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6870
    • 经验5048
    • 文章145
    • 注册2005-03-18
    长河落日:写得很是在理!
    童庄河:一篇深刻的大实话,这是大众的审判,问题在于我们如何解决楼主指出的五大病原。
    李清荷:比较冷静,全面的分析.值得一读.
    老象:这是一篇非常认真的负责任的论文,值得一读!所提的问题值得诗歌写作与诗歌批评反思。
    花岩匠人:非常深刻.但有一点,平心静气的下来看这件事,是这样的事实:赵把自己作为一个靶子高高的挂在那里让大家来搞,并因此而激发了大家的热情,将诗歌——这个死东西很好的调动了起来,并还将之引向了社会;这一方面使诗界有了一个反省和振兴的机会(尽管不可能),另一方面也着实娱乐了大家,这也就是说这显示了诗歌本身应有的战斗——愉快的特性——这是多年未有的事啦。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赵还是“我下地狱”的英雄咧。
    湘西刀客:对当下诗坛及诗歌的流弊进行深入的剖析与鞭挞。发人深省。
    古剑:赵丽华现象,很值得我们思考,这不光是诗人本身的思考,还有社会,读者等等方面的思考。
    叶雨:寒山石是有思想的理性诗人,或者说已经超越了诗人的范畴。能从诗歌之外看诗歌,能从哲学的高度思考诗歌,能冷静,能透析,能一语中的。我欣赏寒山石本人的作品。但是我从寒山石对其他新秀诗人的评论中,看到了寒山石先生的值得提高的地方:先生本人有了很好的高度,但希望先生能飞得更高。诗歌跟整个人类文化相比只是沧海一粟,好的诗人当超越诗歌。很多诗人对着印着“诗歌”二字的小泥偶盲目崇拜,而先生当能在整个文化海涛中砺炼,过后回首诗歌的时候,能会心一笑。
    梦行千里:诗人要有勇气反思,要有正确的态度来看待名人和名望,排除浮燥和虚华……
    芊芊阕歌:赵丽华“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先后在几十家报刊开辟随笔专栏。担任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届柔刚诗歌奖评委等。兼任《诗选刊》社编辑部主任”这一串闪光的头衔。我个人认为,即使她有再大的光环罩着,她也是一个凡夫俗子。她的任何文体的文章都是由幼稚一步步走向成熟,这些人怎么能别有用心的恶抄呢?就好象一个明星谈恋爱,被狗崽偷拍,就冠以肮脏的字眼辱骂,我真的不明白:你是人,到了年龄需要谈情说爱,结婚生子,人家明星怎么就不可以了呢?赵丽华首先是一个普通人,然后是一个女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为什么不能够以平常心来翻阅她以往的诗歌呢?我今后想往诗坛发展,难道我就不能把我现在自己不成熟的诗歌,张贴在网站上吗?接受爱好诗歌的读者的评阅吗?真不可理喻,此风当熄,否则谁还敢尝试写诗?刚冒出来的青苗,一律被言论斩尽杀绝,看你怎么见天日。
    东流到海:说“集体审判”就上纲上线了,类似网络噱头。那种现象也只是一小部分,不能以偏概全。事情往往是这样:越是媚俗越是被俗人扇一个大耳光!除了口语的媚俗,其它的也有类似情况,这不是诗人心态的问题就是诗人诗歌意识的问题,但绝不是现代诗歌本身的问题。楼主5点说的很对,但这些只是现代诗歌环境的问题。诗人还是要多多关注诗歌本身的问题。
    冰儿如烟:说得太对了,一般官方的杂志,大多都是那几个老面孔,是一些人的自留地,呵~~~~可怜我们这些诗歌爱好者的心啊。
    七月之ye:又是批判。我真的真的开始讨厌评论家(批评家)拉!评论家里难道就没有谁,愿意去鼓励一种社会现象或一个人,难道批评一个事情,就那么的让人觉得好玩吗?没有权威,没有目标,没有能让我们学习的,没有一点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只有"杀!杀掉一切可以杀的"~我是个高中生,我感觉现在文坛一片混战,混乱的无聊,混乱的可笑.有些人蔑视一切,包括自己的老师,自己的长辈……请大家自尊,自重,自爱.文坛是神圣的精神乐园。我好想知道真,善,美何在?
    或许,我理解错了您的意图。抛开本文,我很想说的是,评论家(批评家)们,批评的主体,应该是作品,而不是对作者进行人身攻击,我们是不是应该想如何能让我们的创作环境向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也和媒体那样的去一切为商业价值考虑或是其它的目的。现在批判的呼声太高拉,可为什么没人提出我们要前进的方向?我想我在这里是个小孩子,可你们作长辈的有没有为下一代着想?要我们如何为自己喜欢的文学而奋斗?
    何少华:我从来不迷信任何一个著名的诗人!也从来不轻视任何一个末名的诗人!好诗就是好诗。不能因为一个诗人做了一首好诗,就认为所有的都是好诗!
    山野来风:精辟的观点,犀利的文风!
    东方:老实说,看这篇文章之前,我不知道赵丽华这个人,我专门到百度贴吧上看了看,才知道这个人,才知道他们之间的争论。争论的主题是一个究竟她写的是不是我们的诗,最多看到的是“诗歌应该是作者情感的表露”。对此,我想到当前我们社会的浮躁,这是一个社会现象,不是某一个人的错误。我们可以把诗歌当成一个形式,也可以把它看成一种立体的情感,我们从诗歌形式的角度来说,这可以叫诗,但从内容上说,或许是欠考虑,不过它的确迎合了群众,有大众的喜欢,这恐怕是我们没想到的,这当然不排除她的跟风者们盲目的跟风了。但的确是在目前的向往文艺的青年中造成了影响,虽然这是一种浮躁的急迫理想。
    孤鸿:我不懂诗,但时下经常在网上看到的一些所谓的“诗”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在我心里一直以为诗的内容应该是高尚的、催人奋进的。支持作者的观点,同时也希望诗者、编辑们应当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不要使一些低级、颓废的东西当作“别出心裁”随便放在网络上。
    白描文字:一、丧失诗意的情感宣泄。二、心态浮躁的垃圾生产。 三、蔑视大众的孤芳自赏。 四、批评缺席的无耻吹捧。 五、权力垄断的话语霸权。 此五条,扩而大之地适用于对当下文学创作的批判,不单单是诗歌。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344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