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6000
    • 经验4782
    • 文章688
    • 注册2009-10-04
    随笔 有无论
                               有 无 论

                               摸 鱼 儿

        自从老子提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后,就开始了“有”“无”论的争论。魏,晋时何晏的“无名论”,西晋裴頠的“崇有论”,延致近代毛主席的“一分为二”和杨献珍的“合二而一”一直是争论不休。闲息时读辛弃疾的“玉楼春”,引起了我的思索,斗胆在此写下摸鱼儿。

        有生无,万端依伏,阴阳相制相结。流云升降融和聚,遇感化形霜雪。蝉噪乐,林幽更。欲强弱保刚柔确。无圆没缺,是非是中间,非中有是,穷变变通也。

        无乘有,祸福同门顺拽。深交朋必棱角。源归百虑殊途一,恶者美之充接。无所业,天之道。有为人欲而为孽。乐天理略,患难以存心,屈时广大,安稳泰然悦。

        世上万物都是按“无”的规律(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规律)产生“有”的。程颐《二程粹言•卷二》中说道:物生者,气聚也;物死者,气散也。也就是说,两个互相制约的东西,在一定的条件下,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新的东西。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是互相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其内部的运动,也是按照对立统一的规律来运行的。水气上升遇冷,就会结成雨雪,一正一负的质子和电子组成了原子。分子里的正电和负电是相等的。物质的内部,和物质与物质之间,也都是按照矛盾的规则运行。山林里,一点声音都没有,当然你会觉得是静静的,但是,当林里传来一阵的蝉声,那你反而会觉得森林里更加静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就是事物内部矛盾运行的最好反映。
        《周易•系辞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所以说,事物内部双方的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统一和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要保持事物的平衡状态,就得要调整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列子•黄帝》曾说,欲刚,必以柔守之;欲强,必以弱保之。只有矛盾的双方达到动态平衡,这就是事物的最佳状态,也就是孔老二所说的中庸。如果事物双方的矛盾变化到了极点,矛盾的双方就会向对方转化,旧的事物就要消亡,新的事物就要产生。但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无”的规律仍然没有改变,只是在新的条件下继续进行。“无”的规律是统领万物的。形而上学为之道,这个道,就是矛盾对立统一的法则。它是无形的,很难用一个什么的形式来把它把握。但是,它又是见之于任何的事和物,又是统领任何的事和物的。
        《晋书•殷仲堪传》夫祸福同门,依伏万端,又未可断也。祸福同门,顺逆有数。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也都是受矛盾的法则所规范的。《旧唐书•褚遂良传》说,朋友不可以深交,深交必有怨;父子不可以滞爱,滞爱或生愆。虽然君子之交淡若水,他们的交往是以仁义为基础。但是,如果经常接触,双方因看法不一,也会产生矛盾的。《史记•太史公自序》曰:《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天下的事,思虑虽百,道理却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世上百样的思虑,虽然花样各有不同,但也都是遵循“无”的规律来运行。得与失,成和败,虚和盈,无一不是遵循矛盾的法则。恶者,美之充(开始)也;卑者,尊之充也;贱者,贵之充也。这就是矛盾相互转化的结果。
        不要作名誉的得主,不要作计谋的仓库。顺应自然规律去办事,这就是天的道理。《明史•黄道周传》帝问道周曰:“凡无所为而为者,谓之天理;有所为而为者,谓之人欲。”做事有既定目标,就谓之有为而为,但是,结果往往不如人意。我们应该做到无为而为,按照天然的规律来办事,这样才能乎合客观的规律。《呻吟语•人情篇第十三》以患难时,心安乐;以贫贱时,心居富贵;以屈局时,心居广大,则无往不泰然。以渊谷视康庄,以疾病视张健,以不测视天事,则无往而不安稳。当我们了知了矛盾的规律,就能够在患难时候,看到光明,看到希望;在贫贱时候,能坚持自己的理想;在不利的时刻,可以心胸广大。如此一来,你将会是无往而不泰然的了。
    黄竟生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4
      • 积分382750
      • 经验39447
      • 文章5772
      • 注册2007-02-18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说明]
      …………………………………………………………………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10
        • 积分502907
        • 经验248837
        • 文章10204
        • 注册2009-05-21
        不要作名誉的得主,不要作计谋的仓库。顺应自然规律去办事,这就是天的道理。《明史•黄道周传》帝问道周曰:“凡无所为而为者,谓之天理;有所为而为者,谓之人欲。”做事有既定目标,就谓之有为而为,但是,结果往往不如人意。我们应该做到无为而为,按照天然的规律来办事,这样才能乎合客观的规律。《呻吟语•人情篇第十三》以患难时,心安乐;以贫贱时,心居富贵;以屈局时,心居广大,则无往不泰然。以渊谷视康庄,以疾病视张健,以不测视天事,则无往而不安稳。当我们了知了矛盾的规律,就能够在患难时候,看到光明,看到希望;在贫贱时候,能坚持自己的理想;在不利的时刻,可以心胸广大。如此一来,你将会是无往而不泰然的了。
         
        尾段,总结得很哲理!竟生君,作文说事,都在理!思广而敏捷!笔健文丰!

        学习!
         
         
        在诗词里长醉 在生活里长醒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3
          • 积分174740
          • 经验100920
          • 文章2962
          • 注册2008-10-06
          竟生先生饱读经典文章,从中总结找出许多宝贵的哲理的东西,并加以深入浅出的阐释,让读者增长了不少见识。
          “《旧唐书•褚遂良传》说,朋友不可以深交,深交必有怨;父子不可以滞爱,滞爱或生愆。虽然君子之交淡若水,他们的交往是以仁义为基础。但是,如果经常接触,双方因看法不一,也会产生矛盾的。”
          说得极是。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070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