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随笔】
猪肉为什么这样白?
树 立 好好的大肥猪,宰杀以后,本来应该是淡红色的猪肉,却突然变为白色,而且异常松软,还滴水汪汪。这一从未有过的怪异现象,究竟因何发生?真真令人百思不解。由于事件涉及千家万户的肉食卫生,引起许多人的注意。人们最先想到的,当然是不是有人给猪灌了水?会不会是坏人投了毒?或是猪得了未为人知的什么新病?还有人怀疑是给“转了基因”?······经过反复研究查验,奥秘后来终于破解,原来这是发生于一种体质特异的动物(以长白猪最为多见)的应激 (stress) 反应。所见的猪肉突然变白、松软和滴水现象,乃是由多种应激因素作用而起的综合反应──“应激综合征” 什么叫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是指动物在受到应激原(也就是应激因素)的刺激作用时所作出的一种反应。 自然界里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应激原几乎无处不在。当下,存在于人类和动物生活环境里的应激因素太多了,而且有愈来愈多的趋势。已知常见的应激原有高温、低温、噪音、运输、混群、饥饿、拥挤等等。近年还注意到大气结构的突然改变形成的灰霾,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种应激原。此外,由于人类是拥有语言与思维的高级动物,在这一领域中所产生的某些因素,当然也会构成各式各样的应激原。
一切有生命的健康机体,对外界各种应激原的刺激都会作出某些适宜的反应,并借助这些反应调整和维护自身内环境的安定,从而避免疾病的发生。但对于骤然而来的重大与深度的应激原的刺激,由于时间仓促和适应能力的限制,就无法作出有效的调整维护了,此时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甚至死亡。
以应激原与应激反应理论为基础的应激学说,为加拿大学者塞里 (Hans Selys) 所创立。这个学说兹今已为医学广泛承认。 应激反应是通过激素调节作出的
动物在受到应激原作用之后,是通过对自身的神经─激素系统的调节作出反应,并由此产生相应的一系列症状的。
应激反应中变动最明显的,是交感神经系统这一部分,常见是交感神经发生兴奋,并导致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多,同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也增强了。
由分布于体内这些激素水准增高,出现了糖元增多,糖酵解加强,血糖升高,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加快,导致发生糖尿,尿氮增多等现象。其结果是体内的营养物质发生过度消耗,造成负氮平衡 (蛋白质入不敷出),钠盐在身体内滞留,以及出现水肿等水盐代谢障碍等变化。
由此相应出现的临床症状则有: 精神兴奋或极度兴奋,乃至狂躁,发热,嗜中性粒细胞增多,外周小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呼吸短促,消化液分泌与消化器官活动减弱。严重反应时微循环发生缺血,引起循环衰竭而危及性命。
常见应激之一: 拥挤与混群应激
当动物密集饲养时,它们的生活空间减少,活动受到限制。在饲主投放饲料、或采食、行走与休息时,会发生互相迫挤。碰撞、埋堆、踩踏而发生肢体伤害,引起应激。状态严重时会招致死亡。这种现象在人类社会也同样会发生,众所周知的,如近年(2014年)上海市外滩因人群密集造成的严重踩踏事件,即为实际案例。
将不同来源、彼此互不相识的动物随意混群饲养时,动物由于处于互相戒备状态,会产生应激反应。表现为兴奋、激动、惊恐或抑制。当陌生动物被混群并安置于狭小空间时,弱小的动物常会遭受到强者的反复欺凌,且无法逃避,精神状态终日处于惶恐不安的极度紧张之中,随后这种状态可发展为抑郁、冷漠与反应迟钝,采食逐渐减少,消化活动减弱以至停止采食。体内抗体形成减少,免疫功能明显下降。
常见应激之二: 运输因素应激
将动物用舟船、汽车或飞机作长途运输,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可产生应激反应。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应激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说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应激,它包括密集(大批动物被集中并限制活动)、混群(互不相识的动物突然被置于同一狭小的空间内)、加速度(由交通工具运行时产生) 以及噪音和气压因素等。在某些情况下,运输应激还可能伴有饥饿应激和缺水应激。曾有报道称:某年由南非运至美国的200只鸵鸟,途中有178只死亡;从津巴布韦空运至我国广州的91只鸵鸟,死亡63只;由非洲海运至香港,再由香港转运来国内的两只斑马,到了深圳即倒地死去。经过查验表明:上述这些动物的死亡都有运输应激的因素。 根据实验证实:动物在运输过程中,它的免疫力处于最不稳定的状态,消化液分泌很少,体液的酸碱度经常变动,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废物的排泄常常发生障碍。由于抵抗力下降,容易遭受某些传染病的侵袭。 常见应激之三: 噪音应激
在物理学上,声音的强度是以分贝(dB) 来表示的。根据测定,通常声音的强度范围大体在0—120 dB之间。120 dB是最强的可听声音阈值。凡属于不同频率和强度,又无规律的杂乱组合声音称为噪音(noise)。中等噪音为70—80分贝,高强度噪音为100 dB,120 dB以上的,对于动物(和人)来说,已经不是声音了,而是一种足以引起疼痛感觉和震损坏耳膜的“力量”。
随着科技进步,现代的畜牧业生方式和环境,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了。被囚禁在规模化、机械化和电气化生产条件下的各种家畜家禽或野生动物,它们的生活环境不再是青山绿水、风吹草低、可以随意活动弛骋的辽阔牧地,而往往是被限制在极其有限的狭小空间里。各种现代化的电器与机械设备如饲料切割机、打浆机、磨粉机、搾奶机、剪毛机、投料机、清粪机等等及其发出的机械性噪音(由机械的撞击、摩擦、转动而产生)、空气动力性噪音(由气体压力的突然改变,引起气体分子的扰动而产生)以及电磁性噪音(由电机中交变力互相作用而产生),就在它们的周围此起彼落,日以继夜,轰鸣不息。由此所生的刺激作用,既强烈又持久。
噪音作为一种应激原,它可使动物发生兴奋、激动、惊恐与狂躁,并使食欲抑制、繁殖力与生产力下降, 譬如公畜精子品质不良,母牛产奶量下降,母鸡下蛋减少甚至停产。长期的观察和实验证明:严重和持久的噪音应激,可改变动物的生物学行为,并使之成为一种难以恢复的顽固状态。
常见应激之四: 饥饿应激 不遵受科学的动物饲养管理制度,例如不定时定量喂给饲料和水,随意断水断食。在人则为食无定时,顿饱顿饥,或者断绝饮食。均可造成饥饿应激。
幼龄动物对饥饿应激比成年者更为敏感,其发生的后果也更严重。例如实验表明:成年鸡在完全饥饿时,尚可存活15─25天,而幼禽最多只能存活两天。
对于大多数种属的成年动物来说,较短时间内的饥饿,它们都能采取一些代偿的方法来克服,但较长时间的饥饿则无法适应。动物缺水比缺饲料更难忍受。因为缺水会迅速破坏血液循环的正常活动,使血液发生浓缩,运行停滞。同时体液酸碱度也发生紊乱,消化液生成减少或停止,食物无法溶化吸收,废物不能排泄,结果导致自体中毒和死亡。
饥饿应激时,体内的营养物质发生大量消耗,维持生命基本生理活动的基础代谢降低,不断消瘦,免疫功能降低,血糖浓度下降。出现体温降低。最后可因低血糖性昏迷而死亡 应激之五: 猪白肌肉病(应激综合征)
下面要说的,就是“猪肉为什么这样白”(猪白肌肉病)这怪异事儿了。 猪的白肌肉病有别于因缺乏维生素E与微量元素硒而起的“白肌病”。白肌病不只发生于猪。牛、马等动物也有这种疾病,且多出现于幼年动物。其主要特征是心肌与骨骼肌变性和坏死。
白肌肉病仅见于某些具特异体质和遗传性的成年猪,其中以运输并待宰于屠宰场的丹麦长白猪等猪种发病率最高。猪的白肌肉病已确认是一种应激综合征,疾病係由多种应激原综合作用而起。
屠宰前与屠宰过程对猪的强烈刺激,所造成的极度恐惧和激动,是导致其发生白肌肉病的最重要因素,这时猪体内的交感神经出现强度的兴奋,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临床上可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肌肉震颤,病症严重者会死于虚脱或窒息。肌肉的变化以背肌和后躯的肌肉群 (半腱肌与半膜肌) 最明显,因肌肉组织内的肌糖原酵解增强,乳酸增多,肌肉酸碱度(pH)下降至5.7或更低,处于酸中毒状态。从而引起肌浆蛋白收缩和渗出水份,致使肉质变软和色泽变淡,成为如水煮样的、呈苍白色的肌肉。因此此病被称为猪的白肌肉病与应激综合征 (porcine stress syndrome,PSS)。由这种疾病形成的猪肉,国外称为PSE (pale, soft,exsudative por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