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1932—1968),原名彭令昭,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就读于北京大学,人称江南才女。家乡苏州刚解放她就投身革命,参加土改,进入培训革命干部的苏南新闻专科学校;1954年以高分考入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学习,成绩优秀,尤其是古典文学方面的才识,很得大师游国恩教授的赏识。她还被推举担任学生文艺刊物《红楼》的编委。
1957年“反右”运动中,林昭对当局的错误做法表示异议,在学生集会时严厉抨击号召别人提意见、提了意见又整人的丧失诚信的行为。为此被打成“右派”,遭到批斗,受到监督劳动处理,但她坚持真理,拒不屈服。三年大饥荒时期,她又为彭德怀被整感到不平,对饥荒蔓延不断死人的灾难忧心如焚,与下放甘肃的一些青年朋友一起创办油印刊物,给各级领导寄材料,向《人民日报》写信,反映民间苦难,为民请命呼号,直陈对时局的看法。1960年以反革命罪被捕入狱。她父亲为此郁闷气愤而自杀。而她依然坚守信念,在狱中不断写材料表示抗议,纸笔被收缴后就写血书,抨击当局的倒行逆施,表达自己“宁为玉碎,以殉中华”的心迹。她还强烈谴责牢狱里的残暴待遇,多次绝食抗争。
林昭前后给《人民日报》编辑部写过三次信,共几十万字,有民情申述,有冤狱控诉,有政见宣达。特别1964年那封信,她以“年青的反抗者”、“青春代自由战士”的名誉,严词批驳了检察机关强加给她的罪名,大义凛然地写道:这是“极权统治者所惯用的伪善语言,其颠倒黑白而混淆视听可谓至矣!这句话正确地说,应该是:1957年在青春热血与未死之良知的激励和驱使之下,成为北大‘五一九’民主抗暴运动的积极分子!”。她昂然宣称:"‘五一九’的旗帜绝不容其颠倒!‘五一九’的传统绝不容其中伤!‘五一九’的火种绝不容其熄灭!只要有一个人,战斗就将继续下去,而且继续到他的最后一息”。可见,当时她已经具备比同时代人高得多的思想境界,已经自觉地、顽强地为继承“五四”传统,为民主、自由和人权而斗争。
1965年5月31日她被判处20年徒刑。第二天她即书写血书抗议,指出这是个“可耻的判决”,无耻的极权统治者才“是真正的被告更是公诉的罪人”,她宣称“历史法庭的正式判决很快即将昭告于后世!”1968年4月29日她突然接到死刑判决书,当即血书“历史将宣告我无罪”几个大字,当天晚上在上海龙华荒郊被秘密枪杀。第二天公安机关竟还派人到她家索要五分钱“子弹费”。她的母亲闻讯当即昏倒,这位解放前多次协助地下党工作、解放后任苏州市政协委员的妇女,此后精神完全崩溃,踯躅街头,悲怆凄凉地离开了人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