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1
    • 积分211345
    • 经验81759
    • 文章2908
    • 注册2012-06-22
    [推荐]珠城幸有读书人——我眼中的陈继礼
    作者:老憨

        说到陈老,我想起余秋雨名言“香港有个饶宗颐,已经不是文化沙漠”。同理,我们北海如果没有陈继礼,在我眼里就是文化沙漠。有文为证:我八年前写过长文《北海,没有文化的城市》,感慨珠乡文化凋敝,“文盲”成堆,假如我当时认识陈继礼,断不敢如此轻狂。我是出了名的大嘴,对北海作家,损语居多,美言甚少。2010年北海作协出版的《发轫之路——北海文学三十年》,著名文学评论家、广西师大中文系黄伟林教授的总序,就被我批得体无完肤。今天看来,百密仍有一疏,漏掉了最值得批判之处:没有把陈继礼单列一节介绍,没有充分认识到陈继礼在北海文坛的地位和价值,墙内开花墙外香,是不可原谅的失误。

        “寒窗自古最难平”(陈继礼《咏珠》诗句),谁不知道读书苦,读书亏,死读书,读书死,身处“官本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的时代,有谁愿意沉溺于看不见利益回报的书海?不要说市井流俗,看看文学界,懒于看书、畏惧研究、心浮气躁、拒绝高贵、甘于平庸的伪学者、假文人、劣作家比比皆是。偏偏有人甘愿吃苦、吃亏,耐得寂寞,不受诱惑,五十五年对文学痴心不改,即使在他担任银行领导职务期间,繁忙行政事务之余,一样喜欢买书、看书、研究、创作,跟文人雅士交往。这就是我们北海的陈继礼先生,令人肃然起敬的学者型老作家,是历史文化名城一张沉甸甸的名片。
        陈老学问如何?我跟文友说过,远超出我的预料,令人惊讶。可以这么说吧,把陈老放到任何一所大学中文系或历史系,他就是优秀的教授和博导。除了大家知道的考证宋徽宗赵佶、研究苏曼殊身世、还原前苏联卡延大屠杀惨案,我举两个没有入书的例子:
        ——四年前,我和枕流叟、白草、文萍、湘雯等北海作家专程参观博白县绿珠庙和绿珠故乡绿萝村后,一晚约陈老到我茶寮小聚。他刚进门,听到我们讲绿珠的故事,张口朗诵杜牧名诗《金谷园》“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后来才知道,早在二十年前,他就去洛阳看过金谷园遗址,专程驱车博白县考察绿珠庙,对绿珠的身世和西晋的历史,以及跟绿珠有关的史料名人了如指掌。
        ——早在1999年,陈老就在《人民政协报》发表《青楼别议——兼刍探杜牧诗<遣怀>》,从清史资料《啸亭杂录》考证出杜诗“赢得青楼薄幸名”的“青楼”不是娼所,实乃帝王之居。陈老从“青楼”入手,论证《遣怀》不是杜牧在扬州花街柳巷纵情声色的回忆,而是鞭挞当时盛行的“妓乐”(歌舞、音乐艺妓)和权贵,抒发失意人怀才不遇之感慨,后人误读《遣怀》,以讹传讹,谬之大矣。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这就是“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的由来,能达到这个境界的文人,必定是个痴书如命的饱学之士。我读书大半辈子,见识文人无数,只看到两个人胆敢挑战黄山谷:一个是南宁的大儒萧遥,另一个就是我们北海的陈继礼。令人乍舌的是,两人都把“三日”改为“一日”,大学文学教授恐怕也汗颜。苏轼诗曰“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书打开一个窗口,万卷诗书打开一个世界,陈老身上透出一股浓浓的书卷之气,隐隐可见旧时士大夫的影子;苏轼文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陈老信手拈来的史料典故,使他的文学评论、考证、随笔、杂录和诗词饱含历史人文知识。《书到今生读未迟》写得真好哇,“作为搞文学的人,不读书固然不可思议,少读也是匪夷所思。我曾接触过一些青年作者,他们对当代文体驾驭得很不错,称得起有才华、有成就。但一涉及到古典的文体,就使人很容易看出他们有明显的营养不良”。陈老一眼就看出白话文作家的通病:阅古太少,学识浅陋,不博古难通今。已故诗人硌尘《我创作诗词的体会》,就尖锐批评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新诗作家于坚。这位新诗领袖,谈他的口水话低诗歌口若悬河,一谈到古典诗词就露馅,贻笑大方。不错,你可以高喊反传统,动辄“超越”,但是不要忘了,前提是你要了解传统,站在前人肩膀上才能超越。你知道陈老是何时写这篇杂感吗?1999年4月24日《人民政协报》第七版,收入2011年出版的文集《拂尘小筑集》。十三年过去了,有谁还记得陈老的肺腑之言?有多少白话文作家不会写、不会贴、不会鉴赏一副小小的对联?
        《史记·汲郑列传》记载“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所谓世态炎凉,亘古不变;《说苑》记载“吴季札聘晋,过徐,心知徐君爱其宝剑。及还,徐君已殁,遂解剑系其冢树而去”,这就是“季札挂剑”的典故。两个故事被陈老记入杂文《想起了墓前挂剑》(《书刊·文萃》)。我反复阅读,久久思考,这不是陈老的真实写照吗?他坐拥书城,淡看得失,精神无比富足;他宅心仁厚,君子品格,让我们见识了什么叫“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不愧是学人的典范、北海文化的骄傲。
        2012年7月11日

    未识琴中趣,故劳弦上声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6
      • 积分447770
      • 经验69108
      • 文章8085
      • 注册2009-05-28
      枕流兄介绍珠城名文化人,功德无量。
      邓治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
      又要懂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
      ——山西乔家大院联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719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