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讨论]《新诗共赏》

    《新诗共赏》


    为了给网友们更多接触「新」诗的机会, 小土豆将选出一些近代著名的诗人的作品, 又或一些不甚知名诗人所写的好作品(最少是小土豆喜爱的). 一般来说, 小土豆将不会作出评语(更没有资格充当导读), 在可能范围下, 会找一些诗评家的文章供参考(但别太认真, 反正诗, 是很个人的事)

    第一首是台湾诗人痖弦的《如歌的行板》

    温柔之必要
    肯定之必要
    一点点酒和木樨花之必要
    正正经经看一名女子走过之必要
    君非海明威此一起码认识之必要
    欧战、雨、加农炮、天气与红十字会之必要
    散步之必要
    遛狗之必要
    薄荷茶之必要
    每晚七点钟自证券交易所彼端
     
    草一般飘起来的谣言之必要。旋转玻璃门
    之必要。盘尼西林之必要。暗杀之必要。晚报之必要
    穿法兰绒长裤之必要。马票之必要
    姑母遗产继承之必要
    阳台、海、微笑之必要
    懒洋洋之必要
     
    而既被目为一条河总得继续流下去的
    世界老这样总这样:——
    观音在远远的山上
    罂粟在罂粟的田里
                                                                                   ——1963年写于香港

    周宁评:
    透视:
         欣赏一首诗,可采用的态度有二:
         1.追寻作者创作那一瞬间所深入的感情(或其诗想),迫使自已也契入此一领域,分享作者所有的感动;
         2.完全排除上述客观的欣赏态度,全然以自我为出发点,以自己了解的程度,主观而放任地接受诗的冲击。
         这两种欣赏的态度,一是无我的,一是有我的,两者均有可取与局限之处。事实上,由于欣赏者各有不同的背景,以及与创作者在时空和感悟上的显着差异,难以求得同一频率的共鸣——我说这些话,旨在表明我试图剖析痖弦这首诗,也许无法做的恰到好处,我没把握能准确抓住作者在创作时的心情,更没把握使其它欣赏者也怀着与我相似的观点,我的工作是希望自己站在宽广的认知基础上提出看法,尽可能去击中每颗能共鸣的心弦。
         我认为一首诗的欣赏若要真正了解,必须透过这位诗人的其它作品,寻出其诗(思)想的行迹,始能精确地掌握诗中真义。也就是说,一首诗不要独立来看,在诗人的一生中,「诗想」固然有即兴的,但其观察与表达,依然脱不了理念的羁绊;整体而言,它是脉脉相系的,自有它特殊的脉络意义。换句话说,就是要在「整个的」了解中,为每一首诗的意义「定位」。当然,对一首肤浅的、惟求技巧炫耀的诗是用不着浪费这么大的心血,因为对这类的诗及诗人而言,他把诗看成文字的魔术表演,诗被文字奴役了﹔诗在对传统用辞的解放中,又被禁锢在新的文字狱里,除了拙劣的卖弄,所剩无几。一首诗的真正价值,应是作者人生态度的呈示:一面有着自己活生生的存在,一面与身处的时代和社会寄以同情的态度相融,说出它隐匿却又普遍的心声。诗的价值由此二分,诗人与诗品的高下,亦由此判然而明。
         简而言之,诗人应有最敏感的触须、广博的同情意识以及一颗跟社会同一脉动的心。痖弦的诗,显然属于我所赞扬的一类 注2,<如歌的行板>就是一首基于此一意义的好诗。
         由<野荸荠>而<深渊>,由<深渊>而<如歌的行板>,这一条线索告诉我们痖弦的转变,痖弦的每一首诗的欣赏,都应安放在这一系脉里读出诗的「品性」。
         <如歌的行板>想表达的是什么?
         ——痖弦对人生的看法。
     
         全诗共分为三段:
         第1到10行为第一段;
         第11到16行为第二段﹔
         第17到20行为第三段。
         实际上只是两段。第一、二的的分割,纯为了形式和效果的要求,避免在视觉上予人冗长厌倦之感,而增加了诗的美感与魅力,在整首诗的意象里,1到16行是个单元,最后四行是个单元。
         第一单元中,痖弦如催眠般奏出种种之必要,以诙谐而揶揄的口吻,把许多事惰拼凑起来——表面上似各不相干,实际上却被纳入同一主流里,即:一切均属必要。从温柔之必要到看一名女子……加农炮……遛狗……暗杀……微笑……懒洋洋……之必要,如音乐节拍一般,将诗的气氛一下子孕育的非常浓厚,使得最后出现的严肃主题得到调协及相衬。所有的「必要」正是社会的众生相,我们每个个体在这工商业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是多么渺小,所具有的影响力也微乎其微,不论是喜欢或不喜欢,世界依旧照着它预定的行程表向前推进,像一条容纳众流的浩荡大江,带着生命与泥沙,喑哑地哼着:
     
         17     而既被目为一条河总得继续流下去的
     
         这一句与第18句整首诗中负着承接的作用,一面使第一单元长串的压力到此得到缓冲,一面由此接续出最后的主题。一条「河」的象征意义在全诗之中非常突出,它给人在意象和视觉上充分满足:
         ——从第1到16句浩浩荡荡如一长江的印象;
         ——如第18句中的「:——」符号,既表达了河的抽象形式,也产生第18句往后延伸的作用。
         ——河,也给人另一种感悟:
         ——这个社会和世界是河(能纳众流)。
         ——时间是河,绵延不断 注3。
         ——人的本性是河 注4。
         种种的必要告诉我们,既然世界像河一样「老这样总这样」:一点点酒和木穉花是不可缺的、散步是必要的、薄荷茶调剂着生活情趣、穿法兰绒长裤是新的时髦、继承遗产岂能放弃?一切均为我们生存所必需,人在这种环境里的生活态度,无非是使一切各守其位,维持着它们的本性,像:
     
         19       观音在远远的山上
         20       罂粟在罂粟的田里
     
         不必去强求秩序,不必枉费心机企图改变秩序,不如顺乎自然万物的本性,顺着河流「继续流下去」,秩序自会在其中出现,若要坚持扭曲现状,悲哀就会注入生命的骨髓里,遗恨一生。
    追踪:
         诗中强烈地表现出定命观念。作者对世界和社会持着一种现实的、中庸的观点,保持了客观的距离,以局外人清醒而冷然的目光,凝视这社会万象。这种心态多少表达出这一代青年的心理状态——中国百十年来不断的动乱,生命变得低贱、失去了基本尊严与价值,似乎每一个动人的口号都必须以成千上万的尸体来显示它的不朽。人的价殖如陨星般坠落,跌的粉碎,这些悲剧不全是「人妄想超越上帝的手」 注5来安排自然万物新的秩序所这成的?
         人为什么不能学的更谦虚呢?
         痖弦不是没有渴望过名声和荣耀,在诗作里,他曾如此自白:
     
             有这么一个人
           他真的瘦得跟耶稣一样
           他渴望有人能狠狠的钉他
           (或将因此而出名) 注6
     
         他渴望得到像耶稣一样不朽的荣耀。可是,在冷酷的现实里,他毕竟没去学做虚无的神,深刻的洞察力,让他了解人的平庸本质,而凄然地唱道:
     
             但白杨的价格昂贵起来了
           钢钉钻进摩天大厦
           人们也差不多完全失去了那种兴致
           再去做法利赛或圣西们那样的人 注7
       
         介绍着自己,也介绍了这一代青年人的心境、他们内心的欲望与苦闷。为什么普世的年轻人存有逃避现实与责任的倾向?是害怕背负精神的十字架?他们以屈于现实作为反抗现实的方式扼杀了本性,年轻的心怎能容忍?如何走出这种困境?
         痖弦的内心何尝没有挣扎,在<疯妇>的诗中,他借着蓓嶶的口,绝望地悲问:
     
           只是玛丽亚,你不知道
           我真发愁灵魂究竟给谁才好 注8
       
         给谁才好?上帝或撤旦?都不?那怎样才能摆脱这份沉重的压力?痖弦在迷惘中的答案只是高喊:「哈里路亚,我仍活着!」 注9似乎,活着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事。于是,人便堕落到「深渊」里变成四肢动物:
     
             去看,去假装发愁,去闻时间的腐味
           我们再也懒于知道,我们是谁
           工作,散步,向坏人致敬,微笑和不朽
           为生存而生存,为看云而看云
           厚着脸皮占地球的一部份。…… 注10
       
         也许,痖弦在这一时期的心情相当阴郁,也许痖弦以诗为武器,针对某些颓废败坏者所作的讽刺和批判——他们由于对现状过于冷漠无情,而渐渐退化成行尸走肉,终至出卖了灵魂。但,在<如歌的行板>中,痖弦走向了另一端,明朗地步入现实的核心寻找答案,他领悟到顺应自然万物本性的至理,宁肯采取中庸的人生观,不偏不倚地——不妄想做神,也不甘心做兽——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这就是痖弦在<如歌的行板>中要表达的意思吧。
         经由这样的脉络来欣赏<如歌的行板>或应有较深刻的体会。痖弦的诗,基本上是入世的,他的宽阔胸怀使他化身为许多形像 注11,以他禀赋的识力,吐述他们的心声,我说痖弦具有一颗「社会的心」便是此理。一个诗人,若不具有这种敏锐的触须,就写不出不朽的作品。他的诗,满含思想,从批判的角度,把握住社会的共相,速写出事件及人物的特质;或许,我们必须透过他的诗,才能对广大的社会群众的内心有深刻的理解;或许,我们必须透过他的诗,才能更清楚了解我们自己。
    其它:
         这首诗,连带地使我想到哲学家尼釆的话:
         「对于整个的组织,美丽乃其余事。」 注12  
         常有些诗人,钻入堆砌辞藻的牛角尖里,日夜谋计让骈体文复辟,企图以空灵的美,君临诗坛;或步上一条更晦涩的路,以割裂的意象,把诗肢解而引向歧途;更有些爱带着诗稿上床的诗人,压迫新诗堕落成性经验的记录——我想,痖弦所探索的方向,对这些诗人而言,在立意与取材、表达艺术的经营上是具有启示性的,他的题材走出个人狭隘的自我范域,亲切而谦卑地向人生与社会垂目,开拓了现代诗的局面。在语言上,不斤斤计较于求新、求奇、求美,全心全意以诗的意境和结构取胜。读着尼釆的话,做为一个新诗的爱好者,不知是否有权向诗人要求「除了美,还有更值得超越的目标」?请让更多的同情与爱,充溢在诗人的心灵,以社会的知觉,唱出那些边缘者的孤寂心声。
     
    【小注】:
    1.为便于解读而分行编号,原诗无编号。
    2.叶珊(杨牧)认为痖弦的诗,背后有一种「极广阔深入的同情」,而且赞美他的诗「是从血液里流荡出来的乐章」,我相信每一位痖弦的爱读者,对叶珊的话都会有「吾心亦有戚戚焉」之感吧。
    3.请读<如歌的行板>第18句。
    4.请读<如歌的行板>最末两句。
    5.上帝——不是指狭义的某一宗教所信仰之神,而是意指此一宇宙的秩序赋予者,也许是尚莫能名的大力而已。
    6.引自痖弦诗作<剖>。
    7.同上。
    8.引自痖弦诗作<疯妇>。
    9引自痖弦诗作<深渊>。
    10.同上。
    11.为试读他的诗作<上校>、<坤伶>、<马戏的小丑>、<弃妇>、<疯妇>、<水手>、<C教授>……等作品。
    12.引自尼釆《启示艺术家与文学家的灵魂》。
    痖弦(1932年-)本名王庆麟,祖籍河南省南阳市,是台湾的诗人。他的现代诗在1960年代台湾崛起的名家中,充满了超现实主义的色彩,口语生动活泼、音乐性最强,并最能表现悲悯情怀、生命之甜美与现代人生命困境之探索。
    痖弦于1949年在湖南加入国军,并随之抵达台湾;1953年进入复兴岗学院的影剧系,翌年毕业。后获分配到左营海军广播电台工作。同年与张默和洛夫创立「创世纪诗社」,发行《创世纪》诗刊,人称诗坛「铁三角」。
    1962年痖弦回到母校复兴岗学院任教,讲授「中国戏剧史」及「艺术概论」。1966年以少校军衔退伍,并应美国国务院之邀,参加爱荷华大学「国际作家写作计划」访问两年;回国后任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幼狮文艺》主编,带动文艺风气。《幼狮文艺》主编任内,楚崧秋邀痖弦去《中华日报》副刊接林适存的棒子,董鹏年请痖弦到中国电视公司担任副理兼企画组组长,但痖弦都以同样的理由拒绝:「在幼狮有太多想做的事,不想中断这些计划。」[1]
    1976年再度赴美进修,获威斯康辛大学东亚研究硕士。次年起担任台湾《联合报》副刊主编达二十一年之久。
    退休前职位为幼狮文化事业公司期刊部总编辑、《联合报》副总编辑兼副刊主任;现已移居加拿大。2001年担任台湾国立东华大学创英所驻校作家。
    痖弦于2007年应香港浸会大学之邀,参与「国际作家工作坊」(International Writers' Workshop),并担任驻校作家三个月。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3
      • 积分317367
      • 经验30879
      • 文章5755
      • 注册2009-02-11
      小土豆做得好!
      做《新诗共赏》比劝顽石好,功德无量!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謝謝蕭振.

        小土豆想通了.

        要說的, 已說了. 還是幹多些實際工作吧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洛夫

          洛夫的诗, 很多都有关于死亡的隐喻, 并且徘徊在历史碎片,现实和天马行空的想象之间. 小土豆选了他的三首作品和大家分享. 如果有兴趣进一步探讨洛夫的诗, 可以看看: http://www.shiku.org/shiku/xs/luofu.htm

          (一).

          午夜削梨

          冷而且渴
          我静静地望着
          午夜的茶几上
          一只韩国梨

          那确是一只
          触手冰凉的
          闪着黄铜肤色的

          一刀剖开
          它胸中
          竟然藏有
          一口好深好深的井

          战栗着
          拇指与食指轻轻捻起
          一小片梨肉

          白色无罪

          刀子跌落
          我弯下身子去找

          啊!满地都是
          我那黄铜色的皮肤

          (二).

          车上读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摇摇晃晃中
          车过长安西路乍见
          尘烟四窜犹如安禄山败军之仓皇
          当年玄宗自蜀返京的途中偶然回首
          竟自不免为马隗坡下
          被风吹起的一条绸巾而恻恻无言
          而今骤闻捷讯想必你也有了归意
          我能搭你的便船还乡吗?

          初闻涕泪满衣裳

          积聚多年的泪
          终于泛滥而湿透了整部历史
          举起破袖拭去满脸的纵横
          继之一声长叹
          惊得四壁的灰尘纷纷而落
          随手收起案上未完成的诗稿
          音律不协意象欠工等等问题
          待酒热之后再细细推敲

          却着妻子愁何在

          八年离乱
          灯下夫妻愁对这该是最后一次了
          愁消息来得突然惟恐不确
          愁一生太长而令又嫌太短
          愁岁月茫茫明日天涯何处
          愁归乡的盘缠一时无着
          此时却见妻的笑意温如炉火
          窗外正在下雪

          漫卷诗书喜欲狂

          车子骤然在和平东路刹住
          颠簸中竟发现满车皆是中唐年间衣冠
          耳际响起一阵 之声
          只见后座一位儒者正在匆匆收拾行囊
          书籍诗稿旧衫撒了一地
          七分狂喜,三分唏嘘
          有时仰首凝神,有时低眉沉吟
          劫后的心是火,也是灰

          白日放歌须纵酒

          就让我醉死一次吧
          再多的醒
          无非是颠沛
          无非是泥泞中的浅一脚深一脚
          再多的诗
          无非是血痞
          无非是伤痕中的青一块紫一块
          酒,是载我回家唯一的路

          青春作伴好还乡

          山一程水一程
          拥着阳光拥着花
          拥着天空拥着鸟
          拥着春天和酒嗝上路
          雨一程雪一程
          拥着河水拥着船
          拥着小路拥着车
          拥着近乡的怯意上路

          即从巴峡穿巫峡

          车子已开出成都路
          犹闻浇花草堂的吟哦不绝
          再过去是白帝城,是两岸的猿啸
          从巴峡而巫峡心事如急流的水势
          一半在江上
          另一半早已到了洛阳
          当年拉纤入川是何等慌乱凄惶
          于今闲坐船头读着峭壁上的夕阳

          便下襄阳向洛阳

          人蜀,出川
          由春望的长安
          一路跋涉到秋兴的夔州
          现在你终于又回到满城牡丹的洛阳
          而我却半途在杭州南路下车
          一头撞进了迷漫的红尘
          极目不见何处是烟雨西湖
          何处是我的江南水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长恨歌

          那蔷薇,就像所有的蔷薇,
          只开了一个早晨
          ——巴尔扎克

            一

          唐玄宗

          水声里
          提炼出一缕黑发的哀恸

            二

          她是
          杨氏家谱中
          翻开第一页便仰在那里的
          一片白肉
          一株镜子里的蔷薇
          盛开在轻轻的拂拭中
          所谓天生丽质
          一粒
          华清池中
          等待双手捧起的
          泡沫
          仙乐处处
          骊宫中
          酒香流自体香
          嘴唇,猛力吸吮之后
          就是呻呤
          而象牙床上伸展的肢体
          是山
          也是水
          一道河熟睡在另一道河中
          地层下的激流
          涌向
          江山万里
          及至一支白色歌谣
          破土而出

            三

          他高举着那只烧焦了的手
          大声叫喊:
          我做爱
          因为
          我要做爱
          因为
          我是皇帝
          因为
          我们惯于血肉相见

            四

          他开始在床上读报,吃早点,看梳头,批阅奏折
                                  盖章
                                  盖章
                                  盖章
                                  盖章
          从此
          君王不早朝

            五

          他是皇帝
          而战争
          是一摊
          不论怎么擦也擦不掉的
          黏液
          在锦被中
          杀伐,在远方

          远方,烽火蛇升,天空哑于
          一緺叫人心惊的发式
          鼙鼓,以火红的舌头
          舐着大地

            六

          河川
          仍在两股之间燃烧

          不能不打
          征战国之大事
          娘子,妇道人家之血只能朝某一方向流
          于今六军不发
          罢了罢了,这马嵬坡前
          你即是那杨絮
          高举你以广场中的大风

          一堆昂贵的肥料
          营养着
          另一株玫瑰

          历史中
          另一种绝症

            七

          恨,多半从火中开始
          他遥望窗外
          他的头
          随鸟飞而摆动
          眼睛,随落日变色
          他呼唤的那个名字
          埋入了回声

          竟夕绕室而行
          未央宫的每一扇窗口
          他都站过
          冷白的手指剔着灯花
          轻咳声中
          禁城里全部的海棠
          一夜凋成
          秋风

          他把自己的胡须打了一个结又一个结,解开再解开,然后负手踱步,鞋声,鞋声
          ,鞋声,一朵晚香玉在窗子后面爆炸,然后伸张十指抓住一部水经注,水声汩汩
          ,他竟读不懂那条河为什么流经掌心时是嘤泣,而非咆哮
          他披衣而起
          他烧灼自己的肌肤
          他从一块寒玉中醒来
                             千间厢房千烛燃
                             楼外明月照无眠
                             墙上走来一女子
                             脸在虚无飘渺间

            八

          突然间
          他疯狂地搜寻那把黑发
          而她递过去
          一缕烟
          是水,必然升为云
          是泥土,必然踩成焦渴的苏苔
          隐在树叶中的脸
          比夕阳更绝望
          一朵菊花在她嘴边
          一口黑井在她眼中
          一场战争在她体内
          一个犹未酿成的小小风暴
          在她掌里
          她不再牙痛
          不再出
          唐朝的麻疹
          她溶入水中的脸是相对的白与绝对的黑
          她不再捧着一碟盐而大呼饥渴
          她那要人搀扶的手
          颤颤地
          指着
          一条通向长安的青石路……

            九

          时间七月七
          地点长生殿
          一个高瘦的青衫男子
          一个没有脸孔的女子
          火焰,继续升起
          白色的空气中
          一双翅膀

          一双翅膀
          飞入殿外的月
          色渐去渐远的
          私语
          闪烁而苦涩

          风雨中传来一两个短句的回响

          1972.8.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浅谈洛夫的诗 作者:周末有约
              要了解洛夫的诗,就必须先了解其人,那他是怎样一位现代诗人呢?
              洛夫,本姓莫,湖南衡 人,1928年生,1973年曾任教于台湾东吴大学外文系。1954年与张默共同创办《创世纪》诗刊,并任总编辑多年,对台湾现代诗的发展影响深远,作品被译 英、法、 、韩等文。
              他早年为超现实主义诗人,表现手法近乎魔幻,曾被诗坛誉为“诗魔”。台湾出版的《中 当代十大诗人选集》如此评称:“从明朗到艰涩,又从艰涩返回明朗,洛夫在自我否定与肯定的追求中,表现出惊人的韧 ,他对语言的锤炼,意象的营造,以及从现实中发掘超现实的诗 ,乃得以奠定其独特的风格,其世界之广阔、思想之深致、表现手法之繁复多变,可能无出其右者。”吴三连文艺奖的评语对他更为肯定:“自《魔歌》以后,风格渐渐转变,由繁复趋于简洁,由 动趋于静观,师承古典而落实生活, 熟之艺术已臻虚实相生,动静皆宜之境地。他的诗直探万物之本质,穷究生命之意义,且对中 文字锤炼有功。”
              那洛夫本人是怎样看自己的诗创作的呢?
              洛夫曾说过:我早期向西方现代主义学习,是为了寻求一种新的创作方法。后来,慢慢 熟以后,我作为一个中 诗人,内心想要表现的还是中 人自己的风格,是一种民族 的东西。中 古典诗歌有特殊的美学,是一种意象之美,这种美有延续 ,有生命力,我向外 取经,最终还是要回来的,这是一种自我觉醒。
              他还认为:诗本 是一种创作,拿中 诗歌最高 时期的唐朝来说,那些流传下来的诗都是有诗的趣味的。很多人拿着 语化写作的诗问我,这是诗吗?我说真正的诗不是这样子的,诗人追求的不是流行而是永恒。中 当代诗人用 语写作除了表现时代 以外,还要加强艺术 ,应向中 古典诗歌去学习,要找回来已经失落了很久的意象之美。当下的诗歌之所以会 在一种边缘化的境地,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叙事诗和  诗的盛行。
              不难看出洛夫是一位相当前卫而且对诗很有造诣的诗人,那么他的诗的主要特点可以总结为:一、用刁钻的文字“快、狠、准”地抓住了读者最敏感的神经;二、用精简的语句表达最深邃的意境;三、用独特的角度剖析最丰富的世界;四、用大胆的想象释放凡心的 感;五、结构严谨,逻辑合理,手法多样,节律流畅,自由博 等。
              要使文字“快、狠、准”地抓住了读者最敏感的神经,这是相当的难的,用词不透彻那是做不到的。例如《边界望乡》开 :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落马洲/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
              手掌开始出汗/望眼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如风中的散发/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 了/严重的内伤/……。开 切入很自然,“说着说着”“就到了”说明了作者在亲切 淡中那种“归心似箭”的愉悦,后面的“勒”和“撞”字表明却只能远望那种思乡的复杂心 。
              他的《烟之外》末句这样写道:你那曾被称为云的眸子/现有人 作/烟。崇拜他的我也尝试过写烟,但一比较,就感觉他这一句诗既精简又富有深意,让人有开阔的空间去想象。而且切入角度总是那样让人特别,这是诗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有种超强的穿透力。曾记得有个诗人也这样说过:没有独特思维的人 不了真正的诗人,也独特的角度那就请不要轻易下笔。说得多好呀,而这些都可以从洛夫的诗中充分体现。他的诗比艾青的诗更有力量,比席幕容的诗更精简,比海子的诗更有 怀,比北岛的诗更有 感,比汪 真的诗更有深度,……, 正读后就是感觉要 案 绝,边声 好的痛快!
              而其它几点在他的《长恨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第二段开 这样描写杨贵妃的:她是/杨氏家谱中/翻开第一页便仰/在那里的/一片白 /一株镜子里的蔷薇/盛开在轻轻的拂拭中/所谓天生丽质/一粒/华清池中/等待双手捧起的/泡沫。寥寥几笔便把她刻画的入骨三分,“白 ”“泡沫”多么新鲜而生动的比喻,而且那样的有深意。这归功于他深刻的体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他的诗绝对大胆,大胆的让你吓一跳,如在第三段为样描写唐玄宗的:他高举着那只烧焦了的手/大声 喊:/我* /因为/我要* /因为/我是皇帝/因为/我们惯于  相见/。“烧焦”两字既可以让人想象到当时他对她的那种 望和宠 , 复说“* ”这词在这里绝对不俗,表明作为皇帝的他已是沉溺于* 而不能自拔,并且表示当时的皇权如此的霸道和大胆,而且更加说明他对她的占有的满足感和至高的 意。他能够把皇帝当作一个有五 六 的正常人来看,  的强盛恰恰造就了“长恨”的主题。
              其实从诗的发展状况来看,洛夫的诗很合乎 流,因为他集合了中西一些好的东西,可以说,他的诗对于我这个学诗的人是很有帮助的。读他的诗绝不会感觉平俗、郁闷,它总是那么涌动着丰韵的 感和惊喜。最后,我不得不说,洛夫的诗中的大胆心细和丰富多变 就了他的超凡的风骨,捧读之字字珠玑,如镶嵌在现代诗宝塔顶的皇冠!他后期的诗超越了朦胧、新月等一些派别的晦涩和暗淡,并且像海燕一样呐喊——让诗的变革来得更 烈吧!原来他的精益求精,其本质就是希望有新生力量吸取他的精华传承并超越他

          http://www.cc222.com/article/1007518.html

          洛夫(1928年5月11日-),本名莫洛夫,他名野叟,湖南省衡阳人。
          生平
          洛夫,1928年生于湖南衡阳,淡江大学英文系毕业,曾任教东吴大学外文系。现受聘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华侨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山西中北大学等大学客座教授。 1954年与张默、痖弦共同创办《创世纪》诗刊,历任总编辑多年。作品被译成英、法、日、韩,荷兰,瑞典等文,并收入各种大型诗选,包括《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
          洛夫著作甚丰,出版诗集《时间之伤》等三十七部,散文集《一朵午荷》等七部,评论集《诗人之镜》等五部,译着《雨果传》等八部。他的名作《石室之死亡》广受诗坛重视,四十多年来评论不辍,英译本已于1994年10月由美国旧金山道朗出版社出版。 1982年他的长诗《血的再版》获中国时报文学推荐奖,同年诗集《时间之伤》获台湾的中山文艺创作奖。1986年获吴三连文艺奖。1991年复获台湾“国家文艺奖”。2003年获中国文艺协会赠终生荣誉成就奖章。2004年获北京“新诗界首届国际诗歌奖”。1999年,洛夫诗集《魔歌》被评选为台湾文学经典之一。2001年三千行长诗《漂木》出版,震惊华语诗坛,同年被评选为台湾当代十大诗人之一,名列首位。
          研究洛夫作品之专著颇多,已出版者有:《诗魔的蜕变:洛夫诗作评论集》、《洛夫与中国现代诗》、《洛夫评传》、《一代诗魔洛夫》、《漂泊的奥义》、《洛夫:诗,魔, 禅》、《洛夫长诗〈漂木〉十论》、《大河的雄辩:洛夫诗作评论集》等。洛夫早年为超现实主义诗人,表现手法近乎魔幻,被诗坛誉为“诗魔”。 洛夫近年沈潜于书法之探索,不仅长于魏碑汉隶,尤精于行草,书风灵动萧散,境界高远。曾多次应邀在台北、台中、菲律宾、马来西亚、温哥华、纽约、北京、济南、南宁、深圳、杭州、衡阳、石家庄、太原等地展出。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6
            • 积分447770
            • 经验69108
            • 文章8085
            • 注册2009-05-28
            不敢妄评,觉得这些诗很好,台湾诗人痖弦的《如歌的行板》尤其好。
            邓治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
            又要懂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
            ——山西乔家大院联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舒巷城

              在求学的时代已开始读舒巷城的诗. 起初, 是被他的笔名吸引了: 「巷」和「城」都是能令我发思古幽情和作白日梦的意象. 迭在一起, 是一个古老山城中的迂回曲巷‧深深庭院.

              他的诗亦往往充满了面对旧事物急速消逝的眷怀和叹息.
              选了三组稍为不同的; 另外, 还有叶辉先生貼出的有关文章

              (一)



              你不相信吗?
              你的掌纹
              刻着类人猿的血与泪?

              为什么把你掌中的生命
              卖给廉价的命运呢?

              人,勇敢的人
              当你举起紧握的拳头时
              上帝与众神
              将会死亡在你的五指间

              (二)

              英雄

              在一个当眼的广场上
              高高在上的站着
              一个银行家铜像。
              我想,他一定是个英雄
              在大鱼吃小鱼的世界上。


              (三)

              •《雨伞》

              1.

              有人雨阻归程
              在淅沥声中羡慕
              一个手中有你的行人


              啊,你撑起漫天银雨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前


              2.

              在谁家沉睡的门外
              雨伞,你在雨夜中绽开
              如一朵水中的睡莲


              哦,你穿过灯下的迷雾
              去时,越过路上的泥泞
              归时,携着一个无尘的梦


              舒巷城诗的消失美学 —— 叶辉
              2012-01-21 22:07:02
              来自: Paul Mak(生活这么重,而阅读,使我们轻盈)
                收到一页八开的影印文章,很眼熟,我当然记得,那是我的第一篇谈诗的文章,三十多年前发表在《中国学生周报》,谈的是舒巷城的诗——那时读了舒巷城的三个诗集:《我的抒情诗》、《回声集》、《都市诗钞》,有些不大成熟的想法,便写了出来,写得不免粗糙,一直都想重写或加以补充,可日子过得很快,而且总是比一闪而过的想法要快得多,此所以人生总是有太多空想。

                很多年过去了,舒巷城先生也过世了。跟舒巷城先生不熟,二三十年来也只有数面之缘,他有时谈到新诗,对现代诗有些微言,我这个晚辈未必完全同意;很多年过去了,想来他当年的说法于我未尝不是有益的「诗教」——听过了,想过了,也不必急于下结论,好在有诗,那是诗人最中肯的陈词。

                有一回,诗友阿蓝告诉我,他还留着那篇文章。他影印了,寄给我。感谢他的好意,可是不好告诉他,我其实一直保存着印有该文、早巳发黄的一页报纸——平淡如日常的小故事于我有百般滋味,一时也不知从何说起了。

                那就不如读诗吧。早前舒巷城夫人亲手送了一套(共四册)的舒巷城诗集给我,近日重读《都市诗钞》,「发现」了一些从前不大留意的诗,第一首是〈思古先生〉:这诗可能是解读舒巷城都市诗的其中一个起点:

              他从悲哀
              思古的幽情而今也涨价了
              挟着内藏线装书一本的公文包回家
              在路上
              鹧鸪不啼汽车啼
              他自以为叩的是古代的铜环
              而且门上的铜环锈了绿
              但门开处,妻子提醒他
              刚才干吗不停地按门铃
              很悲哀
              他生错了年代

                「思古先生」是上班族,可他的公文包内放一本线装书,跟「鹧鸪不啼汽车啼」的都市生活,显然是格挌不入的;「他」以为自己「叩的是古代的铜环」,原来只是不停地按家门的门铃,舒巷城对他既有戏剧性的讽刺,也有一份无可奈何的同情,「很悲哀/他生错了年代」这两句总结陈词已超越了单向的讽刺与同情,大概就是舒巷城面对古代(他也写了不少古诗)与现代的一种态度,当中包含了说不出的悲哀;他讽刺,因为他对都市生活还有爱和关怀;他同情,因为他感同身受,还有「一颗尚热的心」,「而不致让岁月的脂肪泡得麻木不仁」(见《都市诗钞.前记》)。

                〈思古先生〉》写的是「他」,〈蝉〉写的是「我」,在「我」的识觉里却出现了另一种戏剧性:

              即使隔着百叶帘
              即使在睡梦里
              我也听见长夏的蝉鸣
              于绿叶成荫的树上
              但喧嚣中,醒来时
              我看见那蝉字
              只不过印在书上

                这诗跟〈思古先生〉一样,读之不免有淡淡的惆怅。梦中鸣叫的蝉,跟现实里不再存在、只静静藏身书本的蝉,构成另一种「时差」,另一种戏剧性,「我」的视知觉最后停顿在「书上」的「蝉字」,尽管没有为〈思古先生〉总结陈词时所说的「很悲哀」、「生错了年代」,可两诗的悲哀与年代差错的感叹却是一致的。

                《都市诗钞》有不少类似〈思古先生〉和〈蝉〉的「现代怀古诗」,比如售价十六元的〈闹市鸟声〉:

              一排排的钢窗面前
              没有归飞的宿鸟。谁知道呢
              放逐的雁群向何处归队?
              而善唱的画眉又躲在哪一片山林?
              那么,那么,买一只『电子雀声机』回家吧

                还有〈街上的蝴蝶〉:

              我怕你彩衣尚未褪色时
              便憔悴地在市街里飘落

              回去吧,这儿不是你歇息的地方
              不要把商店 银行 电油亭……
              错认作青松 百合 紫丁香……

                也许怀古只是手段,舒巷城不是要复古,只是慨叹美好事物在都市里总是悄悄消逝,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消失美学」。都市生活太匆忙了,很多美好的事物来不及记忆便匆匆忙忙地消失了,好在有诗,无论诗有好或多坏,总是诗人对生活的爱恨最后的陈词。

                消失了的为甚么总是记忆中最美好的?我想起卡西尔(Ernst Cassirer)的《人论》(An Essay on Man)对「人类的时间世界」有这样的思辩:「……按照康德(Immanuel Kant)的说法,空间是我们的『外经验』形式,而时间则是我们的『内经验』形式。人在解释他的内经验时面临着新的问题……(时间)不是一个物而是一个过程――一个永不停歇的持续的事件之流」;「与其说记忆只是重复,不如说是往事的新生」;根据博格森(Henri Bergson)在《物质与记忆》(Matter and Memory)中的观点,记忆乃是更深刻更复杂的一种现象,意味着「内在化」和「强化」,意味着我们以往生活的一切因素的互相渗透。往事在记忆里与人的「现在时态」接通,从而获得新生;但卡西尔认为那是不足够的,因为在人类生活里有这样的一个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基本法则:「意识所抓住的与其说是对过去的关联,不如说是对未来的关联。」「消失」、「记忆」要是跟「当下」与「未来」没有关联,要是没有触及更深刻的「新生」,大概不值得诗人投入过多的感伤。

                〈思古先生〉与〈蝉〉对「当下」的现代都市生活显然都没有好感——舒巷城在《都市诗钞.前记》有「啊,这是都市」之叹,在〈隔〉这首诗的结尾也慨叹道:「这是都市,哦,这是都市」,然则〈思古先生〉一方面对荒谬的「他」不以为然,语带讽刺,另一方面却主观地觉得「他」「很悲哀」,有所同情,「他」既是被叙述的对象,也是叙述者赖以抒情的对象;〈蝉〉采第一身叙述,以声音(「我」的听觉)始,以影像(「我」的视觉)终,再无余地直言讽刺与同情——我便想,点到即止,不说破,这「蝉」,可尝不可被解读为现代都市生活的「禅」?

                这「禅」倒不是甚么深奥的道理,只是「君问穷通理」,王维便答道:「渔歌入浦深」。


              后记:这篇文章原刊于1988年5月13日《星岛晚报.星象》的专栏《瓮中树》,我早就忘了。舒巷城先生辞世后,「花千树」在2000年出版了他的四本诗集,其中《都市诗钞(增订本)》附录了此文,后来才知遗是舒巷城先生当年剪存的。尽管出版社一直没有通知我,我还是很高兴它能附录于先生的遗着。必须说明,我大幅修订了原文——修改和增补的只是用词、读法和诗例,基本观点和论点保持不变。

              --- 《秋萤》复活号第五十八期 (2008年4月) ---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7008283/

              舒巷城(1921年9月12日-1999年4月15日),原名王深泉,祖籍广东惠阳县。香港五、六十年代著名的作家。
              1921年9月12日生于香港,是家中长子。父亲是商人,在筲箕湾开了一家「士多」(小杂货店),为某牌子的汽水做该区的总代理。每日来往店中各色人等的人事悲欢,为舒巷城日后的小说创作提供素材。
              他在香港西湾河、筲箕湾一带长大和受教育。七岁进私塾读了一段日子,继而在兆荣汉文学校肄业。读了几年小学后,考取到当年官立英校特设的奖学金,于是先后就读上环的育才书社(Ellis Kadoorie School)及教会办的华仁书院。
              舒巷城生活在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全家都喜欢「大戏」(粤剧),从小他就跟父母在香港看粤剧名伶的演出。念中学时,曾参加音乐社的粤曲训练班,学「工尺谱」、「叮板」,学用椰胡拉《八板头》,作曲填词唱念做,无一不吸引他。除了粤剧,他还喜欢画画,他少年时经常在天台上远眺街道,画素描速写。
              但令他一往情深的还是文学艺术。当他还在中学就读的时候,战前在广州研读戏剧、战时在奔波中热心于搞话剧的叔叔(即他父亲的三弟),就特地把一些中国话剧剧本寄到香港给他。贯穿在戏剧里的那些人情世故,爱与恨的纠缠,深深打动了他,燃起他对文学艺术的兴趣。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翌年他离开沦陷的香港赴桂林,
              1948年底返港与家人团聚。
              回到香港后,他先后任职于洋行或商行、建筑公司、教育机构等,业余从事写作,以不同笔名发表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新诗等作品,并结集出版。
              1977年9月,舒巷城获五个月停薪留职长假,应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之邀,赴美参加文学活动,为期四个月。1978年1月,至纽约、华盛顿、旧金山、西雅图、东京等地观光、访友,并作街头速写画多幅,返港后交刊物发表。

              1999年4月15日下午,舒巷城在家中与世长辞,享年78岁。

              除了最广为人认知的「舒巷城」,他众多笔名计有秦西宁、邱江海、舒文朗、王思畅、 向于回、于燕泥、陆思鱼、石流金、尤加多、 方维、秦可 、秦城洛、秦楚深、香港仔、方永等。
              「秦」是一个他很喜欢的字,「西」代表西湾河,「宁」代表太宁街,一个读起来颇雅致的笔名,寄托他眷恋故土的深情。后来的作品多以「舒巷城」的笔名发表,因为喜欢「舒」字,又隐含「舍」、「予」的意思,「巷」和「城」又都是人居住的地方。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3
                • 积分317367
                • 经验30879
                • 文章5755
                • 注册2009-02-11
                再为小土豆叫好!
                近,有人说炒作、有人说冥顽、有人不屑,有人说自大狂、还有人说神台猫屎,我都劝说稍安勿躁。人各有志,乐山乐水,萝卜豆腐;螳螂、蚍蜉和浪子故事大家也耳熟能详。悉听尊便。
                建议《新诗共赏》置顶《自由飞翔》(新诗)板块。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四)

                  周梦蝶

                  有人说: 周梦蝶的诗很难看懂; 有人说: 周梦蝶的诗充满禅意; 有人说: 他的诗是一种多么冷的孤独…

                  一.

                  《孤独国》

                  昨夜,我又梦见我
                  赤裸裸的趺坐在负雪的山峰上
                  这里的气候黏在冬天与春天的接口处
                  (这里的雪是温柔如天鹅绒的)
                  这里没有峱骚的市声
                  只有时间嚼着时间的反刍的微响
                  这里没有眼镜蛇、猫头鹰与人面兽
                  只有曼陀罗花﹑橄榄树和玉蝴蝶
                  这里没有文字、经纬、千手千眼佛
                  处处是一团魂魂莽莽沉默的吞吐的力
                  这里白昼幽阒窈窕如夜
                  夜比白昼更绮丽、丰实、光灿
                  而这里的寒冷如酒,封藏着诗和美
                  甚至虚空也懂得手谈,邀来满天忘言的繁星……
                   
                  过去伫足不去,未来不来
                  我是「现在」的臣仆,也是帝星。

                  (二)

                  《菩提树下》

                  谁是心里藏着镜子的人呢?
                  谁肯赤脚踏过他底一生呢?
                  所有的眼都给眼蒙住了
                  谁能于雪中取火,且铸火为雪?
                  在菩提树下。只有一个半个面孔的人
                  抬眼向天,以叹息回答
                  那欲自高处沉沉俯向他的蔚蓝。
                       
                  是的,这儿已经有人坐过!
                  草色凝碧。纵使在冬季
                  纵使结趺者底跫音已远逝
                  你依然有枕着万籁
                  与风月底背面相对密谈的欣喜
                   
                  坐断几个春天?
                  又坐熟几个夏日?
                  当你来时,雪是雪,你是你
                  一宿之后,雪既非雪,你亦非你
                  直到零下十年的今夜
                  当第一颗流星騞然重明
                   
                  你乃惊见:
                  雪还是雪,你还是你
                  虽然结趺者底跫因已远逝

                  (三)

                  《行到水穷处》

                  行到水穷处
                  不见穷不见水---
                  却有一片幽香
                  冷冷在目,在耳,在衣。
                   
                  你是泉源,我是泉上的涟漪,
                  我们在冷冷之初,冷冷之终
                  相遇像风雨风眼之
                   
                  乍醒。惊喜相窥
                  看你在我,我在你;
                  看你在上,在后在前在左右:
                  回眸一笑便成千古。
                  你心里有花开,
                  开自第一瓣犹未涌起时;
                  谁是那第一瓣?
                  那初冷,那不凋的涟漪?
                   
                  行到水穷处
                  不见穷不见水---
                  却有一片幽香
                  冷冷在目,在耳,在衣。

                  (四)

                  《冬至》

                  流浪得太久太久了,
                  琴,剑和贞洁都沾满尘沙。

                  鸦背上的黄昏愈冷愈沉重了
                  怎么还不出来?烛照我归路的孤星洁月?

                  一叶血的遗书自枫树指梢滑坠,
                  荒原上造化小儿正以野火燎秋风的虎须……

                  “最后”快烧上你的眉头了!回去回去,
                  小心守护它:你的影子是你的。



                  Sky in the Line 评周梦蝶的诗:
                  犹记大二诗选习作课,老师陆续导读几位前辈诗人,那周正讲到周梦蝶的<菩提树下>、<六月>、<孤独国>、<燃灯人>和<还魂草>等诗,有一些感想不得不抒。


                    那样在极端摆荡,历经劫难孤独遂在尘世超脱,可畏的自我要求过于一般人,如此的坚定意志。于是曾经怀疑婆娑诗人周梦蝶是不是一灯大师的化身。即使修炼极深,<六月>中可见着楞严经典故里阿难就算是佛陀弟子,也受不了诱惑空间,甚是有毁灭戒体的可能,而写下这样]的忏悔。如此修为恍如一灯大师,已无所求于世事,却仍求痴于窥探武学秘籍「九阴真经」,牵扯武林上各路英雄的打打杀杀纷纷扰扰。


                    在个人的修为和自身的净化中,周梦蝶先生已算是高人。却仍在诗里寻求颠峰,摆荡与生命和死亡中,再下一个轮回或循环里,辩人也自辩,但愿求得正道。在诗里见着的深刻和用力程度,无非是那些软系的微语印衬而感觉大智慧的降临。要多少的思辩和理解,要多少年修炼与洞悉,才能自「雪中取火,火中铸雪」?像是把那些哲思般的概念重新切裁,或者折断钢铁坚硬的理想和字句,铸造更深更远的可能,那强烈的张力,那知行合一的硬骨魄力。所以在<还魂草>那样坚强说出:「凡踏者我脚印来的 / 我便以我,和我的脚印,与他!」深感自信的强劲语句。


                    那些推挤内在的所有存在状态,如<孤独国>里「触处是一团浑浑莽莽沉默的吞吐的力」,那生发又闇灭的时刻;又如<孤独国>里「冬天与春天的接口处」,以为是那个尽头却又是另一处的开端;而<一月>里也用着「哭着——不知到底该怎样纔能让夜 / 这头顽固而笨重的骆驼 / 穿过那针孔 / 微茫,不透风的黎明」,如此以一种厚重的感觉、意象,诉说绝对时刻那些思维、辩证一些形而上的巨大而卑微的自我。再如<摆渡船上>里「人在船上,船在水上,水在无尽上 / 无尽在,无尽在我剎那生灭的悲喜上」,连续多种层次上的运用,加深、退去又再加深,是幸福也同时悲伤,低鸣隐约的晃荡和摆渡,不知不觉就被卷入深处,严峻的面对着、对抗着。生命里的一种绝对。


                    诗人罗智成曾说:「思想就是最美丽的修辞。」我想这就是读周梦蝶诗所能感受到最大的震撼力吧!

                  http://blog.yam.com/roger7386/article/39098380

                  周梦蝶(1921年12月29日-),籍贯河南省淅川县,台湾诗人、文学家,定居在新北市淡水区,本名周起述。笔名周梦蝶,起自庄周午梦蝴蝶,表示对自由的无限向往。

                  童年失怙,沉默、内向。熟读古典诗词及四书五经,因战乱,中途辍学。
                  1948年加入青年军,随国军部队来台,家乡遗有发妻和二子一女。
                  1952年开始在《中央日报》、《青年战士报副刊》上发表诗集。
                  1955年自军中退伍,加入「蓝星诗社」。
                  1959年起在台北市武昌街明星咖啡厅门口摆书摊,专卖诗集和文哲图书,并出版生平第一本诗集《孤独国》。
                  1962年开始礼佛习禅,终日默坐繁华街头,成为台北「风景」,文坛「传奇」。
                  1980年美国Orientations杂志记者来台专访他,并以古希腊时期代神发布神谕的Oracle为喻,撰文者称许他为「厦门街上的先知」(Oracle on Amoy Street)。同年因胃溃疡开刀,以致书摊歇业。曾获第一届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桂冠文学类」奖章。

                  进一步参考:

                  http://www.ziyexing.com/files-2/zhoumengdie/zhoumengdie.htm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謝謝蕭振總版支持鼓勵, 已遵命置頂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五)

                      白桦

                      第一次接触白桦, 是他的剧本小说《苦恋》. 那最后的一个问号, 惊心动魄, 至今记忆犹新. 然后, 又想起那用来购买子弹的五分钱….白桦说: 没有思想就没有文学. 同样地, 没有灵魂的诗, 就不是诗. 不管它是否押韵.


                      《从秋瑾到林昭》     白桦



                      除非是让我死,
                      不,即使是死,我也不会忘记你,
                      我的灵魂会把记忆交给悬崖峭壁,
                      以化石的方式留传后世。

                      除非我已经出卖了灵魂,
                      剩下的是一具行尸走肉;
                      可倏然的刀锋,经常会
                      冷丁地用凛冽的寒光试探我。

                      我自己知道,即使把我放在砧上,
                      我都会像冰山那样沉重和冷峻;
                      虽然我的脸上挂着儿童般的天真,
                      那只是为了衬托鬼魅的狰狞。

                      当我第一眼端详这个陌生世界的时候,
                      你就站在我的面前了,
                      狂涛扑面,你亭亭玉立;
                      风雨如盘,你目光镇定。

                      在绝望的战场上去夺取希望的队列里,
                      有一位旗手竟然是雍容华贵的女性;
                      你从画舫里走出来就跳上了战马,
                      以龙泉宝剑取代玲珑玉佩。

                      虽然百年前你就因此而身首分离,
                      和1907年所有的红花绿叶一起,
                      落入拌着血泪的泥土,
                      在世世代代的梦里静候着另一个花期。

                      你永远是那样娴静和温柔,
                      一位落落大方的大家闺秀;
                      虽然你那双白皙的手引爆过雷电,
                      使得紫禁城内外一片狼藉。

                      就像一轮皓月离云而出,使我——
                        一个国破家亡而且懵懂无知的孩子,
                      得以呼吸到至美的芬芳,
                      得以瞻仰到至善的绮丽。

                      我永远都能记住你的样子,
                      仪态优雅、无限关爱地俯视着我,
                      就像记住我的母亲和姑姑、阿姨,
                      以及你们与日俱增的美丽。

                      我在很幼小的时候就知道,
                      你走出深闺踏上夜路,是为了
                      走进寂寞的夜行者们的队伍,
                      去迎接注定要出现的华夏晨曦。

                      你相信先行者们项上喷涌的热血,
                      能把漆黑的乌云濡染成鲜红的朝霞;
                      于是,你也要抛洒自己的热血,
                      于是,就有了轩亭口的一声长叹。

                      你把美丽的面颊转向未来,
                      未来只是你幻觉中的一抹淡青色的晨光,
                      你的未来不就是我们的现在么!
                      你轻轻地吟诵,安详一如月光:

                      “秋风秋雨愁煞人!”
                      你用极度苍凉的古越乡音发出一声叹息,
                      倾吐了三千年压抑的悲情,
                      给二十世纪留下了一行最深刻的诗。

                      整整一百年过去了,
                      一百年的中国都沉浸在血泊之中;
                      乌云最终——最终也没有被濡染成朝霞,
                      虽然我们抛洒了江河那样多的热血……

                      这是百年来希望与失望争辩的交点,
                      这是百年来幻想与现实议论的话题;
                      时间太长了,流血太多!
                      鲜艳的红已经凝结为深深的黑。

                      在你去世三十年以后,中国
                      又一位使男人们汗颜的女性诞生了;
                      她出生在锦绣江南的姑苏,
                      一座被称为人间天堂的古城。

                      当她还在北京大学求学的时候,
                      忽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她发现
                      大多数中国人的眼眶里都没有眼珠;
                      他们的眼珠都到哪儿去了呢?

                      她不敢看那些血红而又空洞的眼眶,
                      可为什么人人都不觉得有什么缺失呢?
                      失明不是最大的缺失么?而且
                      他们个个都快活得像学舌的鹦鹉。

                      她立即走向未名湖畔,以水为鉴,
                      从自己的身上来验证一个重大的事实。
                      谢天谢地!自己的眼珠还在,
                      而且熠熠生辉,甚至咄咄逼人。

                      原来所有中国人都自动摘下了眼珠,
                      把眼珠紧紧攥在自己的手心里;
                      是为了害怕出现视觉上的谬误,
                      诸如把光明看成黑暗;

                      把天国看成地狱,
                      把神圣看成妖孽。
                      亿万人只能瞪着空洞的眼眶,
                      按照一双眼睛来认知世界。

                      而她却偏偏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去观察被封锁、被冻结的大地,
                      透过雾霭重重的来路和去路。
                      透过斑驳的光影和瞬息万变的色彩……

                      于是,她就成了一个可怕的异端,
                      居然敢于在眼眶里保留一双眼珠!
                      居然还敢直面那颗唯一的太阳,
                      而且认真地去探究它黑洞似的内核。

                      为什么太阳散发出的不是热能,
                      而是一阵又一阵刀锋的寒光?
                      于是,她对那颗超自然的太阳,
                      产生了理所当然的怀疑。

                      怀疑太阳?!多么可怕的怀疑啊!
                      几乎所有的人都选择了怀疑自己。
                      自觉自愿地在每一颗细胞里追寻原罪,
                      把别人强加在身心上的灾难当作恩典。

                      我们是个人人都在怀疑自己的民族吗?
                      我们是个人人都在盲从偶像的民族吗?
                      我们是个人人都在信奉仇恨的民族吗?
                      我们是个人人都在自甘为奴的民族吗?

                      遥想春秋战国那些如火如荼的岁月。
                      诸侯们忙着为霸主的称号厮杀;
                      而大地上繁星璀璨般的诸子百家,
                      还能竞相自由地闪现各自的光彩。

                      我可以坚持我的强国梦想,
                      你可以坚持你的民本童话;
                      你可以指斥我为诡辩、谬误,
                      我可以讥讽你为异端、邪说。

                      但他们都坚定不移地写下了
                      流芳百世、烛照后世的典籍;
                      秦始皇能把六国的宫殿都付之一炬,
                      却无法彻底焚毁竹简上书写的文字。

                      在印刷术还没有出现的年代,经典
                      却神奇地从草民们的记忆中复印出来。
                      当伟人为一己之见而灭绝众志的时候,
                      他就注定要成为千古罪人。

                      中华民族有过如此众多大智大勇的祖先,
                      却繁衍出如此众多缺乏自信的后代;
                      不仅主动摘下自己的眼珠,还要
                      用木屑去填充大脑里丢失的记忆。

                      她——一个卓越的思想者,
                      在绝对禁锢中探索思想;
                      她——一个活跃的自由人,
                      在完全孤独中追求自由。

                      当所有的中国人都蒙在鼓里的时候,
                      她却能感觉到潮流最轻微的涌动。
                      当落叶第一声悲叹的时候她就能听到
                      隆隆逼近的、寒冬的车轮。

                      她曾经一再痛苦地补缀过破碎了的梦,
                      期待过人性的善良能纠正绝对权利的暴虐;
                      而她等到的却是冰冷的镣铐和炼狱,
                      从此她就把梦的碎片丢弃,任由西风漫卷。

                      与梦境决裂之后就是绝境!
                      岁月一如荒原;
                      与梦境决裂之后就是地狱!
                      岁月一如井底。

                      她只能仰望一孔夜空,
                      偶尔才能看到一颗流星飞过;
                      一丝风、一丝风都没有,
                      更何况是电闪雷鸣。

                      爱她的那些人曾经希望她妥协,
                      因为只有妥协她才能把自己留给亲人;
                      她却没有接受这个顺理成章的理由,
                      因为妥协后的那个人已经不再是她了。

                      她当然知道铁窗外就是杏花春雨江南,
                      就是母亲温暖怀抱里难分难舍的亲情;
                      就是好心人婉转而动听的劝慰,
                      就是雨水一般的泪水冲洗掉浑身的血迹。

                      还有河边那些洗衣裳的邻家姐妹,
                      她们或许只能把同情和困惑挂在脸上。
                      一张柔软而温情的网,
                      无声无息地飘落下来。

                      或许还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的悄然来访,
                      斗室里充满压低嗓门的激烈争论。
                      在死寂中的牢狱里点点滴滴的积蓄,
                      此刻都成为喷涌而出的狂涛。

                      血肉里剖出的珍珠啊,
                      带着血迹也会光芒四射。
                      这样的时间有多么幸福啊!
                      但这样的时间又是多么的短暂!

                      紧接着就是意料中的闯入,熟悉的手铐。
                      熟悉的伟人“语录”,熟悉的警车呼啸。
                      警察只知道对她施行恣肆的羞辱,
                      却不知道
                      未来的亿万中国人会为这一刻痛不欲生。

                      她所以一再拒绝出狱的“恩惠”,
                      还因为她知道,出狱后她就成了一颗钓钩上的饵。
                      而且对于不自由毋宁死的人来说,
                      狱外和狱内的差异实在是微乎其微。

                      他们要她放弃的是思考,
                      是视听和发声的功能;
                      她要向众人大声喊出的是真相:
                      ——此时此刻不是黎明!不是!

                      戳破一只最庞大的气球,
                      只需要一枚绣花针的针尖;
                      因为气球里全是人工填充的空气,
                      轻轻的一刺,庞大就化为渺小了。

                      在黑白颠倒成为生活准则的日子,
                      中国人必须习惯黑色的白和白色的黑,
                      这种认知的颠倒已经成为生活的恶习,
                      而且在血液里衍化为顽固的遗传因子。

                      给了所有独裁者创造奇迹的条件,
                      他们把亿万人的流血悲剧导演成闹剧,
                      一次又一次在中国隆重上演,
                      神圣、荒诞而又具有极大的张力。

                      她独自在炼狱中
                      曾经这样苦苦地思索过:
                      “我们不惜牺牲,
                      甚至不避流血;

                      在中国这一片厚重中世纪的遗址上,
                      政治斗争是不是也有可能,
                      以一种较为文明的形式进行,
                      而不必诉诸流血呢?”

                      回答她的却是两粒向她近射的枪弹,
                      为此她最终付出了全部沸腾的热血,
                      以及母亲的风烛残年和五分钱的子弹费,
                      无疑,那五分钱是“人民币”。

                      她早已留下过遗言:
                       “告诉活着的人们:
                        有一个林昭因为太爱他们
                      而被他们杀掉了。”

                      她面对的几乎是全体的背弃,
                      不!不仅仅是背弃!
                      成千上万个本可以拉她一把的同胞,
                      在客观上都成为落井下石的凶手。

                      在绝对的高压之下,
                      面对一线苟活的诱惑;
                      这个伟大的多数都成了从犯,
                      甚至保持沉默的人也寥寥无几。

                      他们只能逆来顺受,顶多只是
                      没有以陷害同类的手段去换取宽恕。
                      而更多的人在一夜之间,都成了
                      站在至爱亲朋背后的“盖世太保”。

                      我们,是的,是我们!千真万确!
                      我们再也无法逃脱罪责了!
                      宇宙间每一颗水珠,
                      都留有我们行凶的影子。

                      几千年来,是的,几千年来,
                      在有皇帝和没皇帝的帝制时代;
                      我们总是在屠杀……总是在屠杀
                      我们自己最优秀的儿女。

                      林昭比秋瑾姑娘要艰难得多,
                      林昭比秋瑾姑娘要孤独得多;
                      秋瑾姑娘的最后一刻还有一个
                      抛头颅、洒热血的刑场。

                      皇帝还宣读了一道奉天承运的圣旨,
                      还公布了一张等因奉此的布告;
                      还委派了一员色厉内荏的督斩官,
                      还摆出了一支旗、锣、伞、扇的仪仗队。

                      甚至还有人跳起来怪声叫好,
                      像戏园子里买站票的看客那样;
                      把秋瑾姑娘当做替天行道的江洋大盗,
                      当做杀富济贫、打家劫舍的女侠。

                      说真的,我对秋瑾的对手很有几分尊敬,
                      因为他们还敢于当众暴露他们的卑鄙,
                      甚至也没有掩饰他们怯懦的惊讶:
                      原来暴徒是一个如此美丽的弱女子!

                      连她都被迫拿起刀枪,
                      义无反顾地向大清皇朝冲刺,
                      大清皇朝也真的是气数已尽了!
                      在精神上秋瑾给了清廷致命的一击。

                      当林昭从生的黑暗走向死的黑暗那一刻,
                      只有几个惊恐的孩子偶然看到过她;
                      孩子们成长以后才知道这是一次私刑,
                      而且公然假以国家之名。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没有一张布告?
                      为什么没有一个杀人示众的刑场?
                      为什么给她一个“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枪毙难道就是给精神病患者的处方么?

                      试问,联手铸造冤案的衮衮大员们!
                      你们有过一丝愧疚、一丝忏悔吗?
                      像当年的山阴县令李钟岳那样,
                      由于奉旨审判秋瑾姑娘而寝食难安。

                      “皇命难违”不是最好的借口吗?
                      许多双沾满鲜血的手都是用唾液洗净的!
                      而这位小小县令拯救灵魂的是一根绳索,
                      他用自杀来割断和一个腐朽王朝的牵联。

                      林昭曾自豪地预言将有一个节日的到来:
                      “那时候,人啊!我将欢欣地起立。
                      我将以自己受难的创痕,
                      向你们证明我兄弟的感情。”

                      “普洛米修士翘望着黎明,
                      夜在粗砺的岩石上辗转。”
                      我们将一直等待着那个节日的到来,
                      大声呼唤着迎接她的欢欣起立。

                      把黑色的白还原为黑!
                      把白色的黑还原为白!
                      还中国以真实!!
                      还林昭以美丽!!!

                      初稿于1997年7月15日——秋瑾姑娘在绍兴轩亭口就义九十周年纪念日,完稿于2007年7月15日——秋瑾姑娘在绍兴轩亭口就义一百周年纪念日。

                      (这首历时十年创作的长诗,原载《诗歌月刊》2008年第3期,并获《诗歌月刊》年度最高奖;2009年8月收入白桦诗集《长歌和短歌》,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编者注)

                      王明韵评: 王明韵:从秋瑾到林昭:苦恋者的长歌和短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0日15:30  南方周末
                       
                       
                       白桦先生来信,瞩我为他即将出版的诗集写点什么。我答应后又颇为踌躇,我何德何能,竟敢对先生的诗文说三道四?即使再活一世也不敢亦不配!但我不忍,我是先生历时10年创作的长诗《从秋瑾到林昭》的编者,也是他这部诗集的责任编辑之一,先生让我说点什么,是对我的期许与信任。我不能辜负。
                      大约是2008年元月的一天,我收到白桦先生从电子信箱邮来的长诗《从秋瑾到林昭》。秋瑾何许人也?林昭何许人也?我不说大家也清楚。只是不同时期两个命运相似的女性,因诗人白桦而让我们的记忆在历史中打开。读完白桦先生的长诗,我悲从中来。再看日期,此诗写于1997年7月15日,完稿于2007年7月15日,整整10年!这10年的情感像岩浆一样沸腾着他,灼伤着他,经过10年的孕育与洗礼,他终于得以棱角丰满地横空出世。古代大诗人袁枚说过:“人必有芳菲悱恻之怀,而后有沉郁顿挫之作。”(《随园诗话》卷十四)。是的,一个真正的歌者就是这样。
                      那天,我没敢在办公室细读这首诗,我怕电话太多,琐事太多,打扰了对它阅读。我把它揣回家中挑灯夜读,窗外雪落无声,书房里独我怆然泪下,白桦先生的长诗,字字血、声声泪。“除非让我死,即使是死,我也不会忘记你/我的灵魂会把记忆交给悬崖峭壁以化石的方式留传后世。”按理说,死,可以终结一切了,但对于诗人,却做不到,不是做不到,是不能那样做。因为先生明白,当一种善良的声音持久沉默,另一种恐怖的声音必将甚嚣尘上!记得波兰诗人蒂蒙图斯•卡波维兹写过两首与“沉默”有关的诗,一首是《沉默的一课》,另一首是《沉默》,那是怎样的一课——沉默,是一只蝴蝶两翼的剧烈对折;沉默,是将大地吸干,是一条山谷被取出了耳膜——这是怎样让人不寒而栗而又毛骨悚然的“沉默”呵,蝴蝶美丽的翅膀因对折而粉碎,山谷因被取出耳膜而丧失了听觉。白桦在诗歌中痛苦地描述着当年林昭这位思想的女性:“她面对的几乎是全体的背弃/成千上万个本可以拉她一把的同胞,在客观上都成为落井下石的凶手。”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黑暗、专制,人妖颠倒,苟活的人群苟且偷生,众多我辈犬儒麻木不仁,以至于林昭这个美丽的女性会留下这样的遗书:“告诉活着的人们有一个林昭因太爱他们而被他们杀掉了。”在这里,“他们”即“我们”,即“我”,她死了,一位美丽的弱女子,一位柔弱的姐妹,而我们还活着,活在人群里,活在时光里,活在淡忘与世俗的隙缝里,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在这首100多行的长诗中,另一位女性是秋瑾,她先于林昭而死,虽然时空相隔,却仿佛死于同一个刑场,同一个刽子手,只是,秋瑾之死似乎要比林昭之死幸运得多,“甚至有人跳起来怪声叫好/像戏园里买站票的看客那样/把秋瑾姑娘当作替天行道的江洋大盗/当作杀富济贫、打家劫舍的女侠。”是呵,林昭之死看似与我辈犬儒之流无关,但在那个时代,实则所有的“沉默者”都难逃帮凶之嫌!
                      2009年5月23日,在云南,白桦先生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诗歌月刊》2008年年度诗歌奖颁奖现场,80岁高龄的白桦先生用颤抖的双手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发言稿说:“我十分清楚,我所以能得到这个奖项,是因为我,一个80岁的诗人还有记忆,还有清晰的记忆。还记得一百年间我们可爱的中国诞生过两位伟大的女性,一位是秋瑾,一位是林昭。”
                      说到这里,他哽咽了,会议室的气氛也变得凝重而又忧伤,片刻,他接着说:“她们用鲜血的醒目色彩提醒我们记住她们美丽的面庞!她们用鲜血的醒目色彩在二十世纪的史册上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她们用鲜血的醒目色彩让我们记住她们的来路和归途!她们用鲜血的醒目色彩让我们记住她们的潇洒身影!她们用鲜血的醒目色彩让我们预见她们必将复活的日子!”白桦先生用了五个“鲜血醒目”的句子,几度泣不成声……在场的人也无不泪流满面。
                      这已不是白桦先生第一次流泪了,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流了八十年泪水的眼眶,泉水依然在涌动,依然会长歌当哭。泪水不竭,诗思如潮,大爱与痛苦也愈发至深入骨髓。鲁迅先生曾说,真正的知识阶级,“对于社会永远是不满意的,所感受的永远是痛苦,所看到的永远是缺点,他们预备着将来的牺牲,社会也因他们而热闹,不过他的本身——心身方面总是痛苦的。”这话颇为耳熟,哈维尔也曾说过类似的话,他说,知识分子不断地使人不安,作为世界之痛苦的见证人,因独立而引起争议,反抗一切隐藏着的和公开的压力和操纵,是体制的权力及其妖术的重要怀疑者,是他们谎言的见证人!无论是鲁迅,还是哈维尔,其“痛苦”所指都是“知识分子”,而白桦先生作为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无论面对的是多舛的命运还是辉煌的美誉,都荣辱不惊,痛苦的触须紧系着良知、骨气、紧系着土地、人民、真理、祖国,紧系着苦难和未来!或许,正是这种大于一己之苦并高于众人之苦的苦恋,让白桦先生才有资格成为“世界之痛苦的见证人”吧!
                      白桦先生80年的人生,可以说驰骋疆场,出生入死,风雨如盘,九死一生,无情的现实给予他太多的不幸,不公平和苦难,以及怀疑,盯梢,莫须有的罪名和一次次的不白之冤!对于这些苦果,他吞了,咽了,消化了,以泪为盐,以血为墨,以笔为代言,写小说、剧本、散文、诗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将苦难转化成诗歌,给世界开出一帖帖醒脑止痛的处方,让后人、让活着的人,让掌管他人命运的人别再为所欲为,让整个国家和它的公民别再付出太多惨重的代价,也因此,苦难成了他的白发和财富。“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诗句用于白桦先生,是再合适不过了。相比当今中国某一些作家、诗人只会玩文字,只会谋权术,只会写匿名信,却不愿用一生的精力写好一部真正的作品来,我只能说:面对白桦这样的作家,我们应当问心有愧。
                                                            2009年6月20日夜
                       



                      屠岸评:  《从秋瑾到林昭》所代表的是中国知识分子——中国人的最高良知,是人类灵魂的最终颤动!就这首诗所达到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深度而言,它抵达到一个几乎空前的水平。有这样的诗作,中国新诗不会灭亡!这样的诗作,使我们听到了中国新诗的先声!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1164359.html

                      白桦: 中国电影剧作家、诗人、作家。原名陈佑华。生于河南信阳.14岁时便发表了第一篇诗作,第一次以白桦为笔名。1947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他1951年开始创作,1961~1964年在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任编辑。1964年调武汉军区创作组,1985年起为上海作协专业作家,相继发表有诗作、短篇小说、中、长篇小说、话剧剧本。其代表性电影剧作有《山间铃响马帮来》、《曙光》、《今夜星光灿烂》、《孔雀公主》及《最后的贵族》等。
                      白桦出生于民族危亡的年代,小学二年级就辍学了,最早接受的文学教育就是民间刻印的唱本。1938年深秋,八岁的他,随着父母逃亡到深山里。有一天夜晚,日军的枪声渐渐远去,惊魂甫定的难民们点燃了篝火,躺在火边歇息。不久,一个识字的难民在行李中拿出一册破旧的唱本来,那人唱着、唱着就声泪俱下了。从形式到内容,唱本属于最通俗、最粗鄙的文学,但在当时却给了他很大的震撼。后来,他父亲被日本宪兵活埋,母亲带着一群孤雏在铁蹄下挣扎。不久,他就成了一个唱本的小小的吟唱者。白桦15岁开始发表诗作,诗的启蒙教师就是唱本,而后才是古典诗词和文学经典。40年代中叶,中国各阶层都在压抑中求变革,“左倾”成为时尚,影响极深。他很快就跻身于学生运动之中,而后在1947年走向战场。促使他写作的主要还是战乱生活的本身,本来他很想当一名画家,后来觉得绘画服务于革命的局限太大,就全方位地转向文学。理所当然,他的文学观也随之“左倾”起来。除了左翼作家的作品之外,一概不屑一顾。1949年至1979年,中国的文学与政治紧密扭结在一起,不断在同步地被纠正。这种纠正愈演愈烈,到了60年代中,发展为一场人为的战乱——那就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从1949年到1957年的8年间,白桦写了一些小说、诗歌和电影。在“文革”中则一律作为毒草加以批判斗争,而挨批最甚的是为电影导演郑君里撰写的剧本《李白与杜甫》,为了这个剧本,虽然没有拍摄发表,他也要承担“罪责”,为此写了几十万字的检讨。因为它最接近历史的真实,最接近美,最接近作家的独立思考。这种接近是无意的,并不是像批判者们说的那样,是他蓄意的借古讽今。

                      白桦从1957年被打成右派以后至1976年,没有了写作的权利。1957年的挫折使他发誓放弃文学,甚至文字,把所有的笔记、日记全都毁掉,扔掉所有的笔。但是,漫长的黑夜过去,风浪稍稍平息,他又义无返顾地把文学紧紧地拥抱在怀里。“文革”后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就是突破一个又一个思想禁锢的过程。幸运的是,他经历了中国文学回归的全过程。
                       白桦
                      实际上他并非一个具有叛逆性格的人,给他带来厄运的仅仅是一个有良知者的积极反思而已。他在文革后复出以来的作品都是痛定思痛的作品。“文革”之后,白桦又兴奋起来,想到我军高级将领贺龙元帅早年对他讲述过的一些经历,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写出了一部话剧《曙光》。写的是20世纪30年代初发生在洪湖的故事,那是一件和“文革”极为相似的历史事件,他试图用事实来探究这种恶性循环的原因,但这出戏还是惹来风波,大批判虽然由于一些正直人们的反对而破产,但足以使他深深地认识到文学的求真之路太不平坦了!最后的妥协很无奈,有些高级将领在内部彩排剧终时痛苦得捂着眼睛逃出剧场,他们都承认它的真实,但又接受不了它的真实。1980年摄制完成的影片《今夜星光灿烂》,仍然是一场真伪之争。硬要说这部作品宣扬了人道主义,描写了战争的残酷。在编剧、导演、演员坚持不同意的情况下,强硬地用剪刀任意删减之后才得以和观众见面。同时在报上展开公开批判。所幸已是“文革”之后,读者已经敢怒而且开始敢言了,这场批判也就草草收场。

                      任何一个有思想的人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大劫难,都会痛定思痛,何况有责任感的作家?不能因为怯弱而去迁就因循守旧的观念,放弃已经认识到的沉痛教训。文艺不应该从属于政治,作家有独立思考的权利。

                      1980年底,根据白桦的电影剧本《苦恋》摄制成的电影《太阳和人》,又引起一场全国性的大震荡。这场批判是一场观念的较量,是“文革”后最为激烈的一次,它检验了很多人的观念和勇气。(当时有机会看到《太阳和人》的人都不是普通人,因为这部影片只在1981年的北京放映过,当时称之为内部放映)

                      对于文学,白桦我至今都怀着一个奢望,那就是在有生之年给这个冷暖世界留下一朵不死花!
                      白桦[作家] - 诗人白桦
                      白桦是天真的,这似乎不可能,他经历了世事变迁,世态炎凉,他的天真何以保持着?白桦是简单的,这也不可能,他所身在的历史社会是复杂的,应对起来需要用极心力与心智。白桦又是热情的,这就更让人不安了,因为他的遭际每每使人沮丧,他的热情从哪里来呢?这些仿佛都源自于他的理想。

                      那么让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白桦的理想终究是什么?大约是一种希望,希望世界变得更好,人变得更好。这希望是那样殷切,以至于可以忽略许多失望而不计。世界和人究竟怎样才是好,在白桦看来,其实就是简单的,比如他憎恶枪这样的东西,枪所代表的一切暴力,一定是被好的世界所排斥的;比如他在山间行旅中听到姑娘在歌唱,这荒蛮天地中的人声,一定是属于那好的世界的;再比如,他故乡的父老,街坊邻里,这些贫穷的、卑微的、落魄的人却持有着鲜明的爱恨情仇,也是好的世界的正义心——这世界的好简单到只需孩童的认知就可信赖,多一点的知识反而会成为谬误,而在白桦这样一个知识分子,是处在谬误的危险中,那么,诗就来帮助他了,诗是能够克服理性的腐朽的,诗是一种类似孩童的性格,却往往寄予在成人身上,因为它需要时间、阅历、许多挫折来冶炼,非有特别旺盛的生命不可获得,一旦获得,便有了无穷的热情,就成了一个不老的人。所以,白桦的理想,还有一个名字,就是青春。他向往与追求的世界,永远在这无邪的情感之中。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3
                        • 积分317367
                        • 经验30879
                        • 文章5755
                        • 注册2009-02-11
                        謝謝小土豆!辛苦了!
                        你的《新诗共赏》和《詩經》等每每讓我溫故和學習,再三感謝!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六)

                          郑愁予

                          郑愁予最为人所知的诗, 相信一定是那首《错误》吧: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初次读到, 心若有所失的. 诗中对象静候归人的那个她, 最后会怎样呢? 是重逢, 抑是无结果的苦待? 悲剧性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命运, 比一切的颂歌来得感人. 能写这题材的诗人, 他拥有的是多么能以慈悲看世界?




                          《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错误  赏析   向明

                          虽然「闺怨」在现代已不是流行的名词,欣赏「闺怨诗」已无法从我们生活经验中萃取相同的情怀,来体会诗中的深情婉约;但是古典情怀的隽永和绵长性是永恒存在的,借着既成的传统,我们可以在脉脉相传的诠释中,感悟它的美学精神。
                                郑愁予这首「错误」便是承袭了这样的古典宿命。它最早的原型可能是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曾愁,春上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叫夫婿觅封侯。」短短四行绝句,描写一个宫闱女子的生活片断,却传达出了自古以来,闺怨的精神原委。这样的情节故事,换上了江南的背景,正是「错误」诗中那个主述者「我」所臆想的女子的故事。因此古今印证,古典新义,新义古典,正是文化延续的精神所在。事实上,这首诗也可作为古典闺怨新诗时代结束的代表,往后发展出来的「闺怨诗」已属于现代女性面临的新问题了。
                                在七、八o年代,这首诗曾造成风靡现象,原因是它浪漫丰美的抒情韵味,以及淡淡的悲剧色彩,再加上和谐的音韵之美,适合吟诵,深受年轻一辈的读者喜爱。这首诗的情节本事极为单纯:一个旅客骑马经过某地,因其浪漫情怀,遂设想城中可能有闺中人在等待归人的来到,等待的心情跌宕起伏,非常戏剧化--从冰冻的寂静,到盼望的喜悦,再由听到马蹄声的惊喜,转为发现错误后的失落。而旅客则抱歉地说明这原是个「美丽的错误」,因为他只是个过客。
                                故事的内容虽单纯,但诗的形式和结构却是精美无暇的,宛如一出袖珍的短剧:先是由降两格的短长两句搭配的「诗序」开场,点明了故事的主题,中间一段是情节的展开,有故事发生的地点: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窗扉春帷(闺中人住的阁楼);有时间:向晚,有天候状况:东风、三月;有人物:你(闺中人)、跫音。这些都是构成故事发生的要素。第二句和第五句像是重复演出的场景,意在要强调闺中人等待的心情。第一句和第四句则以不同背景表达相同的情节,都是为了传达闺中人的贞节芳心。最后一段,是结局的反高潮。这些构成一出古色古香的戏剧化演出,是现代诗中少有的例子。
                                最后要稍稍提及的是,根据作者本人的解释,诗中的闺中人有他母亲的影子,这样创作的心理背景,并不致于影响读者的欣赏角度,因为作品一旦脱离作者,便成了有独立生命的艺术品。

                          http://teacher.whsh.tc.edu.tw/huanyin/mofa/c/mofa_cheng2_54.htm



                          黄 昏 的 来 客——边塞组曲之四

                          是谁向这边驰来了呢
                          这裹有直立的炊姻
                          和睡意蒙眬的驼铃

                          你也许是来自沙原的孤客
                          多情而爽朗的
                          边城的孩子
                          你也许带看被放逐的忧愤
                          摔着鞭子似的双眉
                          然而,你有轻轻的哨音啊
                          轻轻地——
                          撩起沉重的黄昏
                          让我点起灯来吧
                          像守更的雁



                          燕 云 之 八
                          林间有重霭 有拟不出的
                          那声声的木铎来自何处
                          只见 僧人焚叶如焚梦
                          投在红莲的花座内
                          那一页页的经书……是已黄了的



                          《生命》

                          滑落过长空的下坡,我是熄了灯的流星。
                          正乘夜雨的微凉,赶一程赴赌的路。
                          待投掷的生命如雨点,在湖上激起一夜的迷雾。
                          够了,生命如此的短,竟短得如此的华美。

                          郑愁予(1933年-),本名郑文韬,现代诗诗人,出生于中国山东济南,籍贯为河北宁河,1949年举家随国民政府赴台。为世袭军事家庭出生,为郑成功十一代裔孙[1]。大学毕业于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现国立台北大学)统计学系。其后即赴美参与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随后取得艺术硕士学位。曾任教爱荷华大学、耶鲁大学、香港大学等校。2005年返台担任国立东华大学第六任驻校作家。现任国立金门大学讲座教授、国立东华大学荣誉教授。
                          笔名「愁予」二字出自《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16岁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草鞋与筏子》,随后出版《窗外的女奴》、《衣钵》、《雪的可能》、《燕人行》、《寂寞的人坐着看花》等多部诗集。在大众间以《错误》一诗中「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的名句,颇具知名度。


                          进一步参考:

                          http://teacher.whsh.tc.edu.tw/huanyin/mofa/c/cheng2.php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3750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