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转帖]转贴竟生先生的《天仙子》及佳文


    [SIZE=3][COLOR=red]天仙子.对错》
     
    天净看山山不动,来骤疾云如马踨。云依山伴两相嬉。山在骋,云行送,说甚静山云曳踵。
                                 
    盗跖伯夷难自讼,凫短鹤长方正统。暂容身住处宽闲,庄水颖,鲸波涌,买断尽藏陶逸颂[/COLOR][/SIZE]

    诗 是 要 用 心 来 写 的
    竟 生
    神情寄于物,借物写心。艺术创造是它对天地万物和自我生命种种理解的自由倾泻。艺术的本质是人对世界的理解,更是人的自我理解。
    王维的“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的五言诗, 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的心是和大自然融汇在一起的。如果诗人没有“闲”的心,他怎么能体会到雪的静,巷的深,,庭的“闲”。相比之下,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籁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的心并不平静,如果平静的话,他就不会写出“愚溪”的诗来。其实,柳氏是想用人力,摒除人间的一切,来制造一个理想的静境。但是,在现实的社会里,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诗中就显得苍白和死寂。
    那什么是“静”的呢?在佛家来说,就是“无念”,这种“无念”,不是百物不思,而是见知一切万事万物,而又不执着和不强求。(坛经)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忘掉了是非,是心的舒适,心里不变来变去,外面也不必服从谁,无论碰到什么事情都会舒适,从舒适开始,到从不觉得不舒适,便是舒适的舒适。(达生篇)
    那怎么样才能做到这样的舒适?用矛盾的法则去看世界,就可以达到。世界万物(人和物)都是遵从矛盾的法则来运行的。矛盾的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统一(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矛盾到了极化的时候,就会向对方转化,旧的矛盾消亡,新的矛盾形成。如果能用这样的方法来看万物,就不会为自己得到的感到沾沾自喜,是因为得到的,是人失去的,而得到的,也不会永远的拥有。也不会对失去的过分悲伤,是因为,这是某时候,矛盾规律运行的必然结果。如果能这样看世界,你的心怎么不会平静呢!
    既然世界都是对立的,那么,写静境的来说,就应该用动境来衬托,只有这样才能写出静境的味道。王安石《钟山即事》的“一鸟不鸣山更幽”,是从王藉《入耶溪》的“蝉嘈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中感化出来的。从技法上来说,前者是败笔,后者是胜笔。《入耶溪》诗是用“蝉嘈,鸟鸣”来衬托“林静,山幽”,如此的描写,就能显现出“逾,更”的含义了。而王诗在技法上,就显得苍白和死寂的了,那不是吗,一鸟都不鸣的死寂世界里,何来的幽呢?但在王的心里,却是胜笔,你看,不实行王的变法,北宋王朝,就分崩离折了。
    很多人喜欢写诗,为的是消磨时间,打发情趣。如果,我们能抛弃了尘世的俗念,用矛盾的法则,重新看世界,在写作过程中理解世界,理解自己,从而做到主与客的真正交融,人与天的真正合一。镜花水月,皆由心会,兴寄神游,良足动人。用这样去写诗,无疑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新的升华;用这样的方法去写诗,不单是一个新的创造,而且还可以益寿延年。

    [COLOR=red][/COLOR]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3
      • 积分174740
      • 经验100920
      • 文章2962
      • 注册2008-10-06
      读竟生先生好诗好文,如临幽谷,如沐春风。
      “神情寄于物,借物写心。艺术创造是它对天地万物和自我生命种种理解的自由倾泻。艺术的本质是人对世界的理解,更是人的自我理解。”可谓字字珠玑。
      先生把中国人的美学中的”静“,用佛家的“无念”来阐释,用庄子的理念来解释,用哲学观中矛盾的法则来阐释。静,即是超脱,忘我的境界。
      先生还尤其指出了写静,要用动来衬托,举例王籍的“鸟鸣山更幽”和王安石的“一鸟不鸣山更幽”,极有说服力地表现出了衬托的作用。
      “如果,我们能抛弃了尘世的俗念,用矛盾的法则,重新看世界,在写作过程中理解世界,理解自己,从而做到主与客的真正交融,人与天的真正合一。镜花水月,皆由心会,兴寄神游,良足动人。”
      这段话,是一个真正的诗人文人应该追求的境界。也表达出了竟生先生的美学观,和精神素养。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6
        • 积分430470
        • 经验225261
        • 文章6326
        • 注册2007-04-12
        竟生引经据典写出好词佳文,显出深厚文字功力和禅静的精神境界。很值品学。

        如果,我们能抛弃了尘世的俗念,用矛盾的法则,重新看世界,在写作过程中理解世界,理解自己,从而做到主与客的真正交融,人与天的真正合一。镜花水月,皆由心会,兴寄神游,良足动人。用这样去写诗,无疑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新的升华;用这样的方法去写诗,不单是一个新的创造,而且还可以益寿延年。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4
          • 积分382750
          • 经验39447
          • 文章5772
          • 注册2007-02-18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说明]
          …………………………………………………………………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2780
            • 经验12784
            • 文章229
            • 注册2007-06-23
            ”詩是要用心來寫的
            藝術的本質是人對世界的理解“

            感謝轉貼!問候!
            夢境的昇華便成了詩。。。。。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0781 seconds with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