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维子的诗歌,只是偶然,偶然中就让我放不下了。我喜欢用视角独特和新颖来形容维子的诗歌。 他的诗歌无论在语音的纯净度上,还是在视角与创作的经验度上,都很出色。维子出生在国外,牙牙学语中跟随父母回到国内,不到十岁就又离开中国,也就是离开母语,一般情况下,中文写作经验应该是不大成熟,但也因为是幼小漂泊他乡,对故国和母语更有一种寄托和思念,此种寄托和思念,是一个饱经忧患的诗人最朴素的情感,此朴素的情感,成就了维子诗歌的气质。在读他诗歌时发现:即使没有汉语的古典传统,却也能感觉一个含蓄而充满思想的中国式的自我。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小离开母语然而母语又如此精准的诗人。
我把维子称呼为行吟诗人。从他的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见他背着行囊风尘仆仆地走,从而在偶然的小息中把异乡风物人情通过“感”和“悟”有机地融合起来,传递到诗里,在物我天地之间,放纵诗情。对生活的敏感和热情,开阔了维子的艺术视野,我们从他的字里行见清晰的看见生活中的多幅笔墨:
《貝殼絲草原的黃昏》
穿過黃昏
踏出燈光的節奏
初夏的醉意
抵達了草原的寂寞
那首遠古的曲調
彷彿沒有了
昨天的音訊
初夏,妳一直說很美
我說草原更適合
彈一支孤曲
和著妳的秀髮飄逸
今日黃昏
我有理由不去想
負重的風塵
月色錯位於
獨自的迴輪
草尖上
殘年的夢已經褪色
今夜的這盞孤寂
是妳給我點燃
起伏於一個
男人的胸膛 一个个画面迎面而来,维子是及善于在诗中画景的诗人。此诗中诗人独特的发现完成了对“草原”的感知,动静交错, 用客观事物当成诗歌依托,意象、灵性、抒情,思想融为一体。把时间与距离,物景与情感,构成诗的多个精彩, 让远古与现实,时间与风景在放逐中取得平衡,这与纯爱情诗抒情相比较而言,此类隐喻诗歌追求的东西更有张力。“今日黃昏/我有理由不去想/負重的風塵。。。。”简约中的沉静,反常态的写作手法:“不去想”是一种境界,而读后又会使人浮想联翩,张力无限。。。。。 艺术的存在,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有时,还要使看不见的东西赋予灵魂和质感。维子对时间有着天生的敏感,我们能够看到,维子的时间是有生命和爱的: 《与时间握手》
时间,抽象而有具体
我注视著
堆砌而成的苍茫
却看不出永恒
靠近窗,随手
拾起一把飘逸的雾
都说,雾好比人生
我没有怀疑
却不敢留意它
何时从指间溜走
这微不足道的茫然
会不会,像世人一样
跌落红尘
如今,我从千年前的河中渡来
古老的月亮别在胸前
头上的蓑笠早已锈了
对于花与果实
鸟语是最好的衬托
如果,我也尘埃落定
来到上帝面前
是否可以
在一朵荷叶上坐禅
静下心来翻一翻风声
不去理会
浪漫的诗飞过
只想找到时间背面的妳
一起走向
一个逆水而流的领地
“时间”的 不确定性突出了内心“我”的确定性, 虚茫中的实景,“如今,我从千年前的河中渡来/古老的月亮别在胸前/头上的蓑笠早已锈了/对于花与果实/鸟语是最好的衬托。。。。。”意象的自然跳跃,突破了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构思新颖,更拒绝那些常用的老套词汇,凸显简练文笔中的诗韵,深切感受着思想和情感的力度。读者会感觉到一种奇异的动感和苍茫。。。。。 在诗歌创作中,抒情的深刻性总是与独特性紧密联系,在维子的笔下,“感”与“悟”通过艺术的过滤,显示出个性独特的光彩。我们再来欣赏:
《石头记》
一块石头
和海俯身相对
开尽荒芜的庄美
多么像生命
不会搁浅
岸边那株被风
折伤的千载古松
困在云烟深处
携岁月静坐
把思想飘的很远
在与石头的对视里
我很渺小
此时,夕阳很瘦
渐渐地带走黄昏
倘若真好有船走过
你是否已备好鱼火
和我一起出发
“一块石头/和海俯身相对。。。。。”赋予石头的思想与质感,诗的艺术永远是陌生化的艺术。如果没有新意,那一定不是一首好诗!维子咏物言情的诗无处不在,咏物诗不是单纯的咏物诗,对于漂泊的旅人,“忧伤”是内在的,浩大的,并非一时的情绪,他甚至是一种由此及彼的命运,而对于诗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对于爱其实是一种孤独!
对岸:因为它的神秘性,也因为它的陌生性,对岸的风景使无数人猜测和向往,维子的《对岸》不是自然的本身,而是诗化了的自然,他的不少诗作就像一幅写意画,隐含着一种自然的气质,读过以后又在思索中张扬意境。
《對岸》
允許我默視
一齣戲劇中
秋天的掌紋
偶然的一次遠行
熬煉出幾多坎坷
我花費了許多想像
一只不系小舟
在時光的間隙
蹉跎風月
怎也說不清
難言的鄉愁
怎也擋不住
夕照下的空靈
都說,故鄉是圓的
可觸摸到的
卻是傷痕累累的彼岸
據說百年前
庭院裡
那座枯井
早已卸下
歷史的沉重
隱退出風華
望遠方
青磚紅瓦依稀還在
木門卻不知去向
順著水聲
想撈起半枚殘月
隨手而出的
僅是一塊堅硬的石頭
塵埃落定
父輩們的少年聲音
已漂渡了白頭
诗句精确独到,朴实优美中毫无多余的赘字,朦胧感空灵感在字里行间绕行。 他在表现漂泊无奈时,给人的心灵深处留有抹不去的擦痕,并拓展着物理上的空间,把瞬间和永恒引入到个人的命运中去,通过感悟个人的漂泊而隐喻整个人世的沧桑,他的抒情主体没有自我禁固,而向空中和事物开放,并时时保持着思想,这样的“个体自我”少见。用诗韵的语言,沉淀着他人无法触及的忧伤,这忧伤与离愁有关,轻轻的一句“夕照下的空靈。。。。。”体现无限张力,让你久久挥之不去,并为之伤神。
汉字是一种赋予诗意的文字,她主要表现为:词汇的多意性、丰富性和不确定性,如果你组词有新意,一样能获得新鲜的陌生化效果,如《维子看海》里,这个题目就很有新意,“把名字第一次命名,把动词还原于第一动力!”
《维子看海》
此番看海
我将不复归去
波涛掠过的黄昏
让时间爬满了苍茫
游云轻款的滑翔
本身就是一种回归
行走的汽笛
已经靠岸
一座灯塔的决口上
点亮了海边的波纹
如果海鸥的飞翔
触痛了岩石的冷漠
它会让海的涛声
彻夜无法入眠
或许风
来自山峦之外
在某一刻
聚为一段尘缘
缩短了彼此的距离
笔尖撩拨了遐想
让我承载
今秋最重的诗歌
此刻,你精心画出的月亮
跃出水面,穿过秋岸
溅湿了
坐在寂寞之上的我
借景生情, 此时此刻,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画景,无论春花秋月,朝朝晚汐,因为带有明显的乡愁,就常常会与伤感的情绪连在一起,在抒情与承担之间平衡的恰到好处。画面的徐徐拉开,宽阔的海开始透明,对岸的距离近了,近的似乎伸手可及,微风过处,静寂于虚空,微妙情趣宛然毕现,离愁,委屈人意,隔海相望,仿佛从古至今,没有人迈过去,读来有痛感。。。。。
从维子目前的诗歌创作风格来看,大多的诗歌是忧郁而深沉的,含蓄不尽,这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关,也和他的选择艺术题材有关。我们再来欣赏:
《灯塔》
用最好的年华
在人迹稀少的海边
阅尽风花雪月
浪牵着你的心
自由地张扬个性
又在不经意间收集
往返的目光
我一直把你当作知己
凭一个等待的意志
在红尘中伫立
你一直把守望
看得高于一切
心里自有幸福的旋涡
感叹时间从没停歇
当船又一次出海
波涛的汹涌里
悟出多少闪电
又有多少残缺灯盏
随时波动
乘风破浪,无须呐喊
让人看了多少有些失真
随手触摸留有脚印的沙滩
繁华被搁浅在对岸
岩石的沉默
无意间绾住
千里之外的涛声
诗就应该有诗人深刻的东西和读者见过不忘的诗句,那些诗句是诗人心灵深处的独白。这一首诗开篇好似不经意间就写出让人深思的句子:“用最好的年华/在人迹稀少的海边/阅尽风花雪月。。。。。”从而延伸为思考价值。我们不难看出,维子对诗歌的追求已经进入自然和无痕化了,每一首诗都如从波涛汹涌的太平洋里走出,又让你在无意间顺着支流穿越时 空!
维子有着细腻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对于爱情的题材更是如此。维子是属于诗歌的,属于诗歌的浪漫和深沉,所以,当他于爱情遭遇时,那情感立即喷涌而出,他写爱情诗很多,多数都是成功之作。
《月亮与玫瑰》
那年也是月圆
我被玫瑰击中了心脏
带刺的温柔
旷日持久的发炎
黑色与白色
我不屑一顾
此生只爱妳
骨髓里的红
绽放风情的优雅
月照太平洋
借用吴刚的酒
我邀妳
一起干杯!
漩涡中
我是一条逆波的鱼
遊渡到妳的岸边
站在金门桥边
异地他乡的风景
虽好,却有点冷
此时,妳的窗外
月亮已经点燃
我预订的那束玫瑰
是否启程?
不凡的开篇:“那年也是月圆/我被玫瑰击中了心脏/带刺的温柔/旷日持久的发炎。。。。。”“玫瑰”怎么可以击中心脏?又怎么会使他留有“炎症”?隐喻对爱的持著,比直接吟唱更有冲击力度。在读者的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读后让人浮想联翩。诗歌的生命在于变化和新鲜的美感,给予读者从未见到过的东西, 诗歌的平庸,往往是因视角平庸和诗句毫无新意造成,而维子的诗歌在诗句和视角上新意叠出的同时,流淌着深刻和真诚,这与他的为人一样,不喜欢张扬。所以,赏析维子的诗,要写的面面俱到很难,我还是用他自己的评述来结束此文:“诗人离我的距离很远,我只是一个爱诗的人。”
写诗是一种境界,格调各异,赏阅也如此,但一个诗字,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沉浸其中,苦亦无悔。我认为:与今天崇尚物欲金钱相比,诗歌仍然是高贵和辉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