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25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101270
    • 经验75402
    • 文章837
    • 注册2006-09-02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1230.jpg[/imga]
    樊怡 湖山幽居 25cmx145cm 2010

    [B]清音养心  山水怡人[/B]
    ——樊怡其人其艺漫谈
    文/许好成


    去岁深秋,应唐辉、老圃二位先生之邀,来北京荣宝斋画院受聘书法教习,有幸结识了樊怡先生。她那豪放中不失细腻、谨严中更带率真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到她虽是一位纤纤女性,行事、做人、为艺却透着一种爽朗、豁达、果敢、英迈的丈夫气,不由得令我肃然起敬,颇有相见恨晚之感。

    那是一个秋天的傍晚,微风习习,凉意爽爽,怡君邀我们几位道友到她那里喝茶。怡君的工作室不大,一张画案占去了大部空间,再加一张茶几,半圈沙发,显得有些拥挤了。但都摆布的井井有条,可见主人是一位非常细心严谨之人。办公桌旁边放了一张古琴,那琴桌是老榆木做的,看上去古色古香非常简约。墙上挂一幅吴昌硕的逸笔草草的花鸟小品,案上放着文房四宝,让我感觉主人的高洁与清雅。半盏清茗入口,我从淡淡的茶香中品味出主人的宽厚仁慈、虚怀若谷的品格和不随流俗的逸士之气。又听怡君抚琴,仪态大方,入精入微,人弦共鸣,分明是天籁之音,亘古童声。这时,夕阳余辉穿过轩窗,洒落在斗室之内,让满屋的文朋道友感觉到分外的惬意、爽心。

    怡君又捧自己的画作,让我指教,令我十分汗颜。她没有大画,大都是尺牍小品,却气象阔大。看得出怡君的山水画出自董其昌。董其昌先生是著名的书法大家,有淡墨宰相之称,而他提出的山水画南北宗的观点在中国山水画南北结合上,具有开宗立派的意义。又兼他是书画集大成者,山水画作笔精墨妙,超凡脱俗,至今仍在影响中国山水画的走向。古人云:“取法乎上得其中,”怡君师法董其昌,其画格自然高矣。

    品读怡君的山水画作,线条劲挺、笔墨苍润,既有北派山水的苍茫浑厚,又有南派山水的温润华滋。那群山峻崖、老树枯枝、山间溪流、峰上茅屋、松涛林壑、天边流云,笔触细腻精微,俱注入怡君殷殷的深情。由此可以想见,中国山水画是水墨点线艺术,亦是写心写意的艺术,它来源于自然,又超乎自然,是笔墨精神与文人情怀的绝妙结合,而决不是自然物象的描真写实。看怡君的山水画,切勿用时人俗眼,要用心去感悟其画面背后那一颗悲天悯人之心,这时,你便读懂到了她那种素朴、真实的情素和不与人同的艺术语言。

    诚然,怡君刚刚涉入画坛,笔墨线条还有些稚嫩,但以怡君的聪慧、灵性、才智,再加上她一以贯之的勤奋和刻苦,可以断言,她一定会形成自己的笔墨语汇,也一定会画出山水精神,写出文化品格的。

    辛卯初夏闲公于荣宝斋画院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1436.jpg[/imga]
    樊怡 白云淡宕 17.3cmx46cm 2010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1520.jpg[/imga]
    樊怡 临水而居 17.3cmx46cm 2010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1602.jpg[/imga]
    樊怡 蒙山春早 17.3cmx46cm 2010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1645.jpg[/imga]
    樊怡 山林幽居 17.3cmx46cm 2010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1751.jpg[/imga]
    樊怡 溪泉双秀 32.5cmx32.5cm 2011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1828.jpg[/imga]
    樊怡 竞荣图 32.5cmx32.5cm 2011
    箫泉博客
    http://blog.sina.com.cn/gdxiaoquan
    在线情况
    26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101270
      • 经验75402
      • 文章837
      • 注册2006-09-02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2432.jpg[/imga]

      [B]琴韵书声[/B]
      文/乙庄


      家中及祖上并没有人懂书法,我却独好书法。我想这可能注定今生就要与书法有不解之缘了。十几过去了,学习书法已经成了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书法也悄悄地改变着我的生活。书写的魅力真的太大了,想我会为其付之今生的。古琴对我来讲是神秘的,夜深人静,古琴的静透圆润、古淡浑厚的音色让我感到心灵震颤,也是此时才知道别的乐器都是弹给别人听的,只有古琴是弹给自己听的。去年我终于有了第一把古琴,尽管现在弹得还很初级。但我已经爱上了“他”。生活中我开始有大段大段的时间沉浸在古老的琴声书韵中。

      学琴中,我发现在中国乐器演奏手法中,最类似书法的就是古琴,他们不但相似还相通。古琴手法绰、注、吟、猱,其演奏过程与书法回锋、逆锋、涩进、转锋、藏锋和出锋的线条之波折极为相似,其构成的音响,可粗可细,可急可缓,其感觉可强可弱,可扬可抑,变化无穷。“古琴其趣,半在吟猱。"其意指琴音之波折;而“书法最忌平直”,亦从反面肯定了书法点画的波折之重要,琴音与书法点画之波折构成的微妙神韵,恰如成公绥在《隶书势》中写道:“或轻拂徐振,缓按急挑,”这便是对古琴与书法“演奏”的精彩写照。但是琴音与书法点画之波折要运用得出神入化、和谐统一,没有深厚的功力和精湛的技艺是无法达到的。平日生活中,我用书法理解古琴,用琴声模拟书法,体悟他们在心、德、性、情等方面的高度统一。

      古琴与书法都是个人思想、情感和个性的传递。唐颜真卿在爱侄被杀后,在自己极度痛苦的情况下书写了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稿》,把一切悲愤都寓于笔法的激荡使转之中。音乐家嵇康在被专制者杀害时,临刑前要来一张琴,演奏了他平生喜爱的《广陵散》。而《广陵散》和《祭侄稿》一样,皆是他愤世嫉俗、桀傲不驯的本真性格的体现。

      古琴能摹写一切音声,可描水流之澎湃、山高之崔嵬、风雷之声引,凡山川云物、鸟兽虫鱼,有声有色者,皆可谱之于琴。书法亦然,只是以线条的圆融和阴阳相合来体现客观特质的。

      古琴与书法能相和相亲,让我视其为二位知己。纷繁的世事时光,知己常伴左右,在琴韵书声中我们相敬、相携、相知,这样的生活,我感到幸福至极!
      箫泉博客
      http://blog.sina.com.cn/gdxiaoquan
      在线情况
      27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101270
        • 经验75402
        • 文章837
        • 注册2006-09-02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2827.jpg[/imga]
        乙庄 心经 25cmx150cm 2011

        [B]一片闲花入梦来[/B]
        ——乙庄写意心象
        文/释空一

        [B]以水为骨[/B]
        水之善,在其柔,柔而意韵回甘。
        山林蕴水而苍,川泽聚水而润,若是一管羊毫,饱含净水,点染些色彩与宿墨,五指悬握如流水无碍,如此呈现在眸底的将是什么?
        是笔墨的精神?
        是诗意的回归?
        还是一片闲情,三分清梦?
        乙庄的笔下,总有那么多朴素的花儿安静地开着,那些花朵色彩沉稳而鲜活,有春风之生机,亦有秋日黄昏之静谧。
        一花一叶,都是以水做成的脊骨。
        怒放抑或湮灭,聚汇抑或孤独,都是那么的自然。
        笔底自在芬芳,乙庄所呈现的图画,是对生命的关怀,对美好的感恩。
        那些熟悉的花枝,是心中发出的愿望。
        赠君无所有,平常一段香。

        [B]以石为魂[/B]
        石之德,贵于定。
        山极于天,只因不随浮云去散。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七字,平常而深刻。
        古时,作诗的女子,已然是屈指之数,然能挥毫留迹者,更是凤毛麟角,女子习书之难,可略见一斑。
        乙庄学书之缘起此不多言,然学书之佳实,书坛共睹。
        乙庄学书,取法乎上,一洗尘俗,无脂粉气,行笔畅达且不乏金石质感,俨然墨林大丈夫相。
        其日课用功甚勤,正应古语,“纸废三千”。
        书道之中,乙庄行步如顽石,坚而不退。
        书品之外,乙庄立意若青峰,定而无畏。
        以石之神髓,增笔墨骨气,积人生资粮。
        当书法平常的如石头一样,那么生命所能承受的不仅仅只是沉重。
        以横平竖直来担当
        用酸甜苦辣来分享
        乙庄的书法,像一粒粒石子,铺垫着一段属于自己的人生路程。

        [B]以月为心[/B]
        月之明,在于隐,真光不辉,方能孤月常明。
        慈悲平易,乙庄有着一颗如秋月般纯净的心。
        她会对一颗玉兰花树,反复呢喃,“春天都到了,你的花苞呢?”
        她关心佛前的水果,厨房的蔬菜以及画室的水仙。
        她说:“花花草草是为人而生的,你关照它们,它们就会非常繁茂,你对它们漠然,自然枯的枯,谢的谢。”
        她点击着书法网络,轻轻的发出一声感叹:“这么多的网站,怎么就没有一个女子书法网呢?女人做书法太难了,应该关注与支持。”很显然,她在想着同仁们。
        她向大家推荐《和谐拯救危机》,她向我求一套《地藏王菩萨本愿经》讲记。
        善待他人,圆满自性,乙庄一直澄净着一颗浩然若月的心。

        [B]结语[/B]
        断断续续为乙庄写了这点文字,也算是不违所托,祈愿其平安吉祥,艺业精进。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2934.jpg[/imga]
        乙庄 养德富贵 60x48cm 2011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3012.jpg[/imga]
        乙庄 画屏无睡意 60x48cm 2011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3107.jpg[/imga]
        乙庄 凡骨披香 60x48cm 2011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3157.jpg[/imga]
        乙庄 浓淡写入画中看 46x34cm 2011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3305.jpg[/imga]
        乙庄 沉香亭里倚栏人 35x118cm 2011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3340.jpg[/imga]
        乙庄 一枝春色在山茶 136x34cm 2011
        箫泉博客
        http://blog.sina.com.cn/gdxiaoquan
        在线情况
        28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101270
          • 经验75402
          • 文章837
          • 注册2006-09-02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3614.jpg[/imga]

          [B]竹赋[/B]
          文/赵少俨


          “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何也?竹也!陌野埂岗,屋后房前,顽石缝中,流泉之旁,最常入眼的,非竹莫属。瘦枝劲节,翠叶萧疏,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观之赏心,触之滴翠,嗅之香馨,集坚贞、刚毅、虚怀、清幽于一身。实乃真君子也!难怪,文湖州为之而醉,吴仲圭为之而迷,苏东坡为之而狂,郑板桥为之而痴。

          君不见雨后春笋,次第破土,傲然出俗,拔节疯长,虚怀求上,风过雨浇之后,竹已非竹,已传承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万古长青的民族的坚韧。  竹之用,甚广。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苏东坡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晋代名士王子猷对竹感慨:“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竹入农家,更是为篓为绳,为壁为席,为管为笛,可衣可食,可做茶饮,可入药用,将其一生奉献农事民生。 谁人不想:青山绿水地,茂林修竹间,搭一竹屋,终日与竹为伴。手握一卷竹简,伏案苦读,字里行间,吞吐千年。偶尔,背一竹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踏一竹筏,青篙排浪,远离尘嚣,听风观景,顺水漂流。独立船头,手执一竿竹笛,风声水流应和,任清音袅袅,流淌千里。如若可以,吾愿做一滴竹露,承载千年的过往,做一片竹叶,盛得下人间天上。

          竹之为人甚喜,不独其用甚广,更在气节、品行。或绿竹猗猗,或雨竹含烟,或月影疏离,或满目苍翠,或百尺凌云,不与百花争艳,不与群芳斗舞,玉立天地之间,临风不折,过雨不污,经霜不凋,可焚,但不可改其节,不可灭其志,不可侵其骨。实乃高风亮节,清雅脱俗,虚怀若谷,坚忍不拔,英雄之本色。可恋、可慕、可敬!

          余尝羡,竹林七贤,独立世俗之外,集于竹林之中,弹琴、饮酒、纵歌、赋诗,演绎魏晋一段传奇。斯人已去,《广陵散》已绝,其一身铮铮傲骨与坚贞气节,与竹长存。郑板桥,“四十年来画竹枝, 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 画到生时是熟时。”吾曾见,板桥一幅《墨竹图》,满图皆节,仅数片叶,坚劲挺拔,气势冲霄,彰显节操和傲岸。其为人更是,一肩明月,两袖清风,一生画竹,做人如竹。摩诘,“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僻居竹林,明月相伴,远离世事喧嚣,抚琴弄弦,仰首长啸,安然自适,清幽脱俗,自由不羁。

          亘古以来,文人高士,对竹情有独钟,画之、书之,歌之,咏之,乐此不疲。吾辈之人,亦为之倾情。千百年来,竹,不只扎根大地,更植根于华夏子孙心中。做人当作坦荡君子,如竹是也。
          箫泉博客
          http://blog.sina.com.cn/gdxiaoquan
          在线情况
          29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101270
            • 经验75402
            • 文章837
            • 注册2006-09-02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3833.jpg[/imga]
            赵少俨 荷塘禅趣 34cmx272cm 2011

            [B]以勤为舟[/B]
            文/张晓凌

            看了少俨的作品,首先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年轻画家,能够认准传统的目标坚持不懈地探索,实属不易。在今天这样一个商业化时代,很多画家的心态都浮躁难堪,草草练上几笔中国画后,就自封猴王、猫王、梅王、竹王之名,然后满世界炒作自己,俨然一副大师的模样,实在令人生厌。这一点在赵少俨的身上还没有看到,至少从学画到现在的十数年中,他没有追逐潮流、没有跟风做秀、没有哗众取宠,而是显现出某种定力,专心于传统的理解与研习,较为难得。

            翻阅他的作品,更有感于他于画学的用力之勤。其大写意花鸟取法近世,师从多家,能较为深入地把握齐白石、赵之谦等笔法造境之趣。落笔之中难见江湖之气,而多干练磊落,颇能化古为今,于“雅”、“俗”之间别开生面。我想,一个年轻画家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其根源还是在于他的勤勉。因为中国画的传统精神是在不断的临习之中,慢慢体会方能有所获得的没有一个量上的积累,不要说以笔墨造雅正之气,就连探首窥视其丝毫之妙也难得。而赵少俨正能如此,他致力于临摹写生,与古人对话、与自然神交,其所作所习,数量惊人。而这数量惊人的所作所习,方才能令其探足传统,以一颗年轻而敏感的心灵去体会并感悟中国画传统的博大与精深。有鉴于此,我相信他还能一路走下去,因为他仍然年轻。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4005.jpg[/imga]
            赵少俨 阴过云根冷不移 68cmx68cm 2011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4032.jpg[/imga]
            赵少俨 正是湘江雨后枝 68cmx68cm 2011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4115.jpg[/imga]
            赵少俨 醒禅 68cmx68cm 2011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4156.jpg[/imga]
            赵少俨 壹白图 68cmx68cm 2011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4227.jpg[/imga]
            赵少俨 花鸟 40cmx30cm 2010
            箫泉博客
            http://blog.sina.com.cn/gdxiaoquan
            在线情况
            30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101270
              • 经验75402
              • 文章837
              • 注册2006-09-02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4615.jpg[/imga]

              [B]锦灰札记一则[/B]
              文/蔡金存


              有友牧山君,弱冠,曾执书画篆刻求教于一乡贤。师告其曰:为艺之道,不可一一泛涉也。今已历十数载矣,牧山君尚记此言。

              余问先生何许人也。答曰:以书法闻名乡邑。

              余对其云:世人常以一技之长窃以自喜,此见为郢匠所笑也,安足效法?大凡傲世独立之才,如苏东坡、吴昌硕、李叔同、黄宾虹、齐白石诸先贤,孰仅以一技示世焉?庄生云:“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墙雀笑鲲鹏之于云天,墙雀所短而不自知也。以己之短而度之于人,安可取哉!《易•益》曰:“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君子应兼持圣贤之学,穷天地之不至,兼收并蓄,积小以高大。若尊听一家之言,并上效下法,此俗世从流之辈而已!明•李日华《墨君题语》云:“子瞻雄才大略,终日读书,终日谈道,论天下事;元章终日弄奇石古物;与可亦博雅嗜古,工作篆隶,非区区习绘事者。止因胸次高朗,涵浸古人道趣,多山川灵秀百物之妙,乘其傲兀恣肆时,咸来凑其丹府,有触即尔迸出,如石中爆火,岂有意取奇哉!”为艺之道,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孔子“吾道一以贯之”是也。板桥叹务繁不如石公,大颐慨“不求三绝,但求四能”,此非贪嗔痴者之言也。求索有主次,持学有侧重,然后旁通博涉之。书画本同源,若只求专一技,胸中无几卷书,眼内不容旁物,即便穷年累月匍伏案前挥汗呵冻,终一匠人而已,是为专乎?技进乎道,故以雅博养气非为不智,以诗书养性非为不专,以律吕养心非为不善也。

              余记苏子瞻有诗云: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余亦尝以诗为记:
              淘洗俗姿缘圣踪,旁征博涉尽其穷。
              惊涛拍岸源千策,云嶂插空峦万重。
              彥远华章书画同,子昂兰竹八法通。
              从来妙手高格调,岂小身怀造化功。                                              

              辛卯年三月于欣堂
              箫泉博客
              http://blog.sina.com.cn/gdxiaoquan
              在线情况
              31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101270
                • 经验75402
                • 文章837
                • 注册2006-09-02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5554.jpg[/imga]
                蔡金存 携琴访友 21cmx288cm 2011

                [B]画中之真境  生命之本然[/B]
                ——“岭南大才子”蔡金存的艺术风骨
                文/洛一


                一个寒冷的冬天,在蔡金存的那个院子里,几个朋友一起看他的书画,听他抚奏自己创作的古琴曲,看院中一轮皎洁、圆润的月亮。有点残雪,风是干冷的。而蔡金存,就在那个静绝尘氛、远离俗世的幽阒世界里修身治学。

                一介孤亭、半边湖山、几株疏树,蔡金存的山水画常常是这样言简意赅,寥寥数笔,空灵寂寥的萧散寒逸之气便扑面而来。让我一直有些疑惑,这样年轻的艺术家,如何却在画中追寻这样的荒老之境?清恽南田说:“寂寞无可奈何之境,最宜入想。”在蔡金存那个洒满清冷月光的小院中,才知道但凡寂寒之境方有寂静之心。

                中国山水画,从苍郁雄浑、构图精谨的北宋到“逸笔草草,聊写胸中逸气”的元明,再到把笔墨高度提纯的近代黄宾虹,山水画在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审美特征。但无论怎样总有一点是共通的,即艺术家是通过他的艺术来传达他的人生指向的。在蔡金存的画面中,没有多余的动作:房舍,隐士,疏树,山石,逸笔草草,画面再淡淡皴染些花青赭石,淡去多余色相,空灵悠远,静穆幽深。蔡金存的画作,不是笔墨繁复的巨制,不是层林尽染的写实,而是禅宗式的以少胜多。清人程正揆《清溪遗集》说:“画不难为繁,难于用减,减之力更大于繁,非以境减,减以笔。所谓弄一车兵器,不若寸铁杀人者也。”中国传统山水画讲究可游可居,这样的可游可居之地,往往是艺术家个人的一种生命理想,透过这样简约的画面,一几、一琴、一山、一水、一个孤独却固守的求道者,在一种极致的简约中,回归到一种简单而自在的生活,也许,这才是他在画面中所寻求的。

                禅宗有法偈云:“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廖。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人,需要一些不凡经历或者岁月积淀,才能够从花花世界中舍弃姹紫嫣红而保留质朴。如果说画中的内容是艺术家遥想的可以预设的话,那么,笔墨却是艺术家的真实状态,一笔落纸,一提一按,其速度的疾缓,笔墨在纸上形成的痕迹,才是艺术家最真实的表达。在这个时代,浮躁是一种通病,很多的艺术家如同患了热疾,他们不停地计算自己的作品与货币的兑换行情,换钱、换车、换房。艺术家有权过上好生活,但并不意味着挣到钱、有名车豪宅就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一些艺术家的作品成为一个符号的复制,作品的骨子里透着一种货币的味道。而蔡金存的作品,在用笔用墨中带着他书法的书写习惯,散发着一种心远地自偏的随心自在、脱略凡尘的气息。如《残垣高卧》一画,初看那老松,用笔质朴厚重,然而在山石的用笔中,却起伏跳跃很大,一笔之间,数见顿挫,笔锋古拙而独具风骨,画面空灵而深遂。

                蔡金存天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艺术家,骨子中浸透着艺术的毒素,我没见过比他更具艺术气质的人:绘画,书法,诗文,篆刻,填词,谱曲……每一方面都学养深厚、自有渊源,为众多浮夸之辈见之而寒颜。自古才子皆多情!蔡金存有很多情人?我相信是的,不然那么多情诗和情歌如何被他写得如此的荡气回肠,如此的相思缠绵?如歌曲《前世今生》:

                佛说前世千百次回眸/才修得今生擦肩而过/加上前前生后后世修行够不够/就只求今生一百年正果//人说前世误饮忘情水/早已忘记来世的誓诺/如果你也已找不回一点点记忆/我愿为你重述我们传说
                前世你是幽谷中一株萱草/我是一滴泪珠/朝夕与你相厮守/你说爱一辈子太少/生生世世都要相拥有//前前世你是深山中一只玄鸟/我是一泓清泉/ 时刻与你相应求/我说生生世世属于你/无论哪一个轮回/也相伴左右
                ……

                说蔡金存如避世高僧,我想也是的。看他光着头,着一月白中衣,或抚琴而歌或信笔挥洒,皆立意高古,不同凡俗。说蔡金存躬谨自省如一老儒,我想也是的。看他诗词,磊落、萧散、从容、拙朴。如题画诗《忘名沧海》:

                从来没有补天功,济世亦惭矜技穷。
                若可自求安身法,忘名沧海一孤鸿。

                有一首流传甚广的著名情诗: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 相爱/寂静 欢喜

                在宋庄那个有着一株枣树的院子里,蔡金存常焚香煮茗,或伏于画案前,或踞于琴台旁,与承载自我的艺术默然相对,寂静欢喜。

                蔡金存刚刚进入而立之年,于人生路上历经风雨,于艺道却早已收获颇多,“岭南大才子”之名早已不径而传。而蔡金存,一直保持着那份淡定从容的心态,在艺术路上生命以对,真情相守。在那个安静的院落中,寻求着他的自由之境,一个超越物质的纯粹之地。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5824.jpg[/imga]
                蔡金存 观音菩萨 21x60cm 扇面 2010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75948.jpg[/imga]
                蔡金存 观音菩萨 21x60cm 扇面 2011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80057.jpg[/imga]
                蔡金存 远山镯翠一亭萧萧 68x34cm 2011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80128.jpg[/imga]
                蔡金存 忘名沧海一孤鸿 68x34cm 2011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80336.jpg[/imga]
                蔡金存 莲生污泥云生水 168x34cm 2011

                [imga]../images/upload/2011/06/02/080443.jpg[/imga]
                蔡金存 忘尘绝虑寄高闲 138x35cm 2010
                [ 这个贴子最后由箫泉在6/2/2011 8:05:46 AM编辑过 ]
                箫泉博客
                http://blog.sina.com.cn/gdxiaoquan
                在线情况
                3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101270
                  • 经验75402
                  • 文章837
                  • 注册2006-09-02
                  [imga]../images/upload/2011/06/04/083832.jpg[/imga]

                  [B]古琴与绘画[/B]
                  文/贾妮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琴的神奇魅力,首先来自于琴器所特有的音色品质,而这些特有的音色效果又与琴的材质、形制、结构、髹漆等制作工艺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它不单纯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强调神似。它以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料,建构了独特的透视理论,大胆而自由地打破时空限制,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与想象力,这种出色的技巧与手段,不仅使中国传统绘画独具艺术魄力,而且日益为世界现代艺术所借鉴吸收。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中,大自然始终占有特殊的位置。中国人总是在自然中,寻找自己心灵的归宿和感受上的深深契合,去彰显自己的胸襟情趣与人格。这种与现实生活中的心物交融的理念,也深深影响了中国古琴和中国绘画的形成与发展。在古琴和中国绘画中,有大量的作品都是歌颂大自然的,从花鸟虫鱼再到山水风光,千种变化、万种气象。把具体中的“气”抽象化,转而再把抽象中的“道”具体化,这种二位一体的形式,决定了中华民族崇高的宇宙总观“天人合一”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在中国文化中,起决定性的地位。例如,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样。传统的中国人,始终保持着与道相一致。因为守道才能保直。这种主客共化,人与自然的同命运、共生存,具有其永恒的活力。在中国山水画的构图中很少有封闭的格局。画者在创作的时候,通常只对着一片近景进行刻画描摹,把画面局限在一个有限的范围之内,在山的上面或者后面露出大片的天空,使其开阔起来;在山的一边留下大片的,或一缕长长的白水,使其直通辽远的天际,让其深远起来。从密实的景中挪出空来,以显现其境界的“阔远”从而表达出“道”的面貌来。这些是,中国式构图的基本法则。在古琴音乐中,也是特别重视致“远”之道的,通过“远”来制造出意境。就实质上说,古琴音乐中的“远”与绘画中的“远”是完全相同,画是通过笔墨形迹来展示“远”的空间感,而琴则是通过乐音的运动与节律唤起“远”的空间感。这种“远”的空间感,正是由乐音的“虚”、“淡”、“静”所致。明徐上瀛在《谿山琴况》中说:“远以神行。无论是古琴还是传统绘画其主旨,都符合于中国哲学思想。它们所传达的是人对自然的关注。这种关注沁入了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精神。而“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即是传统中国人看待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总指导,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总核心。

                  随着对中国传统艺术中古琴和绘画的研究的深入,也必然让我们对中国传统的艺术有了一个更加全面认识,可谓境界之高、玄妙所在,它超越视听,时而飘渺、灵现,神秘又不失高深的意境,带有中国哲学的痕迹,体会到那种高古、含蓄的美感。从而也从另一角度寄托了人们追求宁静,脱俗的人生哲学。又能够让人在宇宙天地之间呼吸到一缕来自心灵深处的令人遐思神往的清古幽香,也就是古琴与绘画的时代精神所在。
                  箫泉博客
                  http://blog.sina.com.cn/gdxiaoquan
                  在线情况
                  33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101270
                    • 经验75402
                    • 文章837
                    • 注册2006-09-02
                    [imga]../images/upload/2011/06/04/084022.jpg[/imga]
                    贾妮 千古之声云烟万里 97cmx196cm 2008

                    [imga]../images/upload/2011/06/04/084140.jpg[/imga]
                    贾妮 家在水云间 96cmx197cm 2009

                    [imga]../images/upload/2011/06/04/084241.jpg[/imga]
                    贾妮 野山无古今 68cmx136cm 2010

                    [imga]../images/upload/2011/06/04/084328.jpg[/imga]
                    贾妮 野山渡白云 68cmx68cm 2011

                    [imga]../images/upload/2011/06/04/084454.jpg[/imga]
                    贾妮 野山清秋 197cmx96cm 2006
                    箫泉博客
                    http://blog.sina.com.cn/gdxiaoquan
                    在线情况
                    34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101270
                      • 经验75402
                      • 文章837
                      • 注册2006-09-02
                      [imga]../images/upload/2011/06/04/084932.jpg[/imga]
                      《画韵琴心·荣宝斋画院雅集》封面

                      [imga]../images/upload/2011/06/04/085014.jpg[/imga]
                      主    办:荣宝斋画院
                                北兰亭艺术中心
                      学术主持:张旭光
                                唐  辉
                                老  圃
                      策    划:樊  怡
                                乙  庄
                      出 品 人:卧云山房

                      封面题字:张旭光
                      封底篆刻:蔡金存

                      编    辑:樊  怡
                                乙  庄
                                赵少俨
                                蔡金存
                      设    计:荣宝斋画院编辑部
                      印    刷:北京卡梅尔彩印厂
                      开    本:889mm x 1194mm  1/16
                      印    张:7
                      印    数:1-1200
                      版    次:2011年5月第1版
                      印    次:2011年5月第1次印刷

                      [imga]../images/upload/2011/06/04/085128.jpg[/imga]
                      前言

                      [imga]../images/upload/2011/06/04/085243.jpg[/imga]
                      内页

                      [imga]../images/upload/2011/06/04/085321.jpg[/imga]
                      内页

                      [imga]../images/upload/2011/06/04/085356.jpg[/imga]
                      封底
                      箫泉博客
                      http://blog.sina.com.cn/gdxiaoquan
                      在线情况
                      35
                      • 头像
                      • 刘荒田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14
                        • 积分617361
                        • 经验313194
                        • 文章5294
                        • 注册2004-11-26
                        从箫泉所贴的一系列帖子,可以看到箫泉在北京的社交圈子何等雅致,可称为“谈笑有鸿儒”。
                        [ 这个贴子最后由Huangtian在6/4/2011 7:13:42 PM编辑过 ]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6
                          • 积分447770
                          • 经验69108
                          • 文章8085
                          • 注册2009-05-28
                          萧泉先生格调很高。
                          邓治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
                          又要懂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
                          ——山西乔家大院联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148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