
我摇头叹气,想必是不敢拿这些猛料轰炸小虫,来个所谓醍醐灌顶。但是爱的教育,是否就该净澈如母腹的温水,安谧的荫棚,诺亚的方舟?同事还没做妈妈,可我无法否认,她的某些意思,是对的。
毕竟哈波儿从娘胎落地,就经历过死生的大考验。这是罗琳巫婆一早就宣而未揭,时时提点的索引。只不过,被我忽略了。
我想我还是会和老王一起看阴郁的哈波儿第五电影版。吃不准,下次偷腥瞄着什么“哈七”广告,我会折腾来上海家中的“哈六”先热热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