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2200
    • 经验6614
    • 文章258
    • 注册2007-08-07
    [转帖]《读蔡培国老师的诗有感》
    《读蔡培国老师的诗有感》
                            文/一粒阳光
           读蔡培国老师的诗有一段时间了,从他拿手的清新婉约的三行诗到朴实无华的长诗再到灵秀隽美的散文诗,期间各个创作阶段的作品都认真拜读过,应该说是感触颇深了。透过他的诗,他的那些萦萦绕绕的梦,我看到一个清晰的灵魂,一个在芸芸世界当中苦心构筑一种完满的唯美的灵魂。是在对人昭示一种追求,一种对于美的执着探究,即便是同现实存在距离,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里作王,本身便是一种幸福。尤为重要的是,这一路走来,我的内心竟也因为诗人的这种幸福变得明媚,重新开始相信血肉和梦想。还有爱恋。
         或许,这就是诗歌所能给予我们的最大惠赠吧。作为一种简约的文章体裁,诗歌有着粗放与精细的双重特质,通篇思维跨度大,细微之处不吝笔墨,描写刻画巨细无靡。因着这种特质,直观地看,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作品,跟诗人原本想要表达的东西或多或少会有差异,这种差异甚至诗人本身都无法避免,当诉诸纸端之时,就已经不是彼时的“胸中成竹”了,况乎读者。而一个优秀诗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将心中所想尽可能完整地表述出来。
        蔡培国老师的短诗多的是援引景致,借景抒情,鲜活的景物描写,首先将美的意念植入读者头脑中,只待到结尾处,笔锋浅浅一抖,便与个人情感自然顺接,浑然天成,不落窠臼。这样的诗歌清新自然,浅浅的,淡淡的,美美的。由于景物描写相对少一些主观思想在里面,所以不会让读者觉得晦涩难懂,读者追随着一系列的铺垫不断地接近诗人的思想,心甘情愿地、舒服地接受导引至诗人想要表达的主题。
         如果说蔡老师在三行诗方面的造诣缘于他是这一诗体的开创者,那么他在长诗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就更为难得。从脱胎于三行诗架构的借景抒情到寄寓心情的细腻描写再到从容大气的意识流写法,一步一步,不断尝试、学习和超越,有诗为证:《在昙山以南》/难以想象  一株枣树/为什么会在这里扎根千年/难以想象  一场小雨/为什么会在这里布满生机/难以想象  一匹烈马/为什么会在这里扬鬃驰骋/难以想象  一把二胡或者一团火/就构成冬天的一种温暖或一种怀念/在昙山以南/一条小河没有连接天南地北  捣捶洗衣/仿佛是天经地义的事/一则童话没有讲述八仙玉皇  猎手弓箭/实实在在挂满山林/一些故事发生的过长或过短  太阳/从来不曾过问/就是一只老鹰栽下天空死了  喉结/也不过是唏嘘两声而已/这是在昙山以南/一种观念抑或一缕歌谣  就把/生存的人类/整个生命贯穿。将这首诗的大气磅礴同三行诗的婉转轻扬相比较,诗人不仅仅是写作手法上的改变,思维、诗观上的跨越之大,可见一斑。  
        我是比较喜欢蔡培国老师后期写的长诗的,诗人在后期的诗歌创作中采用意识流写法,着重于思维活动的描写,我将此看做是诗歌本性的回归。事实上,诗歌相当于其它文体的优越性本身就在于它的大气,即便言语轻柔,因有着巨大的思维跨度,同样给人一种知无不言,言又不尽的优雅拿捏。古语说得好,正所谓“大音稀声,大像无形”想来这便是诗歌的真谛所在,而直抒胸臆并且刻意扩大思维跨度的写法,让读者在轻易对诗歌本意获得一知半解余后,又得以凭借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去参透那另一半的答案,这是蔡培国老师后期长诗的一个特点。
        相较于其它诗歌,蔡培国老师的诗歌应该是比较清新亮丽的了,这同诗人的思维操守不无关系,也得益于起先他的三行诗创作,因为面对着大自然的美好,再怎样阴郁的心情也会瞬间亮堂起来。心存善意,笔下的世界也定会是美好的。
         我认为丰富的意象是诗歌的魂灵所在,是诗歌区别于其它文体的最重要的标志,意象的丰富与否直接关系到创作的成败。要命的是意象同灵感一样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一个诗人的写作功底可以修炼,文法辞藻可以日臻丰腴,句式结构可以变换绝妙,甚至思维情感也可以无中生有、以假乱真,却独独唯有意象,只存乎灵光一闪之间,来无影去无踪,是生造不得的。回过头来说蔡培国老师的诗,从刚开始着手诗歌创作一直到现在,我们完全可以从字里行间,从写作功底,从文法辞藻,从句式结构……许多方面看到其诗歌创作生涯的发展轨迹,但有一样东西是一直没有改变过的,那就是丰富甚至汹涌而至的意象。事实上由于三行诗的体制更为简约,思维跨度更加广阔,对意象的需求也就更加迫切,从这一点上讲,诗人三行诗上面的成功在很大层面上得益于他头脑中丰富的意象。
        而基于上面一点却更加令我不解的是,丰富的意象应该植根于生活当中才不至于枯竭,而蔡培国老师作为一名劳动密集型传统企业的普通员工,他过着朝八点半晚五点半的平淡生活,对于这样的生活,文学创作很难从中汲取素材和养分,他也没有像其他创作者那样去大自然采风,他只是在夜深至半时,几页素纸,一只老笔,开始涂写头脑中的那个唯美世界,有点鲁迅先生“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的味道。我不知道这叫不叫天分,但对于他那“不劳而获”的、穷穷不绝的意象,看得我流口水。
    想起现实当中蔡培国老师那和蔼可亲、笑容可掬的样子,丝毫察觉不到那种诗人的神秘气息,但当徜徉于他的诗中,你便会认识另外一个他,一个因为一种追求而敏感悸动并且相当唯美的灵魂。是诗歌,让他在别人和自己的世界里,开始美好起来。接近他的诗,也便接近了他的本质。
    忍不住拿海子和蔡培国老师作对比,一个专业诗人,一个业余创作;一个豁达豪放,一个婉约清迈;一个为诗歌可以抛弃生命,一个秉承“用精品说话,要穷尽一生”的诗观……相同的是都有一种别致在里面,不同的是海子是为绝对创作而创作,蔡培国老师是为享受生活而创作。相比之下,我倒宁愿本着蔡培国老师赏花赏月赏秋香的那种生活态度,而没有必要如海子不成神魔便成庸人做得那般决绝。不管怎样,我们终究无法做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么对于美的审视和界定,也便脱离不了生活本身。事实上,对于诗歌抑或生活,你认为它是美的,那么它便是美的,不是主观唯心,关键在于我们看待生活的视角以及由此产生的思考。一千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诗歌而言,不必执拗于它的本意,重要的是作为读者的你,怎样将它发散得至真、至纯、至美,有句哲言说得好:我思故我在。
        至今我仍在蔡培国老师诗歌的海洋中游弋、学习并且思考,同时没有忘记继续想念他诗歌当中丰富的意象直到想得流口水。
       

    博客:http://blog.sina.com.cn/caipeiguo
     

    诗观:用精品说话,要穷尽一生。
    《心灵的对话》热卖中!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积分34540
      • 经验15101
      • 文章448
      • 注册2008-10-07
      猫儿的现代诗这一快很薄弱,希望各位前辈老师可以教,先谢谢谢谢谢谢谢~~~~
      狸狸斑斑,跳过南山,南山里曲,里曲弯弯……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6
        • 积分430470
        • 经验225261
        • 文章6326
        • 注册2007-04-12
        同感一粒阳光,我也喜欢蔡培国的诗,清新,简约,富于感情,很值品读。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031 seconds with 8 queries.