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0380
    • 经验1639
    • 文章169
    • 注册2007-06-02
    [原创]近体格律诗在当代赏石文化发展中的继承与发扬
    [ALIGN=CENTER]近体格律诗在当代赏石文化发展中的继承与发扬
                                                    
                      川水歌[/ALIGN]

        中国被世人誉为诗歌王国,传统诗歌卷帙如林,名句如珠,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和文化史的浩瀚无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源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形象载体。特别是唐宋以后的近体格律诗更是传统诗歌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的标志,广泛地渗透到中国人的心理结构之中,广泛地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才使传统诗歌与赏石文化得以真正意义上的融会贯通,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近体格律诗与赏石文化的内在联系及其作用


    一、近体格律诗体现于赏石文化中的主要特点
    1、短小凝练,博大精深
    或五言、七言绝句,或五言、七言律诗,篇幅短小却能凝练地表达出博大精深的内容,这是近体格律诗的重要特点。石界传为口头禅的陆游名句“石不能言最可人” 仅七个字便高度概括了赏石人冥冥中向往的一种境界,让寓意深刻而又说不清道不明的赏石三味尽在其中。笔者拙作《仲秋月夜品石感怀》:“垂露不知天色白,披衣始觉月光圆。人求沧海一瓢水,我定三生石上缘”一诗,起承二句以对仗形式描写周围环境气氛及自己品石时身心的沉湎,转句取意于《红楼梦》第九十一回中的“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结句引用古代传说中代表“前世、今世、后世”的 “三生石”典故并借《红楼梦》宝黛三生石情缘以抒发自己愿以生命的精魂与石缘定三生的情感,意在烘托出一种赏石境界。如果是用其他文学体裁来描写,绝对不可能仅二十八个字就能凝练地体现出来。

    [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
    [imga]../images/upload/2007/06/30/025240.jpg[/imga]
    [ALIGN=CENTER](荆州古月书)[/ALIGN]
    2、声调铿锵,音韵和谐
        有韵律、有节奏,抑扬顿挫、铿锵有声、顺口易记和能吟可唱,是近体格律诗最大的特点之一。陶渊明咏《醉石》:“万仞峰前一水傍,晨光翠色助清凉。谁知片石多情甚,曾送渊明入醉乡。”还有苏轼《题湖口石》:“前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明处处通;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一诗读起来尤为音韵入口和谐,声调节奏铿锵顺口,壶中九华石虽未曾见却让人难以忘怀,名传今古。
    3、蕴藉含蓄,意境优美
        戴昺《书房》:“书房清晓焚香坐,转觉幽栖趣味真。怪石一根云态度,早梅半树雪精神。池鱼自乐谁知我,林鸟相忘不避人。得丧由来天自定,莫将闲虑恼闲身。”还有《素园石谱》的宝晋斋研山:“砚山不易见,移得小翠峰。…安知无云霞,造化与天通。…萧萧生风雨,俨若山林中。尘梦忽不到,触目万虑空……”等诗无不充分体现了蕴藉含蓄的境界。笔者十几年前得一九龙璧,题为《玉玲珑》并赋诗一首:“吾有玲珑璧,挺然倚案边。秀雅疑镂翠,娴静暗茹烟。拓意山河里,洗尘天地间。每常心未静,佳句已先拈。”亦欲取蕴藉自然之意境。

     [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imga]../images/upload/2007/06/30/025356.jpg[/imga]
    [ALIGN=CENTER](石种:九龙璧 收藏:川水歌)[/ALIGN]
    [ 这个贴子最后由川水歌在2007-6-30 3:15:13编辑过 ]
    烟蓑雨笠双溪月, 秋水云桥一草庐。
    浅醉疏篱无倚处,蓦然不识旧时途。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0380
      • 经验1639
      • 文章169
      • 注册2007-06-02
      4、形式统一,传播广泛
          近体格律诗迄今依然保持着绝句四句一段(律诗则为八句一段并讲究对仗等形式),五字或七字一句,双句句尾押韵的形式结构的完美性。而且与中国其他各种文艺形式相比较,传播也最为广泛,不受时间地域和文化程度的限制------千百年来,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区就有格律诗广为流传,国人凡赏石者皆知“石不能言最可人”这句诗,但知此诗而能吟的非玩石赏石者却不可胜数。

       二、近体格律诗与传统赏石文化的内在联系及其作用
      1、都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传。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古代赏石格律诗作品中轻功名富贵、重人格操守的价值观念,超凡脱俗、通达人文物理的处世风格,得失随缘、心无增减的养心哲理等辩证思维方式,至今仍然深深印烙在中国赏石文化的发展史上。
      2、都是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二者都适应中华民族生存的特点而形成发展,是在中华民族身上体现出来的民族化的精神依托和力量,凝聚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风格和社会心理意识。
      3、近体格律诗在赏石活动中具有其他文字形式不能代替的渲染功能和艺术魅力。孔子教人,主张兴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大序》说:“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自古以来著名大家包括赏石名家也大都是诗人,几乎所有赏石典籍都和诗歌息息相关。一言以蔽之,中国古代诗人创作出来的赏石诗歌特别是近体格律诗作品,是中国传统赏石文化的重要基石和母体,对传统乃至今日赏石文化影响力的泛缘性、深刻性和时空性,是古今中外其他任何文学艺术体裁之所概莫能匹的,不仅遍布中国,而且远播海外,成为东方赏石文化的一种特有的形象特征。


                                       近体格律诗在当代赏石文化中的现状及思考


          “五四”期间,国内学校的基础教育盲目地排除了近体格律诗词,产生了民族文化典膺断代现象,许多人陷入了形而上学和民族虚无主义。现今,全国各地诗词组织和诗词刊物如林似雪,民间从事近体格律诗的创作数以千万计,学校也大幅度地增加了传统诗文的普及教育,因此吟咏者更以亿万计。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全球一体化的信息社会里,纵观当今的中国石界,却存在着两大未能辨证调和的现象:一是许多人只倾向于西方赏石观中把观赏石看做与地质学有关的客观实在性,强调其地质结构成分,强调对观赏石的外形状态和石种来源的考究,却忽略了以传统赏石文化去揭示人文历史方面的感知,主观能动性无法获得更深层次的发挥;二是因为赏石艺术的多元化、边缘化和商品化,以及近体格律诗与生俱来的非商品属性,使之在当代赏石活动中的影响日趋没落,在商品和艺术的夹缝中勉强苟延残喘。
          另一方面,近体格律诗对国外赏石界近年来的影响却大有起色。日本水石协会在“93国际水石展”开幕式上致辞的第一句话就是:“有着日本人独特感受的水石艺术,是从古代中国传来的。”《日本爱石史》中国篇就记载了牛僧孺、白居易、李德裕、苏轼、米芾和宋徽宗等古代中国爱石大家及其诗作。欧洲于1992年成立赏石协会,成员由法国、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荷兰、德国、瑞士、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等国的个人和俱乐部组成。步一先生在其《文化的共性》一文中指出,在美、英一些地区,也开始出现了以美国雕塑家理查德•罗森布鲁姆、收藏家伊恩•威尔逊和苏珊夫妇为代表的一批观赏石收藏家,从研究中国古石(称之为文人石、灵石)中发现了中国传统赏石文化的内涵和生命力,意识到中国传统赏石文化是古代东方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举办各种形式的观赏石收藏展览和相关学术活动(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的<世界中的世界>一书专门论述了东方的收藏及其文化研究情况),致力于传播华夏文明,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专家的支持与参与,逐渐掀起了东方赏石文化的全球化热潮。
          上述这种以中国传统格律诗为形象特征的东方传统赏石文化外热内冷的违背常理的现象,确实应该引起国内石界、中石协乃至有关政府部门有识之士的关注了。
                 

      烟蓑雨笠双溪月, 秋水云桥一草庐。
      浅醉疏篱无倚处,蓦然不识旧时途。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0380
        • 经验1639
        • 文章169
        • 注册2007-06-02
        在发展赏石文化的进程中辨证地继承和发扬近体格律诗


            近现代许多喜欢赏石藏石的老一辈各界名家,其赏石理念形式上继承了传统风尚,内容上则将国外的地质科学纳入了赏石范畴。如地质学家章鸿钊在《石雅》一书(1918年出版)中第一次系统地将理性化的科学知识注入传统赏石文化内涵之中,是对传统赏石文化感性认知上的突破和创新,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但同时,并没有抛弃传统赏石文化特别是格律诗的运用发挥,如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沈钧儒把凡是符合“行旅的采拾,朋友的纪念,意志的寄托,地质的研究”的石头都兼收并蓄进来, “兼采东西著藉,并志其篇什,所以贵新知而遵通仞也”, 而真正体现出他的赏石品位和真谛的,是他的广为流传的名句“吾生犹爱石,谓是取其坚”、“至小莫能破,至刚塞天渊”。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指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二者虽然互动互异,但却同源共生,“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
            近体格律诗是当今中国赏石文化的一种不可替代的形式,我们应该以扬弃的辩证否定观来继承和发扬,在古今中外赏石文化的比较参照中,以扬弃的思维方式去挖掘近体格律诗的文化艺术资源,以求是的作风对待国内现代赏石文化的实际现状,以客观的态度吸收西方赏石文化的科学内在性,去芜存精,学以致用,融人文历史、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为一体,开创近体格律诗的赏石创作新风,从而在绚烂多采的现代赏石文化体裁中独树一帜,在构建和宏扬中国现代赏石文化理论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把现代国内外赏石文化中的新语言、新观念灵活运用和充实到赏石格律诗的创作中去,不仅是继承和发扬辨证扬弃观的客观要求,也是近体格律诗走进现代赏石文化的唯一途径。赏石格律诗的创作要立足现实和放眼未来,不是简单地只要会用传统格律诗的一些韵律能凑成诗句就算大功告成。古人的赏石诗作,其概念的构成形式、知识的生产和交换方式均基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很多已经不符合当代文学艺术的现实语言了,也不符合赏石文化应该走向大众的发展需求,而且还有不少封建迷信、消极落后和不科学的内容,今人在创作赏石格律诗时必须坚决屏弃,否则就犯了教条主义的形而上学错误观点,非但不能在赏石文化进展过程中得以继承和发扬,反而为世人所难接受。
        二、赏石格律诗是否有价值并不在于其自身,而在于赏石格律诗与现代赏石文化的价值取向性相关联,必须依靠人类个体特别是创作者努力寻求向现代社会、现代价值观念转换。赏石文化是由多层面构成的系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逐渐形成与之相契合的价值判断关系,反过来对整个赏石文化系统的发展轨迹和方向又起着调控、制约的作用,即赏石文化的价值取向性。马克思说:“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 不同时期的历史形成的赏石文化的价值取向塑造着符合相应类型的人格,而每个人类个体也以自身的心力才智去建构、维系、反馈、转换着其价值取向的平衡与发展,即赏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来实现的,一是“赏石文化价值取向的形式”,二是“人类个体转换的形式”,这两种形式相辅相成,构筑成一个稳固的承上启下的赏石文化价值体系。
            当今世界的赏石文化主流分为以中国赏石文化为代表的东方赏石文化和西方赏石文化两种。虽然中国传统赏石文化迄今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在其价值取向构成中,始终把谋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作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即师造化,其最高境界为“天人合一”),其价值判断具有中庸的、调和式的浓厚的伦理道德倾向,这在古代赏石格律诗的大量作品中体现得酣畅淋漓;西方赏石文化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强调人的独立自主和进取精神等,其价值判断主要是与对客体的科研价值和历史价值判断联系在一起。在“甲天下”第二届柳州国际奇石节赏石学术交流会上,欧洲石协主席威廉•本茨先生的《欧洲赏石》一文指出,“与中国相比,欧洲的奇石文化还很年轻,东方人把自己当作自然的一部分,而西方人则把自己看作是自然的操纵……西方人接受的是影响他们思维方式的精确的科学教育,只有石头看起来象一座小山,欧洲人才会认识到它就是一座山;当欧洲人看到复杂形状的石头,它只是石头,而中国人的想象却能给出一个极其深刻的含义。”
            综上,赏石格律诗创作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吸收和融会贯通中西传统赏石文化,努力寻求向现代社会、现代价值观念转换的有效途径。
        三、赏石格律诗的创作在遵守韵律方面既要严中有活,又要活而不乱;在体格、文辞、意境等表现形式上必须面向广阔的自然、社会和人生,取意于观赏石的外在兴象进而向人生的内在理念挖掘,形成以意新语工而又崇实致用,情理并举而又情景交融,清新脱俗而又雅俗共赏为主要特征的赏石艺术风格。诗言志,作者得于心,“文字必己力、出肝胆”,要“本情性、兴愤叹、和人心”。赏石格律诗创作的先决条件当然是以观赏石为鉴赏客体,而决定赏石格律诗作品好坏的因素则为内因和外因两种,内因主要是韵律体裁、题材风格、表现手段、意象意境等;外因主要是政治、经济、宗教、哲学、科学、民俗民风等,通过创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文化艺术修为、赏石能力和功底等综合体现出来。
        1、赏石格律诗创作在遵守平仄、对仗和用韵等方面既要严中有活,又要活而不乱。旧韵可参照《平水韵》,新韵即普通话可依《新华字典》的字音定平仄声调和押韵,不必拘泥于旧韵。简而言之,不守韵律(指灵活运用)和不懂韵律是两个概念,没有韵律即不为格律诗,认为韵律是作茧自缚和陈规陋俗的人是受不肯下苦工夫、急功近利的浅薄浮躁心态所驱使,绝对写不出好诗来。笔者《咏石守韵不成感怀》略见一斑:“赏石兴来欲咏诗,细将情景染才思。徘徊韵律不成句,却见江心抱月迟。”


        [ALIGN=CENTER][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imga]../images/upload/2007/06/30/025806.jpg[/imga][/ALIGN]
        [ 这个贴子最后由川水歌在2007-6-30 3:14:44编辑过 ]
        烟蓑雨笠双溪月, 秋水云桥一草庐。
        浅醉疏篱无倚处,蓦然不识旧时途。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0380
          • 经验1639
          • 文章169
          • 注册2007-06-02
          2、赏石格律诗创作贵在创新中求发展。前人诗作盛极难继,但难于创新发展不等于无法创新发展。特别是创作内容方面,现今的赏石资源、内涵和风格等已今非昔比,比古人有着更加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有着更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更加丰富的语汇、创作的涵容量和表现力。在这方面,宋诗革新的开山鼻祖梅尧臣提出格律诗创新重在新意、新辞和新境,笔者以为今人在赏石格律诗创新方面当可借鉴。
          (1)求新意,力避陈陈相因,要精心体察观赏石微妙的外在表象与内涵意境,构思立意要新颖精炼和深刻独到,表达方式要流畅自然又深刻含蓄。笔者石友石城人有一品雨花石,画面为一松树,而自古吟咏松树的佳作不可胜数,立意出新谈何容易!经查,现代自然科学已经证实多数松针可活3-5年,于每年春夏之间部分抽新凋老,秋冬季节葱绿之色微转红黄,这是冬季气温低,针叶内叶绿素的生成受到限制而花青素相对增加之故,对松树安全越冬有利,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亦益显出松树的苍劲坚强;再者,一般赞松诗文都把松树捧到山巅之顶以烘托之,笔者联想到社会人生的沉浮起落现象,遂反而用之,一首《秋松吟》遂一气呵成:“一树寒针吹不散,西风麾下自精神。盘根壑底迎萧瑟,岂有松涛落魄声!”

          [ALIGN=CENTER]
          [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
          [imga]../images/upload/2007/06/30/025904.jpg[/imga][/ALIGN]
          [ALIGN=CENTER](石种:雨花石 收藏:石城人)[/ALIGN]
          [ 这个贴子最后由川水歌在2007-6-30 3:14:10编辑过 ]
          烟蓑雨笠双溪月, 秋水云桥一草庐。
          浅醉疏篱无倚处,蓦然不识旧时途。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0380
            • 经验1639
            • 文章169
            • 注册2007-06-02
            (2)求新辞,力避古奥涩僻、陈词旧调、为文造情和因辞害意。炼字造词上要熔铸古今、雅俗浑成、深刻精炼、语气贯通,用典和谐自然(读者即便不知其典,也能雅俗共赏);不能干巴说教、意随词尽、生涩不通和滥用典故等,尤忌概念化口号,看似时代感和思想性高,实是有意无象、弄巧成拙。笔者曾与山东科技大学教授薛彦辉和湖南石友史景凌闲话人生、品谈石趣,有所感悟成诗一首:“芳菲空雅致,风月费精神.石道藏天地,宜当伴此生.”起承二句中的“芳菲”和“风月”是为衬托转句中的“石道”作铺垫(“石道”便是引用今人常用石语),用典自然出新又无需注释,结句则平淡含蓄收尾,留下余韵。若作口号式高呼,则趣味全无了。
            (3)求新境,力避牵强附会,打破因袭僵局以崇实致用。观赏石贵在天然,然大多外在表象不尽人意,或与常识存在矛盾,在创作中绝不能牵强附会而因循守旧。笔者十分欣赏谢礼波先生一首题咏石头画面为身旁站有一牛的古代将军形象的赏石诗《解甲归田》,按常理身为将军就该是战马相随,该如何下笔才是?谢先生灵动地吟写道:“百战将军将退休,至亲骏马变黄牛。从兹解甲归田去,种菊吟诗听水流。”不但不落俗套,解释合理而又巧妙弥补了石头画面的先天不足。
              3、赏石格律诗贵在意境优美。美学家李泽原认为“意境是诗的生命”。所谓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便是指格律诗意境的重要性(亦即功夫在诗外),切勿为写诗而写诗,徒具诗形,而无诗魂。这方面的论述典籍极多,笔者拙作《赏石意境说》亦已另文专述,故于此仅择要简述笔者个人在赏石诗创作过程中的两点感受,以求方家雅正。
            (1)“有石之境”和“无我之境”
            笔者通过十余年格律诗词创作和赏石玩石实践,深感赏石诗意境应可分为“有石之境”和“无我之境”。 简而言之,“有石之境” 即以我观石,情因石生,石因情活,进入人石交融的情感世界; “无我之境”则为平心静气地丢开一切固有思维,进入石我两忘的天籁世界。笔者曾作《丁亥年清明雨中独酌盘石偶得》:“清明酌酒和春雨,拳石摩挲自谓奇。妙处原曾看仔细,而今醉眼锁迷离”便是尝试感悟、创造这样的意境。
            [ALIGN=CENTER][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
            [imga]../images/upload/2007/06/30/030001.jpg[/imga]

            [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imga]../images/upload/2007/06/30/030012.jpg[/imga]

            [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imga]../images/upload/2007/06/30/030024.jpg[/imga]

            [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
            [imga]../images/upload/2007/06/30/030036.jpg[/imga][/ALIGN]
            [ALIGN=CENTER]该石的不同角度(石种:贺州鸡血冻 收藏:川水歌)[/ALIGN]
            (2)“状难写之境入于诗中,含不尽之意见于石外”
            赏石诗意境创作方面,笔者则命题为“状难写之境入于诗中,含不尽之意见于石外。”《诗人玉屑》卷九《托物》篇记载:“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意含蓄,方入诗格。”其中,“难写之境”不是指观赏石的自然原型,而是经过创作者加工提炼的诗意的具象,把一些在自然常理方面互不相干的意象从该具象出发并联结在同一条情感或理念的线索上,取义于石又超乎于石;“不尽之意”含有说不尽和不说尽两层意思,使人既可以体会“诗中” 石之妙理神韵,又可以寻味“石外” 诗意的蕴藉含蓄,以求达到符合人文科学发展规律的高度成熟的具象和意象化的辨证统一。
            [ 这个贴子最后由川水歌在2007-6-30 3:13:20编辑过 ]
            烟蓑雨笠双溪月, 秋水云桥一草庐。
            浅醉疏篱无倚处,蓦然不识旧时途。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0380
              • 经验1639
              • 文章169
              • 注册2007-06-02
              拙作乃是初稿,自古诗词与中国传统赏石文化是密不可分的,除石谱及少数文章外,几乎都是以诗词歌赋之.是以一心想借此机会大力弘扬这一传统文化与传统赏石文化的融洽结合,不揣冒昧而为之。恳望诸师大力斧正及支持!
              [ALIGN=CENTER][FLASH]http://upload.blog.daqi.com/uploadnew/2007-02-27/1172540419_3586.swf[/FLASH][/ALIGN]
              烟蓑雨笠双溪月, 秋水云桥一草庐。
              浅醉疏篱无倚处,蓦然不识旧时途。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6
                • 积分430470
                • 经验225261
                • 文章6326
                • 注册2007-04-12
                这个联系很有新意,我打印收藏,慢慢学习。谢谢!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0380
                  • 经验1639
                  • 文章169
                  • 注册2007-06-02
                  [QUOTE][b]下面引用由[u]风中秋叶[/u]发表的内容:[/b]

                  这个联系很有新意,我打印收藏,慢慢学习。谢谢![/QUOTE]
                  谢风兄见爱。其实赏石以近体格律诗为体裁,自唐朝就已盛行。白居易、苏东坡等作品尤多而脍炙人口。[em28]
                  烟蓑雨笠双溪月, 秋水云桥一草庐。
                  浅醉疏篱无倚处,蓦然不识旧时途。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0380
                    • 经验1639
                    • 文章169
                    • 注册2007-06-02
                    呵呵,不知道这里是否还有谁支持发扬格律诗与赏石文化的融洽结合啊?
                    烟蓑雨笠双溪月, 秋水云桥一草庐。
                    浅醉疏篱无倚处,蓦然不识旧时途。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817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